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游记二种丁文江著;陈子善编订《漫游散记》和《苏俄旅行记》这二部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被胡适誉为“都是《独立》里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字”。它们不仅记述谨严,文笔清通,可当作学者的学术随笔来读,而且前者提供了大量清末民初西南、西北各省矿产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后者系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三十年代苏联社会的形形色色,堪与瞿秋白的《饿乡记程》、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等名著相对照,都是很值得注意的。太行山里的水道很值得令人注意。中国的传统地理学都把山脉当做大水的分水岭。太行山就可以证明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符。唐河发源于浑源,经过倒马关到唐县;滹沱河发源于繁峙,经过榆枣关,卧石口到平山;漳河两源,一发源于昔阳,一发源于榆社,出了太行,才合流到磁县。这几条大水,都从山西穿过太行,流到河北。不但大水如此,就是小水,许多也是如此。在我听调查的区域以内.有两条比较大点的水:一是棉水,发源于寿阳,经过娘子关到井陉;一是沾水,发源于昔阳,经过畅庄口到平山;也都是穿过太行。从浮山和蒙山向西看,就知道这两水支流的复杂。平定昔阳是一个南北的低地,而且南高于北;西面一个高原,东面一条太行山。我们以为最天然的水流,应该是一条从南向北流的水,吸受东西高处的支流。那知事实上完全不然。所有这区域内的水,除去昔阳城南的南河之外,都发源于高原,从西向东、横穿过平定昔阳间的低地,直入太行山里,成功峡谷。最奇怪的是在平定以南的棉水的两条支流,南川河和和马房河,都不从很松的黄土地流入棉水正流,却都向东流入太行西坡边上,在石岩上面,冲开一条南北的浅谷。可见得这些水道都与现在的地形有点冲突。研究这种水道的成因,是地文学上极有兴味的问题。第一讲炼锡。因为锡砂里面没有硫化物,所以很容易提炼。但是土法炼锡不加溶解料,所以矿砂一定要洗得极净,方可以上炉。用新式的炉子,加点白沙(矽养)做溶解料,含锡百分之五十的砂就可以不必再洗。土法炉子所用的砂,含锡平均总在百分之五十五以上。又因为同样的原因,炉子的温度比较高的,流出的渣子里面含锡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不错,这种渣子,还是要辗,要洗,要再上炉,然而洗的最后那一次仍然有许多锡要流到废水里去。这还都不是土法的致命伤。土法所最不能存在的原因是它完全要用木炭。每炼锡一吨用炭在四千五百斤左右。以个旧每年产锡八千吨计算,每年需用木炭一万六七千吨。个旧附近没有一根树木。所用的木炭来路在百里以外。在民国三年土法炼锡每吨用款一百五六十元,锡务公司的新式炼炉,不用木炭而用煤,每吨用款不过一百元。当日据我的计算从民国三年起再有二十年必至无木炭可用。照最近我所得的材料,我的预计果然没有错误。民国三年一斤木炭平均价目是洋二分七厘。到民国十二年一斤要卖四分五厘。民国十七年涨到一角二分。炼锡的成本从民国三年的一百六十元涨到六百余元。大概不出五年,土法炼锡因为没有木炭,一定要完全淘汰了。第二是洗砂。土法洗砂最少要洗六次,多则十几次。每次所用的人工极多,时间很长,极不经济。假如个旧所产的砂都集中到个旧锡务公司洗砂厂淘洗,则一次就可以洗完!不但如此,因为山上没有水所以非在雨期土法不能洗砂,一年之中不到半年可以工作。新法洗砂厂移砂就水,终年可以不停。即此一端就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效能。第三是采矿。个旧采矿的习惯与别处微有不同。办草皮的应向地主租地,每年不论出砂多少,应该付一定的租价。租价则看水路的宽狭而定,所以论槽而不论亩。每有可以洗一槽塃的水,再有相当的塃,办矿的人出租金三四百元不等。办硐尖的人也要纳租于地主(叫做抽收),但是以所得的矿砂为标准:普通硐尖所得的砂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六为地主的租价,不得矿砂则不完租。