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
吴蕴瑞体育思想崔莹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吴蕴瑞所在的吴氏家族溯源的历史考证,阐述吴蕴瑞为什么以体育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并在日后求学立说,成为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集大成者。第二章阐述基督教青年会对近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专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教育变革的影响,并间接激发中国民众的“民族自决”,呼吁收回体育主权,建立自己的体育组织,开始自主办赛。第三章阐述近代体育的起源和流派、近代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嬗变以及“土洋体育之争”的始末问题,考辩吴蕴瑞在此时期积极参与的体育研究实践和体育观念表达。第四章从体育思想形成的阶段性角度去解读吴蕴瑞体育观念形成的启蒙期、融合期、成熟期和影响期。同时,结合吴蕴瑞此时期参与的体育活动实践,评述旧中国体育运动开展成效与体育专家美好理想之间的差异。第五章从史实的角度考证吴蕴瑞执教于国立中央大学、东北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时期的真实境遇,阐述吴蕴瑞在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西迁陪都和战后东还复原过程中对中国体育文脉保护所付诸的行动。第六章阐述吴蕴瑞以白手起家建校,发展新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人才,用行动回答百年前提出的“奥运三问”,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奔赴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征途。
-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李萍 著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我国竞技性体操项目的水平一直处于shijie领先地位。大众性体操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备受人们的青睐。竞技性体操和大众性体操自诞生之日起就交织在一起,时分时合,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大众性体操抓普及,为竞技性体操项目的发展输送人才;竞技性体操抓提高,为国争光。如何既保证竞技性体操项目的持续优势,扩大其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又充分发挥大众性体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更有效地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奥运争光、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为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体基础、存在样态、动因机理与理论构想,考察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推进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策略,主要结论如下。一,体操内涵源于竞技性,宽于大众性,形成了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双轨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新局面,表现了“强身心、悦身心、美身心”的内涵属性与价值效应。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为本质基础;以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为实践旨归。二,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竞技性项目与大众性项目从分离到并行再到促进融合的过程。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表现为组织主体的协同、联动性的赛事活动平台、互助式的推广普及模式与合作性的组织管理体制。发展动因机理表现为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面临的困境包括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大众性体操与竞技性体操发展的失衡,以及管理主体的角色冲突。三,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以项目间的兴强扶弱、项目互动与主体互支为基本原则;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表现的同质性与管理主体表现的同构性,以及解决发展面临的现实困惑是推动其协同发展的主要现实依据;管理机构、发展方式、运行过程的协同发展是其整体构想;项间协同、内外协同、纵横协同、竞赛协同与校社协同是其主要的呈现方式。四,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组织管理采用政府、协会、学校协同管理的模式;总体特征表现为协同项目的大众性与多样性、协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机制表现为运动项目间的协同、组织主体间的协同与裁判的协同。五,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要在更新理念、创新制度、强化治理、优化资源、赛事建构与目标融入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需要不断明晰管理主体的职能与责权利益,促进项目结构优化与均衡及管理制度科学与规范,形成同时代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
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心理监控的实证应用冯甜 著《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心理监控的实证应用》共包括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从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心理学理论出发,介绍了与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心理监控相关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并以预判、心理旋转、运动员倦怠等主题为出发点,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二单元主要为训练过程中心理状态监控的实证研究,其中包括运动员决策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负性心理状态三个章节的内容。在每个章节之下,该主题的相关理论、经典研究方法、研究领域更变发展及作者主导的系列性实证研究逐一呈现。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心理监控的实证应用》的第三单元,我们将目光转向训练过程中以社会因素为主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尝试探索了运动员社会交往中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及运动员天赋发展的社会历程等相关主题。
