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2000年问题软件测试
作者:(美)[W.佩里]William Perry著;潇湘工作室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01-01
ISBN:9787115078360
定价:¥38.00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解决2000年问题的测试计划,人书从评估用户是否对2000年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入手,逐步讨论了着手测试的方针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介绍了执行2000年问题测试过程的9步计划。书中提供了大量的方法,用于验证2000年问题评估工作和计划的充分性,并确认软件是否能够适应2000年问题的到来。本书适用于与2000年问题测试有关的所有技术和管理人员。
作者简介
暂缺《2000年问题软件测试》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对2000年问题的认识
1.1 2000年问题严重性
1.1.1 测试用户对2000年问题的认识
1.1.2 2000年问题的影响
1.2 解决2000年问题适应性问题
1.2.1 评估认识水平和整理反馈意见
1.2.2 估计问题
1.2.3 计划解决方案
1.2.4 实施解决方案
1.2.5 测试工作——持续阶段
1.2.6 跟踪2000年问题项目
1.3 实现步骤与测试工作的相互关系
1.4 2000年问题测试工作牵涉的问题
1.5 总结
第二章 2000年问题的测试战略
2.1 风险的定义
2.2 确定风险的原因
2.3 确定测试工作的成本
2.4 建立2000年问题的测试策略
2.4.1 选择建立测试策略的进程
2.5 2000年问题软件测试工作的结构方法
2.6 开发2000年问题软件测试工作的结构化方法
2.6.1 理解测试因素并进行排序
2.6.2 创建测试战略
2.6.3 创建测试战略的范例
2.7 测试方法简介
2.8 总结
第三章 2000年问题的测试方法
3.1 测试什么
3.1.1 缺陷难以发现的原因
3.1.2 隐低测试成本
3.1.3 生存期内的2000年问题
3.2 什么是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3.2.1 计算机系统中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的范例
3.3 功能化和结构化测试
3.3.1 两种测试方法都要使用的原因
3.4 使用准确性和合法性验证技术进行结构化和功能化测试
3.5 测试人员工作平台
3.6 2000年问题支持工具
3.7 2000年问题测试方法检查表
第四章 2000年问题的九步测试过程
4.1 定义过程
4.1.1 使用V测试的概念
4.2 建立2000年问题项目组
4.3 组织2000年问题测试组
4.3.1 挑选测试组成员
4.3.2 建立测试目标
4.4 2000年问题过程中的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4.4.1 2000年问题评估阶段的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4.4.2 2000年问题规划阶段的准确验证
4.4.3 2000年问题实现阶段的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4.5 2000年问题的九步测试过程简介
4.5.1 使用九步测试过程简介
4.6 工作平台要求的技能
4.7 总结
第五章 第一步:验证2000年问题的评估结果
5.1 综述
5.2 目标
5.3 牵涉的问题
5.4 工作平台
5.5 输入
5.6 执行过程
5.6.1 任务1:验证处理的风险
5.6.2 任务2:验证已考虑的领域
5.6.3 任务3:验证评估的完整性
5.6.4 任务4:验证被标识的软件
5.6.5 任务5:验证接口软件
5.7 检查过程
5.8 输出
5.9 指导原则
5.10 总结
第六章 第二步:制订2000年问题测试计划
