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励志
-
听佛学大师谈人生胡卫红 编著随愿,随法,随缘,随分,持一颗清净不染的心。佛学就像一家巨型百货商店:政治家从中寻找治国的灵感,文学家从中寻找创作的元素,教育家从中寻找传道受业的艺术,实业家从中寻找谋事创业的良方,普通人从中寻找安顿心灵的秘诀……不读佛经,不知道自己有多傻: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不过是错觉;很多我们认为绝对正确的事,无非梦幻泡影;很多我们痴迷执着的事,都是败柳残花…… 佛家离俗乐,求真乐,贵在随愿。为众生立愿,寻找世间幸福的真谛。为人类立愿,寻找安顿心灵的乐园。为他人立愿,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为自己立愿,寻找观照智慧的良方。随愿,随法,随缘,随分,随意,随心,随喜,随时。持一颗无依无止的心,持一颗清净不染的心。持一颗慈悲向善的心,持一颗无量快乐的心。
-
权道彭鑫洞悉官场人人心中皆有的权力游戏潜规则,剖析典籍笔下本本皆无的权谋奇略深玄机。谋权、掌权、运权、集权、固权、控权、借权、授权、用权、慎权。权即权,权通权;道亦道,非常道。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不是力争权力,就是被权力所奴役和驱使,再没有其他选择。纵观古今官场,都有其特有的处世艺术,其运用之妙存于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权力很容易给人罩上一层神秘的光环,它有一种力量,它意味着服从,意味着此意志可以指挥彼意志。权力斗争是一部历史,这本书围绕“权”字,详尽阐述,透彻分析了历史上中国官场谋权、掌权、运权、集权、固权、控权、借权、授权、用权、慎权的各种谋略,各种技巧,书中人物之表现,各则案例之精妙,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拍案叫绝。
-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永谊一本帮你快速成长和提升业绩的佳作优秀的员工,是最擅长解决问题的员工绩效的来源,是掌握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之门,永远为那些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不正常多数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他们习惯了逃避问题。成功者之所以与众不同,是他们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面对问题,才能激发我们潜藏的力量,唤醒我们沉睡的智慧。问题常常被我们内心恐惧夸大了,只要下决心去解决,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你了解工作的实质吗?很多人为了保住工作,总是按部就班地去做上司哈哈的事情,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工作了”,然而,问题却原封不动地留存了那儿。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完成自己的工作。工作不是消极被动的“打工”,也不是表面上的“完成任务”。工作的是实质,就是解决那些妨碍我们实现目标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才不正常。每一位员工,也许每天都要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而问题永远不会自动消失。最好的办法,就是对问题负责,勇敢地面对问题,开动脑筋解决问题。问题并不可怕。问题其实是一位最好老师,它带给你成长的机会,增长你富贵的经验,帮助你真正实现自我提升。
-
赢商乔顺 著国内第一本流行商数全集,解析赢家背后的真相(置顶)<br>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没有谁仅凭一两项优势稳坐赢家。<br>毫无疑问,成功需要一种综合性修炼——<br>测试十项指标,丈量你与赢家的距离;<br>读懂十种商数,了解你的赢商指数。<br>传统的成功学观点,往往偏重于对智商和情商的培养,忽视了对其他成功商数(如道德商、灵感商、健康商等)的全面认识。赢商这一统领性概念的提出,旨在为读者提供认知自身的能力的有效参考坐标。<br>本书通过对诸多成功人士的全面分析和解读,总结了“注定使你成为赢家”的十项指标。每一种商数,代表一种成功的能力;每一项指标,均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若其中任何一项有所缺失,都会对你未来前途的发展造成一种障碍。<br>成为赢家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首先我们要清楚自己在各个方面的实力和潜力,从而对自我生涯的成长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也可根据各项指标,检查自己目前的差距,以便能够进行及时的修炼、改善和弥补。<br>本书全面剖析你的自身优势与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助你早日步入赢家行列!<br>
-
