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电解锰渣无害化与稳定化技术舒建成等本书从电解锰渣来源、性质及危害出发,分析了国内外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介绍了电解锰渣堆存过程中锰和氨氮的迁移转化规律,阐明了电动力修复电解锰渣中锰和氨氮机理,揭示了磷镁基、钙基碱性物料和碳酸盐稳定固化电解锰渣机理,形成了电解锰渣无害化和稳定化技术。
-
水电工程环境外部性评价方法樊启祥,李永,王小明本书把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引入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评价中,展示项目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利益主体带来的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揭示环境外部性影响的变化规律,拓展环境可行性评价的外延;把外部性内部化理论引入水电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中,权衡相关者的利益,丰富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内涵。通过环境外部性影响界定、度量和内部化处理,合理分配项目开发带来的社会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效益,在水电开发企业分享工程效益的同时,促使外部性受益者分享其外部收益,给予受水电工程项目负面影响的群体更多的补偿,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利益共享型水电工程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
青藏高原城镇化及生态环境效应方创琳等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在高原上发育着19座城市和474座城镇,这些城市和城镇肩负着守护国家安全和护卫“亚洲水塔”的历史使命。高原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过程是青藏高原最强烈的人类活动过程,不可避免地对高原脆弱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开展青藏高原城镇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就是为选择具有青藏高原特点的绿色城镇化发展之路、探索美丽青藏建设之道提供科学支撑。本书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系统分析青藏高原城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解析高原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时空演变格局与未来演变趋势,科学评估青藏高原城镇化对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和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青藏高原工业化、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揭示青藏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提出青藏高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双碳背景下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与技术多维绩效评估谢元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不仅要加快实现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和能效提升,还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
重建人水共生的空间秩序颜文涛人水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协调人与水的关系问题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命题,也是推动可持续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本书紧紧抓住人水关系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这一研究主线,深入分析人水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其生态智慧,初步揭示人水关系的演化机理与相互作用规律;开展小流域土地利用与城市河流水质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土地利用与水环境的交互作用机制;基于土地使用与水环境的内在关联性,提出面向水环境目标的生态规划方法和控制策略;通过构建滨水空间设计要素体系,提出滨水空间的适应性模式,形成滨水空间设计方法体系。
-
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于贵瑞,宜树华,瘐强,曾晓东 等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亦是我国应对全球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本书重点阐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的研究成果。围绕“数据获取与融合、整合分析与理论突破、发展模型与评估及高精制图”4项具体任务,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系统属性的新概念与理论体系,提出了生态系统状态转变的新理论框架,发现了中国氮沉降总量及沉降模式变化的新趋势,为揭示脆弱区生态系统植物对环境或资源变化响应与适应策略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全球变化对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
职业危害评价实用指南邹立海 主编现代工业化进程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文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另一种后果,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事故和健康危害。如何避免职业危害?应该建立什么职业危害的认知和防护意识?如何避免职业危害的形成?……每一位在一线工作的职工,都需要建立这种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才能防微杜渐,安全至上!
-
大气污染协同控制及空气质量补偿张增凯自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仍艰巨。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区域复合型特征,治理模式逐步由传统的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转变,环境空气质量补偿机制也在逐步建立。本书紧密围绕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和环境空气质量补偿机制展开,有益于读者认识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理解跨区域空气质量补偿机制,探索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
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周琼《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年会暨“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编辑而成,《历史视野下的灾害文化与灾害治理》共分为六编,分别就灾害时空分布与量化分析、灾害与环境变迁、灾害治理、灾害文化与社会治理、历史上疫灾及其应对、历史视野下的新冠疫情调研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积极探讨了历史时期灾害治理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
-
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本赖梅东,褚艳玲 等著《超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本: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基于历史数据和资料,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工作及建设成效出发,系统全面地回顾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总结特色路径和建设经验,为全国及其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全书围绕建设历程、进展成效、经验启示和未来展望四个主题,从宏观角度整体总结了我国及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历程;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绿色宜居生活、全民共建共享六大方面,对各项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及重点实践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科学地分析和评估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全面展示了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炼了深圳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经验;基于生态环境改善、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未来的优化提升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