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
-
于是一片光明汪有作者像是人类四百年科学探索史的“说书人”,用精准、优雅的语言讲述了从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之后的科学发展的历程,展示了人类群星闪耀的光辉,鲜活的科学故事,近代科学大厦是如何建立的,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探讨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同时也介绍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史料可信、思想连贯、叙述生动,人类探索科学400年的恢弘历史跃然纸上,是一部史诗般的科学史话。阅读此书,一是了解人类科学文明的演变历史,认识科学大师,理解科学思想,体味科学研究之艰辛,学会像科学家们一样思考。二是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望向更远、更美好的科学景致。强烈推荐给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8-120岁的“少年”。
-
室内旅行记[苏]M.伊林 著; 郑缤 译全书收录M.伊林两部代表之作《室内旅行记》(又名《十万个为什么》)和《书的故事》,均为科普经典之作。《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生命力的名称,最早由作家M.伊林取自获1907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一句诗:“五千个在哪里,七千个怎么样,十万个为什么。”全书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其中涵盖了物理、化学多个知识点。《书的故事》 用简单有趣的历史故事、活泼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文字与书籍的传奇故事。翻开本书,让孩子爱上阅读。原版手绘插图,一线教师导读,打造无障碍阅读。更好读,更好懂,更有收获。
-
睡眠修复(美)戴安·马赛多一本实用性极强的睡眠指南。讲述饱受睡眠困扰的记者马赛多,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来自世界各地的睡眠专家,得到了很多导致我们无法入睡原因的解释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式。本书分为五大部分,先从识别问题的角度教我们如何辨别睡眠障碍的类型,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和事例,普及了药物对我们人体所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包括新推行的物理疗法的好处,给予了很多实操性的处理方法和一些改正睡眠习惯还有睡眠环境的建议。同时还科普了现在流传的“八小时睡眠法”“褪黑素治疗睡眠”等观点的误区。本书语言幽默轻松,观点新颖,不仅提高我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知,还让我们对于改善睡眠有了新的信心。
-
纠缠的树[美]大卫·奎曼(Daivd Quammen) 著据我们所知,宇宙中的生命仅在地球上展开且只展开过一次。在大约40亿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生命才从最初的样子演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琳琅满目、错综复杂的形态?怎样的偶发事件和必然事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就了人类这样神奇的生物? 长久以来,人们对进化的认知都来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生物的进化就像一棵树,位于进化树不同位置的生物由于个体差异产生不同子代,并在自然筛选下形成不同的物种,也就是说,进化来自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开始以RNA序列重新检视生命史,他们发现,进化之路比我们原先所认为的要棘手复杂得多,生命之树的枝干也比我们所预想的更为纠缠。比如有高达8%的人类基因组并非直接来自同类遗传,而是来自病毒感染。基因的横向转移至关重要,若没有水平基因转移,胎盘哺乳动物或许不会出现,人类也不可能存在。这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从根本上重塑了我们对生命史的认识。 在本书中,曾屡获殊荣的科普作家大卫·奎曼讲述了新的基因研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学这一领域和我们对生命的认知,他串联起一个个与这场科学剧变相关的故事,科学家们的研究同他们人生的关联也饶有趣味。
-
万物灵长(英)亚当·卢瑟福 著比尔·盖茨推荐、《我们人类的基因》作者蕞新力作。**********************一直以来人类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但我们真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们真的与其他动物不同吗?《万物灵长》是一趟重新认识地球生命的旅途,将刷新我们对自我与自然的认识。在这里,不止我们人类能生火造物、使用工具。在这里,蟾蜍会打坐,老鼠会后悔,蘑菇会求偶。《万物灵长》也讲述了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揭示了进化如何使我们复杂、矛盾而独特。