只需改变一点点陆明 编著突破困境离我们并不远,只需改变一点点,改变!改变思维、改变态度、改变方法、改变习惯、改变心态、改变性格……这种改变未必需要改头换面、大刀阔斧,实际上,哪怕只需改变一点点也会给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给生活增添新的阳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从平凡到卓越看似天壤之别,但每个人的进步都是在不断地改变中去完善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要求太多,只需改变一点点,对自己如此,对他人更是如此……你会发现成功离你那么近!没有人会甘于平庸,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欲望。然而,许多人都在迷惘,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从平凡处到达卓越的彼岸。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以“发现”作楫,不断地发现自己在思维、态度、方法、习惯、心态,以及性格等方面的缺陷,并且用“改变”作舟,及时地改变这些不足,从而乘风破浪,不断地超越自己。在你与卓越亲密接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从平凡到卓越,貌似不可逾越,其实完全可以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实现飞渡——只要你善于改变,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在思维上改变一点点——思维是行为的先导,变化、发展是人的一种内在的、独特的要求,但只有不断地改变思维,使自己的思维更加与客观条件相适应,你才能触摸到命运的脉搏,与成功更加亲近。所以,要想使人生有所突破,就要学会从改变思维开始,一步步地驶向成功的彼岸。在态度上改变一点点——人生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总是会充满大大小小的坎坷,总会有顺境和逆境穿插交织,因为事物发展的规律原本如此。顺境,也许是我们所渴望的,但逆境总会遭遇到,而且它普遍存在。困难面前,逆境之中,有人沉沦,有人振奋,彼此用截然不同的态度走出不同的道路。相同的际遇下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命运?生活是充实还是虚无,职业前途是闪耀还是暗淡,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改变态度,将会改变你的人生。在方法上改变一点点——要想提高做事的效率,方法处于无与伦比的决定地位。相同的条件下,做同样的事情,仅仅由于方法上的些许差异,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法比经验更重要,方法比行为更重要。那么,该如何改进你的做事方法,使自己的办事效率提高一个层次呢?本章将给你一些易于操作、易于见到成效的改变方法。在习惯上改变一点点——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习惯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通向失败的大门,性格其实就是一堆习惯,是若干习惯的组合体。成功是因为养成好的习惯,一旦你养成了成功者身上的所有好习惯,你会发现,你不成功也很难,因为习惯成自然。在心态上改变一点点——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同一件事由具有两种不同心态的人去做,其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态决定人的命运,不要因为我们的消极心态而使我们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要知道,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态,没有健康心态的成功早晚会出现漏洞,甚至会塌陷。为什么拿破仑能够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心态所起的作用!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在性格上改变一点点——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需要克服种种性格缺陷,使自己的行为准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实际上,改变自己的性格,哪怕是很小的改变,都会给自己带来好心情乃至新的机遇,同时也是给周围的一缕阳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每个人的进步都是在不断的改变中去完善的。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在思维改变一点点、在态度上改变一点点、在方法上改变一点点、在习惯上改变一点点、在心态上改变一点点、在性格上改变一点点,其实,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