6.1 综述
6.2 目的
6.3 牵涉的问题
6.4 工作平台
6.4.1 2000年问题适应性计划中的关键过程
6.4.2 制订2000年问题测试计划的工作平台
6.5 输入
6.6 执行过程
6.6.1 任务1:确定测试目标
6.6.2 任务2:制订测试矩阵
6.6.3 任务3:定义测试的管理
6.6.4 任务4:编写测试计划
6.7 检查步骤
6.8 输出
6.9 指导原则
6.10 总结
第七章 第三步:检验供应商的适应能力
7.1 综述
7.2 目标
7.3 牵涉的问题
7.4 工作平台
7.5 输入
7.6 执行过程
7.6.1 任务1:审查供应商的合同,对供应商的能力进行评估
7.6.2 任务2:说明2000年问题适应性进展状况
7.6.3 任务3:与供应商共同进行测试
7.7 检查过程
7.8 输出
7.9 指导原则
7.10 总结
第八章 第四步:验证2000年问题计划的充分性
8.1 综述
8.2 目标
8.3 牵涉的问题
8.4 工作平台
8.5 输入
8.6 执行过程
8.6.1 任务1:成立评审工作组
8.6.2 任务2:制订评审计划
8.6.3 2000年问题计划的阶段和相关的关键过程
8.6.4 安装阶段
8.6.5 任务3:2000年问题项目计划的评审
8.6.6 任务4:召开评审会议
8.6.7 任务5:后续工作
8.7 检查过程
8.8 输出
8.9 指导原则
第九章 第五步:审查软件的可交付性
9.1 综述
9.2 目标
9.3 牵涉的问题
9.4 工作平台
9.5 输入
9.5.1 正式审查任务
9.5.2 正式审查缺陷分类
9.6 执行过程
9.6.1 任务1:计划和组织
9.6.2 任务2:会议概述
9.6.3 任务3:个人准备
9.6.4 2000年问题适应性检查表
9.6.5 任务4:审查会议
9.6.6 任务5:修改和后续工作
9.7 检查过程
9.8 输出
9.9 指导原则
第十章 第六步:验证2000年问题的修正软件
10.1 目标
10.2 综述
10.3 牵涉的问题
10.4 工作平台
10.5 输入
10.6 执行过程
10.6.1 任务1:分解测试矩阵
10.6.2 任务2:控制对2000年项目计划的改动
10.6.3 任务3:为动态测试建立数据
10.6.4 任务4:执行测试
10.6.5 任务5:记录测试结果
10.7 检查过程
10.8 输出
10.9 指导原则
10.10 总结
第十一章 第七步:执行接收测试
11.1 综述
11.2 目标
11.3 牵涉的问题
11.4 工作平台
11.5 输入
11.6 执行过程
11.6.1 任务1:定义接收标准
11.6.2 任务2:建立接收计划
11.6.3 任务3:执行接收计划(进行接收测试和评估)
11.6.4 任务4:接收决定
11.7 检查过程
11.8 输出
11.9 指导原则
11.10 总结
第十二章 第八步:准备2000年项目的测试报告
12.1 目标
12.2 综述
12.3 工作平台
12.4 输入
12.4.1 测试计划和项目计划
12.4.2 预期处理结果
12.4.3 存储测试期间收集到的数据
12.5 执行过程
12.5.1 步骤1:报告2000年项目状况
12.5.2 步骤2:报告中间性测试结果
12.6 检查过程
12.7 输出
12.8 指导原则
12.9 总结
第十三章 第九步:监视2000年项目实现的改变
13.1 综述
13.2 目标
13.3 牵涉的问题
13.4 工作平台
13.5 输入
13.6 执行过程
13.6.1 任务1:测试重新启动/恢复计划的充分性
13.6.2 任务2:确认正确的改变已投入运行
13.6.3 任务3:确认多余的版本已被删除
13.6.4 任务4:监视生产
13.6.5 任务5:编制问题文档
13.7 检查过程
13.8 输出
13.9 指导原则
13.10 结论
附录 A 信息系统软件测试常用专业知识
A.1 CBOK类别1:测试管理
A.1.1 知识领域1:沟通
A.1.2 知识领域2:专业发展
A.1.3 知识领域3:测试概念
A.1.4 知识领域4:测试环境
A.2 CBOK类别2:测试计划
A.2.1 知识领域5:风险分析
A.2.2 知识领域6:开发方法和环境
A.2.3 知识领域7:测试方法和技术
A.2.4 知识领域8:计划过程
A.3 CBOK类别3:执行测试
A.3.1 知识领域9:难证方法
A.3.2 知识领域10:测试工具
