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用中医思维破局陈腾飞本书是一部由重症医学科中医师编撰的临床医案集,书中选录的数十例病案以疑难病症为主,其中不乏西医诊断明确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的病症。每则医案均充分体现了治疗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将医患困境、临证巧思、精湛医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医案不做修饰,一得一失均有记录,作者真诚无私地向读者分享其医疗经验和临证感悟。本书通过一个个真实病案畅谈中医实战艺术,展示了如何用中医思维破解疑难病症,适合广大中医药从业者参考阅读。
-
思考奇经八脉之任督周行刘立安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体系中人体“外经”架构的主体理论,目前中医学界与针灸学科已对经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这些研究之中,有关“正经”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囿于中医经典文献记载较少,对“奇经”的研究相对匮乏。本书是对任督周行体系理论的全面研究与相关实践的思考探索。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通过考察历史文献,对照奇经八脉中的任督周行之论,阐述其与发轫于道家的“周天学说”相贯联,论述了该学说与医学的融合与发展;外篇则从任督经穴出发解构针灸学中的奇经八脉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本书对任督周天的发生进行了溯源思考及多学科贯通探索,学术性与科普性并重,以期为构建传统学术、学科、话语的一体化“添砖加瓦”。
-
李元文皮肤科配方颗粒验方外治方集萃蔡玲玲 胡博中药临方调配外治是中医皮肤科的特色疗法。李元文教授在既往调配外用制剂时发现,传统饮片质量不稳定、贮存麻烦、耗材多、粉尘大、毒副作用较大等,导致外用制剂性质、疗效差异性较大,且传统饮片加工工艺繁琐,这些因素很大程度限制了中药外用制剂的发展。配方颗粒作为中药饮片的新剂型,是中药饮片经现代工艺浓缩提取而成,既可内服,亦可水溶成膏或洗剂外用,因其不需煎煮、成分稳定、工艺科学、配制严格、品质可控、安全性高、省时省事、应用方便而逐渐在临床推广使用。李元文教授多年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但提出了一系列的运用配方颗粒治疗皮肤病的内治验方,同时总结出临床实用性很强的外治效方。本书即是对李元文教授运用配方颗粒治疗皮肤病的内治验方和外治效方的总结与展示。本书第一章主要讲述李元文教授学术思想与成就;第二章讲述李元文教授中药配方颗粒用药特色与应用心得;第三章为李元文教授常用配方颗粒内治验方;第四章为李元文教授常用配方颗粒外治效方。第五章为方剂拓展。
-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戴昭宇说到汉方医学与中医学,有人认为目前日本的汉方医学就是中国的中医学;但是也有与此截然不同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在今天的日本已经不存在中医学,不应该将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在概念上相互混淆、等同视之;还有第三种观点,认为二者是“同源异流、同根异枝”的关系,尽管各自的体系已经分立,但是彼此还存在相当多的相互包涵并且不断交融的部分。其实,所谓汉方医学,也常被表述为“源自中国传统医学体系而经过日本化的医学”,主要是指运用生药(中药原料)的诊疗体系。鉴于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同源异流、同根异枝”的关系,本书主要借鉴发生学与比较医学手法,以汉方医学“证”的学术研究轨迹作为一条主线,着重就汉方医学体系形成以来各个主要流派的诊疗特点及其演变加以考察。本书首先对汉方医学体系形成前日本有关“证”的研究进行回顾。继而将理论上和临床上与“证”相关的研究通过各流派代表人物典型医案的分析,以点带面地对汉方后世派、古方派、考证派和折衷派等主要流派进行考察。最后对处在发展变革中的日本现代汉方医学流派与临床特点进行考察。本书目的是探讨汉方医学各个流派在临床诊疗中所反映出来的思路与方法,并与中医学加以比较,与读者一同对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在临床中所存在的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的诊疗方法论加以探讨,并试图挖掘二者在学术上有关法则或规律性的内容。
