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
作者:(丹)基尔克郭尔(Sren Kierkegaard)著;京不特译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4-01-01
ISBN:9787542618573
定价:¥28.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丹麦哲学家索伦·基尔克郭尔(1813-1855)对黑格尔以及西方传统哲学、基督宗教伦理的批判,曾导致了一场欧洲思想界的危机。基氏对自己的理论主张作过精辟而简约的概述:我的存在必须是经历过的,它必须是存在的;思考和存在是不同的,存在是一种行动的形式,而不是一种思考的形式,而且它是一种必须和思想相关联的行动的形式。这种与行动相关联的思想,就是“主观性思想”,“真理就是主观性”,“存在就是主观性真理的发掘”(D·帕尔默《克尔凯戈尔入门》),基氏的主张构建了影响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哲学思想——“存在主义的真理”。他的代表作《哲学片段之科学附言》(1846)被欧洲哲学界视作“存在主义的圣经”。基尔克郭尔也由此被认定为是从黑格尔通向存在主义的桥梁,是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奠基人。在他的思想影响下,他的得意弟子让—保罗·萨特也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代宗师。《概念恐惧》是基氏“主观性真理”的一个重要构成和基本命题。基氏关于“主观性意识”的理论,直接产生于他的“恐惧”概念。因而,该书是探微基氏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一部必读书。《概念恐惧》是托名维吉留斯·豪弗宁西斯写作的,发表于1844年。基氏最初的宗旨是从心理学角度思考有关基督宗教的原罪问题,并对基督宗教伦理予以抨击。故而,学术界曾一度将《概》当作一部心理学著作(见乔治·布兰德给尼采的信,1881)。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恐惧只是作者言说所选择的一个“审思”对象,即通过心理病理学中恐惧现象的形而上诠释,来演绎个体人应如何以自由为信仰认知真理。他诠释的初衷,是借助人之认识真理的心理历程来批判基督宗教对“罪”及“有罪性”的释义,因此,不否认基氏审思恐惧概念有着心理学的意义,正如他承认的“恐惧是是梦着的精神的一种定性,就其本身而言它属于心理学范畴”(本书P62)。如果,审思恐惧仅仅停留在在心理学层面,它的意义只是指向了神学教义学,也就是从恐惧概念的定性及其产生的成因来考究“罪”的概念。基氏十分明白这一点,心理学的心境是“发现一种恐惧”,它的考察结果只能反映恐惧心境对“罪”的“忍耐性(P21)”,无法完成对基督宗教伦理的批判。为此,基氏必须对“恐惧”作出新的定性和考量。在批判黑格尔关于“罪”的言说时,基氏发现了“罪”与“恐惧”的一个认知逻辑的关系:“罪”的堕落不是意识主体因某种必然性而发生的,而是人在“自由的可能性”之中行罪;“自由的可能性”在个体人中表现为“恐惧(P35)”。诸如,亚当在伊甸园贪食禁果,受引诱而发生性错,这是一种可能性所为;而当他意识到行为有罪时,即产生了一种恐惧。罪与恐惧的认知关系证实了人作为意识主体是无法“逃避恐惧”的,“恐惧是一种由精神所决定的无知性(P66)”。基氏的思考和认知逻辑的发现,则将“恐惧”概念的考量从心理学的定性提升到了哲学本体论的层面。对“恐惧”概念的诠释也便成为存在主义至为重要的一个哲学命题。恐惧概念的起因是“罪”。这是基氏存在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一个预设。这个预设是通过亚当的故事来表达的。亚当与夏娃食禁果萌生情欲冲动,“罪”便成了亚当、夏娃性行为的现实性。人类在历史的演进都将性欲冲动的行为视作“有罪性”,个体人对自己的置身状态产生了一种向往,这就是“恐惧”的由来。