所以无论是草皮或是硐尖,地主的租价是开矿的人一笔重要的担负。而其实开矿的地方本来是寸草不生,并没有经济上的价值。地主不但有取租的权利,而且有在硐子里挖境的权利,叫做开还尖。硐的主权是开尖子人的。他可以允许旁人在他的硐子开分尖,叫做子尖。子尖出矿硐主也有抽收和开还尖的权利。以此类推,子尖之中,又可以由旁人开孙尖。各硐尖本来相距不远,时常容易发生纠葛。再加上这种极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其为障碍自不待言。用新法开矿,至少硐尖的地主权可以取消,开采的工作可以合理化。出了旅馆不远就看见许多百货商店,但是里面的货物的质量都极其不堪。亚细亚小姐说,要买东四一定要到“现金交易店”(Torgsin)去。在这种店里买东西,完全要用外国货币,或是金卢布,或是可以换现金的东西。这是苏俄政府吸收现金的机关。表面上说是为外国人开的,所以用外国货币,其实买东西的大多数是苏俄的人民。他们有外国货币的当然是少数,但是从前所藏的金卢布、金银器具、首饰、珍珠、金刚钻等等。凡是可以向国际市场换现金的东西都可以拿到现金交易店来用。货币是不成问题的了。非货币的物品须先由店员估价,然后发给买货人一种用金卢布买东西的票子。这种票子很像我们的邮票——大小和数目也与邮票相仿。有这种票手的人可以随意在各现金交易店买东西。现金交易店比普通的百货商店好的多。不但是货物的种类多,品质好,而且数量没有限制,价钱比较的便宜。譬如黄油是当日莫斯科最缺乏的东西,合作社里几乎完全买不到。百货商店的纵然买得到,要四十多个纸卢布一基罗!在现金交易店,里黄油都是大堆的陈列着,价钱不过百货商店的十分之一,但是要用金卢布,或是可以换金卢布的物品。黄油如此,其他一切的食物、衣服、器具等等都是如此。于是苏俄人民凡是藏得有现金或是与现金相等的东西的人,忍不住都要来做现金交易店的主顾。用这种方法,凡是农民所藏在地下的金币,贵族所缝在鞋底下的宝石,革命兵士所抢不尽,秘密警察所查不到的东西,都和和平平的送到政府手里来了。最后一辆是“文化车”(Culturalcar)。好像美国的“观察车”(Observationcar),不过没有那样华丽。车里有报纸和杂志,无线电收音机,晚上还有电影。一张票要卖一个卢布。管“文化车’的侍者会说德国话——欧战期中在德国做俘虏的时候学的。第一次布先生睡了觉,我一个人去看电影。片子是无声的。而且异常的陈旧,我看不懂字幕,许多情节就不甚明白,只知遭许多老农民反对新医药。以后有一位青年把他的父亲接到疗养院去。他到处惹祸,时时闹笑话。终久相信了新制度,新医药。第二天,“文化车”的侍者又来邀我。我对他说道:“你的片子太陈旧了,不值得一个卢布。”“先生!今天的片子比昨天大不同了。昨天的是五年前的旧片子,今天的是一九三三年的出品。”我于是拉了布先生同去。请他逐次的给我说明。一位忠实的女共产党,以开电车为工作。在一群做私生意商人的屋里占了一间房子。当然她的邻舍对于她不和睦。她却每天晚上读列宁的著作。一位私商的儿子看中了她,屡次向她追求,都被她拒绝。以后她看中了一位开汽车的同志。常常同他出去娱乐。一天夜晚这位汽车夫送她到家,遇见了大风暴雨,无法回去,就在她房里借了“干铺”。第二天早上男的还没有醒,女的先去做工。许多恨她的邻舍都聚在她房门外大声的批评。这位私商的儿子又用白粉在她板门上写上:“淫妇”一晚一个男人!”那一位汽车夫被他们闹醒了。听着许多污辱他女友的话,又看见板门上的白粉宇,以为这女子真是一个淫妇,就留了信给她与她断绝往来。她知道时神经几乎错乱,而同时私商的儿子从窗子里抛进一把尖刀,正抛中了女的脑袋上。不多时警察来了,立刻破案,把私商和他的儿子同时捉去。女的送入医院以后,并没有死;汽车夫知道了,立刻到医院里与她团圆。这片子情节既然如此呆板,照相光线也很不合式,而且胶片上有许多裂痕。我问布先生道:“一九三三年的,出品何以糟到如此?”那里是一九三三年的出品!这片子至少是六年前的照的。你不看见里面还有私商吗?一九二八以后私商已经不存在了。”我问那位侍者道:“今天的片子究竟是那一年的?”他面不改色的说道:“一九二六年的!”苏俄旅行社的人天天来问我:“丁先生!你今日可以出去参观巴库市吗?我们这里有亚拉伯的建筑,有旧日的可汗的宫殿、礼拜寺、新式的大学、博物院、工人俱乐部、工人住房。你好容易来到这里。难道油矿以外,你什么都不要看吗?”我天天对他们说:“我今天没有功夫!”最后的一天,从地质研究所回来,已经很困倦。旅行社的招待人——一位犹太妇人——又来催我出去。我说:“时候不早,我们单去看看工人俱乐部和工人住房罢。”