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网管员必读(网络管理)
作者:何艳辉,王达编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ISBN:9787121005602
定价:¥4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网管员必读——网络管理》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在全面介绍微软最新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的基础上,简要地介绍了UNIX和Linux两大操作系统的代表产品:Sun(太阳)公司的Solaris9.0和RedHat(红帽子)公司的RedHatLinux9.0(它们都是目前的最新版本)的基础网络管理知识,可以满足更多读者需求。全书分为3大篇,共17章。前两篇中包括12章,专门介绍微软公司的WindowsServer2003系统的网络管理知识。在这12章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步由基础到高级,逐步介绍了这一系统的用户和组的管理、磁盘管理、文件管理、ActiveDirectory(活动目录)管理、MMC(控制台)管理、远程访问服务器管理、远程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策略管理等多个主流网络管理方面的知识。每个特定的管理都用专门的一章介绍,思路非常清晰,内容非常丰富且专业。另外,为了使读者全面了解数据存储、备份和企业容灾技术和方案,在本书的第9章专门就目前主流的几种数据存储技术和方案进行了介绍。在介绍这些管理知识和方法的同时,还穿插介绍了笔者在实际的网络维护和管理中所积累的许多非常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对这些章节的学习,读者一定能全面地掌握WindowsServer2003系统最新、最实用的网络管理方法和技巧。在本书的最后五章中,鉴于目前RedHatLinux9和Solaris9这两个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用户数还比较少,正处于积极发展之态势,所以本书仅简单地介绍了这两个最新操作系统的基础网络和系统管理知识,如用户和组群的管理、磁盘管理和文件管理等,为各位在今后的实际网络管理和深入学习这两大操作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适合于广大网络管理员及爱好者学习和参考。《网管员必读》系列图书由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经过周密细致的市场调研与知识体系研发,聘请著名培训学校的资深教师、具有多年经验的专业网管员,以及业内权威杂志《网管员世界》联手打造,从而使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所保障。本丛书从网管员这个职业切入,以网管员的具体工作内容为线索,分阶段地全面呈现了网管员所需的各项技术,并融入了作者多年工作的经验总结,以及对网管员这个职业的高屋建瓴式的理解,是目前市场上惟一从"网管员职业塑身"角度切入的精品丛书。《网管员必读》系列首批推出5本:《网管员必读:网络基础》《网管员必读:网络应用》《网管员必读:网络管理》《网管员必读:网络安全》《网管员必读:故障排除》本丛书具有如下特色:*实用。本丛书中所选应用实例均来源于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在实际应用中是完全必需的,而不是纯理论的介绍。*专业。本丛书所介绍的各种技术都有非常专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配置介绍,而非泛泛而谈。*系统。本丛书所介绍的各种网络知识,全部是围绕企业的实际网络应用而选,形成了一个系统而完备的网管知识体系。读者通过对本丛书的系统学习,即可掌握网管员日常工作中的全部知识,并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王达任何一个与王达接触的人都会发现他勤奋的鲜明个性。已经拥有跨国公司成熟、完善的大型网络维护、管理和网络工程设计经验的王达,可谓技术全面,而十年笔耕不辍,身兼国内多家著名IT媒体(如天极网、IT168、e800等)专栏作家的经历就更令人关注了。从1996年,王达便开始了专栏写作,多次刊载在当时的《电脑知识》、《电脑报》、《电子报》等相关频道中。到2001年,宽带网络开始普及,国内众多新型网络媒体纷纷涌现之时,他已经成为Yesky.com(天极网)、IT168和e800的专栏作者了,自此开始了大量的稿件创作,完成了许多重量级的专题、行业评论文章的写作。以其高效率的写作速度和丰富的技术内容逐渐成为知名IT作者。王达的图书创作是从2001年底开始的,他的图书以实用、专业和系统等特点著称,赢得了读者,和专业人士的认可。从人民邮电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直到电子工业出版社飞思科技“网管员必读系列”的大获成功。网管员必读——网络基础>>更多作品