A.3.3 知识领域11:测试实例设计
A.3.4 知识领域12:执行测试
A.4 CBOK类别4: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
A.4.1 知识领域13:缺陷培训和管理
A.4.2 知识领域14:评估测试结果
A.4.3 知识领域15:定量方法
A.4.4 知识领域16:测试报告
附录 B 1997年质量保证学会(QAI)关于软件测试活动的调查
B.1 重大发现
B.2 总体信息
B.3 测试功能
B.4 测试过程
B.5 工资/报酬
B.6 评论
附录 C 2000年问题Web站点
附录 D 词汇表
1.1 2000年问题严重性
1.1.1 测试用户对2000年问题的认识
1.1.2 2000年问题的影响
1.2 解决2000年问题适应性问题
1.2.1 评估认识水平和整理反馈意见
1.2.2 估计问题
1.2.3 计划解决方案
1.2.4 实施解决方案
1.2.5 测试工作——持续阶段
1.2.6 跟踪2000年问题项目
1.3 实现步骤与测试工作的相互关系
1.4 2000年问题测试工作牵涉的问题
1.5 总结
第二章 2000年问题的测试战略
2.1 风险的定义
2.2 确定风险的原因
2.3 确定测试工作的成本
2.4 建立2000年问题的测试策略
2.4.1 选择建立测试策略的进程
2.5 2000年问题软件测试工作的结构方法
2.6 开发2000年问题软件测试工作的结构化方法
2.6.1 理解测试因素并进行排序
2.6.2 创建测试战略
2.6.3 创建测试战略的范例
2.7 测试方法简介
2.8 总结
第三章 2000年问题的测试方法
3.1 测试什么
3.1.1 缺陷难以发现的原因
3.1.2 隐低测试成本
3.1.3 生存期内的2000年问题
3.2 什么是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3.2.1 计算机系统中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的范例
3.3 功能化和结构化测试
3.3.1 两种测试方法都要使用的原因
3.4 使用准确性和合法性验证技术进行结构化和功能化测试
3.5 测试人员工作平台
3.6 2000年问题支持工具
3.7 2000年问题测试方法检查表
第四章 2000年问题的九步测试过程
4.1 定义过程
4.1.1 使用V测试的概念
4.2 建立2000年问题项目组
4.3 组织2000年问题测试组
4.3.1 挑选测试组成员
4.3.2 建立测试目标
4.4 2000年问题过程中的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4.4.1 2000年问题评估阶段的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4.4.2 2000年问题规划阶段的准确验证
4.4.3 2000年问题实现阶段的准确性验证和合法性验证
4.5 2000年问题的九步测试过程简介
4.5.1 使用九步测试过程简介
4.6 工作平台要求的技能
4.7 总结
第五章 第一步:验证2000年问题的评估结果
5.1 综述
5.2 目标
5.3 牵涉的问题
5.4 工作平台
5.5 输入
5.6 执行过程
5.6.1 任务1:验证处理的风险
5.6.2 任务2:验证已考虑的领域
5.6.3 任务3:验证评估的完整性
5.6.4 任务4:验证被标识的软件
5.6.5 任务5:验证接口软件
5.7 检查过程
5.8 输出
5.9 指导原则
5.10 总结
第六章 第二步:制订2000年问题测试计划
6.1 综述
6.2 目的
6.3 牵涉的问题
6.4 工作平台
6.4.1 2000年问题适应性计划中的关键过程
6.4.2 制订2000年问题测试计划的工作平台
6.5 输入
6.6 执行过程
6.6.1 任务1:确定测试目标
6.6.2 任务2:制订测试矩阵
6.6.3 任务3:定义测试的管理
6.6.4 任务4:编写测试计划
6.7 检查步骤
6.8 输出
6.9 指导原则
6.10 总结
第七章 第三步:检验供应商的适应能力
7.1 综述
7.2 目标
7.3 牵涉的问题
7.4 工作平台
7.5 输入
7.6 执行过程
7.6.1 任务1:审查供应商的合同,对供应商的能力进行评估
7.6.2 任务2:说明2000年问题适应性进展状况
