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医学大成(10)
作者:曹炳章原辑;吴少祯主校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10-01
ISBN:9787800896583
定价:¥91.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神农本草经》提要《本草经》三卷,传为神农所作,故曰《神农本草经》。但《汉书·艺文志》不录。考《汉书》平帝纪则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沼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始见本草之名。或曰:上古未有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渐多,张华辈始就古学,附以新说,编述成书,由是本草乃见于经录。寇宗爽曰:《汉书》虽言本草,不能断自何代所作。《淮南子》虽言神农尝本草以和药,亦无本草之名。惟《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则本草之名,实自黄帝始。韩保升曰:药有玉石草木鸟兽虫鱼,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能轻身益气者;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下品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书为魏吴普增辑,再由孙星衍等博采《名医别录》、《太平御览》及经史诸子百家而辑述之。关于药物学说,虽已完备,其所引据,于性味功用,实无所发明。盖孙氏非知医者,亦无足怪,其于名物形状,罗列富有,惟莫辨是非。如水萍与藻菽并列,柳华和柽杞同种,均有未合。兹备录各家考证,以待来哲之攻究。今所以舍顾本而从孙刊者,取其征引之丰富耳。至于名家之是非,功用之变化,在善读者之自得之矣。片断:云母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云珠,一名云华,一名云英,一名云液,一名云沙,一名磷石,生山谷。《名医》曰:生太山,齐卢山,及琅邪,北定山石间,二月采(此录《名医》说者,即是仲景元化,及普所说,但后人合之,无从别耳,亦以补普书不备也)。案《列仙传》云:方回,炼食云母。《抱朴子》仙药篇云: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以季夏服之。晶晶纯白名磷石,可以四时长服之也。李善文选注:引异物志,云母一名云精,人地万岁不朽,说文无磷字。《玉篇》云:磷薄也,云母之别名。玉泉味甘平。主五藏百病,柔筋强骨,安魂魄,长肌肉,益气,久服耐寒暑(《御览》引耐字多作能,古通),不饥渴,不老神仙。人临死服五斤,死三年色不变。一名玉札(《御览》引作玉浓,《初学记》引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御览》又引云,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则杜疑当作桃),生山谷。吴普曰:玉泉,一名玉屑,神农岐柏雷公,甘;李氏,平。畏冬华,恶青竹(《御览》),白玉杜如白头公(同上,事类赋引云,白玉体如白首翁)。案《周礼》玉府:王斋,则供食玉。郑云: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郑司农云:王斋,当食玉屑。《抱朴子》仙药篇云: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之为水,亦可以葱浆,消之为炲,亦可饵以为丸,亦可烧以为粉,服之,一年以上,入水不沾,入火不灼,刃之不伤,百毒不犯也。不可用已成之器,伤人无益,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阗国白玉尤善,其次有南阳徐善亭部界界中玉,及日南,卢容水中玉,亦佳。石钟乳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御览》引云,一名留公乳,大观本作一名公乳,黑字)。生山谷。吴普曰:钟乳,一名虚中,神农辛,桐君黄帝医和甘,扁鹊甘无毒(《御览》引去李氏,大寒)。生山谷。(《御览》引云,太山山谷)。