个体人的“罪”与群体在历史中的“传承之罪”表现了一种“恐惧着的可能性”。罪进入了恐惧,罪又携带着恐惧。基尔克郭尔借用圣经作比喻有着双重的涵义。一是基督宗教的“原罪”并非完全游离心理学范畴,它可以成为心理病理学探究心境与伦理的对接口;二是恐惧是人的灵魂与肉体的“综合”,是思考人的行为与人的意识关联的切入点。这也是基氏从心理学分析提升到哲学认识论考量的一个思维路径。为此,基尔克郭尔通过对圣经教义“罪”的心理学分析,间接进入了对恐惧本质的哲学思考。其思考的表述为:个体的人是通过行为设定了罪的可能性;而个体人的恐惧是随着罪进入世界,开始了个体人对世界、对存在的认知过程。这也意味着,基氏的表述是显现了存在主义认识的一个思维过程:当个体人处在一种非完美性的存在状态时,常常会产生一种向往、切望或期待的表达来显示自我;而他对置身的存在状态感到陌生时,就会制造出一种“恐惧”。因此,个体人是无法逃避恐惧,恐惧存在于自我;要拯救自我,就需要超越恐惧,认识自我。超越恐惧,须要强调自我意识,即单个人的精神(或说信仰)的重要性。这是基氏通过对恐惧差异性的解析表达的另一重哲学涵义。基尔克郭尔将恐惧区分为主观恐惧与客观恐惧。前者是对个体人的置身状态而言,后者是世界(包括群体)对“有罪性”的反射。个体人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主观恐惧的表达。对此,基氏作了如下的解释:主观恐惧是个体人以潜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它与个体人的本质有着密切关联,当人作出意志行为的选择时,恐惧就会在人的意识中凸现。根据他的诠释,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恐惧本身不具备终结意义,人们处在恐惧的潜意识中,必须作出选择,或是将恐惧意识停留在内心世界,备受恐惧的压力,感受无法安宁的楚痛;或是选择超越,进入自由的领域,在更高的精神层面去认知世界。而唯一能够实现“超越”的,真正解恐惧除的是精神、 是信仰。基氏十分强调,“只有信仰能够做到毫无顾忌地放弃恐惧”(P78)。再推进一步,是男性与女性的恐惧差异性,它是表述个体人的精神“综合”的差异性。基氏在谈及主观恐惧时,多次举例了女性比男性更恐惧的心理现象。这一心理现象分析论证了另一种事实:面对恐惧,女性表现更为“虚弱”。诸如,天真的女孩被一个男子用欲望目光盯着时就会产生恐惧;相反,女人盯着男孩时只会产生厌恶。女性与男性对恐惧意识的差异性,就在于男性更有一种“精神的定性”。女性在精神与自然之间的选择时,往往选择自然,承受恐惧的压力。女性对恐惧的屈服归因于对“精神”(信仰)的排斥,或说是一种“精神缺席”,其结果,个体人将在“恐惧中沉沦(P98)”。如是分析也是基氏所作的反证。他说明,人一旦失去信仰或缺失精神,是无法体现自我意识,超越恐惧。显而易见,强调信仰(包括人的意志、精神)对超越恐惧的作用,是印证了基尔克郭尔哲学思想的本源,即“存在主义的真理”就是“主观性真理”。基氏在演绎恐惧概念时,还引入了瞬间的概念。恐惧虽存在于瞬间,但其哲学涵义却连结着过去与将来。人们对恐惧心理历程的认识也凸现了个人对存在、对世界的主观认识过程。这样,基氏审思恐惧现象诠释主观认识世界就有了完整的意义。从哲学意义上说,瞬间是处于运动与静止之间而不在时间之中的过渡范畴。哲学本体论中单一性到多样性的过渡,等同性到不同性的过渡都有“瞬间”的概念,它包括了历史性的领域及历史性预设的知识都存在着“瞬间”。基氏运用“瞬间”的概念的目的是在于理解“恐惧”在“过去”存在与“将来”存在的哲学意义。基氏说,“恐惧是个体人的生命中的瞬间”(P123)。生命的“将来”,对于时间来说是可能的,人们的认知是把“恐惧与将来联系在一起的”。生命的“过去”,是过去的不幸使人感到恐惧,过去的恐惧有可能“被将来重复”。在这里,基氏运用格林童话中故事《傻小子学害怕》作为比喻,来表达他的思想:每个人必须经过“学会恐惧”的历险过程,由此就不会因为“没有恐惧过”或“没有沉陷于恐惧”而迷失自己(P233)。恐惧瞬间连结的过去和将来正是人们应该和经历的认识世界、认识存在的过程。