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国富论
作者:(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著;唐日松等译;唐日松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1-01
ISBN:9787508036083
定价:¥69.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构成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这类产物或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对消费者人数,或是有着大的比例,或是有着小的比例,所以一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情况的好坏,视这一比例的大小而定。但无论就哪一国国民说,这一比例都要受下述两种情况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说,这一国国民运用劳动,是怎样熟练,怎样技巧,怎样有判断力;第二,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究成什么比例。不论一国土壤、气候和面积是怎样,它的国民每年供给的好坏,必然取决于这两种情况。此外,上述供给的好坏,取决于前一情况的,似乎较多。在未开化的渔猎民族间,一切能够劳作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从事有用劳动,尽可能以各种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他自己和家内族内因老幼病弱而不能渔猎的人。不过,他们是那么贫乏,以致往往仅因为贫乏的缘故,迫不得已,或至少觉得迫不得已,要杀害老幼以及长期患病的亲人;或遗弃这些人,听其饿死或被野兽吞食。反之,在文明繁荣的民族间,虽有许多人全然不从事劳动,而且他们所消费的劳动生产物,往往比大多数劳动者所消费的要多过十倍乃至百倍。但由于社会全部劳动生产物非常之多,往往一切人都有充足的供给,就连最下等最贫穷的劳动者,只要勤勉节俭,也比野蛮人享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劳动生产力的这种改良的原因,究竟在那里,劳动的生产物,按照什么顺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上各阶级?这就是本书第一篇的主题。在劳动运用上已有相当程度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不同国民,对于劳动的一般管理或指导,曾采取极不相同的计划。这些计划,并不同等地有利于一国生产物的增加。有些国家的政策,特别鼓励农村的产业;另一些国家的政策,却特别鼓励城市的产业。对于各种产业,不偏不倚地使其平均发展的国家,怕还没有。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欧洲各国的政策,都比较不利于农村的产业,即农业,而比较有利于城市的产业,即工艺、制造业和商业。本书第三篇将说明,什么情况使人们采用和规定这种政策。这些计划的实行,最初也许是起因于特殊阶级的利益与偏见,对于这些计划将如何影响社会全体的福利,他们不曾具有远见,亦不曾加以考虑。可是,这些计划却引起了极不相同的经济学说。有的人认为城市产业重要;有的人又力说农村产业重要。这些不相同的学说,不仅对学者们的意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君王和国家的政策亦为它们所左右。我将尽我所能,在本书第四篇详细明确地解释这些不同学说,并说明它们在各时代和各国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要之,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笕嗣竦氖杖胧窃跹钩傻模⑺得鞴┯Ω魇贝鞴衩磕晗训淖试矗烤褂惺裁葱灾省5谖迤醋詈笠黄致鄣模蔷骰蚬业氖杖搿T谡庖黄铮乙λ得饕韵赂鞯悖旱谝唬裁词蔷骰蚬业谋匾延茫渲校男┎糠钟Ω贸鲎杂扇缁岣旱5母乘埃男┎糠钟Ω贸鲎陨缁崮程厥饨准痘虺稍备旱5奶厥飧乘啊5诙醋匀缁崴心伤叭说木咽窃跹技模髦帜技椒ù蟮钟惺裁蠢住5谌裁词辜负跛薪鞴及咽杖氲囊徊糠郑魑1@淳僬庵终瘢杂谡媸挡聘唬谎灾杂谏缁岬耐恋睾屠投哪瓴铮惺裁从跋臁?英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编,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后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1751年到1764年在格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国家康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该书一举成功,使他在余生中享受着荣誉和爱戴。他于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斯密一生未娶,没有子女。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这种学说片面强调国家贮备大量金币的重要性。他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国富论》的中心思想是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但是如果自由竞争受到阻障,那只“无形的手”就不会把工作做得恰到好处。因而斯密相信自由贸易,为坚决反对高关税而申辩。事实上他坚决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的干涉。他声言这样的干涉几乎总要降低经济效率,最终使公众付出较高的代价。斯密虽然没有发明“放任政策”这个术语,但是他为建立这个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有些人认为亚当·斯密只不过是一位商业利益的辩护士,但是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他经常反复用最强烈的言辞痛斥垄断商的活动,坚决要求将其消灭。斯密对现实的商业活动的认识也并非天真幼稚。《国富论》中记有这样一个典型观察:“同行人很少聚会,但是他们会谈不是策划出一个对付公众的阴谋就是炮制出一个掩人耳目提高物价的计划。”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结构严密,论证有力,使经济思想学派在几十年内就被抛弃了。实际上亚当·斯密把他们所有的优点都吸入进了自己的体系,同时也系统地披露了他们的缺点。斯密的接班人,包括象托马斯·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这样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他的体系进行了精心的充实和修正(没有改变基本纲要),今天被称为经典经济学体系。虽然现代经济学说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这些大体说来是经典经济学的自然产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甚至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学说)都可以看作是经典经济学说的继续。在《国富论》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预见到了马尔萨斯人口过剩的观点。虽然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都坚持认为人口负担会阻碍工资高出维持生计的水平(所谓的“工资钢铁定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产的情况下工资就会增长。事实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这一点上正确,而李嘉图和马克思是错的。除了斯密观点的正确性及对后来理论家的影响之外就是他对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国富论》一书技巧高超,文笔清晰,拥有广泛的读者。斯密反对政府干涉商业和商业事务、赞成低关税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在整个十九世纪对政府政策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事实上他对这些政策的影响今天人们仍能感觉出来。自从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因而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因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相关图书
目录
导论及全书设计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7
第二章 论分工的起因 /13
第三章 论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 /16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使用 /19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 或论用劳动表示的商品价格和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24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37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43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50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68
第十章 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和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77