阴处岸下,溜汁成(《御览》引作溜汁所成聚),如乳汁,黄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阴干(凡《吴普本草》,掌禹锡所引者不复注,惟注其出《御览》诸书者)。名医曰:一名公乳,一名芦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及太山,采无时。案范子计然云:石钟乳出武都,黄白者善(凡引计然,多出《艺文类聚》,文选注,《御览》及《大观本草》)。《列仙传》云:卬疏,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钟当为潼,说《云乳汁》也,钟假音字。涅石(旧作矾石,据郭璞注,《山海经》引作涅石)味酸寒。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创,目痛,坚筋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一名羽涅,生山谷。吴普曰:矾石一名羽涅,一名羽泽,神农岐伯酸,扁鹊咸,雷公酸,无毒,生河西,或陇西,或武都,石门。采无时,岐伯,久服伤人骨(《御览》)。《名医》曰:一名羽泽,生河西及陇西,武都,石门,采无时。案:《说文》无矾字,《玉篇》云:矾石也,涅,矾石也。《西山经》云:女床之山,其阴多涅石。郭璞云即矾石也,楚人名为涅石,秦名为羽涅也,《本草经》亦名曰涅石也,范子计然云:矾石出武都。《淮南子》俶真训云:以涅染缁。高诱云:涅,矾石也,旧,涅石作矾石,羽涅作羽涅非。消石味苦寒。主五藏积热,胃张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御览》引云一名芒硝,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吴普曰:消石,神农苦,扁鹊甘(丹出掌禹锡所引,亦见《御览》者,不箸所出)。《名医》曰:一名芒硝,生益州,及五都,陇西,西羌,采无时。案范子计然云:硝石出陇道,据名医,一名芒硝,又别出芒消条,非;北山经云:京山,其阴处有元石肃,疑石肃,即硝异文。朴消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生山谷。吴普曰:朴硝石,神农岐伯雷公无毒,生益州,或山阴,入土,千岁不变,炼之不成,不可服(《御览》)《名医》曰:一名消石朴,生益州,有盐水之阳,采无时。案:《说文》云:朴,木皮也,此盖消石外裹如玉璞耳,旧作硝,俗字。滑石味甘寒。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长年。生山谷。《名医》曰:一名液石,一名共石,一名脱石,一名番石,生赭阳,及太山之阴,或掖北,白山山,或卷山,采无时。案范子计然云:滑石,白滑者善;南越志云:膋城县出膋石,即滑石也。石胆味酸寒。主明目,目痛,金创,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神仙。能化铁为铜,成金银(《御览》引作合成)。一名毕石,生山谷。吴普曰:石胆神农酸,小寒;李氏,小寒;桐君辛有毒;扁鹊苦无毒(《御览》引云,一名黑石,一名铜勒,生羌道或名青山,二月瘐子辛丑采)。《名医》曰:一名黑石,一名棋石,一名铜勒,生羌道,羌里,句青山,二月瘐子辛丑日采。案范子计然云:石胆出陇西羌道;陶宏景云:《仙经》一名立制石,《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孜,置石胆丹沙,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图经》曰:故翰林学士杨亿尝笔记直史馆杨嵎,有疡生于颊,人语之,依郑法合烧,药成。注之疮中,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也。空青味甘寒。生眚盲,耳聋。明目,利九窍,通血脉,养精神。久服,轻身延年不老。能化铜铁铅锡作金。生山谷。吴普曰:空青,神农甘,一经酸,久服,有神仙玉女来时,使人志高(《御览》)。《名医》曰:生益州及越巂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其腹中空,三月中旬,采,亦无时。案《西山经》云:皇人之山,其下多青;郭璞云:空青曾青之属;范子计然云:空青出巴郡;司马相如赋云丹青。张揖云:青,青雘也;颜师古云:青雘,今之丹青也。本书前言前言曹炳章(1877~1956),字赤电,近代浙江鄞县曹妙乡人,商人曹显卿之子。炳章幼承庭训,学习经商,拜师于绍兴方晓安门下。时年尚少,即志在医,料理业务之余,则诵读医经,禁膏继晷,孜孜不倦。