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

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

作者:邵东亚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8-01

ISBN:9787301064375

定价:¥21.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国际金融法系列)》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分工理论、现代金融理论和法律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运用模型构建、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和对策研究等多种方法,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对金融业的分与合即通常所说的金融分业和混业问题进行立体透视,从中揭示金融业分工演进的内在机制和客观趋势,为中国金融业分工演进和监管体制的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国际金融法系列)》致力于交叉运用经济学和法学方法研究金融问题。《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国际金融法系列)》尝试性地构建了一个金融业分工演进的理论框架,将金融分业和混业问题置于分工结构和监管格局历史演进的统一背景中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考察,并运用分工演进理论对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理解现实中的金融业的分合变迁提供了基本的洞察力。在以上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国际金融法系列)》从多个侧面对美国金融业分工演进的历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德国、英国等典型国家金融业分工演进的路径进行了比较,并对金融监管的分工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制度分析。《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国际金融法系列)》重点研究了中国金融业分工演进的历史轨迹、现实状况、演变路径和策略选择。在对金融分业与混业在中国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剖析了中国金融业分工演进的现状和问题,讨论了混业经营在中国实施内生必然性及其约束条件,提出了中国金融业走向适度混业模式的“三线并举、渐进呼应”的过渡策略,并对策略实施的重要环节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暂缺《金融业的分与合:全球演进与中国实践》作者简介
目录
引言
第一篇金融业的分工演进:
理论框架与微观经济学分析
第一章金融业的分工演进:一个理论框架
1. 1金融产品的专业化与多样化:一个理论模型
1. 1. 1两难冲突背后的机制:模型的基本思想
1. 1. 2模型的基本结构
1. 1. 3比较静态分析
1. 1. 4动态分析
1. 1. 5简短的结论
1. 2组织试验与内生分工演进:一个动态机制
1. 2. 1内生分工演进的一般机制
1. 2. 2组织试验与知识积累的一般机制
1. 2. 3组织试验与内生分工演进的动态机制
1. 3分业与混业:金融业分工演进中的组织试验
1. 3. 1金融业分分合合的演进机制:理论解说
1. 3. 2专业化经济与多样化经济之间两难冲突的权衡,
1. 3. 3内生交易费用与外生交易费用之间两难冲突的权衡
1. 3. 4监管机构的“组织试验”
第二章全能银行与专业银行:分工经济与交易费用的权衡
2. 1全能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 替代与组合
2. 1. 1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替代:一个简单的R&D模型
2. 1. 2金融产品的组合:消费多样化经济的评估
2. 2全能银行的分工经济:多样化经济与专业化经济的协同效应
2. 2. 1全能银行的协同效应:概念框架
2. 2. 2全能银行的协同效应:模型分析
2. 2. 3全能银行的协同效应:实证分析
2. 3全能银行:交易费用模型与组织经济学观点
2. 3. 1全能银行的交易费用模型
2. 3. 2全能银行和专业银行:从组织经济学的观点出发
2. 4全能银行的社会成本——收益分析
2. 4.1金融风险与金融稳定性
2. 4. 2权力集中与垄断
2. 4. 3利益冲突
2. 4. 4简短的结论
第二篇金融业的分工演进:国际视野的考察
第三章GS法案后的美国金融业:分工演进的历史轨迹
3. 1GS法案:背景. 理由与重新思考
3. 1. 1GS法案:背景. 理由和内容
3. 1. 2GS法案:一个错误还是一种必然
3. 2金融证券化:金融市场深化与分工演进的主线
3. 2. 1投资者——融资者框架下的金融证券化
3. 2. 2争夺分工经济的竞争:对商业银行专业化经济的挑战
3. 2. 3金融证券化的内生比较优势:风险——收益分析
3. 3金融创新:金融分工演进的内生机制
3. 3. 1分工演进. 市场深化与金融创新的内生机制
3. 3. 2金融创新的发展脉络
3. 4金融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分工演进
3. 5金融信息化:金融分工演进的技术基础
第四章突破分工壁垒:分工演进中的组织试验
4. 1银行控股公司:组织试验之一
4. 1. 1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业务的具体模式
4. 1. 2银行控股公司的发展轨迹与监管制度的演变
4. 2金融机构的购并重组:组织试验之二