有困难不上交博阳,曹玮 编著为什么有的人在职场中能如鱼游水,而有的人却总是四处碰壁?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实现成长,而有的企业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成长持续,而有的企业却是昙花一现? 这正是《有困难不上交》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本书通过有趣的寓言、鲜活的日常故事和典型的企业案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我们工作或生活中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远的发展道理:抛弃依赖,有困难不上交。《有困难不上交》是关于思维创新的一部经典力作,全球500强及中外多个高效组织也正在积极倡导并践行本书中的核心理念。所以,它既可以作为个人或组织成长中的思维利器,又可以作为超越之路上的指明灯。
-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美)莫里·施瓦茨 著;萧亮 译简介大学毕业16年后,米奇偶然得知莫里教授病危,在恩师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每星期二都去探望。于是,老师又单独给他上了最后14堂课。米奇根据这段经历,写成了风靡全球的《相约星期二》。《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是莫里教授的讲课内容。对于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为什么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如何活着?如何面对疾病?如何面对死亡?生命真正值得重视的是什么?……当死神离自己越来越近的时候,莫里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对我们娓娓道来。莫里教授朴实的字句里,我们足以筛出令人顿悟的人生智慧。作者简介莫里·施瓦茨,社会学教授,《相约星期二》主人公,1995年病逝。 1994年,莫里被查出患上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病重期间,莫里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托马斯·米奇相约,要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课,课程关于人生,最后一堂是葬礼。米奇将老师的授课过程写成《相约星期二》,莫里的名字,顿时传遍全世界。 莫里对米奇的授课持续了14周,授课的核心教案,便是几十条“箴言”。这些格言警句、人生独白,都是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被流速在轮椅里的囚徒莫里最后的思索。这位轮椅上的沉思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在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肢体后,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记下自己的思索成果,随便记在手边的便笺、信封、文件袋,甚至废纸上。这些“箴言”经过莫里的讲授,解析之后,就是本书。编辑推荐★《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最后14堂课实录。莫里·施瓦茨人生的价值在绝症的摧残里闪闪发光,如同暴雨冲淋以后的树林一样焕然一新。在这最后的时刻,这位老人对时间的每一分钟的仔细品位,使原来短暂的生命一次次地被拉长了,仿佛他一次次地推开了死亡急躁不安的手,仿佛他对生命的体验才刚刚开始。他时常哭泣,也时常微笑,这是一个临终老人的哭泣和微笑。……这位瘦小和虚弱不堪的老人在生命的深渊里建立了生命的高潮。而且,他在临终之前用口述录音的方式,用颤抖的手逐字逐句写下了从深渊到高潮的全部距离。——余华书摘第6堂课 学会悲伤 为你自己伤心悲痛吧,不仅仅一次或两次,而是一次又一次。伤心悲痛是一种寻求情感解脱和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是一种使你保持镇静的好办法。 伤心,悲戚,痛哭,都是自然而然的情感。若非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些情感的涌动本来是驾轻就熟的。伤心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人都避免不了要遭受不幸。年纪越大,承受的变故就越多。因此,你需要找到一个妥善的伤心之道,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自己自由自在地伤心,为你的不幸悲痛。你或许想为这些痛哭一场。没有这种释放,你很容易留下内心的痛苦,而内心的痛苦会在许多方面影响你的生活。 我们通常总是想着为他人—父母或其他亲人 —忧伤悲戚,而很少想着要为我们自己忧伤悲戚。我为自己忧伤悲戚,这对我保持镇静很有帮助。我是怎么做的呢,我让自己感受伤心、难过、绝望、痛苦、恼怒、恐惧、遗憾和来日无多的幻灭感。我让眼泪流干。然后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痛哭。我为自己的死亡,为要离开我所爱的人,为我未竟的事业,为要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而痛哭。痛哭有助于我逐步接受最终的结局—所有的生灵都要死亡的严酷事实。 仅仅一次发泄是绝对止不住忧伤的。想痛哭,想哀伤,想呻吟,想抽泣的欲望和要求或许多次袭来。让你自己感受着眼泪的深度,感受着变故的思绪,感受着痛苦,感受着由此产生的空虚和落寞。不要害怕它卷土重来,你需要这些情感的反复来袭。就我来说,我是哭得很多的。眼泪涓涓的,眼泪哗哗的,眼泪含着的。