其师见其可造,赠以《内经》、《金匮》及历代医书。自此,益刻苦自角,晨夕研求,历七载而妙悟医理,声誉鹊起。年二十余,应聘任春成及致大药栈经理,兼行医。此时,财力稍裕,则广收医药孤本秘籍,揣摩研读,学术益精。光绪癸卯(1903)年,浙江名医何廉臣,创办《绍兴医药月报》,邀请炳章任编辑,遂得以问业于何氏,并钻研叶、薛、吴、王四家温暑治法,医道乃大行。先后应诊于同善、同义药局,并创办“和剂药局”,日治近百人,皆应手奏效,危险大症,无不药到病除,名望日隆,病家争先延致。上海神州医药总会成立,炳章出任绍兴分会评议,首倡改良药品,并创办医药卫生报,订正丸散方及炮制药物法,以身作则,旨在振兴中医,造福病家。1920年废止中医事起,炳章被公举为绍兴医药学会会长,与裘吉生等代表中医界赴南京请愿,并组织成立中央国医馆,任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在此期间,他面对海禁开放,西学东渐,中医衰落之情状,应大东书局之请,奋而约集名医,遍览群书,精选中医典籍中的珍本、孤本、抄本,进行整理,共同批校圈注,补阙正谬。历三十年,于万种古籍中,精选出365种,编成巨帙,名曰《中国医学大成》。炳章不仅汇编此书,其自著医书亦甚多,除《霍乱寒热辨证》、《医医病书》、《辨舌指南》刊行外,尚有22种未梓,其手稿仍存。炳章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为中医古籍的保存和普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在当时倍受中医界的推崇,认为此书是“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原书共计365种,分13类,曰医经、药物、诊断、方剂、通治、外感、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医案以及痘疹、推拿、疑难杂症等。每书均写有提要,以明此书之来历、内容之要点;每一类之中均按年代先后次序排列,以便考证。可惜此书刊行未半,日本人侵入,印刷被迫中断,仅有136种问世。199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与岳麓书社均将曹氏所刊之书影印出版。之后,岳麓书社又将曹氏已列书目而未刊的医书,稍作调整增补,作“续编”影印刊行,完成了曹氏未完成的大业。《中国医学大成》的编纂对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整理保存了大量的中医经典秘籍。是书搜求博采秦汉至清末的海内孤本、珍本、抄本,殆有万余种,约集名医,精校圈点,厘订精选365种。其所选之书,皆医籍中之精华,如医经类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等;本草类有《神农本草经》、《本草衍义》、《雷公炮制药性解》等;伤寒金匮类有《伤寒贯珠集》、《伤寒补例》、《伤寒来苏集》、《金匮要略心典》等;温病类有《温热逢源》、《瘟疫论》等;通治类有《医学心悟》、《周慎斋医书》、《医学源流论》等;医案医话类有《柳州医话》、《吴鞠通医案》等;此外尚有临床各科、生理、病理、诊断等重要书籍。其次,系统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曹氏将其所选医籍分为13类,每一类之中则按朝代先后为序,每一种书之前有提要,简介全书要点,这样,尽管全书博大,但条理清晰、系统连贯,阅一书则遍览历代医论,窥一类则尽知各家学说,中医精论全在此书之中。再次,普及推广了中医学术理论。当时正值废止中医案起之时,中医学术低迷衰微,此书的出版无疑是一支兴奋剂,使整个中医界振奋起来,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就对提高整体中医素质,使之立于不败之地而言,此书同样作出了巨大贡献。凡治医者,非博览存书,无以阐明医术,医术不精,何谈着手成春?然秦汉至今,医书逾万,即使毕生考校,犹恐不能,况且一般人所购医书,版本不良,校勘不精,错误百出,怎能精通医理?此书一出,实为业医之准绳,医门之法律,而被称为“寿世宝藏,医林巨观”。即使现在也同样如此!鉴于此,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重新对此书(仅限于曹炳章厘定刊行的136种)进行点校整理出版,以满足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需要。