目录
第1篇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基础篇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综述
1.1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功能概述
1.1.1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主要网络管理功能
1.1.2 Windows Server 2003主要网络管理功能的改进
1.2 Windows Server 2003 Active Directory的改进
1.2.1 常见Active Directory功能的改进
1.2.2 新的域和林范围的Active Directory功能
1.3 磁盘和文件管理改进
1.4 服务器可管理性和可利用性的改进
1.5 服务器远程管理功能的改进
1.6 终端服务功能的改进
第2章 本地用户和组管理
2.1 Windows Server 2003用户和组帐户
2.1.1 用户和组帐户概述
2.1.2 本地用户和组
2.1.3 本地组的默认安全设置
2.1.4 默认安全设置的差异
2.2 本地用户管理
2.2.1 创建本地用户帐户
2.2.2 用户帐户强密码
2.2.3 重置本地用户帐户的密码
2.2.4 禁止或激活本地用户帐户
2.2.5 删除本地用户帐户
2.2.6 重命名本地用户账户
2.2.7 指派本地用户帐户的登录脚本
2.2.8 指派本地用户帐户的主文件夹
2.3 本地组的管理
2.3.1 创建本地组
2.3.2 为本地组添加成员
2.3.3 标识本地组的成员
2.3.4 删除本地组
2.3.5 Net localgroup命令
2.3.6 允许Anonymous Logon组成员成为本地计算机上Everyone组中的成员
2.4 本地账户锁定和密码策略
2.5 本地用户权限分配
第3章 域用户和组的管理
3.1 用户和计算机帐户
3.1.1 域用户帐户类型
3.1.2 保护用户帐户
3.1.3 域帐户选项
3.1.4 计算机帐户
3.1.5 用户和计算机帐户命名方法
3.1.6 名字解释
3.2 域组帐户
3.2.1 域组的分类
3.2.2 默认域组
3.2.3 Builtin容器中的组
3.2.4 Users空器中的组
3.2.5 组作用域
3.3 域用户的管理
3.3.1 新建用户帐户
3.3.2 重设用户密码
3.3.3 复制用户帐户
3.3.4 移动用户帐户
3.3.5 设置登录时间
3.3.6 禁用或启用用户帐户
3.3.7 将证书映射到用户帐户
3.3.8 更改用户的主要组
3.3.9 删除用户帐户
3.4 域用户权限分配
3.5 域组管理
3.5.1 新建组
3.5.2 将成员添加到组
3.5.3 允许Anonymous Logon组中的成员成为Everyone组中的成员
3.5.4 将组转换为另一种组类型
3.5.5 更改组作用域
3.5.6 删除组
3.5.7 查找包含某个用户的组
3.5.8 将用户权限指派到Active Directory中的组
第4章 磁盘系统管理
4.1 磁盘管理概述
4.1.1 Windows Server 2003磁盘管理新特性
4.1.2 与磁盘管理有关的术语
4.2 了解磁盘管理
4.2.1 磁盘管理窗口
4.2.2 分区样式
4.2.3 选择文件系统
4.3 管理磁盘
4.3.1 初始化新磁盘
4.3.2 查看磁盘属性
4.3.3 将基础磁盘转换成动态磁盘
4.3.4 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
4.3.5 远程磁盘管理
4.4 管理基本卷
4.4.1 磁盘管理概述
4.4.2 Windows Server 2003磁盘管理新特性
4.4.3 与磁盘管理有关的术语
4.4.4 了解磁盘管理
4.4.5 磁盘管理窗口
4.4.6 分区样式
4.5 选择文件系统
4.5.1 管理磁盘
4.5.2 初始化新磁盘
4.5.3 查看磁盘属性
4.5.4 将基本磁盘转换成动态磁盘
4.5.5 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
4.5.6 远程磁盘管理
4.6 管理基本卷
4.6.1 查看卷属性
4.6.2 指派、更改或删除驱动器号
5.1 将分区标词类活动分区(仅限于32位)