4. 2. 1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购并:原因分析
4. 2. 2金融机构的购并重组:事实与特点
第五章通向GLB法案的美国金融业:分工演进中的制度变迁
5. 1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
5. 1. 1GLB法案以前的监管框架概览
5. 1. 2近20年来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背景
5. 2分久必合:通向GLB法案之路
5. 2. 1若干司法判例:多头监管下利益集团博弈的一些证据
5. 2. 2通向GLB法案之路:一个简要回顾
5. 2. 3GLB法案的出台
5. 3GLB法案:立法理念与基本要点
5. 3. 1GLB法案的立法理念
5. 3. 2GLB法案有关分业制改革的要点
5. 4基于GLB法案的监管体系:比较优势与现实挑战
5. 4.1基于GLB法案的监管体系:比较优势分析
5. 4. 2基于GLB法案的监管体系:混业经营时代的新挑战
第六章金融业分工演进与金融监管的分工结构:国际比较
6. 1“混”到今天的德国金融业:全能银行体制的变迁
6. 1. 1全能银行体制的形成: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
6. 1. 2德国全能银行体制的特征
6. 1. 3德国全能银行体制的竞争优势和内在缺陷
6. 1. 4内生全能银行体制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
6. 2由分到合的英国金融业:分工演进的市场逻辑
6. 2. 1金融业分工格局的演变轨迹
6. 2. 2从多元化到一元化: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分工结构的探索
6. 3金融业分工演进的路径:趋同与趋异
6. 3. 1趋同:分业经营的瓦解和混业经营的兴起
6. 3. 2趋异:混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6. 3. 3简短的结论:分合之间的必然性
6. 4金融监管的制度性分工结构
6. 4. 1金融监管的目标结构
6. 4. 2金融监管的主体结构: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
6. 4. 3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分立 或分业 监管与统一 或混业 监管
6. 4. 4金融监管的职能结构: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的分工
第三篇金融业的分工演进:
中国的实践与策略选择
第七章中国金融业的分工演进:历史轨迹与现实选择
7. 1从混业到分业的演变轨迹
7. 1. 1由“混”到“分”:一个简要回顾
7. 1. 2对分业制的再思考
7. 2分业管制的放松倾向:一些证据
7. 2. 1放松分业管制的一些具体政策
7. 2. 2监管理念和理论倾向的变化
7. 3愈演愈烈的“交叉经营”:向混业经营“回归”
7. 3. 1银证合作:银行业和证券业的相互渗透
7. 3.2银保合作: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相互渗透
7. 3. 3证保合作:以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为主
7. 4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规避分业制的组织试验
7. 4. 1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实践:不成熟的“模式”
7. 4. 2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
7. 4. 3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政策动向
第八章中国金融业的分工演进:机制. 方向与约束条件
8. 1金融分工演进:分合表面下的深层机制
8. 1. 1金融分工演进:金融发展的核心
8. 1. 2弱化国家金融产权:金融分工演进的制度前提
8. 1. 3金融所有权与金融经营权:分与合的产权经济学
8. 2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内部动力与外部压力
8. 2. 1来自内部的动力
8. 2. 2来自外部的压力
8. 3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产权. 市场. 监管与信息
8. 3. 1产权的有效性
8. 3. 2市场的有效性
8. 3. 3监管的有效性
8. 3. 4信息的有效性
第九章走向混业经营:三线并举的渐进策略
9. 1三线并举. 渐进呼应的混业过渡策略
9. 1. 1混业过渡策略的原则:渐进性与紧迫性
9. 1. 2混业过渡策略的基本框架:“三线并举, 渐进呼应”
9. 2一线策略:创造和培育适度混业模式的条件
9. 2. 1重构金融产权, 完善内控体系
9. 2. 2优化竞争机制, 完善市场体系
9. 2. 3改革监管体制, 优化分工结构
9. 2. 4提高透明度, 推进金融信息化
9. 3二线策略:稳步推进交叉经营. 合作经营和兼业经营
9. 3. 1银证合作
9. 3. 2银保合作
9. 3. 3证保合作
9. 4三线策略:积极探索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试验
9. 4.1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一般方法. 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规避办法
9. 4. 2金融控股公司的组织试验:多个主体的多元路径
9. 5混业过渡中金融监管的分工结构
9. 5. 1金融监管分工结构的优化原则
9. 5. 2金融监管分工结构的演变趋势
9. 5. 3我国金融监管分工结构的演进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