第一节 由于用途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不平等 /77
第二节 由于欧洲的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 /93
第十一章 论地租/113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114
第二节 论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126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产品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产品的各自价值的比例的变动 /136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 积累和使用
引 言 /203
第一章 论资产的分类 /205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支出的货币 /211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242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产 /256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262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275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的抑制 /279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288
第四章 城市商业如何对乡村改良做出贡献 /296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引 言 /309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310
第二章 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 /325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特殊限制 /340
第一节 论即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 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340
第二节 论即便根据其他原则, 这种特殊限制也不合理 /351
第四章 论退税/359
第五章 论奖金/364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393
第七章 论殖民地 /402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402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408
第三节 论欧洲从发现美洲以及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道中得到的利益 /427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462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 或论把土地产物看做是各国收入及财富惟一或主要来源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478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 /497
第一节 论国防开支 /497
第二节 论司法开支 /508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 /516
第四节 论维护君主尊严的费用 /581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583
第一节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资金或收入源泉 /583
第二节 论赋税 /588
第三章 论公债/653
附 录 /687
英汉人名. 地名. 术语对照表 /691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7
第二章 论分工的起因 /13
第三章 论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 /16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使用 /19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 或论用劳动表示的商品价格和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24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37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43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50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68
第十章 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和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77
第一节 由于用途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不平等 /77
第二节 由于欧洲的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 /93
第十一章 论地租/113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114
第二节 论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126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产品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产品的各自价值的比例的变动 /136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 积累和使用
引 言 /203
第一章 论资产的分类 /205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支出的货币 /211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242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产 /256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262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275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的抑制 /279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288
第四章 城市商业如何对乡村改良做出贡献 /296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引 言 /309
第一章 论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310
第二章 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 /325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特殊限制 /340
第一节 论即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 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340
第二节 论即便根据其他原则, 这种特殊限制也不合理 /351
第四章 论退税/359
第五章 论奖金/364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393
第七章 论殖民地 /402
第一节 论建立新殖民地的动机 /402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的原因 /408
第三节 论欧洲从发现美洲以及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道中得到的利益 /427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462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 或论把土地产物看做是各国收入及财富惟一或主要来源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478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 /497
第一节 论国防开支 /497
第二节 论司法开支 /508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的开支 /516
第四节 论维护君主尊严的费用 /581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583
第一节 专属于君主或国家的资金或收入源泉 /583
第二节 论赋税 /588
第三章 论公债/653
附 录 /687
英汉人名. 地名. 术语对照表 /691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