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程伟、冯舜华、徐坡岭、刘洪钟、曲文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是国家“十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的最终成果。本项目是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的互动研究,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编(第1-3章)是本书的分析框架,首先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轨的相关理论分别进行了述评。第二编(第4-7章),详细讨论原计划体制国家经济转轨如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性因素。第三编(第8-12章)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轨的影响方式。第四编(第14-16章)是实证分析。以东欧、俄罗斯和中国为考察对象,具体剖析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互动方式。围绕研究主题,本书主要形成以下几点创新:第一,我们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第二,利用上述互动模型,我们在理论上系统讨论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第三,我们的研究是理论与实证的结合,通过对东欧、俄罗斯和中国的实证考察,利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验证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的互动理论和模型。我们希望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正在建设中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和转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内涵,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中国的制度变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
中国崛起张剑荆著:《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这样描述人事的兴衰无常: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一个表面上很强大的力量,往往很脆弱,它们经不起一场流行病的袭击,一小队野蛮人的进攻,一位领导人的死亡,甚至抗不住几句谣言。胜利的纪念碑刚刚落成,转眼就成了失败的纪念碑。国家是在时间的河流上航行。对于一个兴起的力量而言,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在国家间的竞争中,最终落败的国家,其失败,不是因为制度生产不了足够的力量,就是制度生产不了控制,有时二者必居其一,有时则两者同在。力量强大固然不错,但如果没有对力量的控制,再强大的力量也还是不够强大;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如果能够控制,弱小的力量就会寻求与自己的力量相一致的目标,从而也可以避免失败。对于21世纪的中国而言,如何对待和使用自己新获得的力量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
哥德堡号再生记禹文著1745年9月12日,瑞典东印度公司歌德堡号大商船满载来自中国的财宝,在抵达家乡海港时触礁沉没。200多年后,当人们开始大规模打捞歌德堡号时,一个重新建造它的计划也随之产生。今天的人们利用现代科技并且结合了古老的造船工艺,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终于重新复制出了一条古色古香的帆船。这条新的歌德堡号将再次下水驶向遥远的中国。本书以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和生动的叙述,带你登上瑞典古帆船哥德堡号,一起去探索:二百六十年前,在瑞典通往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上发生的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
-
刷盘子,还是读书?钟庆著第一部全面比较中日国力的扛鼎大作,2005年度中国最具震撼力的经济雄文!值此中日关系敏感,民族情绪高涨之际,《刷盘子,还是读书?——反思中日强国之路》一书,有助于国民更加冷静和理智地看待中日两国在现代工业化道路上的不同选择,反思自我的差距。本书作者钟庆长年旅居日本,通过其留日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从自然科学规律的角度,严肃批驳以吴敬琏、樊纲、张维迎、林毅夫、茅于轼、张曙光为代表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及其指导中国改革实践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其对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害处。本书提出,一个国家技术力是本族安身立命之本,日本产经联历史上誓死保卫技术力的信念值得国人借鉴。全书比较了中日近百年历史上的重要转折关头的经济路径,并以西班牙、英国、美国、法国的工业化历程,以及对东亚神话、拉美现象、俄罗斯改革的剖析,揭示国际社会中西方发达国家重工业体系对其他国家进行弱肉强食的本质。作者以张扬、恣肆的思想,凌厉、另类的文字,纵横捭阖,使人在冷静的深思中爆发出激昂的爱国热情。这是一部全面反思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全景式著作。作者以海外留学生最常见的两种行为——刷盘子和读书,来比喻一个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两种模式:前者指出卖简单劳动、以GDP速度为目标的模式;后者指出卖知识和技术、以技术力提高为目标的模式。要想求得国家的强大,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专心致志发展技术力,而不是盲目追求GDP的增长。