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镜湖自撰年谱(清)段光清撰《镜湖自撰年谱(繁体竖排版)》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是清代段光清(1798——1878)对自己一生主要活动的记录。段光清自1846年至1866年在浙江各地为官,历任知县、知府、台道及至浙江按察使。故此书对鸦片战争后和太平天国时期的情况有详细的记载。对当时政府腐败、官吏无能、社会动荡的现实均有所反映。其中对这一时期宁波各方面,如外国侵略、游兵散勇横行、官府无力,以及宁波商业和海运情况,特别是海塘工程的记载,尤为值得重视。
-
扬州画舫录(清)李斗著;汪北平,涂雨公点校本书是“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扬州画舫录》这部书,是作者家居扬州期间,根据《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积三十多年的时间陆续写成的,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诸如扬州的城市区划、运河沿革、工艺、商业、园林、古迹、风俗、戏曲以及文人轶事等各方面的情况,都有记载;有些记载还相当详细具体。这对了解和研究我国十七、八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
中国思想通史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下册)》通过朱熹的思辨哲学及其反动的正宗性质、陆象山的唯心主义“心学”、陈亮思想及其反对思辨哲学的战斗性格、叶適的唯物主义思想及其驻哲学遗产的批判、封建社会后期道教的传统及其僧侣主、宋元之际黄震和邓牧的进步思想、元代马端临进步的史学思、王阳明的唯心主义思想、王廷相、黄绾、吕坤的反道学思想、泰州学派的思想及其阶级性与人民性、泰州学派继承者何心隐的乌托帮社会思想等几章内容介绍了《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下册)》。
-
文史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学术研究工作是一个認識过程。积累资料和辨析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大量估计有资料,才能使研究工作建立在堅實的基础之上。考据就是对资料进行鉴别,去伪存真,辨其精粗美恶。我们不应该夸大资料工作和考据工作的作用,但是必须充分重视它们的作用。《文史》準收辑研究我国古代和近代文学、历史和近代文学、哲学、语言和某些科学技术史等方面的文章。如:一、以资料和考据为主的專题研究;二、稀见资料的辑集、整理,或此类资料的调查报告;三、古籍中某些篇章箋释训诂;四、有关版本、目录、校勘、训诂的研究论文;五、读书心得;六、参考书目;七、从资料和考据角度出发的书评。
-
明经世文编(明)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原名《皇明经世文编》,五百卷,补遗四卷,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选辑,定稿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刻印成书已接近明亡时期。全书采集明代各家文集中有关议论军事、时政、边防、礼仪、赋役、刑法、农事、海运、水利、财政、科举等方面的奏疏和文章而成,对研究明史有重要价值。清朝列为禁书,乾隆时曾多次禁毁,故成为稀有的珍本,中华书局1962年曾据云间平露堂等刊本影印。原书以人为纲,按年代先后编排。书前冠有方岳贡等八篇序言、鉴定名公姓氏、凡例、姓氏爵里总目。中华书局影印本增补了“明经世文编分类目录”和“明经世文编作者姓名索引”,甚便检索。
-
尚书引义(清)王夫之 著,王孝魚 点校及其下流,剐将视臣弑君、子弑父者,亦舆戮囚禁、杀豢均也。何也,遒固无择,生均则杀均也。则将视逐教无过之子、炮烙无辜之民,亦舆薤草、伐木均也。何也。道本燕功,恩不任恩,怨不任怨也。是孔子之钓弋,罪等於商臣宋万;而帝王之彰善痒恶,会不如立观其死之牧人矣。
-
宋大诏令集本社 编编辑推荐:诏令是封建五朝发布的王言,也就是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文书文告,所以它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的一种。本书就是北宋九朝重要王言的彙编。这本书对于研究北宋史事和订正补充史书的漏误,有很大参考价值。
-
陔余丛考(清)赵翼 撰陔余丛考四十三卷 ,清赵翼撰。赵翼字云菘,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人。生于雍正五年丁未(一七二七),卒于嘉庆十九年申戌(一八一四),八十八岁。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诗怀袁牧、蒋并称“江右三大家”,有“李杜诗篇万口傅,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山,各领风骚数百年”佳句。尤精于史学,考据精赅,其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并称干嘉三大考史名著。少时即有文名,干隆二十六年辛巳(一七六一)成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镇安府知府、贵、西兵僃道,后以被劾降级,辞官归里。有瓯北全集行世,包括廿二史札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陔余丛考四十三卷,檐曝杂记六卷、续一卷,皇朝武功纪盛四卷,瓯北诗钞二十卷,瓯北诗话十二卷,瓯北文集五十三卷,瓯北先生年谱一卷。
-
西方的没落(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齐世荣等译据爱金孙的英译本为据,参照了德文原本。
-
文史新建设编辑部 编《文史(第2辑)》主要内容包括:左宦漫录、汉魏中书、李焘年表、热河密札疏证補、泽螺居诗义解结、枚乘《七发》李善注订補、宋词上去声字与剧曲关系及四声体攷证、词调约例——说“犯调”、李清照事迹作品杂考、陸游梦遊黄河、潼关、太华诗初探、江南访曲录要、《经传释词》臆正、与锺君论学书、释“童牛之牿”、“豶豕之牙”、释“震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