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学人与学府
作者:余斌著
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01
ISBN:9787536727656
定价:¥1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记忆”是越来越受到注意了,说被重视也不夸大。联合国就有个“世界记忆工程”,那是其教科文组织1992年发起的,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管必要性的认识,推动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管。这个记忆工程所指的“记忆”是档案文献,其范围不限于文字记录,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工程即是例证。而对我这个站在历史学和人类学门外的人来说,记忆的概念比较宽泛,只要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历史真相的东西,无论他是官修的文献档案还是民问的野史、笔记、日记,甚或原生形态的个体口述实录,都是珍贵的记忆。这下问题就来了:如何鉴别真伪。史学中的一派对官方的东西往往持怀疑态度。比如翦伯赞,那是很有名望的史学家,写过一篇《史料与史学》,认为“政府的文告是最不可靠的史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翦伯赞重视“琐言一类的杂史”,说“此种民间语言”“最为可信”,这确实能予人以启迪。在我写的这些东西里,所使用的文字材料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比较可信的“民间语言”,比如书信、日记、散文、杂文、回忆录、传记以及年表、年谱,等等。这类文字一般都比较个性化,有的甚至相当地私人化,它们大多是被宏大叙事淹没,被主流话语疏远的历史游丝。当然,这些东西也未必都绝对可信,比较和甄别是必要的,但毕竟,这使我们重新构筑一种记忆成为可能。
作者简介
余斌,文学批评家,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36年生,昆明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之后在西北从事文艺编辑工作,从《红旗手》到《当代文艺思潮》。八十年代末回滇从教。1997年获高校教师曾宪梓奖。出版专著《中国西部文学纵观》。代表性论文有《对现实主义深化的探索》、《边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重叠》和《论中国女性文学纵深意识的演进》。八十年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评论”(中青年)优秀论文奖一次,九十年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次。1993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城市的文化地图——为余斌先生《西南联大·昆明记忆》而作
刘文典磨黑风波始末
钱钟书何以离开联大
说说吴蛿的别一面
冯友兰的徘徊
潘光旦:《性心理学》及其他
从金岳霖跑警报说起
语言学家罗常培
爱写日记的化学家曾昭抡
不能只看他的背影
傅斯年与闻一多
昆明有条靛花巷
再说靛花巷
西南联大的红楼热
陈梦家、赵萝蕤夫妇
也说说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
北门街的“西南文化研究会”
伊斯兰经典翻译家马坚
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昆明像北平”考
以中国为母国的柏西文老人
我也“见”过温德
白英教授:中国人民的朋友
中国通费正清
李约瑟与昆明
联大记得龙云
后记
刘文典磨黑风波始末
钱钟书何以离开联大
说说吴蛿的别一面
冯友兰的徘徊
潘光旦:《性心理学》及其他
从金岳霖跑警报说起
语言学家罗常培
爱写日记的化学家曾昭抡
不能只看他的背影
傅斯年与闻一多
昆明有条靛花巷
再说靛花巷
西南联大的红楼热
陈梦家、赵萝蕤夫妇
也说说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
北门街的“西南文化研究会”
伊斯兰经典翻译家马坚
徐嘉瑞的《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昆明像北平”考
以中国为母国的柏西文老人
我也“见”过温德
白英教授:中国人民的朋友
中国通费正清
李约瑟与昆明
联大记得龙云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