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
-
趣味昆虫学(俄)尼·尼·普拉维利希科夫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是探索科学规律、进行科学创造的源泉。一本优秀的科普书能够成功触发孩子心中萌生的兴趣,激发科学探索的学习动力,引导孩子沿着兴趣的指引走下去,终开拓出成功的路径。“趣味科学”系列图书一直致力于打造引发小读者兴趣的科普“金钥匙”,引领他们轻松步入科学之门。“趣味科学新编”这次收录的《趣味动物学》《趣味植物学》《趣味昆虫学》《趣味生理学》《趣味气象学》《趣味航空学》均出自几位俄罗斯著名科普作家笔下,书中以轻松简洁的语言讲述了科学知识,介绍了各学科的发展史,提供了多种简便、可操作的实验,补足并丰富了课堂较少涉及的各学科内容,拓宽了读者的科学视野,全面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素养。
-
冰雪海王自堃本书以1910年斯科特南极探险队队员阿普斯利·彻里-加勒德撰写的回忆录《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为引,详细记述了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前往南极途中所遇海鸟与海兽。作者在现场观察记录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全景式展现了一幅南大洋岛屿、海峡与南极大陆的生命图景。第一章“冰”按照由船艏到船艉的顺序,介绍了在“雪龙”船上看动物的N个地点、N种方式,海冰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极地生物各显其能的生存策略。第二章“雪”记述了作者踏上南极陆地,在我国3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罗斯海新站、长城站及其周边区域见到的极地生物,那里是一片为雪覆盖的广袤荒原。第三章“海”将“南极科考沿线”的范围扩大至热带海域,以科普诗的方式呈现了一场海天之间的生命旅程。本书既是对极地生物的一次百科全书式摹写,也是对人类“奋斗、探索、寻求、不屈服”的探险精神的礼赞,以此方式致敬出版于一百年前的《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
-
30秒探索气候的力量[英]乔安娜·D.黑格(Joanna D. Haigh)天气和气候不一样。天气是每天在户外发生的事情,从一个星期到下一个星期都是不可预测的,而气候则遵循一种稳定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为了了解是什么驱动了我们的气候,科学家们研究了大气、海洋、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全球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人类活动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们星球的全球气候,其影响包括广泛的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食物和水供应的潜在中断以及热浪的变化。虽然气候和二氧化碳在遥远的过去发生了变化,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二氧化碳增长速度将超越过去的变化。我们的星球是气候丰富多样的家园,从南极的广阔的冰雪景观到撒哈拉沙漠的灼热。这本引人入胜的书解释了该领域的50个发人深省的主题,每个主题,无论多复杂,作者都会用一幅图、两页纸、三四百字,在30秒内向读者进行讲解,体例结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我们将一起踏上科学探秘之旅,解开隐藏在科学术语背后的神秘科学。本书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气候知识。本书值得那些关心自我生存环境,以及为我们在保护自然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着迷的人们广泛阅读。
-
火星征程!弗拉基米尔·普莱泽(Vladimir Pletser)本书以日记和日程报告的形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作者弗拉基米尔·普莱泽及乘组其他成员在两座火星模拟实验基地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对火星任务的思考。两座基地分别建立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和美国犹他州沙漠,以便在地球上模拟火星气候、地质、生物等环境条件。本书共4部分:第1部分北极;第2部分沙漠;第3部分再入沙漠;第4部分火星的未来。本书介绍的技术内容与实例能够对开展载人火星探测提供有益指导,为未来执行首次载人火星探测任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本书可供空间探测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阅读,也特别适合空间探索爱好者阅读。
-
BBC生命之色[英]马丁·史蒂文斯(Martin Stevens)色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于动物而言,色彩既可以用来吸引配偶、识别同类及其他物种,也可以用来宣示主权、威慑捕食者,以及诱骗猎物,在某些情况下,动物可以凭借其对色彩的非凡运用而逃过一劫。《BBC 生命之色》是BBC 高分纪录片《生命之色》的同步图书,展示了动物如何运用色彩进行御敌、觅食、繁衍等活动,呈现了生物间独特的沟通代码,讲述了生命进化背后的故事:孔雀为了求偶进化出华丽的尾屏,山魈以其鼻子和臀部的颜色宣示地位,箭毒蛙鲜艳的体色昭示着致命剧毒,孟加拉虎的橙黑条纹助其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作者马丁·史蒂文斯携其最新研究成果,结合200 余幅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描绘了一个我们人类无法用肉眼看到的、动物眼里的神奇世界。从蝴蝶翅膀上的紫外线信号,到雀鲷脸上独特的斑纹,再到螳螂虾奇特的偏振视觉,本书带我们从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感知生命的精彩。
