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环境影响评价
作者:周国强主编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562919674
定价:¥100.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针对高教改革过程中,高专及高职层次环境类专业的需要,根据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尤其对大气、水体、噪声、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的评价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全书以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为主要逻辑关系,既有必要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又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扩展;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全书的主要章节后都附有思考题与习题,以使学生了解我国 1 环境影响评价总论 (1)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 1.1.1 环境影响 (1) 1.1.2 环境影响的分类 (2) 1.1.3 环境影响评价 (3)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分类和意义 (3) 1.2.1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3) 1.2.2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3) 1.2.3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4) 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 1.3.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 (4) 1.3.2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 1.3.3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5) 1.4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5) 1.4.1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5) 1.4.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5) 1.4.3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写 (6) 1.5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 (7) 1.5.1 环境标准的概念 (7) 1.5.2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7) 1.5.3 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 (8) 1.6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12) 1.6.1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模型 (12) 1.6.2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15) 思考题与习题 (19) 2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20) 2.1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 (21) 2.1.1 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21) 2.1.2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 (21) 2.1.3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22) 2.1.4 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 (23) 2.2 污染源与污染物的调查 (24) 2.2.1 污染源与污染物 (24) 2.2.2 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25) 2.2.3 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 (27) 2.2.4 污染源评价 (29) 2.3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31) 2.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2) 2.3.2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33) 2.3.3 工程分析的方法 (34) 2.4 环境影响识别和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35) 2.4.1 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35) 2.4.2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37) 思考题与习题 (42) 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44) 3.1 环境气象学基础 (44) 3.1.1 大气的组成 (44) 3.1.2 大气的垂直分布 (46) 3.1.3 大气的热力 (48) 3.1.4 大气的运动 (50) 3.2 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因子 (54) 3.2.1 风 (54) 3.2.2 湍流 (55) 3.2.3 大气温度层结及绝热过程 (57) 3.2.4 大气稳定度 (58) 3.2.5 逆温 (60) 3.2.6 云 (62) 3.2.7 气压 (63) 3.2.8 气压系统 (64) 3.3 点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66) 3.3.1 连续点源高斯模式的导出 (66) 3.3.2 连续点源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公式 (69) 3.4 大气扩散参数的确定 (73) 341 对大气扩散参数蟮亩ㄐ匀鲜丁糐y。〗(73) 342 大气扩散参数蟮木槿范ā糐y。〗(73) 3.4.3 大气扩散参数外场实验确定方法简介 (75) 35 大气稳定度分级方法 (76) 351 大气稳定度等级的确定 (76) 352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77) 353 大气稳定度的提级方法 (77) 36 排气筒有效高度计算 (79) 361 烟气的抬升过程 (79) 362 影响烟气抬升的主要因素 (80) 363 烟气抬升高度莫的经验计算 (81) 37 排气筒几何高度的设计 (82) 371 地面绝对最大浓度和危险风速 (82) 372 危险风速的计算 (83) 373 高架源地面绝对最大浓度值的计算 (83) 374 排气筒几何高度的计算 (83) 38 非点源污染物浓度的预测 (84) 381 多源模式 (84) 382 线源模式 (84) 383 面源模式 (86) 384 体源模式 (88) 39 特殊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88) 391 封闭型扩散模式 (88) 392 熏烟型(漫烟型)扩散模式 (90) 393 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 (92) 394 颗粒物的倾斜烟云模式 (94) 31 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95) 3101 评价工作级别和范围的确定 (95) 310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96) 思考题与习题 (99) 4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1) 4.1 水体概述 (102) 4.1.1 水体的概念 (102) 4.1.2 水体污染 (102) 4.1.3 水体自净 (103) 4.2 影响水体污染的主要水文因素和水力学参数 (104) 4.2.1 水文因素 (104) 4.2.2 水力学参数 (105) 4.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9) 4.3.1 评价工作程序、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 (109) 4.3.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12) 4.3.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115) 4.3.4 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126) 4.