我独自哭泣,我也在他人面前哭泣。 我觉得忧伤悲戚是对生活表示尊重的一种方式。人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凭吊我们的亡灵和惋惜我们的损失的。按照犹太人的传统,我们哀悼我们的亲人时要撕衣服,象征着撕我们的心肺,借以表达我们的忧伤和失落。人们可以另外的方式表达失落感,而我知道哭泣对我来说是管用的,因为我有着多年前在治疗研习班的一次经历。 研习班班长让我们上演我们生活中有过的重要情节。我说:“我想演个情节。我要悼念我母亲的去世。” 班长说:“好吧,我来布置场景。” 他让大家扮演不同的角色:我祖母、祖父、父亲。他包扎了一个盒子,当作小棺材,指着它对我说:“那是你母亲,你想对她说什么?” 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哭喊了起来:“您为什么要离开我呀?”然后我就彻底垮掉了。 那时我已五十五岁。我母亲去世将近有半个世纪了,而我当时哭了好几个小时。我止住了哭喊,过一会儿又哭起来了。这是我哭得最长的一次。它改变了我对待母亲去世的整个态度。 而今我为自己哭泣,为我将离开我所爱的人和母亲过早地离开我而悲痛。有时我也为世界上的痛苦哭泣,残忍啦,卑鄙啦,凶杀啦。除了自己的丧亲和遭受病痛外,还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悲痛忧伤的。 我哭了一会儿之后,内心深处的感情发泄出来了,觉得舒服一些。我觉得舒服是因为我能把这些感情表达出来,这些感情就摆在那儿,我能够把它们发泄出来。我的情绪使我安静了下来,而不是浮躁起来。 经历过这样的悲痛,我面对当下就容易多了,同我家人和朋友打交道,让自己受人喜爱和应对任何情况也就容易多了。 关于如何得体地悲痛忧伤的几条忠告。 有一种悲痛忧伤使你压抑消沉,有一种却能产生解脱和宣泄的作用,二者的区别何在?尚未解开的愧疚负罪情结会使悲痛忧伤的过程变得模糊不清。你有许多的怒气,却又不想承认,或者你同你为之悲痛忧伤的人之间尚有并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你终日抱着遗憾,那么这份悲痛忧伤就不会像你出自失落和爱怜而悲痛忧伤那样具有“积极作用”了。 能独自哭泣吗?当着他人的面哭泣行吗?人们觉得哭泣时被人看见是羞耻的,总是说:“哦,我不该这么做。我是成人。这么做不合适。”或者,他们不愿让别人看见他们哭泣,因为这会使别人感到忧伤。他们还担心别人以为他们懦弱,没骨气。 的确,看见别人,尤其是看见你所爱的人哭泣是怪难为情的。可我对朋友和家人的忠告是鼓励别人伤心一回。对哭泣的人,最好的回应是表示同情,说几句热心的话儿,比如:“别再伤心了,我会待在这儿陪着你。”“我在这儿陪着你,你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直到你停止哭泣。你最好不要哭了,实在想哭,也没关系。” 不要对你的朋友、家人和客人掩盖你悲痛忧伤的情绪。你的态度应该是:“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得接受,我也希望你能接受,现实就是现实,不好做假。你要是想和我一起哭,那好,你不想和我一起哭,也好。只要不使你心烦意乱,你会意识到我得这么做,我这么做最终会使我比不这么做要好受得多,那么你看到我这么做也就心安了。” 你得到的一时的解脱和宽慰并不意味着你的痛苦忧伤全消除了,也不意味着哭泣已使你的处境得到改善,你不过是暂时消停一会儿而已。 不能掌控自己的肢体,那就加强掌控自己的心灵和情感来弥补这个损失吧。 旷日持久的疾病会对你的情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关键是要学会如何调整你的情感,而不要让你自己被起伏波动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仅靠意志力,或者说什么那是你所想的,是不能掌控你的情感的。你若是曾经试图戒掉比如咬指甲的习惯,你若仅仅对自己说:“别咬指甲了。”你是不能戒掉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你对这些必须要有某种情感上的认识。有时候你是本着认知能力了解这些的,有时你或许是无意识了解的。掌控自己的情感,既要在情感层面上处理你所面临的问题,还要有足够的所谓情感空间来处理这些问题,而又不被这些问题所压倒。我所说的“情感空间”,指的是你不要囿于一种个别的感觉和思维之中,你能看到并能接触到其他的方面。 你在情感上有许多选择,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对你的情感发挥相当大的影响。 我曾讨论过条件反射和反应之间的差别。一件事发生,我们常常有一个自发的条件反射,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若是有人打你的耳光,你会生气;若是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会憎恨。要是有人告诉你,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就会乐滋滋的。这些都是条件反射。然后,你有可能后退一步,说:“我不想作这样的条件反射。”当然,在别人说你坏话的时候,你会这样说,别人说你好话的时候,你是不大可能这么说的。 你拿定主意不想憎恨人,因为那样做就使别人对你有所控制—迫使你憎恨的控制力。我若想改变我对某事的反应,我就去琢磨我为什么作出那样的条件反射。我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如此地恨别人?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因为他说了我几句刻薄的话?