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湖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构建及应用蔡俊雄 著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错综复杂,光化学烟雾、灰霾等二次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是开展精细化污染管控的关键基础支撑,是科学制定污染物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国内排放清单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已有高精度排放清单的研究成果,其他省份或城市群的排放清单研究工作也在陆续开展
-
食品安全风险的全流程监管理论与实践韩广华食品安全治理的难点不在于“无法可依”,而是在于“鞭长莫及”。网络情境下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息更具隐蔽性和不对称性,系统化的风险使得行政监管面临执法负荷繁重进而极易导致“政府失灵”。同时,外卖平台与经营者等利益共同体的“共谋”将导致“平台自我治理失灵”。本书主要回答几个核心问题:外卖食品安全风险的生成与演化具有什么新特征?为了应对这一新兴的食品安全风险,政府、外卖平台、社会各担负什么治理责任,为实现多元协同治理又有哪些有效的对策?本书通过量化研究、案例研究和政策推演的方式来回答如上核心问题,丰富了现有研究的方法体系。外卖食品作为新兴的食品供给模式,给监管带来巨大挑战、学术界尚没有给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在目前尚没有“外卖食品安全治理”为主题的编著之情况下,本书给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将能给读者较为全面的认知。本书的对象:政府监管部门,食品工业界从业人士,关注与食品安全的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
-
流域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张乃明、杜劲松、徐晓梅 等著本书以环境演替与水质变化为主线,以全国第六大、云南第一大淡水湖泊滇池流域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特征、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功能、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质污染、生态退化、污染控制、治理历程、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滇池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以及水环境治理与改善的实践经验。滇池曾经是国家“三河三湖”治理的重点,本书的撰写和出版旨在为国内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本书将湖泊治理中的科学思维、政府行动、工程实践、监督管理四者紧密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可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固定源普查制度设计赵银慧 等著本研究围绕国务院印发的普查方案,对普查方案中各污染源的调查对象和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式以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方法等内容规范化,研究提出工业污染源普查、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和报表制度。本书分三个篇章分别论述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评估,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的设计思路、指标体系框架和研究成果,并从普查指标、核算方法等方面对比了两次普查的不同。希望本书能为排放源统计制(修)订和下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提供借鉴。
-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魏学锋、苏现伐、王小庆 主编《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第二版)是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按照实验基础知识、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工程原理八个章节进行编排。配合理论教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分析、环境保护等工作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
长江江苏段浮游植物和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周俊伟江苏是 拥有长江岸线 长的省份,本书以长江江苏段为例, 先阐述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了长江江苏段的河型,现代河床边界条件、特征等,其次根据浮游植物和着生藻类群落区系、密度、种类组成、多样性指数等监测信息结果,对其时空变化规律做了详细阐述。各个物种包含中名,学名,定名时间,对其主要的种名沿革和近年来报道的分布状况作了简要说明,全书共分6章。
-
空地激光雷达地质灾害排查与识别技术及遥感监测应用吕宝雄,董秀军,曹钧恒 著本书系统介绍了激光雷达基本概念、分类与特点、发展现状,地面激光扫描系统与机载激光雷达原理、数据获取、点云数据精度分析与处理,对空地激光雷达在高寒高海拔、山高密林、艰险环境等复杂恶劣条件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特征调查、隐患精细化排查和识别、解译及遥感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
硅铝质固废绿色低碳化利用王长龙等本书对大宗工业固废的绿色低碳化利用进行了阐述,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全固废预拌固化剂制备基坑回填料、钢渣-矿渣基全尾砂矿井胶结充填料制备及性能、铜尾矿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水化机理、钒钛铁尾矿高强烧结透水砖的制备及机理、高温重构钢渣的组成-结构-性能、铁尾矿复合胶凝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按照“固废特性→活化特性→制备研究→性能演变→机理研究→应用研究”思路,搭建工业固废绿色低碳化利用研究框架,为解决固废绿色低碳化的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了参考,促进固废综合利用向高性能化、高值化良性发展。
-
车用柴油环境保护标准实用手册贾明,刘嘉 著本书从环保的角度介绍了现行车用柴油标准体系、重要环保指标、现场检测方法、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的应用、检查中发现的典型案例及近几年监督帮扶成果,旨在为相关检查人员、环保人员在移动源污染防治行动中提供有益帮助。
-
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风险评估黄沈发,吴建强 著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地下水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的集中区域,长期集中、发达的工农业生产对地下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属典型平原河网区域,区域内具有许多含水层组,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然而,上海工业历史悠久、门类齐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水土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比较深远。据调查,上海市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差,无Ⅰ、Ⅱ类水,Ⅳ、Ⅴ类水占比达到90%以上,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为一般地球化学元素,与上海市滨海成土母质相关;局部区域因受到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地下水中也检测出毒性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同时,上海市地下水环境条件非常脆弱,赋存条件差、补给量大、埋深浅,使得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壤等介质联系非常紧密:交换频繁,尤其是浅水含水层地下水环境极易受到大气沉降、土壤、地表水等的影响而遭受污染,且水土污染物耦合明显,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治理难度相当大。因此,开展地下水脆弱性和污染风险评估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条件的脆弱性和污染风险程度,对于有效管控地下水污染和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脆弱性及污染风险评估》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等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以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为对象,系统地梳理了平原河网区域自然地理、河网水系、水文地质及土地利用等特征,调研分析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地下水污染荷载评价等技术方法及研究进展,探索性地提出了适宜于平原河网区域的地下水的脆弱性及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体系,并以典型平原河网地区上海市为例,开展了案例验证及分析。然而,平原河网地区水文地质和浅部地层条件非常复杂,工农业生产发达、种类繁多,土地利用变化迅速,且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耦合明显、交换频繁,地下水污染风险影响因素众多,而可供借鉴的平原河网地区地下水的脆弱性和污染风险评估成熟理论和实践经验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