经历过恐惧的个体人会在人的最脆弱的瞬间去懂得怎样审查自我。基氏不无幽默地说,人是能够“恐惧的”,“恐惧越深,人就越伟大”。恐惧的概念,是基尔克郭尔在存在主义哲学理论中演绎诸多生存概念之一种。他把“生存规定为精神”,而“精神”与“自我”是同一的。他的一个著名的公理就是,“人是精神”,“精神就是自我”。《概念恐惧》的核心话语是“做人”,做人的目的是要成为“自我”。对恐惧概念的解析,就在于要回答:自我是什么?怎样成为自我?没有恐惧就不会有自我;学会恐惧,自我就有获得认识自由的可能性。恐惧作为一种存在,人应当通过信仰从恐惧中寻找到自我,拯救自我。《概念恐惧》被欧洲哲学界视作“论述自我”,以及阐述人“去成为自我”的经典,是一部被尼采视作19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见尼尔斯·托马森《不幸和幸福》)。当代丹麦哲学家尼尔斯则将《概念恐惧》评价为可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相提并论的杰出著作。它奠定了基氏在欧洲哲学界的学术地位。萨特更是十分推崇他的恩师,常常被其富有审思穿透力的哲理所折服。萨特直言了自己的体验:“《恐惧的概念》其书名就是一个悖论,‘恐惧’不是一个概念,但它却是一切概念之非概念性的基础”。“它吸引我去理解那个作为一切概念之源泉的我自己”。
作者简介
暂缺《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作者简介
目录
概念恐惧
前言
引言
Ⅰ “恐惧”,作为“传承之罪”的预设并向其本原反溯地解释着“传承之罪”
1 关于概念“传承之罪”的历史暗示
2 概念“那最初的罪”
3 概念“无辜性
4 概念“罪的堕落”
5 概念“恐惧(AngeSt)”
6 “恐惧”,作为“传承之罪”的预设并向其本原反溯地解释着“传承之罪”
Ⅱ “恐惧”作为向前发展的“传承之罪”
1 客观的“恐惧”
2 主观的“恐惧”
甲 “世代传承”关系的后果
乙 那“历史性的关系”的后果
Ⅲ “恐惧”作为那“罪”的后果,它是“罪的意识”的“不出现(Udeblivelse)”
1 那“无精神性”的恐惧
2 在命运的方面对恐惧进行辩证定性
3 在“辜”的方面对恐惧进行辩证定性
Ⅳ 那“罪”的恐惧或者“恐惧”在那“单个的人”身上作为那“罪”的后果
l 对于那“恶的”恐惧
2 对于那“善的”恐惧
Ⅴ “恐惧”作为“通过那信仰而拯救着的”
致死的病症
前言
序言
第一部分 那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一 “绝望是那致死的疾病”
二 这种疾病(绝望)的一般性
三 这种疾病(绝望)的各种形态
第二部分 绝望是那“罪”
一 绝望是那“罪”
二 那“罪”的继续
译者后记
前言
引言
Ⅰ “恐惧”,作为“传承之罪”的预设并向其本原反溯地解释着“传承之罪”
1 关于概念“传承之罪”的历史暗示
2 概念“那最初的罪”
3 概念“无辜性
4 概念“罪的堕落”
5 概念“恐惧(AngeSt)”
6 “恐惧”,作为“传承之罪”的预设并向其本原反溯地解释着“传承之罪”
Ⅱ “恐惧”作为向前发展的“传承之罪”
1 客观的“恐惧”
2 主观的“恐惧”
甲 “世代传承”关系的后果
乙 那“历史性的关系”的后果
Ⅲ “恐惧”作为那“罪”的后果,它是“罪的意识”的“不出现(Udeblivelse)”
1 那“无精神性”的恐惧
2 在命运的方面对恐惧进行辩证定性
3 在“辜”的方面对恐惧进行辩证定性
Ⅳ 那“罪”的恐惧或者“恐惧”在那“单个的人”身上作为那“罪”的后果
l 对于那“恶的”恐惧
2 对于那“善的”恐惧
Ⅴ “恐惧”作为“通过那信仰而拯救着的”
致死的病症
前言
序言
第一部分 那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一 “绝望是那致死的疾病”
二 这种疾病(绝望)的一般性
三 这种疾病(绝望)的各种形态
第二部分 绝望是那“罪”
一 绝望是那“罪”
二 那“罪”的继续
译者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