此次整理,在尽量维护原书风格的同时,进行了必要地调整,以方便当今读者阅读,几点原则,简述如下:1.全书以现代简化字,标点符号横排:2.由于版式的变更,原方位词“左”、“右”一律径改为“下”、“上”;3.出于今人的用字习惯,原书“已上”、“已下”一律径改为“以上”、“以下”,量词“钟”径改为“盅”;4.中药名称除将“黄耆”径改为“黄芪”外,一律不作改动;5.凡属书名,一律加书名号,不出注;6.如明显系由刊刻,抄写等所致的错误,则径予改正。如“灸甘草”改为“炙甘草”等等;7.原书眉批内容,移于相应章节中,前加“眉批”二字,不出注。限于我们的整理水平,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整理者1997年6月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医学大成(10)》作者简介
目录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录
第一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灵枢识
第二册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一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第三册
脉经
玉函经
重订太素脉秘诀
脉语
医灯续焰
脉说
望诊遵经
重订诊家直诀
临证验舌法
察舌辨症新法
脉学辑要评
针灸甲乙经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针灸素难要旨
第四册
瘟疫论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
张氏温暑医旨
瘟疫明辨
温热暑疫全书
温证指归
温热病指南集
南病别鉴
痧胀玉衡
疟疾论
湿温时疫治疗法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伏气解
伏邪新书
伏阴论
羊毛瘟论
温热逢源
随息居霍乱论
瘟疫霍乱答问
霍乱审证举要
鼠疫抉微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第五册
十药神书
增订十药神书
痰火点雪
慎柔五书
理虚元鉴
虚损启微
何氏虚劳心传
症因脉治
周慎斋遗书
医原
脉因证治
韩氏医通
医林改错
医学举要
第六册
一草亭目科全书
异授眼科
银海指南
口齿类要
尤氏喉科秘书
重订咽喉脉证通论
喉舌备要秘旨
包氏喉证家宝
重订囊秘喉书
正体类要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疠科全书
痰疠法门
徐评外科正宗
第七册
盘珠集胎产证治
胎产指南
重订产孕集
女科切要
经效产宝
女科经纶
校注妇人良方
慈幼新书
原瘄要论
麻疹备要方论
活幼心书
幼科直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集成
第八册
眉寿堂方案选存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孙文垣医案
三家医案合刻
张畹香医案
程杏轩医案
何澹安医案
邵兰荪医案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馤塘医话
先哲医话
潜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对山医话
客尘医话
第九册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儒门事亲
重订灵兰要览
肯堂医论
知医必辨
研经言
医学读书记
读医随笔
市隐庐医学杂著
叶选医衡
医学源流论
慎疾刍言
医暇卮言
医学心悟
第十册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中国医学大成》(第十册)总目录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神农本草经》目录
卷一
上经
丹沙
云母
玉泉
石钟乳
涅石
消石
朴消
滑石
石胆
空青
曾青
禹余粮
太乙余食
白石英
紫石英
青石、赤石 黄石 白石 黑石脂等
白青
扁青
菖蒲
鞠华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黄
术
菟丝子
牛膝
充蔚子
女萎
防葵
柴胡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署豫
