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美学原理(第三版)
作者:杨辛,甘霖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2-01
ISBN:9787301067437
定价:¥22.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美学原理》自出版以来,印刷了二十多次,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此我们表示真诚的谢意。《美学原理》在重印之际,我们特请吴全德先生在百忙中撰写了"科学美"作为《美学原理》的第十八章,弥补了《美学原理》在这方面的缺憾之处。我们对吴全德先生的热情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简介
杨辛,1922年生,重庆市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顾问。早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新编》等(均为合著)。1992年国务院颁发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表彰证书。甘霖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山东曲阜人,1925年生,1949年6月进入华东大学社科三部学习,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大学哲学系担任哲学教员,1959年开始从事美学研究和教学,1961年参加编写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1979年以后主要是参加培养美学硕士研究生的工作,至1988年离休。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美学入门》、《美学原理新编》(以上均与杨辛合著),另有美学论文十余篇。吴全德1923年生,浙江省黄岩市人。北京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科研工作中,吴全德院士于1963年首先提出了银氧铯光电阴极的固溶胶理论,阐明了这种阴极的光电发射特性,揭开了光电发射机理之谜,在国内外被称为“吴氏理论”。近些年来,吴全德院士潜心钻研科学与艺术美,出版了专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对开展素质教育作出了新贡献。
目录
一 什么是美学
(一) 什么是美学
(二) 为什么学习美学
(三) 怎样学美学
二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 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二) 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三) 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三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 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
(二) 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三) 结合现实研究美
四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一)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二)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三) 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
(四) 美和生活
五 真善美和丑
(一) 美和真善的关系
(二) 美和丑
(三) 艺术丑
六 美的产生
(一) 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二)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三)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七 社会美
(一)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二)社会美重在内容
八 自然美
(一)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三)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四)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
九 形式美
(一)什么是形式美
(二)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十 艺术美
(一)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
(二)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三)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十一 意境与传神
(一)意境
(二)传神
十二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分类的原则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十三 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二)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三)崇高的表现
十四 悲剧
(一)悲剧的本质
(二)悲剧的几种类型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
(四)悲剧的效果
十五 喜剧
(一)喜剧的本质
(二)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三)喜剧形式的多样性
十六 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
(一)美感的社会根源
(二)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 十七 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
(一)美感的共性与个性
(二)美感的客观标准 十八 科学美
(一)科学美的概念
(二)科学美的客观存在
(三)科学美在创新知识中的作用
(四)科学美与艺术美的融合
(五)科学美随科技进步而发展
结束语
学习总书目
插图目录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作者简介
(一) 什么是美学
(二) 为什么学习美学
(三) 怎样学美学
二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 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二) 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三) 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三 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 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
(二) 结合艺术来研究美
(三) 结合现实研究美
四 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
(一) 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
(二)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三) 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
(四) 美和生活
五 真善美和丑
(一) 美和真善的关系
(二) 美和丑
(三) 艺术丑
六 美的产生
(一) 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
(二)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三)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七 社会美
(一)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二)社会美重在内容
八 自然美
(一)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三)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
(四)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
九 形式美
(一)什么是形式美
(二)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十 艺术美
(一)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
(二)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三)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十一 意境与传神
(一)意境
(二)传神
十二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分类的原则
(二)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十三 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二)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
(三)崇高的表现
十四 悲剧
(一)悲剧的本质
(二)悲剧的几种类型
(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悲剧
(四)悲剧的效果
十五 喜剧
(一)喜剧的本质
(二)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
(三)喜剧形式的多样性
十六 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
(一)美感的社会根源
(二)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 十七 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
(一)美感的共性与个性
(二)美感的客观标准 十八 科学美
(一)科学美的概念
(二)科学美的客观存在
(三)科学美在创新知识中的作用
(四)科学美与艺术美的融合
(五)科学美随科技进步而发展
结束语
学习总书目
插图目录
第二版后记
第三版后记
作者简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