5.2 格式化基本卷
5.2.1 创建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5.2.2 扩展基本卷
5.3 文件夹共享
5.3.1 文件夹共享概述
5.3.2 文件夹的共享配置
5.3.3 共享文件夹 的创建
5.3.4 共享权限
5.3.5 共享资源的脱机设置
5.3.6 特殊共享资源
5.4 共享文件夹的管理
5.4.1 保证共享资源的安全
5.4.2 从命令行管理体制共享文件夹
5.4.3 停止共享资源
5.4.4 发布共享文件夹
5.5 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管理
5.5.1 卷影副本的管理
5.5.2 部署用于卷影副本的客户端软件
5.6 文件和文件夹访问权限的配置
5.6.1 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
5.6.2 设置、查看、更改或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权限
5.6.3 NTFS文件权限属性
5.7 加密或解密数据库
5.7.1 加密文件系统概述
5.7.2 使用文件加密系统的注意事项
5.7.3 文件的加密和解密的基本过程
5.7.4 加密和解密文件或文件夹
5.7.5 规划和恢复加密文件(恢复策略)
5.8 密钥恢复
5.8.1 创建密钥恢复代理帐户
5.8.2 获取密钥恢复代理证书
5.8.3 配置CA以便进行密钥恢复
5.8.4 创建新的可以进行密钥存档的证书模板
5.8.5 获取具有存档密钥的用户证书
5.8.6 执行密钥恢复
5.8.7 导入已恢复的私钥
5.9 用户入目录(主文件夹)
5.9.1 指派域用户帐户的主文件夹
5.9.2 登录脚本指派
5.10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
第2部分 Windows Server 2003高级网络管理篇
第6章 Active Diretory的全能管理
6.1 Active Diretory的主要功能
6.2 Active Diretory的计算机管理功能
6.2.1 新建计算机帐户
6.2.2 将计算机帐户添加到组中
6.2.3 删除计算机帐户
6.2.4 管理远程计算机
6.2.5 移动计算机帐户
6.2.6 重设计算机帐户
6.2.7 禁用或启用计算机帐户
6.3 管理域
6.3.1 域树和林简介
6.3.2 域 和林的功能
6.3.3 新建林
6.3.4 新建域树
6.3.5 新建子域
6.3.6 管理不同域
6.3.7 删除域
6.3.8 使用不同域控制器管理域
6.3.9 添加用户主体名称后缀
6.3.10 提升域功能级别
6.3.11 指派、更改或删除Active Diretory对象或属性的权限
6.4 管理域控制器
6.4.1 创建其他域控制器
6.4.2 降级域控制器
6.4.3 重命名域控制器
6.5 管理信任
6.5.1 域信任基础
6.5.2 域信任类型
6.5.3 验证信任
6.5.4 删除信任
6.5.5 创建快捷信任
6.6 管理站点
6.6.1 站点概述
6.6.2 站点复制
6.6.3 配置站点设置
第7章 MMC网络管理平台
7.1 MMC概述
7.2 使用MMC
7.2.1 runas命令的使用
7.2.2 设置MMMC中的组策略
7.2.3 创建MMC控制台
7.2.4 使用MMC控制台文件
7.3 委派管理
7.3.1 使用委派控制向导
7.3.2 使用授权管理器管理
7.4 从MMC中管理Active Diretory
7.4.1 Active Diretory管理工具概述
7.4.2 从MMC管理Active Diretory架构
第8章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8.1 备份概述
8.2 了解备份
8.2.1 备份类型
8.2.2 卷宗影副本概述
8.2.3 备分和还原所需要的权限和用户权利
8.2.4 系统状态数据
8.2.5 授权还原、原始还原和普通还的
8.2.6 故障恢复控制台的安装与使用
8.2.7 自动系统故障恢复(ASR)概述
8.3 设置备份选项
8.3.1 设置备份类型
8.3.2 设置高级备份选项
8.3.3 设置高级还原选项
8.4 备份和还原数据
8.4.1 将文件备份到文件或磁带
8.4.2 从文件或磁带还原文件
8.4.3 命令行方式备份
8.4.4 备份系统状态数据
8.4.5 还原系统状态数据
8.4.6 保护系统
第9章 数据库存储和异地容灾
9.1 SCSI控制卡
9.1.1 SCSI控制卡简介
9.1.2 SCSI控制卡的特点
9.1.3 SCSI控制卡的安装
9.1.4 SCSI控制瞳的选购要点
9.2 RAID(物理磁盘冗余阵列)
9.2.1 RAID控制卡简介
9.2.2 磁盘阵列配置
9.3 数据存储技术和设备
