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王静 孟刚《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论著目录(1950-2020)》),实际上是《学术史》中学术成果的具体化。该书通过各种检索系统做了全面搜集。为了全面反映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从谭先生开始,各人的论著中都包括一些非本学科或历史学科的论著,还有些普及性的论著。考虑到一个学科点对学术的贡献和影响并不限于本学科,对前者全部收录;而一个学科点还有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具有学术性的普及论著也同样收录,对非学术性的普及论著则视其重要性和影响力酌情选录。
-
中国历史极端气候事件复原研究张德二本书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历史重大气象灾例复原研究”及后续多项研究成果写成。作者从浩繁的气象史料中遴选出典型的历史极端气候事件,陈述其复原之实况并精心绘成实况复原图显示,推演复原其天气过程,定量推算其气候特征值,书中陈述的44个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案例,含干旱、雨涝、异寒、异暖各类,它们分别发生在宋、元、明、清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作者进行了历史气候特征值的定量推断的新探索,又将复原的历史实况与现代气象记录进行对比,并运用现代天气学、气候学理论酌予诠释,还述及这些事件之社会影响(饥、蝗、疫等)和自然条件背景(太阳活动、火山、海温)诸方面。本书旨在增进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认识,将人们对极端气候事件的了解扩展到距今千百年的历史时期。全书引用的史料翔实,分析推演之处严谨科学、匠心独运,行文中又不乏作者研读、分析、写作中的真情流露,是作者倾二十多年心血的一部力作。
-
列国志韩晗,杨志敏.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北临加勒比海,南濒太平洋丰塞卡湾,陆地与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接壤。洪都拉斯曾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成立共和国。洪都拉斯是拉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农业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洪都拉斯重视发展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系,保持与拉美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支持地区一体化进程。2023年3月26日,洪都拉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
弗朗兹·博厄斯之谜[加] 路德·穆勒-威勒 著本书是一部介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厄斯早期学术经历的传记。作者路德·穆勒-威勒通过梳理研究博厄斯于1883-1894年出版及发表的关于因纽特人和北极的作品,还原了后者最重要的一个人生阶段,即在这十年中,博厄斯的研究从自然科学转向人类学、民族学、地理学、民族志、语言学等研究,从而成为美国人类学和语言学的奠基者。1883-1884年,博厄斯参加了对□□□巴芬岛地区的探险活动,在那里他试图解释极地环境对因纽特文化的影响,同时就个人兴趣而言,他由此彻底转向人类学。本书重点围绕博厄斯的这次北极考察展开,将考察起因、经过与取得的成果,按时间顺序一一呈现。书中还附有大量的照片、素描、地图、家庭信件等一手资料,其中部分为首次公开。作者利用博厄斯早期的德语作品作为研究资料,弥补了以往主要依靠英文资料进行研究的不足。
-
历史地理研究4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本书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地理研究》第1-3辑之后的延续出版。以展现复旦史地所学人最新的具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研究论文。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的多个领域,包括历史疆域与政区变迁、历史自然地理与环境史、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边疆史地和民族史、GIS与地图学史、人口史、历史文化地理等,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对于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
长春城市映像宋伟宏本书用历史串联起长春的变迁轨迹,娓娓讲述长春的过去和现在,将北国春城独有的天蓝、地绿、水净、城美的风光展现给读者,展现制造之都、电影之都、科技之都、大学之都的风采,展示沃土良田、黄金玉米带、天下粮仓的风范。使读者了解地方文化的无限魅力,让外来客近距离地感受文明开化的绿色城市之光。
-
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蔡运龙本书介绍和解读了西方现当代地理学思想的若干经典论著,收录了从1864年到2006年间西方现当代地理学学术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50部(篇)创新性思想专著或论文。这些论著通过对地理学思想、概念、哲学、方法论、研究内容、科学地位等方面的反思和争论,大致反映了现当代地理学的四个里程碑:传统的地理学、科学的地理学、人本的地理学和多样化的地理学,包罗了地理学领域的各主要思想流派,是一部出色的地理学综合评述性著作。2021年本书被列为“地理科学十大经典读本”。
-
西海长云赵丰青海地处祖国的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三山高耸于此,三江发源于此,一湖碧水,无穷旷野。它东接中原甚至远跨长江流域,西达新疆南道,北通河西走廊,南临西藏雪域,道路畅通,盘踞要津。丝绸之路青海道开拓甚早,但其繁盛则在吐谷浑时期。公元4 世纪初,鲜卑族慕容吐谷浑率部西迁青海,约于313 年建吐谷浑国,至663 年被吐蕃所灭,历时约350年。“西海长云:6—8世纪的丝绸之路青海道”展览简述吐谷浑国历史,并以近40年来海西地区吐谷浑—吐蕃相关考古发现为依据,通过一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精美观赏效果的文物,展示6—8世纪(包括吐蕃时期)吐谷浑人的生活、文化和艺术史,揭示青海道在沟通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多元融合历史过程的重要地位。西海万里路,长云暗雪山。让我们来倾听青海更西的众多珍贵文物讲述的丝绸之路青海道的故事。
-
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刘卫东 等本书是中国科学院“丝路环境”专项的重要成果,由数十位中外学者共同执笔完成。本书首先基于政策、文献、报道等相关回顾分析提出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战略途径,而后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应对气候变化、减贫、可持续生计等领域进行深入解析,并选取咸海、亚吉铁路、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9个建设案例以及老挝、柬埔寨、尼日利亚等典型国家进行深入研究。本书图文并茂,从建设案例到重点领域、重点国别等多个维度系统探索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路径,是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读本。
-
丝绸之路[德]丽塔·亨斯内容简介: 本书《丝绸之路:连通伊斯坦布尔和中国西安的历史之路》,是以图文的方式对丝绸之路西方名城伊斯坦布尔至东方古都西安路段进行的全景展示,通过图片将遥远的丝绸之路呈现于纸上,通过文字科普丝绸之路沿线的久远历史和灿烂文明。本书从丝绸之路西段的伊斯坦布尔出发,分为北线、南线,然后进入丝绸之路中段,从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开始,经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喀什,从而走进了丝绸之路东段,后途经我国新疆、甘肃、陕西而行至丝绸之路的终点西安。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上,世界遗产云集,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无数铃声遥过碛,人们至今依然对这条古道心驰神往,通过本书,读者可以领略到人类文明的丰富多彩,可以认识到人类文明交流的重大意义,从而加深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和理解。 早在遥远的古代,无数珍奇商品就已经在这条连接了西方罗马帝国与东亚古国的贸易路线上运输,往来的商队络绎不绝。从西汉的张骞通西域,到如今已提出10周年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风光壮美的在地理位置上连通东西方的走廊,更是一条展示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走向遥远广阔异域的勇气之路。这条古老的商道再次焕发出火热的青春。随着千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交往融合,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古城、世界遗产云集,书中介绍了10余个国家,30处世界遗产,撒马尔罕、布尔萨、卡帕多基亚、高加索山保护区、库尼亚-乌尔根奇、叙利亚北部古村落群、戈勒斯坦宫、伊斯法罕、天山山脉、玉门关、交河故城、克孜尔石窟、麦积山石窟、大雁塔……这些令人心生向往的珍贵遗产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大自然瑰丽风景的集中展现。本书从历史、地理、人文的角度对这些辉煌灿烂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向读者进行科普,并用高质量的摄影图片向读者展示这些丝绸之路上的绝美风景,读者虽未能亲至,却仿若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