薏苡仁
泽泻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奄闾子
析萤子
蓍实
赤芝
卷柏
蓝实
芎
蘼芜
黄连
络石
蒺藜子
黄芪
肉松蓉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营实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茜根
飞廉
五味子
旋华
兰草
蛇床子
地肤子
景天
因陈
杜若
沙参
白兔藿
徐长卿
石龙刍
薇衔
云实
王不留行
升麻
青蘘
姑活
别羁
屈草
淮木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实
枸杞
柏实
伏苓
榆皮
酸枣
蘗木
干漆
五加皮
蔓荆实
辛夷
桑上寄生
杜仲
女贞实
木兰
蕤核
橘柚
发髲
龙骨
麝香
牛黄
熊脂
白胶
阿胶
丹雄鸡
雁肪
石蜜
蜂子
蜜蜡
牡蛎
龟甲
桑蜱蛸
海蛤
文蛤
蠡鱼
鲤鱼胆
藕实茎
大枣
葡萄
蓬藟
鸡头实
胡麻
麻贲
冬葵子
苋实
瓜蒂
瓜子
苦菜
卷二
中经
雄黄
石流黄
雌黄
水银
石膏
慈石
凝水石
阳起石
孔公孽
殷孽
铁精
理石
长石
肤青
干姜
臬耳实
葛根
栝楼根
苦参
当归
麻黄
通草
芍药
蠡实
瞿麦
元参
秦艽
百合
知母
贝母
白芷
淫羊藿
黄芩
狗脊
石龙芮
茅根
紫菀
紫草
败酱
白鲜
酸酱
紫参
藁本
石韦
萆薢
白薇
水萍
王瓜
地榆
海藻
泽兰
防己
款冬花
牡丹
马先蒿
积雪草
女菀
王孙
蜀羊泉
爵床
假苏
翘根
桑根白皮
竹叶
吴茱萸
卮子
芜荑
枳实
厚朴
秦皮
秦菽
山茱萸
紫葳
猪苓
白棘
龙眼
松罗
卫矛
合欢
白马茎
鹿茸
牛角角思
羚羊角
牡狗阴茎
麢羊角
犀角
燕屎
天鼠屎
猥皮
露蜂房
鳖甲
蟹
柞蝉
蛴螬
乌贼鱼骨
白僵蚕
鲍鱼甲
樗鸡
蛞蝓
石龙子
木虻
蜚虻
蜚廉
魔虫
伏翼
梅实
大豆黄卷
粟米
黍米
蓼实
葱实
水苏
卷三
下经
石灰
礜石
铅丹
粉锡
代赭
戎盐
白垩
冬灰
青琅玕
附子
乌头
天雄
半夏
虎掌
鸢尾
大黄
亭历
桔梗
莨荡子
草蒿
旋复花
藜芦
钩吻
射干
蛇合
恒山
蜀漆
甘遂
白敛
青葙子
颧菌
白及
大戟
泽漆
茵芋
贯众
芜花
牙子
羊踯躅
商陆
羊蹄
篇蓄
狼毒
白头翁
鬼臼
羊桃
女青
连翘
兰茹
乌非
鹿藿
蚤休
石长生
陆英
荩草
牛扁
夏枯草
芜华
巴豆
蜀菽
皂荚
柳华
楝实
郁李仁
莽草
雷丸
桐叶
锌白皮
石南
黄环
溲疏
鼠李
药实根
栾华
蔓椒
豚卵
麋脂
儡鼠
六畜毛蹄甲
虾蟆
马刀
蛇蜕
蚯蚓
螉螉
蜈蚣
水蛭
班苗
贝子
石蚕
雀瓮
蜣螂
蝼蛄
马陆
地胆
鼠妇
荧火
衣鱼
桃核仁
杏核仁
腐婢
苦瓠
水靳
彼子
附吴氏本草十二条
附诸药制使
玉石上部
玉石中部
玉石下部
草药上部
草药中部
草药下部
木药上部
木药中部
木药下部
兽上部
兽中部
兽下部
虫鱼上部
虫鱼中部
虫鱼下部
果上部
果下部
菜上部
米上部
米中部
第一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灵枢识
第二册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一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第三册
脉经
玉函经
重订太素脉秘诀
脉语
医灯续焰
脉说
望诊遵经
重订诊家直诀
临证验舌法
察舌辨症新法
脉学辑要评
针灸甲乙经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针灸素难要旨
第四册
瘟疫论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
张氏温暑医旨
瘟疫明辨
温热暑疫全书
温证指归
温热病指南集
南病别鉴
痧胀玉衡
疟疾论
湿温时疫治疗法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伏气解
伏邪新书
伏阴论
羊毛瘟论
温热逢源
随息居霍乱论
瘟疫霍乱答问
霍乱审证举要
鼠疫抉微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
第五册
十药神书
增订十药神书
痰火点雪
慎柔五书
理虚元鉴
虚损启微
何氏虚劳心传
症因脉治
周慎斋遗书
医原
脉因证治
韩氏医通
医林改错
医学举要
第六册
一草亭目科全书
异授眼科
银海指南
口齿类要
尤氏喉科秘书
重订咽喉脉证通论
喉舌备要秘旨
包氏喉证家宝
重订囊秘喉书
