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华针灸图鉴

中华针灸图鉴

作者:王雪苔主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1-01

ISBN:9787801573841

定价:¥8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本书由国内外著名的针灸学家王雪苔教授主编。共十章,包括针灸文物,阴阳、五行和脏象理论,经络,腧穴,诊法,针法,灸法,腧穴特种疗法,微刺系统诊疗法及针灸临床等。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历史发展,准确地阐述了针灸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共精选针灸图谱600余幅(其中彩图61幅),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针灸学宝典,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收藏价值。适于针灸科、中医科医师和中医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供临床医务人员和针灸爱好者参考,亦是医院和医学院校图书馆珍贵的收藏书。 本书前言唐·孙思邈云:“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备预之要,非灸不精。”由于针灸学是以经络、腧穴为其基本理论,而经络、腧穴又在人体上占有特定的位置,非常适合用图形来表现,所以自从公元3世纪以后,有不少针灸学术著作采取了图文对照的撰述形式。例如,古代的偃侧图、明堂图、铜人图,近代和现代的经络腧穴图谱、腧穴解剖图谱等,就都是以图为主,图文互映,着意表现经络的循行路线以及腧穴的体表定位与解剖部位。此外,也有些针灸临床性质的著作,在用文字叙述的同时,又以图形表现针灸治疗各种病症时应取的穴位,如唐代的《灸法图》,宋代的《备急灸法》,明代的《针灸捷径》、《杨敬斋针灸全书》等,都采取了这种表现方法。近年来,还出现了专门介绍针刺技法的图文对照的专著。尽管针灸学诸多方面的内容都可以用图形加以表现,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曾见到将诸多方面的内容汇而为一的图谱之作。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当人民军医出版社于1992年约我主编一部经络腧穴图谱时,我就提出来编绘一部包容面较宽的针灸图谱的设想,而将经络腧穴图谱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同时考虑到当今的时代正是针灸走向世界的时代,所以我主张这部图谱采取繁体字汉文与英文对照、文图对照的编写体例,侧重面向国际。出版社很赞成我的想法,表示愿意不惜成本,通力合作,争取早日完成。于是我根据商定的编写步骤,亲自拟定了编写要点与编写提纲,对每章每节提出了编写要求,并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聘请有关专家担任编写者,使编写工作按部就班地展开,于第二年写出了初稿。在编写过程中,我和各位编写者都深刻地体会到编绘一部图谱要比写一部文字著作复杂得多,加之大多数人不懂绘画,画一幅草图都很困难。这时出版社也感到编绘这样一部图谱,工作的艰巨性远远超出预料,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提出来一个分两步走的方案,第一步先出一部汉文简化字的侧重于国内外华人读者的图谱,第二步再考虑编绘一部汉英对照的侧重于外国读者的图谱。我从实际出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议,对以前所写的繁体字稿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形成了今天出版的《中华针灸图鉴》。本书初稿是由8位专家分头执笔的。在后来的改动过程中,由于出国或患病等原因,三分之二的稿件已找不到原执笔人,我不得不再请其他专家帮助修改或补充,到最后完成时,编写者已达17人之多。我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多年来养成了对待学术问题严肃认真的习惯,从来不愿只挂主编之名而不务主编之实。所以在编写之前,首先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了总体设计;在编写过程中,对每位执笔人交来的稿件又不止一次地进行审阅,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有些时候不得不自己动手,撰文绘图;在书稿全部统稿以后,又最后进行了通篇较大的修改补充,完成了定稿工作。