9.3.1 主流的3种数据存储方式
9.3.2 常见的其他数据备份设备
9.4 异地容灾
9.4.1 IBM的异地容灾方案
9.4.2 HP异地容灾方案
9.4.3 软件厂商异地容灾方案
9.5 两种容错方错方案的较量
9.5.1 以机热备份技术
9.5.2 单机容错技术
9.5.3 服务器容错方案推荐
第10章 远程访问服务器管理
10.1 路由和远程访问基础
10.1.1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概述
10.1.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VPN技术的新功能
10.1.3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的安全改进
10.1.4 远程访问所需考虑的安全因素
10.2 远程访问服务器的常规配置类型
10.3 拨号网络远程访问服务顺的安装
10.3.1 拨号网络组件
10.3.2 拨号网络客户端
10.3.3 拨号网络服务器
10.4 设置拨号远程
10.4.1 拨号远程访问设计考虑
10.4.2 拨号远程访问安全性
10.5 部署拨号远程访问
10.5.1 把远程访问服务器当做企业远程访问服务器
10.5.2 在因特网访问中使用远程访问服务器
10.6 把远程访问服务器当做虚拟专用网服务器
10.6.1 虚拟专用网的组件
10.6.2 VPN设计考虑事项
10.6.3 远程访问VPN的安全性考虑事项
10.7 部署远程访问VPN
10.7.1 基于PPTP的远程访问VPN部署
10.7.2 基于L2TP的远程访问VPN部署
10.8 安装计算机证书
10.8.1 计算机证书的安装
10.8.2 自动注册计算机证书
10.8.3 手动注册计算机证书
10.8.4 证书申请
10.9 远程访问服务器的管理
10.9.1 管理远程访问服务器
10.9.2 管理远程访问客户端
第11章 远程网络管理
11.1 Windows Server 2003远程管理概述
11.1.1 主要远程管理方法
11.1.2 Windows Server 2003远程管理方式的选择原则
11.2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管理远程计算机
11.2.1 远程桌面连接的部署
11.2.2 远程桌面连接的建立
11.2.3 远程桌面连接操作
11.2.4 远程桌面连接管理
11.3 使用“管理远程桌面”管理远程服务器
11.3.1 “管理远程桌面”工作原理
11.3.2 管理远程桌面客户端部署
11.4 “远程管理Web连接”管理模式
11.5 “远程管理(HTML)”模式
11.6 “远程协助”模式
11.6.1 远程协助配置
11.6.2 远程协助执行
11.7 使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远程管理服务顺
第12章 网络安全策略管理
12.1 安全设置基础
12.1.1 安全设置概述
12.1.2 通过组策略应用安全设置
12.1.3 帐户和本地策略
12.1.4 事件日志安全设置
12.1.5 文件系统、注册表和系统服务的本地计算机安全设置
12.2 本地安全策略
12.2.1 本地安全策略概述
12.2.2 用户权利
12.3 本地安全策略配置
12.3.1 密码策略的设置
12.3.2 帐户销定策略的配置
12.3.3 Kerberos策略的配置
12.3.4 审核策略
12.3.5 审核策略的配置
第3篇 Red Hat Linux 9.0/Solaris 9.0网络管理篇
第13章 Red Hat Linux 9.0网络配置基础
13.1 网络配置
13.1.1 主要网络配置
13.1.2 IP地址配置
13.1.3 使用配置文件
13.1.4设备别名
13.2 网络连接创建
13.2.1 建立以太网连接
13.2.2 建立调制解调器连接
13.2.3 建立xDLS连接
13.2.4 建立无线连接
13.3 基本防火墙配置
13.3.1 安全级别配置工具
13.3.2 GNOME Lokkit
13.4 Samba服务器的配置
13.4.1 使用Samba的意义
13.4.2 Samba服务器的图形化配置
13.4.3 管理Samba用户
13.4.4 添加共享
13.4.5 命令行配置
13.4.6 加密口令
13.4.7 启动和停止服务器
13.4.8 连接Samba共享
第14章 Red Hat Linux 9.0基本网络管理
14.1 用户和组群管理
14.1.1 添加新用户
14.1.2 修改用户属性
14.1.3 添加新组群
14.1.4 修改组群属性
14.2 用户帐户的命令行配置方法
14.2.1 添加用户
14.2.2 添加组群
14.2.3 口令老化
14.3 用哀悼和组权限配置
14.3.1 使用chmod命令改变权限
14.3.2 使用数字来改变权限
14.4 文件和目录管理