工人俱乐部却在西南,与BibiGibat油田相近。建筑与其他苏俄的建筑一样——宽大而不坚固,朴实而近于陋简。其中却有一个绝好的地质陈列馆。有各种的地质图,地层的柱面,岩石油质的标本,BibiGibat油田的模形。我又乘机详细温习了一遍功课。出了俱乐部,匆匆回到市内,乘着汽车走了一遍。只觉得这是小亚细亚的人种博物院。最后到了西北部新建筑的工人住房。外面看起来好像美国中西部MiddleWest小城里的住宅,大部分是三层的楼,接连四五十座。我对向导说道:“外面看看没有意思。请你想法子带我到里面看看”。她踌躇道:“事先没有接洽,人家未必准我们进去的。”说着看见有两家的女客立在门口闲望。她上前询问,知道一家是工程师,一家是工人。我请她说明我的意思之后,工程师的太太说:“不嫌污浊,尽管请进来坐坐”。于是我们走上二层楼,开了门进去。一间卧房,一间饭厅,都不过一方丈多点。此外还有一间半方丈的小房,厨房,门后面一个喷水浴所。主人收拾得还算于净,不过衣服什物零乱一点。我听说对门就是工人住宅,也要求进去看看。那位工人太太不甚欢迎。经向导请求,工程师太太劝说,“强而后可”。那知道她家里比工程师家洁净的多!卧房里床上的被褥枕头,洁白如雪。小房里住着一位老妇人是女主人的娘,靠着女儿吃饭的。厨房里却坐着女主人的丈夫——放了工在家休息,正在那里刮脸。见了客人,也不理会。我又看见喷水浴所的喷壶锈得很利害,似乎多日没有用过。如此就完结了我游览的任务。我们所住的旅馆叫做NovaEuropa,是巴库唯一的旅馆,是欧战以前的建筑。楼上有平台可以望见全市。但是房间的陈设,异常的腐旧。床上的草褥子高低不平,睡下去骨头痛,而且满床都是臭虫。我再三向他们交涉,第二天换了一张床,比较的好点,但是旅馆里嘈杂的不得了,终夜有人上下,楼上有跳舞场,天亮才完结。茶房聚在一块,大声谈笑,电铃常常不响,响的时候人也叫不来。我三晚没有睡好。饭菜很不坏,但是饭厅上也是很混乱,客人高声谈笑,和中国酒馆一样。土耳其人吃饭,往往从自己的盘子里取菜送给客人。有时还拿叉叉一块肉,隔着桌子,请客人尝尝。合计起来很可以与我们的远东扬子等饭店比美。想来也是东方精神文化的结晶!……
-
梨园轶闻刘嵩崑著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古都北京的京剧。本书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可读性,有如一幅白描长卷,将北京京剧的历史风貌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读者读后一定能留下一些回味一些思考。
-
湖山便览(清)翟灏等辑;(清)王维翰重订附:西湖新志/胡祥翰辑。
-
澳门与澳门基本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澳门基本法协进会,澳门日报主编暂缺简介...
-
透视美国卢汉川,袁颖编著美国社会是个万花筒,多姿多彩。多元化、多样化是美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千姿百态。本书就是透视美国生活方式和社会现象的各个方面。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黄景略,叶学明著《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
周振鹤自选集周振鹤著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思想解放,学术中兴;一批在人文社科领域崛起的青年学者大胆反思,激情探索,把学术探讨与关怀现实合二为一。他们思考深邃,立论精严,良有创获,既不囿于前人习见,更不因循旧步,善于曲径通幽,或直叩本心。视野极为开阔,持论则相当平正。各人起点有异,专攻不同,师承与人生道路更是千差万别,所展现的学术风貌自然各不相同,但均能代表各自领域的当下水准,体现一代学人的精神风范和学者情怀。各人所自选论文,既是其研究的代表成果,同时又兼顾学术历程的演进。朝花朝拾,牛花自多良悟。
-
千古奇人生命的最后旅程夫巴著本书客观系统地介绍了徐霞客游丽江的史实,并对此作了不乏新意的探究,有助于了解纳西族的历史与文化。
-
世界著名节日姜延秋,沈静著暂缺简介...
-
中国政区大典李宝库主编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