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实习医师手册上海第一医学院,金问涛 主编本书是为医不生在毕业天安门习阶段使用的工具书,分六篇、45章,内容涉及实习医师在各专科轮转时通常能见到的各种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第一篇介绍实习医师的荼职责和病史书写;第二篇是实习医师在门诊时处理常见症状群的诊疗措施和在急症室诊治危重病人的紧急措施;第三篇是在各科轮转时对信院病人的诊疗常规工作,本篇按系统和内、外各科相结合的形式编写成16个章节,而不是单纯以专科或治疗方法来编排,以求减少重复;第四篇帮助实习医师了解各项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和正常值,使他们随时能查阅到有关数据,在处理病人时提供参考资料;第五篇重点介绍诊断和治疗操作的具体方法和注意点,使他们在操作前能扼要地复习操作步骤,同时也介绍了各种护理常规和饮食治疗;第六篇是为实习医师提供各种常用中西药的剂量和简述可能产生的副反应,本篇共分14个章节,包括常用的中成药,供实习医师在床边工作时参考应用。本书文字上力求精简扼要,以手册形式编写,避免过多的途述;内容上以实习医师为主要对象,以他们在处理门诊、急症和收治住院病人时所必需掌握的诊疗措施和常规检验为重点;编排上以袖珍本的形式印刷,便于携带。
-
壶天散墨裘沛然 著《壶天散墨(第3版)》初版于1985年,曾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的优秀书目奖。本书是裘沛然医论集,主要陈述了裘沛然对中医学上某些问题的见解。如对医学理论的探讨,处方用药的体会,临床点滴心得,养生研究,医史考证等多个方面共42篇。其书据作者自序:“抉择陈言,剖析疑似,俯仰今古,直道心源。”对前人论述,有质疑,有正误,议论有条理,分析较深入,颇多独自见解。本书涉猎古今文献,以散文形式叙述中医理论与经验,所论内容言之有物,文笔生动,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壶天散墨(第3版)》可供中医临床医师、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王序主编本图谱的一部分图是采用《人体解剖挂图》原稿或修改后的原稿缩制而成,另一部分图稿则是根据实际需要增补绘制的。大多数图稿以实物标本写生为主,图求反映国人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我国的医学绘图风格,少数图稿参阅国内外若干资料予以综合或更改后绘制而成。本图谱全书共有500余幅图,按运动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生殖系、循环系、神经系、感觉器、内分泌系和局部解剖的实际情况,本书的编排包括系统解剖和局部解剖两部分内容。在系统解剖部分中,对某些内容仍按《人体解剖挂图》所采用的一图多用表现方法进行设计绘制,例如各部肌肉、动脉和脊神经等内容,均在局部解剖图中予以综合展示,而未作独立部分或完整系统编排。因此,使用本图谱时可分别在运动器系、循环系和神经系的文字说明中查找各部肌肉、动脉和脊神经内容的图号。
-
中药记忆法董汉良编著中药学,是初学中医者首先碰到的一门基础学科,掌握中药知识和技能,是中医药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古今医家对学好中药学都十分重视。清·徐灵胎有“用药如用兵”之论;近人岳美中说:“用药如用兵,治理如打仗。必须掌握药物特性,了解药与药配伍,胸有成竹,才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中药品种繁多,不胜记忆,学生对中药感到枯燥乏味。为此,笔者从教学、临床的实践中,总结出比较实用、灵活而又容易理解的记忆方法,编著成册,名曰《中药记忆法》。新编的《中药记忆法》整合了作者30余年临床用药经验及近代著名中医学家有代表性的用药心得,并补充了中医药爱好者必知的中药学知识。在编写上将中药分别归属在各种记忆法中,使理论密切联系临床,使内容更具条理性、系统性、完整性,读之一目了然,清彻见底。
-
有机化学张执侯主编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供中药专业用。。
-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 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灵枢》原著的阅读和掌握,这本《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对原文进行了校勘、注释、语译,并对每篇增加题解、本篇要点等内容,对于原文中重要理论和主要论点则增补按语,提示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黄帝内经灵枢译释(第3版)》使文简义深的《黄帝内经灵枢》原文通俗易懂、浅显明了,易为读者掌握和运用,是阅读和研究《黄帝内经灵枢》的重要参考书。
-
草诀百韵歌《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编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需要,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的需要,我们选择了历代各种书体和著名书家的一些作品,编辑了这套《历代碑帖法书选》。《草诀百韵歌》是明韩道亨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一六一三年)书写的。《草诀百韵歌》是把比较通行的草字集中起来,找出它的结体和行笔中的某些规律,编成五字一句的韵文,以便于记忆。例如把不易区别的字列在一起,指明差异之处,第三行“有点方为水,空挑即是言”,是指明草写“水”字如“言”字的差异只在于“水”字有一点,而“言”字只空挑一笔;又如把某一草字的结构特点加以说明。
-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
-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主要内容 随着人类医事活动的肇始,便有了药石针砭的应用,所以远古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迨至东汉末年,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古本草学已初具规模;唐宋之际,本草专著代有涌现,并且出现了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明清以降,本草专著刊刻更盛,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的梓行,更为祖国药物学增色生辉。由于历代本草学文献至为丰富,而又比较繁复,亟需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因临床医学与药用植物学、药材学、药理学、药物成分化学等等的迅速发展,自然更需要与传统的本草学结合起来。因此,《中药大辞典》的编写,可以说是为此而作的一次艰辛而有益的尝试。 本书共收载中药五千七百六十七味,每味药下分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用法与用量、宜忌、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备考等十九项。 中药学是一个大的学科,存在问题亦非常复杂,今天我们无论是继承它,或发展它,都需要从广阔的范围内从事艰巨的研究工作。本书编者根据自己的条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比较广泛地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和具有实际价值的参考资料,因而它成为解放后编著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药专业工具书。
-
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严振国编本书内容是科研资料的总结,是解剖学与针灸学业等相结合的跨学科著作。本书显示内容是应用尸体冰冻面解剖的手段对全身361个经穴和常用穴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穴位作各种断面,客观地反映针刺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并阐明每一解剖结构的神经支配及其中枢节段分布。对某些邻近重要器官的穴位均标明其安全针刺的深度,方向及角度,以免临床上盲目针刺而发生意外,同时按经络循行路线作循经剖面。下肢部分还反映了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新技术在针灸穴位上的应用,摄有穴位CT断面解剖图象。此外,对体表标志与针灸定穴的关系也有所阐述。以上所反映穴位的形态学基础是多方面的。下肢部分内容包括足三阴、足三阳下肢部经穴82个及奇穴13个的断面解部结构,穴位CT断面解剖图象63个,并有彩图145幅,描绘清晰,图文并茂。或供针灸临床、教学、研究工作者以及伤外科、推拿科、解剖学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