-
星耀中国印娟 董雪 曹原 张亮 朱振才 彭承志 王建宇 潘建伟量子力学主宰着神秘的微观世界,与相对论并称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它直接催生了半导体、激光等一系列关键产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的本质、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能否融合等前沿基本问题研究让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时至今日,科学家仍在为之不懈探索。2016 年 8 月 16 日,“墨子号”发射升空,作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它将人类对量子相关理论及技术的探索扩展到了空间尺度,也让我国在空间量子通信领域完成了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本书共 5 章,第 1 章带领大家走进神奇的量子世界,介绍量子力学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为后续介绍“墨子号”的相关工作做铺垫;第 2 章讲述“墨子号”的诞生始末,重点介绍了科学家在地面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第 3 章揭开“墨子号”的神秘面纱,把“墨子号”的内部构成和工作原理详尽展示出来;第 4 章讲述“墨子号”的“好朋友”——地面站,以及它们合作完成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实验;第 5 章着眼“墨子号”发射之后,梳理国际上的量子卫星发展前沿,以及我国对于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未来规划。这是一部系统、全面、细致介绍“墨子号”的图书,由打造“墨子号”的科学家团队和擅长科普的科技记者携手创作,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墨子号”的相关知识,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对物理学和航天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大学生及大众读者阅读,有益于读者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并培养科学兴趣。
-
海鲜生猛李振南 著东海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礁岩星罗棋布,海湾与河口沿岸滩涂广阔。由于水温适中,再加上钱塘江、甬江、瓯江、闽江等多条大江大河的注入,为东海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和饵料,使之形成了独特、多样的海洋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鲜味道异常鲜美。本书是一部关于东海海域内海鲜的文化笔记,以特色的文学语言,讲述东海海岸百姓日常生活的50余种海鲜的历史、发展、性状、生存状况、捕捞方式、烹饪手法等。本书融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海洋渔文化读本。
-
吮吸手指的世界朱敏本书为口腔医学科普儿童读物系列的第二本,针对的是学龄前儿童咬异物的习惯,特别是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因为它不仅使牙齿无法建立正常的咬合, 而且令门牙突出、 影响面部美观, 甚至会增加门牙受损的风险。 孩子顽固的不良习惯令家长非常头疼。 本书特别献给学龄前儿童,希望通过孩子能看懂的方式, 让他们自己去了解牙齿萌出的规律, 了解牙齿的作用, 从而能主动地配合治疗, 纠正不良习惯。
-
乘冰越洋马库斯·雷克斯(Markus Rex)本书讲述了一次名为“MOSAIC”的北极科考。这是一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北极科考,由20个国家300多名科学家组成,耗资1.4亿欧元。科考破冰船“极地之星”号于2019年9月出发,在被北极海冰牢牢封锁的状态下乘浮冰流抵达北极点并穿越北冰洋——漂流中破冰船的动力来源只有浮冰流的自然力。此次科考的成败掌握在大自然手中。科考队员们可谓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不断出现的冰裂隙、骤然隆起的巨大冰山、肆虐的暴风雪、极度的寒冷、极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且长达数月的黑暗还有与凶猛北极熊的屡次遭遇。而在科考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科考濒临绝境。马库斯·雷克斯用扣人心弦的文字,记述了他的团队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又如何获取了具有开创性的关于北极腹地气候过程的知识,从而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北极地区剧烈的气候变化现象。
-
图解人体手册(日)牛顿出版社编;《科学世界》杂志社译人体,即我们自身。吸一次气,能吸入多少氧?从心脏流出的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肾脏每天过滤的血液量是多少?虽然是自己的身体,但想必也有许多事情是自己所不知道的吧!《BR》本书通过丰富的图片介绍精巧无比的人体结构和功能,从探索食物去向的“消化与吸收”开始,依次介绍了承担排尿和新生命诞生使命的“泌尿器官与生殖器官”、永不停息的生命维持装置“肺与心脏”、支撑身体的“皮肤、骨骼与肌肉”、用于了解外部世界的巧妙的“感觉器官”、统领和调节人体的“脑、神经、激素”,以及“血液与免疫”等内容,并在各章节中列举与各类器官有关的主要疾病及其病因,通过了解人体机制,也可以深入了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