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计量地理学方法与应用暂缺作者《计量地理学方法与应用(第二版)》包括地理数据及其采集与预处理、地理学中的经典统计分析方法、空间统计分布、线性规划等。本次改版加入计量地理学实际应用案例,二维码拓展数字资源等。可供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管理等方向的学生或相关科研人员使用。
-
我的第一本美国国家地理鸟类百科(美)凯瑟琳·D.休斯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地球上大约生活着10,000种鸟。鸟类的生活方式和习性多种多样。有的鸟喜欢翱翔天际,有的鸟喜欢嬉戏水中,还有的鸟偏爱在陆地上生活。所有的鸟体表都长着羽毛,不同的鸟羽毛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
渔业地理信息系统高峰 著全书共分10章,第1章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发展阶段,以及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第2章介绍地理坐标系和坐标投影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介绍了投影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第3章介绍空间数据结构和空间数据库;第4章主要介绍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以及质量控制,并特别介绍了渔业数据的获取;第5章主要介绍空间分析,包括矢量数据分析和栅格数据分析;第6章主要介绍空间数据查询,包括基于属性的查询和基于位置的查询以及栅格数据查询等;第7章详细介绍了空间统计分析和空间插值,并详细介绍了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及在渔业中的应用;第8章主要介绍空间信息可视化,包括地图符号、电子地图等内容,并详细介绍了渔业制图和渔业虚拟现实技术;第9章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和建模,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建模的基本元素、渔情和渔场预报模型、栖息地适应性指数模型和元胞自动机等;第10章则介绍了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包括渔业GIS和遥感的结合应用、内陆渔业应用以及渔业管理应用。
-
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调控董增川,安婷,张文明 著本书基于天然水循环和人工侧支用水过程耦合模拟的思想,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河湖网资料,构建了基于“天然-人工”双拓扑结构的数字河网和分布式水资源模拟模型。针对大流域配水供需单元之间往往存在时延性的情况,利用等流时带概念,通过空间上等流时带的平移反映调蓄工程放水在时间上的滞后性影响,建立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大系统优化的分解协调方法进行求解,实现整体系统不同层次的优化。所建模型,不仅可用于模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等不同下垫面条件对水资源形成转化的影响,而且可用于模拟人工侧支用水对水资源形成转化与利用的影响,以及大流域水资源的优化调控。
-
永不回答的大地单之蔷科学起源于猜想,观察和实验用于证实或证伪猜想。地理学的猜想很难通过实验去证实,但是可以通过观察进行记录和描述。本书记录了作者关于人与地球、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灵感和猜想。中国人对春秋的感受为何这么深?渔猎采集、游牧和农耕,这三者发生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吗?从地图上看,四大文明古国都与沙漠有关,难道文明是沙漠的馈赠?在以地理资源为基础进行哲学思考的同时,作者提出我们应该享受灵感、猜想的快乐,丰富自己的人生。
-
中华文明圣地华仁葵,李立政,宋泽霞 著《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采用了与传统史学不尽相同的研究理路和技术路线,得出了不同的历史结论。《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认为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角度综合分析文明初始时期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后运用现代知识断代远古史。《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力图还原中华初始文明发祥地昆仑丘的本原本貌,从多角度研究中华初始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揭示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中华文明圣地:昆仑丘》不仅对研究中华初始文明发展、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荆楚地理李长安 著,丁凤英,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 编荆楚文化即指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荆楚文化丛书》就是研究、弘扬湖北历史、文化的通俗性读物。在现代视角下,荆楚文化呈现出多方面的风貌,至少有十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即:远古文化、神农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宗教文化、首义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现代文化、名人文化。体现五种精神,即:创业精神、开发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和合精神。本丛书正是以这十种文化形态和五种精神为核心,从多方面研究荆楚文化的特色和内涵。《荆楚地理/荆楚文化丛书·学术系列》为学术系列之一种,详细叙述了荆楚大地的各区域的地质地貌特征,河流、山川、丘陵、平原的分布,以及该地理特点对荆楚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
-
西南地区溶岩地貌研究刘丹丹 著《西南地区溶岩地貌研究》围绕着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展开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简介,介绍云贵高原的基础知识和喀斯特地貌的内涵及发展。第二章阐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析——以贵州锥状喀斯特洞穴为例。第三章探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中地形因子对土壤的侵害,其内容包含土壤侵蚀环境分析、研究坡度因子对喀斯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坡长因子对喀斯特坡面土壤侵蚀的作用。第四章对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石漠化的形成与防护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基于喀斯特地貌的水环境与水资源探究,分为喀斯特地貌下水环境分析、摸索喀斯特地貌下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及研究喀斯特地貌水资源安全与调控三个方面。
-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高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非使用价值评价研究》选取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空间视角,构建基于受访者认知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非使用价值空间分异模型,阐明了距离衰减性的内在机理。其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深入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机理。再次,利用选择实验法,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非使用价值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公众对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属性的偏好由高到低分别为水源涵养、湿地面积、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支付意愿分别为每人每年98.92元、58.90元、54.09元和46.06元,公众人均支付意愿为每人每年218元。*后,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计算得到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非使用价值为83.559亿元/年,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需要承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较高的非使用价值。研究使计划行为理论的适用领域得到了拓展,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改进提供了有效的实证案例,为日后湿地公共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可推广至其他研究对象和区域。
-
中国国家地理研究罗融融《研究(1950-2017)/新闻传播学研究系列著作》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自1950年创刊以来到2017年的686期第一手原始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办刊发展、模式转型、风格形塑、媒介呈现进行内容分析,深度解析《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的互动勾连,从而破解《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不同时期的办刊特点及其内在文化机理与传播样态。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希冀能够以小见大地映照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与创新,能对同类型媒体有所启发与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