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要更多地掌控着对你由着性子的条件反射作出的理性反应。 我知道调整情感不是件容易事,你需要一个身边的人提醒你。我给你举一个相关的例子。自从人们得知我生病后,我收到许多来信和慰问卡。有时我和小圈子里的家人密友聚在一起,他们帮我回信。 有一封信是一对夫妇写的,我同他们已疏远多年。说句老实话,我对这封信真的不太在乎,因此不打算回复。我的一个儿子问:“那颗‘同情心’怎么办?” “我的直性子怎么办?”我回答。 我儿子说:“你改变一下对他们的看法如何?” 谢谢我的儿子,我确实改变了我对疏远了的朋友的看法,这使我得以向往开阔的胸怀。 做你自己的见证人。做你自己的身体、情感、社交和心灵状态的观察家。 我们亲身经历,全身心投入有意义的活动之中,往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有时候,遭遇重大变故,我们难以自控:要不去想它,那是办不到的。生病了,你需要学着既当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的参与者,又当这些事情的观察家。以我为例,我在疗养院做研究工作的几年里,培养了这种能力。在疗养院,我观察并分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是心理疾病的一个研究课题。显然,我需要与我观察的病人保持某种超脱,不然的话,我自己就会发疯。逐渐地我养成了这种超然感,只是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尽管这些事情本身是非常非常触动人的。由此我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就在我亲身经历某些事时,我几乎能同时观察这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培养超然感和自我观察能力,你不一定是一个专业工作者。我也从治疗中学会了自我观察。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整个要点就是既超然物外又同时观察你是如何反复行动和思考的。然后,你就有可能变换方式,选择其他。这么做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后退一步并分析你内心的自我。 我致力于更能自我观察和适当超脱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冥想。你在冥想时,仿佛看到自己的感受、思绪和激情从脑海里经过,让它们走吧,看看后面来的是什么,这样你就无时不在见证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对发生的事情有所超脱并不意味着你失去了亲身经历。成功的秘诀在于能够两者兼顾,或者同时去做,或者依次而行。有时候你不能同时两者兼顾。你得等一等,过些时候再回转过来问问自己:那儿发生了什么?我如何才能超脱?我能从中学到什么? 你可以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一种办法就是尽量站在一旁,仿佛你是另外一个人,通过那个人的眼睛来观察你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换一个角色”。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乔治?赫伯特?米德在他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这是我在研究生院研读的重要著作)中,首倡这种角色转换和感情移人。我们设想处在他人的位置,以此来体会他人的感受。我来告诉你如何站在一边,处于他人的位置来审视你自己,仿佛你是另外一个人似的。 我审视着我自己,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功能不良的人,一个需要许多照顾的人。有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智慧的老人。但我也审视着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就好像这事是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会说:“如果别的人碰到这种事,那该是什么样子?”我把自己的经历向外转移,我就无须完全认同我的疾病的心路历程。 见证或超然于所发生的事情的另一个办法是将它写下来。记录下来你就获得了客观。我把我的疾病、我的痛苦、我的功能不良记录下来,我就可以摆脱自我了。一个症状也就变成了我可以分析思考的事情,而不是纯粹的心路历程。假如某个时刻特别伤心、特别痛苦,要想摆脱可能是比较困难的,但总的来说,我对与我的疾病有关的许多重大事情能够获得某种视角,办法就是超出这些事情之外。 把自己摆到另一个地方,也能实现超脱。这就是冥想所要做的—它让你的心灵进入另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现实。祷告者为有些人就是这么做的。 我想表明我并不是要你试图回避你正在经历的事情。你要是生气、恼怒、厌恶、憎恨、绝望,如此等等,就随自己的便—但也要知道你是可以摆脱这些情绪的。你若不让自己真正体验所发生的事情,你也不会明白你要摆脱什么。 你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实现自己心态的转变,认可这种怀疑,但要不断地尝试,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要想有一番变化,我们都怀疑能否做到,涉及情感尤其如此。