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8) 4.4.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28) 4.4.2 地下水现状调查及现状评价 (130) 4.4.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132) 4.4.4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35) 思考题与习题 (135) 5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38) 5.1 噪声源与噪声的评价量 (138) 5.1.1 噪声与噪声源 (138) 5.1.2 声音的频率、波长和声速 (139) 5.1.3 噪声的基本评价量 (140) 5.2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147) 521 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147) 522 噪声被空气吸收的衰减 (149) 523 墙壁屏障效应 (149) 524 户外建筑物的声屏障效应 (150) 525 植物的吸收屏障效应 (150) 526 阻挡物的反射效应 (151) 53 机械设备的噪声估算 (152) 531 电机噪声 (152) 532 风机噪声 (152) 533 压缩机噪声 (153) 534 泵类噪声 (153) 535 发动机噪声 (154) 536 机床噪声 (154) 537 排气放空噪声 (154) 54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和要求 (155) 541 技术工作程序 (155) 542 评价等级的划分和工作要求 (156) 55 工程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58) 551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58) 552 铁路、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160) 553 飞机场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163) 思考题与习题 (165) 6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 (166) 6.1 概述 (166) 6.2 固体废弃物影响源分析 (167) 6.2.1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产生量 (167) 6.2.2 危险废物有毒有害特性鉴别 (169) 6.3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70) 6.3.1 固体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对环境的污染 (170) 6.3.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和防治措施 (171) 6.4 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174) 思考题与习题 (175) 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76) 7.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76) 7.1.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76) 7.1.2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178) 7.1.3 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84) 7.1.4 评价标准 (185) 7.1.5 生态环境影响识别 (186) 7.1.6 评价范围和等级 (187) 7.2 生态环境调查与现状评价 (188) 7.2.1 生态环境调查 (188) 7.2.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88) 7.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93) 7.3.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93) 7.3.2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194) 7.3.3 土地利用与生态适宜度分析 (195) 7.3.4 生态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 (196) 7.4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98) 7.4.1 土壤的主要特征 (198) 7.4.2 土壤环境现状评价 (198) 7.4.3 土壤污染影响评价 (200) 7.4.4 土壤退化影响预测 (201) 7.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02) 7.5.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基本要求 (202) 7.5.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遵循的基本原则 (203) 思考题与习题 (205) 8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206) 8.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总论 (206) 8.1.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206) 8.1.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206) 8.1.3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筛选 (207) 8.1.4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及敏感区 (208) 8.1.5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 (209) 8.2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210) 8.2.1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及主要环境问题 (210) 8.2.2 社会经济效果 (211) 8.2.3 对拟建项目的需求分析 (212) 8.2.4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分析 (212) 8.2.5 收入分配的合理性 (213) 8.2.6 承受能力分析 (213) 8.2.7 美学及历史学环境影响分析 (214) 8.3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214) 8.3.1 确定评价目的和范围 (214) 8.3.2 评价因子识别与筛选 (214) 8.3.3 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评价 (215) 8.3.4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215) 8.3.5 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措施 (215) 8.4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15) 8.4.1 专业判断法 (215) 8.4.2 调查评价法 (216) 8.4.3 费用-效益分析法 (218) 8.4.4 费用-效果分析法 (221) 8.4.5 环境经济学方法 (222) 思考题与习题 (224) 9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225) 9.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原则 (225) 9.2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要求 (226) 9.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226) 9.3.1 按现状调查及影响评价分章的编排要点 (227) 9.3.2 按环境要素分章的编写要点 (234) 9.4 环境质量评价图的绘制 (235) 9.4.1 环境质量评价图的分类 (236) 9.4.2 环境质量评价地图 (236) 9.4.3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普通图 (237) 9.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与报告表 (238) 9.5.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238) 9.5.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38)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暂缺《环境影响评价》作者简介
目录
暂缺《环境影响评价》目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