14.4.1 文件系统的宏观画面
14.4.2 识别和使用文件类型
14.4.3 在shell提示下操作文件
14.5 磁盘管理
14.5.1 查看分构表
14.5.2 创建分区
14.5.3 删除分区
14.5.4 重新划分分区大小
14.5.5 利用Kickstart创建分区
14.5.6 利用Kickstart创建软件RAID分区
14.6 用户磁盘配额
14.6.1 配置磁盘配额
14.6.2 管理磁盘配额
第15章 Red Hat Linux 9.0系统管理基础
15.1 使用RPM管理软件包
15.1.1 RPM的设计目标
15.1.2 寻找RPM软件包
15.1.3 RPM软件包的安装
15.1.4 RPM软件包的删除
15.1.5 RPM软件包的升级
15.1.6 RPM软件包的刷新
15.1.7 RPM软件包的查询
15.1.8 PRM软件包的校验
15.2 检查软件包的签名
15.3 应用RPM
15.4 软件包管理工具
15.5 系统资源管理
15.5.1 系统进程管理
15.5.2 内存用量
15.5.3 监控文件系统
15.5.4 硬件资源管理
15.6 控制对服务的访问
15.6.1 运行级别
15.6.2 服务配置工具
15.6.3 ntsysv工具
15.6.4 chkconfig工具
第16章 Solaris 9.0系统基础
16.1 Solaris 9.0基础
16.2 系统安装
16.2.1 Solaris 9.0系统安装拷贝的获得途径
16.2.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6.2.3 通用(SPARC平台上)安装过程
16.2.4 在X86平台上安装
16.3 Solaris文件系统结构
16.3.1 层次化文件系统
16.3.2 目录和普通文件
16.3.3 文件名
16.3.4 目录的相关操作
16.3.5 工作目录与宿主目录
16.3.6 绝对路径名与相对路径名
16.3.7 重要的标准目录和文件
16.3.8 目录处理
16.4 访问权限配置
16.5 系统启动和关机过程
16.5.1 Solaris系统启动
16.5.2 Solaris系统关机
16.6 系统进程管理
16.6.1 进程相关概念
16.6.2 查看当前进程
16.6.3 终止进程
16.6.4 作业调度
16.6.5 管理进程的常用工作
第17章 Solaris 9.0网络管理基础
17.1 用户和软件包管理
17.1.1 用户管理
17.1.2 软件包管理
17.1.3 补丁程序管理
17.2 设备管理
17.2.1 Solaris设备文件
17.2.2 增加新设备
17.3 文件系统管理
17.3.1 Solaris文件系统
17.3.2 文件系统的创建
17.3.3 文件系统的加载和卸载
17.3.4 NFS资源的使用与管理
17.3.5 空间使用配额
17.4 Solaris 9.0文件系统备份
17.4.1 备份的必要性和策略
17.4.2 Solaris下备份和恢复
17.5 系统日志和设置和管理
17.5.1 Syslog工具
17.5.2 last命令
1.1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功能概述
1.1.1 Windows Server 2003的主要网络管理功能
1.1.2 Windows Server 2003主要网络管理功能的改进
1.2 Windows Server 2003 Active Directory的改进
1.2.1 常见Active Directory功能的改进
1.2.2 新的域和林范围的Active Directory功能
1.3 磁盘和文件管理改进
1.4 服务器可管理性和可利用性的改进
1.5 服务器远程管理功能的改进
1.6 终端服务功能的改进
第2章 本地用户和组管理
2.1 Windows Server 2003用户和组帐户
2.1.1 用户和组帐户概述
2.1.2 本地用户和组
2.1.3 本地组的默认安全设置
2.1.4 默认安全设置的差异
2.2 本地用户管理
2.2.1 创建本地用户帐户
2.2.2 用户帐户强密码
2.2.3 重置本地用户帐户的密码
2.2.4 禁止或激活本地用户帐户
2.2.5 删除本地用户帐户
2.2.6 重命名本地用户账户
2.2.7 指派本地用户帐户的登录脚本
2.2.8 指派本地用户帐户的主文件夹
2.3 本地组的管理
2.3.1 创建本地组
2.3.2 为本地组添加成员
2.3.3 标识本地组的成员
2.3.4 删除本地组
2.3.5 Net localgroup命令
2.3.6 允许Anonymous Logon组成员成为本地计算机上Everyone组中的成员
2.4 本地账户锁定和密码策略
2.5 本地用户权限分配
第3章 域用户和组的管理
3.1 用户和计算机帐户
3.1.1 域用户帐户类型
3.1.2 保护用户帐户
3.1.3 域帐户选项
3.1.4 计算机帐户
3.1.5 用户和计算机帐户命名方法