正体类要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疠科全书
痰疠法门
徐评外科正宗
第七册
盘珠集胎产证治
胎产指南
重订产孕集
女科切要
经效产宝
女科经纶
校注妇人良方
慈幼新书
原瘄要论
麻疹备要方论
活幼心书
幼科直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集成
第八册
眉寿堂方案选存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孙文垣医案
三家医案合刻
张畹香医案
程杏轩医案
何澹安医案
邵兰荪医案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馤塘医话
先哲医话
潜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对山医话
客尘医话
第九册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儒门事亲
重订灵兰要览
肯堂医论
知医必辨
研经言
医学读书记
读医随笔
市隐庐医学杂著
叶选医衡
医学源流论
慎疾刍言
医暇卮言
医学心悟
第十册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中国医学大成》(第十册)总目录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神农本草经》目录
卷一
上经
丹沙
云母
玉泉
石钟乳
涅石
消石
朴消
滑石
石胆
空青
曾青
禹余粮
太乙余食
白石英
紫石英
青石、赤石 黄石 白石 黑石脂等
白青
扁青
菖蒲
鞠华
人参
天门冬
甘草
干地黄
术
菟丝子
牛膝
充蔚子
女萎
防葵
柴胡
麦门冬
独活
车前子
木香
署豫
薏苡仁
泽泻
远志
龙胆
细辛
石斛
巴戟天
白英
白蒿
赤箭
奄闾子
析萤子
蓍实
赤芝
卷柏
蓝实
芎
蘼芜
黄连
络石
蒺藜子
黄芪
肉松蓉
防风
蒲黄
香蒲
续断
漏芦
营实
天名精
决明子
丹参
茜根
飞廉
五味子
旋华
兰草
蛇床子
地肤子
景天
因陈
杜若
沙参
白兔藿
徐长卿
石龙刍
薇衔
云实
王不留行
升麻
青蘘
姑活
别羁
屈草
淮木
牡桂
菌桂
松脂
槐实
枸杞
柏实
伏苓
榆皮
酸枣
蘗木
干漆
五加皮
蔓荆实
辛夷
桑上寄生
杜仲
女贞实
木兰
蕤核
橘柚
发髲
龙骨
麝香
牛黄
熊脂
白胶
阿胶
丹雄鸡
雁肪
石蜜
蜂子
蜜蜡
牡蛎
龟甲
桑蜱蛸
海蛤
文蛤
蠡鱼
鲤鱼胆
藕实茎
大枣
葡萄
蓬藟
鸡头实
胡麻
麻贲
冬葵子
苋实
瓜蒂
瓜子
苦菜
卷二
中经
雄黄
石流黄
雌黄
水银
石膏
慈石
凝水石
阳起石
孔公孽
殷孽
铁精
理石
长石
肤青
干姜
臬耳实
葛根
栝楼根
苦参
当归
麻黄
通草
芍药
蠡实
瞿麦
元参
秦艽
百合
知母
贝母
白芷
淫羊藿
黄芩
狗脊
石龙芮
茅根
紫菀
紫草
败酱
白鲜
酸酱
紫参
藁本
石韦
萆薢
白薇
水萍
王瓜
地榆
海藻
泽兰
防己
款冬花
牡丹
马先蒿
积雪草
女菀
王孙
蜀羊泉
爵床
假苏
翘根
桑根白皮
竹叶
吴茱萸
卮子
芜荑
枳实
厚朴
秦皮
秦菽
山茱萸
紫葳
猪苓
白棘
龙眼
松罗
卫矛
合欢
白马茎
鹿茸
牛角角思
羚羊角
牡狗阴茎
麢羊角
犀角
燕屎
天鼠屎
猥皮
露蜂房
鳖甲
蟹
柞蝉
蛴螬
乌贼鱼骨
白僵蚕
鲍鱼甲
樗鸡
蛞蝓
石龙子
木虻
蜚虻
蜚廉
魔虫
伏翼
梅实
大豆黄卷
粟米
黍米
蓼实
葱实
水苏
卷三
下经
石灰
礜石
铅丹
粉锡
代赭
戎盐
白垩
冬灰
青琅玕
附子
乌头
天雄
半夏
虎掌
鸢尾
大黄
亭历
桔梗
莨荡子
草蒿
旋复花
藜芦
钩吻
射干
蛇合
恒山
蜀漆
甘遂
白敛
青葙子
颧菌
白及
大戟
泽漆
茵芋
贯众
芜花
牙子
羊踯躅
商陆
羊蹄
篇蓄
狼毒
白头翁
鬼臼
羊桃
女青
连翘
兰茹
乌非
鹿藿
蚤休
石长生
陆英
荩草
牛扁
夏枯草
芜华
巴豆
蜀菽
皂荚
柳华
楝实
郁李仁
莽草
雷丸
桐叶
锌白皮
石南
黄环
溲疏
鼠李
药实根
栾华
蔓椒
豚卵
麋脂
儡鼠
六畜毛蹄甲
虾蟆
马刀
蛇蜕
蚯蚓
螉螉
蜈蚣
水蛭
班苗
贝子
石蚕
雀瓮
蜣螂
蝼蛄
马陆
地胆
鼠妇
荧火
衣鱼
桃核仁
杏核仁
腐婢
苦瓠
水靳
彼子
附吴氏本草十二条
附诸药制使
玉石上部
玉石中部
玉石下部
草药上部
草药中部
草药下部
木药上部
木药中部
木药下部
兽上部
兽中部
兽下部
虫鱼上部
虫鱼中部
虫鱼下部
果上部
果下部
菜上部
米上部
米中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