7.6.3 任务3:与供应商共同进行测试
7.7 检查过程
7.8 输出
7.9 指导原则
7.10 总结
第八章 第四步:验证2000年问题计划的充分性
8.1 综述
8.2 目标
8.3 牵涉的问题
8.4 工作平台
8.5 输入
8.6 执行过程
8.6.1 任务1:成立评审工作组
8.6.2 任务2:制订评审计划
8.6.3 2000年问题计划的阶段和相关的关键过程
8.6.4 安装阶段
8.6.5 任务3:2000年问题项目计划的评审
8.6.6 任务4:召开评审会议
8.6.7 任务5:后续工作
8.7 检查过程
8.8 输出
8.9 指导原则
第九章 第五步:审查软件的可交付性
9.1 综述
9.2 目标
9.3 牵涉的问题
9.4 工作平台
9.5 输入
9.5.1 正式审查任务
9.5.2 正式审查缺陷分类
9.6 执行过程
9.6.1 任务1:计划和组织
9.6.2 任务2:会议概述
9.6.3 任务3:个人准备
9.6.4 2000年问题适应性检查表
9.6.5 任务4:审查会议
9.6.6 任务5:修改和后续工作
9.7 检查过程
9.8 输出
9.9 指导原则
第十章 第六步:验证2000年问题的修正软件
10.1 目标
10.2 综述
10.3 牵涉的问题
10.4 工作平台
10.5 输入
10.6 执行过程
10.6.1 任务1:分解测试矩阵
10.6.2 任务2:控制对2000年项目计划的改动
10.6.3 任务3:为动态测试建立数据
10.6.4 任务4:执行测试
10.6.5 任务5:记录测试结果
10.7 检查过程
10.8 输出
10.9 指导原则
10.10 总结
第十一章 第七步:执行接收测试
11.1 综述
11.2 目标
11.3 牵涉的问题
11.4 工作平台
11.5 输入
11.6 执行过程
11.6.1 任务1:定义接收标准
11.6.2 任务2:建立接收计划
11.6.3 任务3:执行接收计划(进行接收测试和评估)
11.6.4 任务4:接收决定
11.7 检查过程
11.8 输出
11.9 指导原则
11.10 总结
第十二章 第八步:准备2000年项目的测试报告
12.1 目标
12.2 综述
12.3 工作平台
12.4 输入
12.4.1 测试计划和项目计划
12.4.2 预期处理结果
12.4.3 存储测试期间收集到的数据
12.5 执行过程
12.5.1 步骤1:报告2000年项目状况
12.5.2 步骤2:报告中间性测试结果
12.6 检查过程
12.7 输出
12.8 指导原则
12.9 总结
第十三章 第九步:监视2000年项目实现的改变
13.1 综述
13.2 目标
13.3 牵涉的问题
13.4 工作平台
13.5 输入
13.6 执行过程
13.6.1 任务1:测试重新启动/恢复计划的充分性
13.6.2 任务2:确认正确的改变已投入运行
13.6.3 任务3:确认多余的版本已被删除
13.6.4 任务4:监视生产
13.6.5 任务5:编制问题文档
13.7 检查过程
13.8 输出
13.9 指导原则
13.10 结论
附录 A 信息系统软件测试常用专业知识
A.1 CBOK类别1:测试管理
A.1.1 知识领域1:沟通
A.1.2 知识领域2:专业发展
A.1.3 知识领域3:测试概念
A.1.4 知识领域4:测试环境
A.2 CBOK类别2:测试计划
A.2.1 知识领域5:风险分析
A.2.2 知识领域6:开发方法和环境
A.2.3 知识领域7:测试方法和技术
A.2.4 知识领域8:计划过程
A.3 CBOK类别3:执行测试
A.3.1 知识领域9:难证方法
A.3.2 知识领域10:测试工具
A.3.3 知识领域11:测试实例设计
A.3.4 知识领域12:执行测试
A.4 CBOK类别4: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
A.4.1 知识领域13:缺陷培训和管理
A.4.2 知识领域14:评估测试结果
A.4.3 知识领域15:定量方法
A.4.4 知识领域16:测试报告
附录 B 1997年质量保证学会(QAI)关于软件测试活动的调查
B.1 重大发现
B.2 总体信息
B.3 测试功能
B.4 测试过程
B.5 工资/报酬
B.6 评论
附录 C 2000年问题Web站点
附录 D 词汇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