-
重返巅峰[美]阿伦·霍希格(Aaron Horschig)、凯文·森斯纳(Kevin Sonthana)重返巅 峰 是美国物理治 疗师阿伦·霍希格,结合新研究成果和服务举重运动员、力量举运动员、美国橄榄球联盟运动员、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运动员等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实践经验所创作的常见力量训练损伤康复指南。书中的前 6 章,每一章针对特定身体部位,例如腰背、髋关节、膝关节等,从相应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入手,带领你分析造成疼痛的可能原因,并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筛查方法,帮助你评估身体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到问题所在。此外,阿伦在这本书中,还分享了自己在服务精英运动员时,专门设计用以应对各种身体疼痛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你修复常见力量训练损伤,提升运动表现。
-
跨越鸿沟[美]休·法尔索内 (Sue Falsone)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运动损伤,提升运动表现。全书分为12章,第1章介绍了康复治 疗领域的一些常见概念和专业人士的职责;第2章到第12章通过详细阐述疼痛源头、组织愈合与改变疼痛感知、运动节段、运动控制、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躯体感觉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了解缓解疼痛的方法、做好疼痛管理,通过训练强化对肌肉的控制并恢复损伤部位的运动功能,积极调整心态,逐步提升运动表现。本书搭建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读者跨越鸿沟,架起运动损伤康复与运动表现提升之间的桥梁。 本书适合运动员、运动员教练、体能训练师、运动康复师等专业人士阅读。
-
三丰自然式活步太极拳沈明 著道家三丰自然式太极拳健身作用十分明显。比如深、长、细、匀的呼吸方法使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降低了能量消耗;收气、养气蓄而不发的意念,使正气充足,推动和促进了血液循环;以意用气、导气,打通了经络,消除了病灶,提高了免疫功能;翻转起伏和独立平衡的动作,锻炼了骨骼、韧带和肌肉。这些都起到了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道家三丰自然式太极拳静可健身、动可防身,是中华武术的瑰宝。在这些年的习练中,我积累了不少经验,现特将这些感悟和体会编著成书,并根据师爷口授的拳谱,经我认真归纳和整理定为《三丰自然式活步太极拳》,共109式,希望能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参考,同时为道家三丰自然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发扬尽一份微薄之力。
-
太极拳王宾、徐划萍本书详细论述了太极的起源发展流派、太极拳与传统文化、太极拳的健身功效、太极拳锻炼的基本要求、太极拳的基本功,以及太极拳套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主要介绍了太极(八法五步)、二十二式太极拳和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及太极拳的代表器械三十二式太极剑等技法。本书是在太极健康理念下编撰的科普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太极拳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套路技法,动作的示范者均为全国大学生武术比赛冠军。本书适合在校学生使用,兼顾社区太极拳爱好者。
-
太极拳道山新楼 著《太极拳道:拳架与着法》分三章内容,第一章为拳架教学,第二章为着法应用,第三章收录了郑琛恩师2014年5月创编的通脊功。他创编通脊功的目的,主要是对人体脊椎进行合理科学的锻炼,以弥补拳架中因为保证身法中正而不能前后俯仰、不能左右弯曲,故使脊椎锻炼受到一定限制的不足,从养生健身和技击的用途来说,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此部分内容由郑琛先生视频演练。根据恩师的授意,由我根据视频整理成文字并进行视频截图,再仿照截图由我演练拍成图片插入文稿中,作为该书的一部分。将通脊功内容放入该书,其目的是让学者共勉,使大家共同受益。该书采取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其核心理念是:让新学的拳架每一个动作的定势,与现在完整演练的拳架在空间的停留动作方向一致。当分解动作练熟了,就会逐渐减少在定势动作上的停留时间,让初学者感觉更加连贯、没有空隙,就如同一个圆由360个刻度组成一样。初学者有刻度是为了强化动作的标准性,体会手脚一致和到位的感觉。正如书中所呈现出来的,每一张静态的拳照图片,配以文字描述的动作要领,再加上动作运行方向的路线图,最后再附以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完整演练的感悟和要求,令人一目了然、心领神会。该书保留了《太极拳道》的基本内容,结合恩师郑琛先生多年的功力功法,特别是近年来的练拳体悟,对原书中的动作做了相应调整,但其一招一式都是按照恩师提出的理论指导来完成的。
-
跟康师学太极邓一琳本书为作者20多年来跟随多个太极名家、借鉴各家太极流派的学习体会和感悟。较为系统地记录了从接触太极拳到成为太极拳较高层次的习练者,一路走来,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获得心灵感悟过程。全书分别对经典老拳论、拳感悟系列、太极拳理、拳法、拳式解读系列、理论与实践提高篇、理论与实践研讨篇、学习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之系列感悟、杂谈杂论篇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其一,角度新颖,从学拳者的角度,-路记录、分析、总结、提炼、反省,获得- -点一点的进步和领悟。其二,语言通俗易懂,白话文,接地气,都是个人的切身体会之总结,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如当面的亲切交流。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看得懂,看得进去。其三,作者总结出一套系统、全面、细致的学拳程序和教学体系,帮助初学者不走弯路,帮助已经走上弯路的人折回正道,适合习练太极拳的大众阅读和参考,具有很好的普及价值。
-
太极拳法阐宗王新午 著一、《太极拳法阐宗》继许禹生先生所著《太极拳势图解》而作,以阐发太极拳固有之道义。寓提倡忠勇、豪侠,明礼义,知廉耻,轻死生,重气节之精神,与以门户自限者有别。二、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分述太极拳之流派、意义、文献、名著、教练法及术语释义。下编分述太极拳路姿势、步法、身法、使用法、推手术及体用概论。寓先知后行,知而更易行之意。三、该书原稿遗失,续编于军书旁午、枪林弹雨之际。为求明畅,不加修饰。因是编为技术书,非学理书故。四、该书注重实事求是,养成国术技能。于散手使用法,着着详叙。皆实施于平时及军中而有显著效能之技击法,且可着着实用于推手术中。阅者幸予注意。五、该书之编成,正民族自卫战争紧急之时,名人题序,多行谢绝。其所作跋词者,皆曰与共患难同生死之士,与该书之产生有关,故悉付于书末。六、该书仓促编著付印,简略冗杂相间,未能曲引旁通,俟再版时再行补正。阅者幸予原谅。七、该书插图原系铜版,经刘君琢之携往汉中,因被敌机轰炸烧毁,故改用木刻,阅者谅其简略。八、宋岳武穆、明戚南塘军中皆以忠勇信义之精神为体,而以武术之技能为用,故岳家军、戚家军之声威至今犹著。凡执戈卫国之士,皆宜步其后尘,不敏如余,亦存请自隗始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