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2022年新版 世界港口交通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 著《2022年新版 世界港口交通地图集》特点:港口分布,一目了然港口名称,译写规范主要航线,指示明确港口索引,检索方便《2022年新版 世界港口交通地图集》充分利用地图科学、直观、形象的特点,准确表示了世界约10000个港口的中外文名称、地理位置、功能及主要航海线路和里程,辅以晕渲的形式反映了港口腹地的地理概貌,并对各国重要港口的进出口货物、水文、交通等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同时提供了与海上运输息息相关的主要运河、海峡、海湾的有关信息。书后的港口索引收录了图集中出现的所有港口,检索方便,还附有中国主要港口间的里程表和中国主要港口至世界各主要港口间的里程表等。我们意在通过世界图、洲图、国家图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表达,向相关人士提供较全面的参考。
-
面向仿真推演的网格地图建模原理与应用张锦明 等 著《面向仿真推演的网格地图建模原理与应用》是一本介绍网格地图模型核心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的专著。《面向仿真推演的网格地图建模原理与应用》共分8章,包括推演网格模型的基本构成,平面网格模型、球面网格模型和球体网格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推演网格模型在兵棋推演系统和移动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面向仿真推演的网格地图建模原理与应用》不仅全面介绍了网格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建模原理,还关注网格模型的应用,力求涵盖各相关领域的前沿应用。
-
祁连山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李新 等 著《祁连山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之“祁连山关键区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科学考察的总结成果,由工作在青藏高原一线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主要内容包括:祁连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类活动发展进程,以及2017年重锤治理后的人类活动变化;区域矿山开发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区域经济及农牧民生计转变的影响;基于条件估值法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的远程耦合价值;提出祁连山生态与生计双赢的绿色发展策略等。《祁连山人类活动变化与影响》系统综合前期数据及科学考察中获得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撑,为区域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为生态资产向金融资产的有效转换提供科学依据,为祁连山地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供路径。
-
土壤侵蚀与关键地理要素空间分异蔡崇法 等 著《土壤侵蚀与关键地理要素空间分异》全面总结了作者多年来在土壤侵蚀机理及环境要素耦合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土壤侵蚀与关键地理要素空间分异》分为上、下篇。上篇介绍中国南方主要土壤(第四纪黏土红壤、花岗岩红壤、泥质页岩红壤、紫色土)侵蚀的机理、过程与调控,以及植物篱控制土壤侵蚀的机理。下篇介绍主要地理要素空间分异与生态效益。《土壤侵蚀与关键地理要素空间分异》可为水土流失危害评价、侵蚀退化土壤修复、土壤保护对策制订等提供科学依据。
-
地理大发现王大庆 编世界到底有多大?欧洲人为啥争先恐后探寻新航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绕地球转了一圈儿。番茄、马铃薯在欧洲成了美食,小麦和马匹被引入美洲,不同大陆的作物和牲畜来了个“大交换”欧洲争霸,谁是嬴家?耕地摇身变成牧场,农民纷纷进工场做工。有关财富、冒险和勇气的故事在不断上演。
-
生态敏感型旅游地环境保护张玉玲 著本书选取大九寨沟和南岭为案例地,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居民与游客数据进行搜集。通过因子分析、路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研究生计、文化等因素对居民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景观环境、地理因素等因素对游客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的影响。本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旅游领域的理论探索,为解决新时代生态敏感型旅游地存在的棘手问题提供良方,助力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管理。经不同群体比较发现:(1)生计资本对居民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然而不同生计策略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旅游参与不是协调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最好的生计选择;(2)地方依恋嵌入下,价值观、灾害后果认知、保护旅游地环境后果认知等因素对居民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然而不同文化群体驱动路径存在差异;(3)地理因素对价值观驱动游客环境行为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空间距离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4)景观环境对游客环境行为有显著影响,自然景观主要驱动普通环境行为,文化景观主要驱动激进环境行为。
-
区域视角下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转型研究罗怀良 著《区域视角下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转型研究》在介绍“资源诅咒”、资源型城市基本概念、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研究进展,阐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兴衰与转型、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分类及转型障碍,并以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兴文县为案例分别探讨地、县两级成熟型资源城市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演进、西南地区山地成熟型资源城市地域功能演化和空间耦合及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转型升级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并提出西南地区成熟型资源城市转型升级与区域协同对策。
-
中国民歌地理分布袁玥,揭俐,蔡际洲 编本书从内容来看,将突破传统原有的音乐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五大类”的局限,力求反映近30余年来音乐学界的最新成果。此外,在保留原来的体裁分类的“音乐形态模式”之基础上,又增加了按音乐风格区分类的“地理空间模式”。即增设了中国民歌的“十三个音乐文化区”,把各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歌种置于特定区域文化环境中进行编著。系统总结了我国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民歌歌种,可供音乐类专业研究生学习借鉴。
-
有故事的词语有故事的词语编委会 编本书通过讲解50个人文地理中常见的词语的来历和使用,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的小知识,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深入了解日常词语,并学以致用。每一个词语均有自己的历史渊源,且配有延伸的拓展知识和运用,可以让孩子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和现代运用。此外,本书配有精美的图画,用图画表现书中的故事场景,让学生在阅读时有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加深词语的理解和印象。
-
自然解说员培训指南马红,赵敏燕,邵丹,王书贞,王清春 等 著本书主要分为8章,从自然解说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开始,到自然解说的原则、内容、过程和主要形式,详细阐述了自然解说目标确定、资源评估、访客分析、主旨选择、方法比较和效果评估的具体要求和过程,并以北京自然解说员的成长故事为实际案例,系统解析了自然解说员培训方案和培训体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书还汇集了美国、日本、韩国等不同国家在自然解说领域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课程体系、资格等级和学业要求等方面的经验,为我们今后自然解说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自然解说是一个学科专业,是一个行业领域,更是一项伟大事业,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五指”之一之后,如何让“五指”并拢融合成强有力的手掌,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项宏伟工程,自然解说成为这项工程的关键推动力。充足的自然解说人才和成熟的自然解说方法是沟通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桥梁,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本书亦将成为一本里程碑式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