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
-
我们在非洲非洲的青山这是一本充满自然之美、亲近动物、图文并茂的动物观察笔记和纸上“动物世界”。如果能找回作为一只动物的状态,人会不会比较快乐?在动物的寂静生活里,是不是藏着笨拙的生命谜语?在和非洲的野生动物做了15年邻居后,作者(非洲的青山)积累了厚厚的一部动物观察笔记,仅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和充满生命张力的一手摄影图片,读者就能产生“动物世界纪录片”的观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悉心讲述这些动物的习性和故事,它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生存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作者在跟踪观察它们的过程中,遇到的惊险和有趣的小插曲等。本书一共分为5个部分:草原,雨林,火山,湿地,海岛。每部分下面有10篇左右的文章,单篇聚焦一个主题,篇幅在4000至5000字。另配有作者多年拍摄和积累的200多幅精美野外世界照片。文笔优美、富含感情,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动物学、生态学兼地理学的科普向导。
-
可持续性通史[美]杰里米·L.卡拉东纳 著,张大川 译从17世纪初至今,“可持续性”如何从一个思想概念发展为席卷全球的实践运动的完整历程,且听该领域的顶级专家卡拉东纳为您娓娓道来。从可持续林业思想的出现,到工业革命的挑战、环保运动的诞生以及促进平衡发展的具体实践,本书表明可持续性不仅借鉴了社会公正、生态经济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并且后来居上,将它们整合成一种动态的适应性哲学。本书拓宽了我们对可持续性的理解,指出它将重塑从个人生活方式、企业战略、国家政策直至国际格局的方方面面。对致力于令世界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的人们来说,本书是一册极佳的入门之作。
-
蛇类博物馆[英]马克·奥谢 著, 蒋珂,吴耘珂,乔梓宸,任金龙 译万千动物中,蛇类独具一种混杂了危险与诱惑的魅力。盘绕的体态,斑斓的花纹,有力的缠绞,致命的毒液,每一个特征都充满神秘莫测的意味。蛇类这个神奇的类群,迄今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超过一亿六千万年,如今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每片陆地上,甚至进入了两大洋。《蛇类博物馆》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完美结合的蛇类高级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具代表性的600个蛇类物种。这些物种分布于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低地,从遥远的小岛、寒冷的山巅,到干旱的沙漠、翠绿的雨林,体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每个蛇类物种都配有两种高清原色彩图:一种彩图还原了物种的实际大小,富于真实感,另一种彩图呈现了物种的全貌,展示出蛇类多姿的体态和多变的色斑特征。每个物种还配有一幅头部特写线条图。全书总计1800余幅高清插图及600幅地理分布图。每个蛇类物种都附有信息表,总结了物种的关键信息:科名、风险因子、地理分布、海拔、生境、食物、繁殖方式、保护等级。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每个物种的实际尺寸、形态与颜色、生活习性、捕食方式、繁殖特点、防御策略等,强调了对于濒危种类的保护,尤其给出了对有毒、剧毒物种的风险提示及医治指引,为蛇类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蛇类博物馆》内容丰富,知识准确,插图精美,语言通俗易懂,既可作为专业读者的案头参考书,也可作为收藏爱好者的工具书,还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高级科普读物。
-
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杨浪涛大横断。 它的名字似乎陌生,它的美却耳熟能详。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贡嘎、梅里、四姑娘山;虎跳峡、金沙江、怒江;川藏线、滇藏线、成昆线…… 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交界之地的横断山区,至今,在近 100 万平方公里的深幽峡谷和雪山草原中,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境。 本书历时8 年,集百位户外人、摄影师及撰稿人对横断山区的挚爱与热忱,在峡谷密林、雪山冰川,风餐露宿,坚持前期文图实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首次翔实而严谨地梳理了横断七脉,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并从科考、登山、徒步、自驾等多模块详解。 这是一本跨越100 万平方公里读懂横断山的科普资料书,是一本汇集雪山群像、自驾路线、徒步路线的国民地理书,也是每个旅人行游川滇藏不可或缺的户外指南。
-
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2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看成一个“班级”,那这事儿就好理解了!四川是外柔内刚的同学:平时看起来懒懒的很好挼,但关键时候出地、出力、出技术。重庆是表里如一的同学:不仅地质硬,气质也硬,像小钢钉扎根在四川盆地东南部。湖南是上进坚毅的同学:把丘陵山包改造成“鱼米之乡”“娱乐之都”。翻开本书,尽览祖国大好河山,越看越爱国!
