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在语言的地图上
![在语言的地图上 在语言的地图上](https://img.dushu.com/2006/07/17/02175053121756.jpg_200.jpg)
作者:郜元宝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ISBN:9787805315447
定价:¥1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是“阁楼文丛”的一种,是学者郜元宝的学术随笔集,共分三辑;第一辑门外谈言、第二辑二十今人志、第三辑文海杂语,在这些短论中,作者或评说中国新文学发展中语言转向、或评论当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或介入90年代文化论争,不一而足,俨然为一家之言。
作者简介
暂缺《在语言的地图上》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题辞
第一辑 门外谈言
作为方法的语言
——“胡适之体”和“鲁迅风’
文学发展的语言资源
“文化失语症”的语言学诠释
——“五四”语言革命的重审
汉字作为诗歌媒介的特征
释“某种”
——“新时期”说话方式的一种考辨
一种命名方式的终结
珍惜命名的权力
——也谈追“新”逐“后”的批评
眺望语言
第二辑 二十今人志
王 蒙:说出复杂性
张承志:无神时代的精神圣徒
张 炜:民粹主义者的批判及其困境
王安忆:感觉穿上了思想的外衣
贾平凹:失真走调的纸上秦腔
王 朔:左右为难的一俗物
刘震云:草民的立场与局限
莫 言:乡村知识阴郁的转述者
韩少功:超越修辞学
马 原:以公开的形式营造神秘
洪 峰:荒漠时代的那希索斯
朱苏进:绝望中诞生的精神
李 锐:“自己说话”及其限度
孙甘露:酿造语言的烈酒
陈 村:都市弱型的抗议者
胡河清:一个人的绝望
刁 斗:窥视者的叙述
苏 童:在过去时代的阳光下行走
余 华:面对苦难的言与默
残 雪:捏住“众数”的咽喉
第三辑 文海杂语
“二马之喻”和‘冰之喻’
——略谈鲁迅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学
的分途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和大地
“意识形态”与“大地”的二元转化
——略说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
匮乏时代的凭吊者
——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
“拟家族体”和“拟历史体”
还能重建“不朽”的信念吗?
——略谈当代作家的创作心态
容易失去的智慧
——关于“道德理想主义”
人文精神讨论之我见
读鲁思屑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胡适的交游之道
追忆李长之
远远望去的印象
——《朱光潜书话》编后记
后记
题辞
第一辑 门外谈言
作为方法的语言
——“胡适之体”和“鲁迅风’
文学发展的语言资源
“文化失语症”的语言学诠释
——“五四”语言革命的重审
汉字作为诗歌媒介的特征
释“某种”
——“新时期”说话方式的一种考辨
一种命名方式的终结
珍惜命名的权力
——也谈追“新”逐“后”的批评
眺望语言
第二辑 二十今人志
王 蒙:说出复杂性
张承志:无神时代的精神圣徒
张 炜:民粹主义者的批判及其困境
王安忆:感觉穿上了思想的外衣
贾平凹:失真走调的纸上秦腔
王 朔:左右为难的一俗物
刘震云:草民的立场与局限
莫 言:乡村知识阴郁的转述者
韩少功:超越修辞学
马 原:以公开的形式营造神秘
洪 峰:荒漠时代的那希索斯
朱苏进:绝望中诞生的精神
李 锐:“自己说话”及其限度
孙甘露:酿造语言的烈酒
陈 村:都市弱型的抗议者
胡河清:一个人的绝望
刁 斗:窥视者的叙述
苏 童:在过去时代的阳光下行走
余 华:面对苦难的言与默
残 雪:捏住“众数”的咽喉
第三辑 文海杂语
“二马之喻”和‘冰之喻’
——略谈鲁迅与中国现代学术、文学
的分途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和大地
“意识形态”与“大地”的二元转化
——略说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
匮乏时代的凭吊者
——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
“拟家族体”和“拟历史体”
还能重建“不朽”的信念吗?
——略谈当代作家的创作心态
容易失去的智慧
——关于“道德理想主义”
人文精神讨论之我见
读鲁思屑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胡适的交游之道
追忆李长之
远远望去的印象
——《朱光潜书话》编后记
后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