3.1.6 名字解释
3.2 域组帐户
3.2.1 域组的分类
3.2.2 默认域组
3.2.3 Builtin容器中的组
3.2.4 Users空器中的组
3.2.5 组作用域
3.3 域用户的管理
3.3.1 新建用户帐户
3.3.2 重设用户密码
3.3.3 复制用户帐户
3.3.4 移动用户帐户
3.3.5 设置登录时间
3.3.6 禁用或启用用户帐户
3.3.7 将证书映射到用户帐户
3.3.8 更改用户的主要组
3.3.9 删除用户帐户
3.4 域用户权限分配
3.5 域组管理
3.5.1 新建组
3.5.2 将成员添加到组
3.5.3 允许Anonymous Logon组中的成员成为Everyone组中的成员
3.5.4 将组转换为另一种组类型
3.5.5 更改组作用域
3.5.6 删除组
3.5.7 查找包含某个用户的组
3.5.8 将用户权限指派到Active Directory中的组
第4章 磁盘系统管理
4.1 磁盘管理概述
4.1.1 Windows Server 2003磁盘管理新特性
4.1.2 与磁盘管理有关的术语
4.2 了解磁盘管理
4.2.1 磁盘管理窗口
4.2.2 分区样式
4.2.3 选择文件系统
4.3 管理磁盘
4.3.1 初始化新磁盘
4.3.2 查看磁盘属性
4.3.3 将基础磁盘转换成动态磁盘
4.3.4 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
4.3.5 远程磁盘管理
4.4 管理基本卷
4.4.1 磁盘管理概述
4.4.2 Windows Server 2003磁盘管理新特性
4.4.3 与磁盘管理有关的术语
4.4.4 了解磁盘管理
4.4.5 磁盘管理窗口
4.4.6 分区样式
4.5 选择文件系统
4.5.1 管理磁盘
4.5.2 初始化新磁盘
4.5.3 查看磁盘属性
4.5.4 将基本磁盘转换成动态磁盘
4.5.5 将动态磁盘转换为基本磁盘
4.5.6 远程磁盘管理
4.6 管理基本卷
4.6.1 查看卷属性
4.6.2 指派、更改或删除驱动器号
5.1 将分区标词类活动分区(仅限于32位)
5.2 格式化基本卷
5.2.1 创建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5.2.2 扩展基本卷
5.3 文件夹共享
5.3.1 文件夹共享概述
5.3.2 文件夹的共享配置
5.3.3 共享文件夹 的创建
5.3.4 共享权限
5.3.5 共享资源的脱机设置
5.3.6 特殊共享资源
5.4 共享文件夹的管理
5.4.1 保证共享资源的安全
5.4.2 从命令行管理体制共享文件夹
5.4.3 停止共享资源
5.4.4 发布共享文件夹
5.5 共享文件夹的卷影副本管理
5.5.1 卷影副本的管理
5.5.2 部署用于卷影副本的客户端软件
5.6 文件和文件夹访问权限的配置
5.6.1 文件和文件夹的权限
5.6.2 设置、查看、更改或删除文件和文件夹权限
5.6.3 NTFS文件权限属性
5.7 加密或解密数据库
5.7.1 加密文件系统概述
5.7.2 使用文件加密系统的注意事项
5.7.3 文件的加密和解密的基本过程
5.7.4 加密和解密文件或文件夹
5.7.5 规划和恢复加密文件(恢复策略)
5.8 密钥恢复
5.8.1 创建密钥恢复代理帐户
5.8.2 获取密钥恢复代理证书
5.8.3 配置CA以便进行密钥恢复
5.8.4 创建新的可以进行密钥存档的证书模板
5.8.5 获取具有存档密钥的用户证书
5.8.6 执行密钥恢复
5.8.7 导入已恢复的私钥
5.9 用户入目录(主文件夹)
5.9.1 指派域用户帐户的主文件夹
5.9.2 登录脚本指派
5.10 文件服务器的管理
第2部分 Windows Server 2003高级网络管理篇
第6章 Active Diretory的全能管理
6.1 Active Diretory的主要功能
6.2 Active Diretory的计算机管理功能
6.2.1 新建计算机帐户
6.2.2 将计算机帐户添加到组中
6.2.3 删除计算机帐户
6.2.4 管理远程计算机
6.2.5 移动计算机帐户
6.2.6 重设计算机帐户
6.2.7 禁用或启用计算机帐户
6.3 管理域
6.3.1 域树和林简介
6.3.2 域 和林的功能
6.3.3 新建林
6.3.4 新建域树
6.3.5 新建子域
6.3.6 管理不同域
6.3.7 删除域
6.3.8 使用不同域控制器管理域
6.3.9 添加用户主体名称后缀
6.3.10 提升域功能级别
6.3.11 指派、更改或删除Active Diretory对象或属性的权限
6.4 管理域控制器
6.4.1 创建其他域控制器
6.4.2 降级域控制器
6.4.3 重命名域控制器
6.5 管理信任
6.5.1 域信任基础
6.5.2 域信任类型
6.5.3 验证信任
6.5.4 删除信任
6.5.5 创建快捷信任
6.6 管理站点
6.6.1 站点概述
6.6.2 站点复制