本书在详细剖析了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心脏”——重工业体系——的形成规律和进化规律,并将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与世界诸国,尤其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史进行观察与研究之后,得出如下结论: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财富,民族安身立命之本,这才是真正的强国之路。作者提出,科学精神、长远眼光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动力。科学精神是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发现规律,不断修正前进的航向;长远眼光是要使民族的每个成员从心底认识到知识和技术才是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民族精神则是集合民族全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拼搏奋斗。
-
高小勇、汪丁丁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高小勇,汪丁丁编距那次采访已经有十一个年头了。有新闻教科书解读分析这次采访——它已经被当成一次新闻实践的成功案例。但我还是觉得,外人是很难理解这次采访的。在十多年前、管理比现在还森严许多的行业,一家无钱无势的报纸是如何做这件事的?说它无钱,是说当时它的财力对未来几周能否出版都没有把握;说它无势,是说它除了有些作者、书生,以及订户外,别无依靠,至今仍蒙当局“法外开恩”存活。事实上,全国没有一家如此安身立命十余年的报纸。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次学术性色彩浓厚、影响很大的采访(采访内容被国务院研究室以“送阅件”形式报送给了中央和国家主要领导,并被国家总理指定列入199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当时的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指示中国计划出版社将这次采访结集出版),它的策划、组织和实施者却是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这次采访就来源于他偶然的胡思乱想。我得坦率承认,当时美国12位诺奖得主讲了许多,讲得唾沫横飞,但我既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在美国的15天,我像一个监工,满意于事情正常展开就行了——没有人昏倒和乘错了飞机。那时候,许多人读这本书,我却看不懂,真是黑色幽默。尽管,我现在更像这本书的真正读者了,而不像采访者和主编。我现在理解了他们说的一些东西,甚至不同意其中一些人的看法。比如西蒙。他批评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主张著名的“有限理性”。但我觉得西蒙是没事找事。因为经济学假设的理性本身就是局限下的理性,是各种约束条件下的理性。如果讲的是没有局限的理性,那现在全世界大学学习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整个就是一套自我反驳。经济学假设的理性人若不是局限下的理性,那么人就是上帝,全知全能的,计划经济就是可行的——它失败的原因就得重新寻找。当然,看似无聊的“有限理性”说不定正是它刺激了有关信息的价格研究和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如今,我对经济学是有了一些个人的“偏见”,但十一年前采访那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时我对经济学确实一窍不通;那样做只是为了好玩,并不是打算自己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去。无钱、无势、无知识,进行了一次要钱、要批准、要知识的跨国采访,我都不知道如何成就的,那些分析解读此事的人一定是神仙。为这本书再版作序,主要是为了了却一件让我一直负疚的事。我要感谢成全了这次采访的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如果没有1994年担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海闻的费心组织和协调,没有留美经济学会毕克茜、丁专鑫、许小年、李玲、黄河等博士在美国各城市的接送和采访翻译,是不会有我这次快乐的历险的。留美经济学会感念这次采访辛苦,海闻当时还代表学会要赠钱给我,我很快乐就辞谢了,可能是不好意思接受。顺便要提及的是,1994年的这次采访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让我问心有愧,我感觉名不副实,于是在多年以后又委托汪丁丁博士进行一次专业内行的采访,以回报社会。事情并不尽人意,但聊胜于无。所以,这本书新收录了汪丁丁博士尚存的三篇采访。十一年后的今天,也是五月,多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华举办“诺奖论坛”。中央电视台为直播这次盛会,邀我来京策划这次报道,我很想笑。
-
工业学大庆始末宋连生著大庆是毛泽东亲手树起的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40年前,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随后,工业学大庆运动便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共和国历史上,工业学大庆运动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对于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至深、至广。本书首次系统梳理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来龙去脉,讴歌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国分忧的大庆精神,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弘扬大庆精神等问题。有大量一手资料,有独立核心研究成果,有个性鲜明的表述结构。大庆和大寨是毛泽东亲手树起的我国工农业战线的两面旗帜。40年前,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随后,学大庆、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共和国历史上,这两个运动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对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至深、至广。《工业学大庆始末》和《农业学大寨始末》两书首次系统地披露了学大庆、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大庆、大寨精神等问题。两书均有大量的一手资料,有独立的研究视角,有个性鲜明的表述结构。