由于参与编写的人多而且前后又有变化,所以在各章节的编写体例、内容取舍和图形表现等方面曾出现过许多不一致,如画面上的穴点位置不一致,经络循行路线的画法不一致,图与文不一致,图与表不一致等,都给定稿工作增加了难度。造成这些不一致,并非完全由于撰稿人的疏忽,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有不少学术问题长期以来在针灸学术界就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如头顶及枕部诸穴的位置关系,大腿及小腿内外前后各面折量寸的对应关系,足少阴肾经的足部经穴连线方式,足太阳膀胱经的大腿部经穴连线方式,十五大络的图示方式等。只有对这类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后,才有可能按照自认为比较正确的理解进行定稿。举经穴连线为例,经穴连线本来是同经经穴之间的人为连线,它既不同于经脉循行路线,又要保持与经脉循行路线的大体对应关系。可是在一些通行的针灸书籍中,都往往看到把胆经在颞部的经穴连成“Z”形,把膀胱经在躯干后面的经穴连成“N”形,又把在大腿后面的经穴连成“X”形,把肾经在内踝后下的经穴连成“α”形,均与经脉循行路线背离悬殊。再如,把胸部诸穴连线一律画成上下直线,把外踝尖与内踝尖画成同等高度,显然与人体结构的实际状况大相径庭。凡此种种,我都在本书中尽可能地加以修正。然而由于时间所限,不可能做到全面深入,遗留的问题只得俟诸日后再加以解决。在这里,我要交代一下参与编写本书的人员。首先是三位副主编,贾春生教授担负了繁体字汉文编写阶段的统稿任务,陆寿康教授担负了简化字汉文编写阶段的统稿任务,李会新副主任医师先后两次承担了统校任务,他们仔细删改,字斟句酌,为最后定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全部参与编写的专家中,半数人各自分担了一章最多三章的撰稿任务,半数人则只承担了个别部分的编写,不论写多写少,他们全都采取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兹按本书各章的前后顺序列出编写者名单(每章的第一名是全章的撰稿人):第一章,王雪苔、李平;第二章,麻颖;第三章,李永芝、王雪苔、李定忠;第四章,李会新、王雪苔、李申绍、陆寿康、严振国;第五章,麻颖、孟繁毅、翁维良、张成;第六章,贾春生;第七章,贾春生;第八章,贾春生;第九章,黄幼民、贾春生、罗新弟;第十章,黄幼民、王雪苔、贾春生、陆寿康、马小顺。此外还有白兴华,在第二次统稿期间,协助进行了校改工作。最后还要提一下,就是在10年前当我为本书起草编写提纲和组织编写者撰写初稿之际,我的长子王醒先帮助我借书买书,打字复印,效过微薄之力。岂料人生祸福难测,醒先儿未及看到本书问世,竟于前年9月因患肝癌而与世长辞,年方47周岁,正值事业有成之时。今天本书出版了,我不免睹物思人,所以才多写几句以慰亡者。由衷希望医学长足进步,使人人尽享天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从不完善逐渐走向完善的。我们编写这部《中华针灸图鉴》,仅仅是将我多年关于编绘一部比较全面的针灸图谱的设想首次付诸实施,所以不论在内容取舍方面或者在图形表现方式方面,都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我坚信我的设想是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随着国内外针灸事业的发展,总有一天会有人循着这个思路编出更好的图谱。不论谁来完成,都是对针灸事业的促进,愿与针灸学术界的同道们共勉之。冬青斋主人王雪苔2003年5月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 本书目录第一章针灸文物一、针灸历史发展和文物概述二、针灸器具和模型三、针灸图画四、针灸医籍第二章阴阳、五行和脏象一、阴阳学说二、五行学说三、脏象学说四、八卦理论五、龙虎与四神六、天干、地支第三章经络一、经络概述二、十二经脉三、十二经别四、十五络脉与络穴五、奇经八脉六、十二经筋七、十二皮部八、十二经标本(图373)九、六经根结(图374)十、气街(图375)十一、四海(图376)十二、可见经络现象——循经皮肤病第四章腧穴一、腧穴概述二、体表解剖标志与腧穴定位法三、腧穴、经脉与解剖结构四、头颈部腧穴五、躯干部腧穴六、上肢部腧穴七、下肢部腧穴第五章诊法一、诊法概述二、望诊三、闻诊四、问诊五、切诊六、经络腧穴诊法第六章针法一、针法概述二、毫针及其用法三、圆利针与三棱针及其刺法四、皮肤针及其用法五、皮内针刺法六、芒针及其刺法七、钅是针与电钅是针及其刺法八、火针及其刺法九、电热针刺法(图680)十、水针刺法(图681)十一、电针治疗麻醉仪及其操作方法十二、新九针(图685)十三、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十四、针刺麻醉程序(图692)第七章灸法一、灸法概