6.6.3 配置站点设置
第7章 MMC网络管理平台
7.1 MMC概述
7.2 使用MMC
7.2.1 runas命令的使用
7.2.2 设置MMMC中的组策略
7.2.3 创建MMC控制台
7.2.4 使用MMC控制台文件
7.3 委派管理
7.3.1 使用委派控制向导
7.3.2 使用授权管理器管理
7.4 从MMC中管理Active Diretory
7.4.1 Active Diretory管理工具概述
7.4.2 从MMC管理Active Diretory架构
第8章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8.1 备份概述
8.2 了解备份
8.2.1 备份类型
8.2.2 卷宗影副本概述
8.2.3 备分和还原所需要的权限和用户权利
8.2.4 系统状态数据
8.2.5 授权还原、原始还原和普通还的
8.2.6 故障恢复控制台的安装与使用
8.2.7 自动系统故障恢复(ASR)概述
8.3 设置备份选项
8.3.1 设置备份类型
8.3.2 设置高级备份选项
8.3.3 设置高级还原选项
8.4 备份和还原数据
8.4.1 将文件备份到文件或磁带
8.4.2 从文件或磁带还原文件
8.4.3 命令行方式备份
8.4.4 备份系统状态数据
8.4.5 还原系统状态数据
8.4.6 保护系统
第9章 数据库存储和异地容灾
9.1 SCSI控制卡
9.1.1 SCSI控制卡简介
9.1.2 SCSI控制卡的特点
9.1.3 SCSI控制卡的安装
9.1.4 SCSI控制瞳的选购要点
9.2 RAID(物理磁盘冗余阵列)
9.2.1 RAID控制卡简介
9.2.2 磁盘阵列配置
9.3 数据存储技术和设备
9.3.1 主流的3种数据存储方式
9.3.2 常见的其他数据备份设备
9.4 异地容灾
9.4.1 IBM的异地容灾方案
9.4.2 HP异地容灾方案
9.4.3 软件厂商异地容灾方案
9.5 两种容错方错方案的较量
9.5.1 以机热备份技术
9.5.2 单机容错技术
9.5.3 服务器容错方案推荐
第10章 远程访问服务器管理
10.1 路由和远程访问基础
10.1.1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概述
10.1.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VPN技术的新功能
10.1.3 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的安全改进
10.1.4 远程访问所需考虑的安全因素
10.2 远程访问服务器的常规配置类型
10.3 拨号网络远程访问服务顺的安装
10.3.1 拨号网络组件
10.3.2 拨号网络客户端
10.3.3 拨号网络服务器
10.4 设置拨号远程
10.4.1 拨号远程访问设计考虑
10.4.2 拨号远程访问安全性
10.5 部署拨号远程访问
10.5.1 把远程访问服务器当做企业远程访问服务器
10.5.2 在因特网访问中使用远程访问服务器
10.6 把远程访问服务器当做虚拟专用网服务器
10.6.1 虚拟专用网的组件
10.6.2 VPN设计考虑事项
10.6.3 远程访问VPN的安全性考虑事项
10.7 部署远程访问VPN
10.7.1 基于PPTP的远程访问VPN部署
10.7.2 基于L2TP的远程访问VPN部署
10.8 安装计算机证书
10.8.1 计算机证书的安装
10.8.2 自动注册计算机证书
10.8.3 手动注册计算机证书
10.8.4 证书申请
10.9 远程访问服务器的管理
10.9.1 管理远程访问服务器
10.9.2 管理远程访问客户端
第11章 远程网络管理
11.1 Windows Server 2003远程管理概述
11.1.1 主要远程管理方法
11.1.2 Windows Server 2003远程管理方式的选择原则
11.2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管理远程计算机
11.2.1 远程桌面连接的部署
11.2.2 远程桌面连接的建立
11.2.3 远程桌面连接操作
11.2.4 远程桌面连接管理
11.3 使用“管理远程桌面”管理远程服务器
11.3.1 “管理远程桌面”工作原理
11.3.2 管理远程桌面客户端部署
11.4 “远程管理Web连接”管理模式
11.5 “远程管理(HTML)”模式
11.6 “远程协助”模式
11.6.1 远程协助配置
11.6.2 远程协助执行
11.7 使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远程管理服务顺
第12章 网络安全策略管理
12.1 安全设置基础
12.1.1 安全设置概述
12.1.2 通过组策略应用安全设置
12.1.3 帐户和本地策略
12.1.4 事件日志安全设置
12.1.5 文件系统、注册表和系统服务的本地计算机安全设置