-
农业学大寨始末宋连生著到200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及全国大规模地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已经整整40年了。回首这场在新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的群众运动,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妥善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本书系统梳理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大寨精神的实质内涵,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新形势下继续弘扬大寨精神的问题。书中涉及重要人物、事件,严格尊重史实和中央的有关结论。全书约20万字,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大庆和大寨是毛泽东亲手树起的我国工农业战线的两面旗帜。40年前,毛泽东发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随后,学大庆、学大寨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共和国历史上,这两个运动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涉及人数众多,对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至深、至广。《工业学大庆始末》和《农业学大寨始末》两书首次系统地披露了学大庆、学大寨运动的来龙去脉,总结了依靠群众运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弘扬大庆、大寨精神等问题。两书均有大量的一手资料,有独立的研究视角,有个性鲜明的表述结构。
-
眼球为王张海潮著中国电视的数字化、产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中国电视正处在"激动人心的年代"。本书作者在电视业从业二十余年,熟悉国内外行业发展情况,深谙电视媒介运营规律,凭借长期以来对于中国电视业生存和发展诸多问题的把握与思考,写就完成本书。本书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根据目前中国电视受众市场、节目市场、广告市场情况,分析中国电视的生存现状;第二章用翔实的数据,第一次全面分析对比当前中国主要媒介(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态势;第三章介绍的是中国电视大变革的内外动因;第四章则用最新的材料和数据分析预测中国电视内容传播格局、节目需求变化和电视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首次大胆尝试具体地勾勒出未来中国电视产业的结构模型和市场规模。全书从市场和产业的角度,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权威的统计分析融人对中国电视纷繁现状的分析和对于行业发展趋向的探寻之中,既具理论高度、国际视野,又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相信对于中国电视业的高中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在校传媒专业的师生,是一本内容新颖、不可多得的专业读物;对于其他媒介工作者、媒介研究人员、媒介技资机构、广告经营机构以及关注中国传媒业变革的国外传媒业人士,亦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
北京共识王海明编著110余位国内顶尖的经济学者、学者型官员和商业思想家共聚“21世纪北京圆桌”深入探讨经济领域各种重大问题。精英的思想交锋,前沿的观念冲突汇于一堂,开阔的视野、深刻的见地彼此激发必将震荡出更具思辩力的智慧火花,关注中国问题、聚焦经济大事,知识精英的百家论坛淬取出中国模式的改革之路,锻造出具有普世价值的“北京共识”,锤塑出对中国式改革具有重大前瞻意义的先锋理念。 中国能否以文明国家的姿态崛起,取决于政治、经济、国际战略等诸多因素,21世纪北京圆桌的题域因此涵盖广泛,我们反复涉及了宏观调控、三农难题、外资外贸、金融改革、国资改革、非公经济这些充满争议又至为关键的话题。
-
咖啡馆里的欧洲文化克劳士·提勒多曼(Kiaus Thieledohrmann)著;林珍良译在咖啡飘散的嘈杂交谈声中,这里是潮流的舞台,也是逸乐的地狱,是安息的驿站,也是充满独特气质的幻想乐园。十八世纪的欧洲,在那天花板及墙壁都被烟熏黑的小咖啡馆里,有人组织艺术家协会,有人撰写剧作、编辑期刊或写诗,浓郁的咖啡刺激着艺术家的各种创作灵感。本书便是对已经消失的咖啡馆文化的怀念与回忆,因为著名的造坊者,这些咖啡馆再次生动活泼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罗马的希腊人咖啡馆、威尼斯的伸缩罗里安咖啡馆、维也纳的哈维卡咖啡馆、柏林的罗曼咖啡馆、布拉格的斯拉维来咖啡馆、布达佩斯的纽约咖啡馆、苏黎世的欧笛翁咖啡馆、巴黎的双叟咖啡馆、伦敦的威尔咖啡馆……这些欧洲咖啡馆、曾经散发出眩目的光与热。现今咖啡馆中让人引发怀旧情绪的气氛,虽然可以归因于咖啡馆的陈设及老板的经营,但最重要的是咖啡馆的客人,不管他们想或不想,和他们有关的名人轶事或传说素材,都刺激着后人来追寻这些故事。不论是威尼斯佛罗里安咖啡馆里早期的骚人墨客,或是苏黎世欧笛翁咖啡馆里的达达主义者及迷惘的移民,这些人都不会为人所遗忘;布达佩斯纽约咖啡馆(Ca—feNewYork)的魅力不在于其美仑美奂的外观,而是第一批从全国各地到此,并想以其想像力征服这座城市的艺术家们在名为“三灵魂城”的布拉格斯拉维亚咖啡馆(CafeSlavia),其名声来自于富创造力的热情,喜悦的气氛,以及那些略带沉郁气质的顾客,像是卡夫卡的女友米列娜·耶森斯卡(MilenaJesenskfi),那位在希特勒第三帝国没能幸存下来的女子。本书根据不同的气氛选择了几家咖啡馆。在二十世纪初,光是在维也纳就大约有六百家咖啡馆,其他欧洲城市的咖啡馆也很多。在这些咖啡馆中大概只有一小部分,约一百三十家左右曾被人提及,其中更少的部分、大约是二十六家曾被确切地描述。这些咖啡馆至今仍享有盛名,而当时为人所见、为人所听到的名人轶事,至今仍被传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