述二、艾炷与艾炷灸法三、艾条与艾条灸法四、太乙神针灸法(图715)五、温灸器与温灸法六、温针灸法(图722)七、特殊隔物灸法八、特殊材料灸法第八章腧穴特种疗法一、腧穴特种疗法概述(图81)二、腧穴贴敷疗法三、腧穴电疗法(图821)四、腧穴磁疗法五、腧穴激光照射法(图828)六、腧穴红外线辐射疗法(图829)七、腧穴微波辐射疗法(图830)八、腧穴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图831)九、腧穴热电磁药熨疗法(图832)十、腧穴埋线疗法第九章微小针刺系统诊疗法一、微小针刺系统诊疗法概述二、耳针疗法(耳穴诊疗法)三、头皮针疗法四、面针疗法五、眼针疗法六、鼻针疗法(图940)七、舌针疗法八、口针疗法九、手针疗法(手穴诊疗法)十、足针疗法十一、腕踝针疗法十二、全息穴位诊疗法第十章针灸临床一、针灸临床概述二、俞募穴及其应用三、原络穴及其应用四、五输穴及其应用五、交经八穴及应用六、下合穴及应用(图1018)七、十六郄穴及应用(图1019)八、八会穴及应用(图1020)九、四总穴及应用(图1021)十、天星十二穴及应用十一、回阳九针穴及应用十二、癫狂十三穴及应用十三、崔氏灸痨法(图1028~29)十四、灸膏肓治虚劳法(图1030~33)十五、痈疽骑竹马灸法十六、《备急灸法》救治急症取穴十七、《审视瑶函》头目病症针灸取穴十八、《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取穴十九、《针灸大成·治症总要》针灸取穴二十、《医宗金鉴》针灸取穴
作者简介
  王雪苔,曾用名王政和,男,1925年生,辽宁省义县人。研究员。1944-1948年就读于锦州医学院于沈阳医学院。毕业后在华北卫生学校任教,开始研究针灸学术,后又系统学习了中医。历任华北人民医院针灸科负责人、针灸疗法实验所教研组长、中医研究院编审室副主任、文献及历史研究室负责人、针灸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现任中国中医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前任主席、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项目顾问等职。是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的主要发起创建人之一。 在针灸学领域,对经络、穴位都有所研究,尤其重视应用灸法治疗疾病,对古代灸法做了大量的发掘整理工作。亲手鉴别过中国中医研究院收藏的7000余种中医线装书,还主持编写《汉语主题词表》的中医药部分,该词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医学史领域,重视实物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对针灸医学史、中医图历史有较深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主编的著作,有《针灸学手册》、《中国针灸荟萃》、《中国针灸大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针灸学辞典》、《针灸史图录》、《针灸史提纲》、《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等。
目录
第一章 针灸文物
一、针灸历史发展和文物概述
二、针灸器具和模型
三、针灸图画
四、针灸医籍
第二章 阴阳、五行和脏象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三、脏象学说
四、八卦理论
五、龙虎与四神
六、天干、地支
第三章 经络
一、经络概述
二、十二经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五络脉与络穴
五、奇经八脉
六、十二经筋
七、十二皮部
八、十二经标本
九、六经根结
十、气街
十一、四海
十二、可见经络现象——循经皮肤病
第四章 腧穴
一、腧穴概述
二、体表解剖标志与腧穴定位法
三、腧穴、经脉与解剖结构
四、头颈部腧穴
五、躯干部腧穴
七、下肢部腧穴
第五章 诊法
一、诊法概述
二、望诊
三、闻诊
四、问诊
五、切诊
六、经络腧穴诊法
第六章 针法
一、针法概述
二、毫针及其用法
三、圆利针及其用法
四、皮肤针及其用法
五、皮内针刺法
六、芒针及其刺法
七、鍉针与电鍉针及其刺法
八、火针及其刺法
九、电热针刺法
十、水针刺法
十一、电钱治疗麻醉仪及其操作方法
十二、新九钱
十三、钱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十四、针刺麻醉程序
第七章 灸法
……
第八章 腧穴特种疗法
第九章 微小针刺秒统诊疗法
第十章 针灸临床
参考文献
腧穴索引
彩图(1-61)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