12.2 本地安全策略
12.2.1 本地安全策略概述
12.2.2 用户权利
12.3 本地安全策略配置
12.3.1 密码策略的设置
12.3.2 帐户销定策略的配置
12.3.3 Kerberos策略的配置
12.3.4 审核策略
12.3.5 审核策略的配置
第3篇 Red Hat Linux 9.0/Solaris 9.0网络管理篇
第13章 Red Hat Linux 9.0网络配置基础
13.1 网络配置
13.1.1 主要网络配置
13.1.2 IP地址配置
13.1.3 使用配置文件
13.1.4设备别名
13.2 网络连接创建
13.2.1 建立以太网连接
13.2.2 建立调制解调器连接
13.2.3 建立xDLS连接
13.2.4 建立无线连接
13.3 基本防火墙配置
13.3.1 安全级别配置工具
13.3.2 GNOME Lokkit
13.4 Samba服务器的配置
13.4.1 使用Samba的意义
13.4.2 Samba服务器的图形化配置
13.4.3 管理Samba用户
13.4.4 添加共享
13.4.5 命令行配置
13.4.6 加密口令
13.4.7 启动和停止服务器
13.4.8 连接Samba共享
第14章 Red Hat Linux 9.0基本网络管理
14.1 用户和组群管理
14.1.1 添加新用户
14.1.2 修改用户属性
14.1.3 添加新组群
14.1.4 修改组群属性
14.2 用户帐户的命令行配置方法
14.2.1 添加用户
14.2.2 添加组群
14.2.3 口令老化
14.3 用哀悼和组权限配置
14.3.1 使用chmod命令改变权限
14.3.2 使用数字来改变权限
14.4 文件和目录管理
14.4.1 文件系统的宏观画面
14.4.2 识别和使用文件类型
14.4.3 在shell提示下操作文件
14.5 磁盘管理
14.5.1 查看分构表
14.5.2 创建分区
14.5.3 删除分区
14.5.4 重新划分分区大小
14.5.5 利用Kickstart创建分区
14.5.6 利用Kickstart创建软件RAID分区
14.6 用户磁盘配额
14.6.1 配置磁盘配额
14.6.2 管理磁盘配额
第15章 Red Hat Linux 9.0系统管理基础
15.1 使用RPM管理软件包
15.1.1 RPM的设计目标
15.1.2 寻找RPM软件包
15.1.3 RPM软件包的安装
15.1.4 RPM软件包的删除
15.1.5 RPM软件包的升级
15.1.6 RPM软件包的刷新
15.1.7 RPM软件包的查询
15.1.8 PRM软件包的校验
15.2 检查软件包的签名
15.3 应用RPM
15.4 软件包管理工具
15.5 系统资源管理
15.5.1 系统进程管理
15.5.2 内存用量
15.5.3 监控文件系统
15.5.4 硬件资源管理
15.6 控制对服务的访问
15.6.1 运行级别
15.6.2 服务配置工具
15.6.3 ntsysv工具
15.6.4 chkconfig工具
第16章 Solaris 9.0系统基础
16.1 Solaris 9.0基础
16.2 系统安装
16.2.1 Solaris 9.0系统安装拷贝的获得途径
16.2.2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6.2.3 通用(SPARC平台上)安装过程
16.2.4 在X86平台上安装
16.3 Solaris文件系统结构
16.3.1 层次化文件系统
16.3.2 目录和普通文件
16.3.3 文件名
16.3.4 目录的相关操作
16.3.5 工作目录与宿主目录
16.3.6 绝对路径名与相对路径名
16.3.7 重要的标准目录和文件
16.3.8 目录处理
16.4 访问权限配置
16.5 系统启动和关机过程
16.5.1 Solaris系统启动
16.5.2 Solaris系统关机
16.6 系统进程管理
16.6.1 进程相关概念
16.6.2 查看当前进程
16.6.3 终止进程
16.6.4 作业调度
16.6.5 管理进程的常用工作
第17章 Solaris 9.0网络管理基础
17.1 用户和软件包管理
17.1.1 用户管理
17.1.2 软件包管理
17.1.3 补丁程序管理
17.2 设备管理
17.2.1 Solaris设备文件
17.2.2 增加新设备
17.3 文件系统管理
17.3.1 Solaris文件系统
17.3.2 文件系统的创建
17.3.3 文件系统的加载和卸载
17.3.4 NFS资源的使用与管理
17.3.5 空间使用配额
17.4 Solaris 9.0文件系统备份
17.4.1 备份的必要性和策略
17.4.2 Solaris下备份和恢复
17.5 系统日志和设置和管理
17.5.1 Syslog工具
17.5.2 last命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