-
根深叶茂保罗·史密斯我们如何看待一棵树?尽管树沉默不语,但它们身上有令人惊叹的发现,比如:树能长到100多米高,重可超过1000吨——这是蓝鲸重量的六倍还多。它们覆盖了约1/3的陆地表面,在我们的环境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从水、营养和碳循环到全球气候的一切。树木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环境中茁壮成长,在林地、灌木丛、草原、海岸和岩石生态系统、沙漠、大草原和湿地中扎根,也被人类种植在人工和城市环境中。其中,森林为各种各样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家园,养活了地球上至少一半的陆地植物和动物物种。这本书所讲述和赞叹的,正是树木非凡的多样性,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和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们为人类社会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灵感来源。这本书全面讲述了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和形态到花朵、果实和叶子),探索从错综复杂的树根到树叶的一切,让我们了解树木如何生存和生长,以新颖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世界树木概览。它揭示了为什么树木的多样性对人类的未来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地球气候来说举足轻重的原因。此外,它向我们展示了树木抚慰人心的治愈性力量。它提供了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书中有大量令人惊叹的摄影图片、珍贵的罕见资料,也有特别绘制的信息图,清晰直观有趣味性。
-
车八岭植物手绘笔记张应明 韦嘉怡植物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图书选取了200种车八岭保护区常见的野生植物,以简洁文字搭配手绘图片的方式展示植物形态,在讲述它们的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名、形态特征及扩展知识、花期、果期等基本信息的同时,也娓娓道来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样性不断演化的故事。全书科、属系统的编排主要采用基于分子数据建立的现代流行分类系统,即蕨类植物按 PPG Ⅰ系统,裸子植物按 GPG Ⅰ系统,被子植物按 APG Ⅳ系统。手绘图精美雅致、小知识简单有趣,还有惊喜科学小版块帮助你认识身边的植物。
-
薛定谔[奥]埃尔温·薛定谔生命是什么?意识是什么?人是什么?人类的未来会怎样……这是一部石破天惊的书,它奏响了揭示生命进化里遗传微观奥秘的先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做了一个系列演讲,旨在探讨生命的物质基础,并集结成书。一个叫沃森的年轻人看到这本书,深受启发,决定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1962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本书,就是《生命是什么》。从《生命是什么》开始,深入《意识与物质》,最后,在《自传》中,跟随薛定谔的步伐,你将走进一个崭新而迷人的世界。
-
化学的文化密码缪煜清 著化学并非枯燥无味的知识体系,它是丰富的、有趣的、有情的、有血有肉的。它并非孤立于这个世界,而是深深植根于整个科学和知识体系,植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地,表现宇宙万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容纳人类社会千姿百态的文化内涵。化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思想和故事等,它们看起来千变万化,实则彼此关联。书中既讲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等文明对古代化学认知与实践的贡献,也挖掘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传统文化中与化学相关的智慧和结晶。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认知世界和科学的整体性,适合化学工作者或科学、哲学爱好者探究科学与人文哲理的融通魅力,打破学科壁垒,融通百科真知!本书也适合作为中学生、大学生或研究生的参考书,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哲学甚至语言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形成学科关联的思想,感受探究式学习的快乐。
-
猫的多元宇宙Jonathan Losos家猫,也就是你家的猫,从它们在非洲的进化起点出发,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里就成了地球上最成功、最多样化的物种之一。乔纳森·洛索斯既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位“猫奴”,他在这本书中探讨了如今研究人员如何利用现代科技的各种工具——从 GPS追踪(你会惊奇地发现后院的猫都跑到哪里去了)、基因组学(你口中的暹罗猫究竟是什么?)到法医考古学——来揭开猫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秘密。除了掀开猫的祖先的神秘面纱,《猫的多元宇宙》还让我们以猫的视角观察当今猫的栖息地,包括认识它们的野生近亲,这些野生小家伙的习性有时和你家里可爱的家猫出奇地相似。狮子和老虎会喵呜叫吗?如果它们不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你的猫会把死老鼠丢在你脚边(或者枕头上)?把虎猫当作宠物是个坏主意吗?猫最早何时离开非洲平原的?埃及象形文字中的那些猫又是怎么回事?洛索斯以亲切的口吻,引用亲身研究调查和多猫家庭中的诸多实例,轻松地解读了复杂的科学和历史,探讨几千年来自然和人工选择如何塑造了当代的猫,让许多新品种在解剖结构和行为方式上都和它们的祖先大相径庭。但作为捕食者的猫,在野外似乎仍旧留了一“爪”,在它们占领世界各地的新领地时尤为明显。人类改造着猫,猫反过来也改变着它们周遭的世界。这本引人入胜又富有知识性的书,描绘出了猫和人可能面对着怎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