-
母体记忆[美]莎拉·S.理查德森母体与胎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神秘且极具吸引力的话题。长期以来,母体效应——胎儿在母亲体内所处的环境会在孩子及其后代身上留下永久的烙印——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胚胎起源学研究的热门项目。《母体记忆》从遗传学和社会学这两个互相影响的维度,追溯了与母体效应相关的思想谱系。从19世纪魏斯曼的生物学理论,到今天母体效应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进展,通过梳理和批判性分析,《母体记忆》向读者呈现了一部的母体效应研究史,揭示了母体效应与女性福祉、性别平等、生育权利之间的深刻联系。本书讲述的母体效应研究史与我们熟悉的主流历史故事并不一致。“母体效应”研究得出的不成熟的科学结论,迅速转换成给女性和孕妇群体的建议;“母亲要为生育结果负首要责任”的论调被提升到科学层面,重新强调母体环境直接决定着人体这个适应性生物系统的命运。由于认定女性行为是社会健康或不健康的根源,整个社会无休止地关注女性行为,即便这种关注往往被证明是偏离重点的。
-
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本书是好奇心书系——荒野寻访系列: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丛书。作者数十年来穿行于旷野,积累了数十万字的笔记和海量照片,作者从这些笔记中,挑选并整理出一批精彩的考察故事献给读者。本书主要由西南山地的四座山:金佛山、四姑娘山、缙云山、四面山的几篇考察笔记构成。笔记容纳了更多的现场细节,更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李元胜以自身经历,不仅讲述了动植物奇妙的故事和景象,还讲述了大自然对他的启发和治愈过程,相信对喜欢自然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在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博大,会有很多强烈而美妙的共鸣。全书图文并茂,文字优美、有趣,适合户外旅游者、博物爱好者、动植物爱好者、青少年读者阅读。
-
周福霖院士成长之路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广州院士活动中心本书以抗震隔震工程技术专家周福霖院士为主角,通过轻松简约的文字、精美的插画、珍贵的老照片,讲述周福霖的精彩人生,并介绍其在科技领域的累累硕果。开篇用十个有趣的科普问题,引导读者通过阅读在书中寻找答案,共同感受周福霖院士的魅力。穿插在书中的8个二维码,呈现精彩的视频,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周福霖院士的科研成果。
-
记忆的终点【加】杰伊·英格拉姆 慕容晓舟译阿尔茨海默症,它剥夺了受害者的记忆、清晰思考的能力,并最终夺走了他们的生命。几个世纪以来,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家庭成员每天都坐在他们身边,看着他们所爱的人记忆越来越少,直到他们曾经认识的那个人永远地离开。1906年,德国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首次描述了这种疾病。一百年后,经过大量的科学努力,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症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它仍然影响着世界上数百万人,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在《记忆的终结》中,加拿大科学作家杰伊·英格拉姆从发现这种疾病讲起,讲到近年来发现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科学解释,叙述了人类努力理解和抗击疾病过程。
-
爆笑大宇宙(日) 本间希树 著,(日) 吉田战车 绘,张斯尧 译本书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宇宙知识的趣味科普力作。由日本“个拍下黑洞照片”的天文研究权威与“漫画界的卡夫卡”强强联合创作,以直观的形式带孩子体验宇宙的奥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天然地对身边的世界和广阔的宇宙产生好奇,也会展开很多有关外太空的想象与思考:我们的宇宙如何诞生?星星们会度过怎样的一生?黑洞会把我们都吞噬吗?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如果遇到外星人邻居,我们应该和他们聊些什么?这个宇宙终会毁灭吗?……本书就以趣味生动的形式,回答了种种孩子关心的问题,帮助孩子建立全面视角的宇宙观。图书内容涵盖了大爆炸、黑洞、外星人、暗能量、引力波、时空旅行等热点话题。从宇宙的诞生到毁灭,从我们熟悉的地球到遥远的未知,一本书系统介绍宇宙知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同时,图书还对人类未来的可能性展开了畅想,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爱上思考,主动打开科学探索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