-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戴昭宇中医学从1500多年前传入日本,在日本闭关锁国的江户时期(1603—1867)进入独自发展的阶段,产生出许多与中国中医学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流派,也出现了活跃的学术争鸣与人才辈出的名医群体。可以说,与中国中医学有所不同的日本“汉方医学”就形成于这一时期,日本医学与中国中医学的分流也开始于这一时期。近年来,在日本的医疗中,约90%的西医医师或多或少地依照不同的临床思维和方法论而应用中药(汉方药),有148种汉方成药制剂以及构成这些制剂组方的137种中药饮片可以纳入日本医保体系而被使用,这可以说是展现在中国域外的一幅独特的“中医学”景致。要了解日本汉方医学的应用特点、现状以及成因,需要溯流从源地梳理和考察日本接受中医药的历史及其演进的流变过程。而从考察古今的名医医案入手,不失为最为便捷的一条路。本书的主体内容,是由日本东洋医学会副会长秋叶哲生先生与日本中医学会会长平马直树先生这两位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并且在临床上辛勤实践了数十年的临床大家关于日本江户时代名医医案的系列对谈讨论汇编而成的。他们遴选了尾台榕堂、山田业广、山田业精、津田玄仙、本间枣轩、和田东郭、原南阳、竹田定加、半井瑞策、今大路玄鉴(道三)、中山三柳、曲直濑道三、曲直濑玄朔、冈本玄冶等富于特色和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名医的医案,总共21回的座谈。话题主要涉及14位医家,63则医案,60多种病症,80多种方剂的应用。本书堪称了解日本汉方医学古今源流和临床特点的一个窗口,是打开中日传统医学理论与临床交流大门的一把钥匙,是中日两国同道彼此进一步温故知新、取长补短地探索汉方的临床诊疗方法、法则和思路与规律的一部反思录,也是通过中日两国传统医学的纵横比较而探寻汉方医学与中医学术今后发展之路的一本参考书。
-
倪师推荐(汉) 张仲景长沙古本分为十六卷,但缺杂病证治,无《金匮》条文;《伤寒例》前,较桂林古本少《六气主客》一篇;六气之病仅有“暑、热、燥、湿”,缺“风、寒”二病;尚有有论无方者,如《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有佚文一条,曰:“动作头痛,短气,有潮热者属阳明也”但未出治方,而白云阁藏本则有“白蜜煎主之”一句,诸如此类的异同还有许多。书后附有汉代度量衡考证结果和校注者亲自实测的特殊药物剂量,有助于研究《伤寒杂病论》方药应用规律。本书可供仲景学说研究者、中医、中医爱好者参考。
-
医案春秋张博医案是医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行医的真实写照。本书采撷了大量名家医案及作者医案,总结了其中的临床经验、感悟,并自解自析,传教于人。全书共 10 章,通过对头面神经、心脏循环、肺呼吸、脾胃消化、肝胆情志、妇儿科、泌尿生殖、皮肤病、代谢免疫、脊柱四肢方面的医案讲述真实的临床治疗过程,针对其中不足之处,结合作者的治学心得进一步梳理,整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医学脉络,以便读者学 、了解和掌握。本书行文流畅,条理清楚,医案翔实,贴近临床实际,适合中医药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
倪师推荐(清) 陈士铎《外经微言》全书九卷,每卷九篇,共八十一篇专题论述。其中第一卷论述养生、天癸、月经、子嗣、寿天等;第二卷论述经络终始、标本顺逆;第三、四、五卷论述五行生克、脏腑气化;第六、七卷论述五运六气;四时八风;第八卷论述伤寒、温疫;第九卷论述阴阳寒热等。
-
医境探秘张博本书为幸福中医文库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王幸福(古道瘦马)老师近年来的众多医话随笔,其内容涉及学医方法、临证感悟、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名家医案的经验和高效组方等。全书语言平实,论述质朴,但却能将辨证论治疾病的三条路“辨病机”“辨病证”“辨方证”一一道破,这也透露了王幸福老师成为中医临床大家的秘诀,即注重临床疗效。王老师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如王国三运用消水汤治疗水臌、郝万山经方 36 首,然后博采众方为己所用。书中还收录了王老师与众多门生总结的常见病研究,希望对中医工作者研习中医有所启发。本书语言质朴通俗,论述深刻独到,心悟体会兼备,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医海一舟巩和平本书先论述了主药的应用、单味药不同剂量的功效、药物的最佳配伍及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后详细介绍了临床中常用有效的经方、时方、验方治疗某些病证的诊疗过程、处方用药及临床疗效反馈,其中既包括名医前辈的、临床实战家的,也包括笔者自身的。守一法不如守一方。本书志在通过大量医案分析,使读者能深刻理解并掌握专方、专药及常用方的用法,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思路和参考,同时希望读者能秉承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临床诊断时,多加辨析思考。本书内容丰富,医案翔实,语言通俗,理法方药兼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及较高的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