我们心存怀疑,往往就向怀疑投降,而不是对怀疑的事情再去怀疑一番。 你的怀疑或许能够改变,你的琢磨不定或许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强烈。我有一个朋友,五十多岁,他怀疑自己能否独立生活。我知道他能。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对他的了解比他对自己的了解还要多。我告诉他我怀疑他对自己的怀疑的可信度,但他很难听进去。尽管如此,他在这方面还是有所进步,因为他相信我的敏锐的洞察力,从而使他对自己的怀疑也打个问号。 你若是坚持不懈地试图掌控自己的情感,你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事情将会起变化,虽然你自己并未意料得到。譬如,我生病后,我希望人们对我要更体贴些,更有点眼力见儿,可他们没有做到,我往往对他们很恼怒,还有些憎恨。我甚至开始觉得他们不是好人。慢慢地,我心里说:“唉,他们有自己的日子要过,他们能做的或者想做的都做了,我应当能接受这个事实。”我按这个思路想问题时,我不再憎恨和恼怒了,相反,我很感激他们所能做的。 完全掌控自己的情感是不切实际不值得倡导的目标。坚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要把不断的尝试当作你变得坚强的锻炼。不要过分,不要太急,而要平心静气,坚定不移。告诫自己:“这是我想做的,我会想办法去做的。” 琢磨一下机能心理学创始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或许对你有所帮助。威廉?詹姆斯的原理与他所处时代的常规智慧是背道而驰的。在十九世纪末,人们认为,你感知了某种事物,你就会以某种方式去行事。他却倒了个个儿,说,你以某种方式行事,你就会有某种感知。我认为二者都行得通。你若带着爱心和敞亮的胸怀去行事,你就会有那种感觉。事情的另一面是,你若带着爱心与一个人打交道,这个人也许要还以爱心的。
-
千年书伍绍东,方宁 编隐忍数十年成霸业的楚庄王临死前嘱托群臣: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一生穷兵黩武、扩疆拓土的汉武大帝死前下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三国枭雄曹操大限时无奈道: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一代女皇武则天,八十二岁死于上阳宫的仙居殿,临终时她异常清醒,立下遗嘱:去掉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葬在乾陵,和高宗合葬。只许为她立碑,不许立传。玩了一辈子木匠活的明熹宗临死前,将他的五弟朱由检叫到跟前说: “来,五弟当为尧舜也。”将一个内困外患、阎党持政的恐怖局面交给了崇祯皇帝。他们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彪炳史册,在生命弥留之际,反观一生跌宕荣辱,为后世留下了最后的经典。历史的哀鸣,人生的哲语,生命的感悟!死时最见人的性格,死也最见人的境界!《千年书:三千年精彩人物的最后话语》收录了三千年精彩人物的最后话语。楚庄王、汉武大帝、曹操、武则天……他们生前叱咤风云,死后彪炳史册,在生命弥留之际,反观一生跌宕荣辱,为后世留下了最后的经典。
-
像500强一样经营自己熊丙奇 著本书从大学生需要解决的诸多现实问题出发,用管理学的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鼓励大学生们把自己放在企业领导者的位置上,为“自己”这家既简单又复杂、既充满生机又面临挑战的“企业”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经营策略来。作者从专家视角,引导大学生在现有教育环境中规划自己的学业;在现在就业环境中参与社会的竞争。全书直面当今大学人才培养问题、大学生就业困惑问题,为迷茫中的大学生提供规划学生生涯和职业生涯的有效方法与路径。与此同时,作者与北京全脑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定期在http:/www.js.com对大学生学业发展与就业进行互动咨询,读者也可进入作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qxiong留言咨询。本书附赠八小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联合利华大中华主席薄睿凯采访光盘。
-
再试一次就成功(美)刘墉刘墉全新力作,成功三部曲之终结本。哲学并非“无聊老人讲给无知青年的故事”,刘墉的文章多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和风细雨地与读者交流,似师长,又似朋友,方式细致入微,亲切感人,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很容易接受。——周国平刘墉的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提出了很多对青少年成长十分关键而又在传统教育环境下被长期忽视的问题。——卢勤本书的书名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败,失败了不要气馁,只要有“再试一次”的勇气和信心,你就能获得成功;二是在取得了已有的成功之后,我们总是容易安于现状。只有抱着“再试一次”的信念,我们才能不断超越自己,攀上新的成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