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资治通鉴熊逸版 第三辑之秦汉风云熊逸 著对于《资治通鉴》这样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经典,我们该以何种方式读懂它?《资治通鉴熊逸版》给出了答案。这是一项跨越数年的“读史大工程”,作者熊逸用“串讲”的方式,为读者逐字逐句解读《资治通鉴》。他的解读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这项大工程已经进行到了第三辑,内容涵盖《资治通鉴》秦纪三,以及汉纪一至汉纪六,以260个问题为抓手,带你领略秦亡汉兴的恢宏历史。这可能是你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一位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胡亥、赵高、李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韩信、萧何、张良……一桩桩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应接不暇: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争霸、鸿门宴、霸王别姬……一个个亟须追寻的历史真相等待你去探索:陈胜是怎么走向失败的?杀机四伏的鸿门宴是怎么发生的?汉朝外戚干政的问题是怎么来的?……现在,请你跟随熊逸老师的脚步,了解历史的发生,理解历史的发展,最终学会运用历史的思维。
-
贾湖出土绿松石杨玉璋贾湖遗址自从发现以来,共计进行了八次考古发掘,每一次发掘都出土了大量反映古代人类审美的文物,绿松石即为其中一种。绿松石是古代珍贵的矿石,贾湖先民经过古代贸易网络获取周边矿脉出产的绿松石后,进行了大量精细加工,使得绿松石成为贾湖先民珍贵的装饰品。八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绿松石,其中按照考古分类及研究,分成了若干类型,基本可以全方位反映贾湖先民的对装饰品的加工工艺。光管钻技术就有对钻及单面钻等,使用工具有解玉砂及竹木管等,为了解先民的制作工艺提供了真实的考古材料。本书清晰展示了数百幅绿松石的原始及显微镜下的放大图片,首次向社会公布贾湖遗址八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绿松石情况。
-
吴镇烽金文论集吴镇烽该书是作者近60年来所撰学术论文的汇编,共收录论文80多篇,主要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相关问题的考辨,以及利用金文等出土文献所做的先秦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此外还有玺印、封泥、钱币以及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全书分为“论述篇“考释篇”“鉴赏篇”“史地篇”“其他篇”“附录”六部分,集中反映了作者几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和研究面貌。
-
探谜明孝陵王韦明孝陵是六朝古都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也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本书内容包括:朱元璋为何选择钟山为长眠之地、明孝陵神道是否依照北斗七星之谜、古代谒陵礼制要求之谜、明孝陵地宫之谜、康熙乾隆为何屡谒明孝陵、下马坊至大金门历史故道的走向之谜等。本书将以浅显流畅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一一作出解答,即便个别谜团于书中未必会有确定的答案,也无妨于读者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与想象的空间,从而引发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
铜鼓新论潘世雄本书是潘世雄先生广西民族史与民族考古研究工作50年重要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由于学界对于铜鼓的纹饰含义、铜鼓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用法、铜鼓的铸造和族属等诸多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因而目前所得出之结论,不免有片面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书就铜鼓的分类、分期、形制、年代、纹饰意义、历史作用、铸造技术、铸造地点和族属等问题分十二章进行论述,彰显了作者在广西铜鼓研究与民族考古方面的学术造诣,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其对广西铜鼓发展史与民族考古学的基本看法和新观点,对研究和认识广西古代社会发展状况及其特殊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三代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编辑的关于三代及其相关考古研究的论文集。第十集包括考古新资料,都邑探索,墓葬、城址与人群,手工业与重要遗物,天文与祭祀,学术史等六个板块,收录了该研究室在职人员和中外其他科研单位学者的论文29篇。
-
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保护一百周年论文集萃王建平我国是岩画大国,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记录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20多个县市区的1300余处岩画区(点)计有百万幅以上,占世界岩画总遗存的1/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国家对岩画的研究与保护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对岩画的调查与研究中。在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百年之际,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保护一百周年论文集萃》,因篇幅有限,本书共收集了77篇论文,截稿至2020年。还有许多专家学者的专著与论文未能收纳,待未来补篇奉献。谨以本书纪念中国岩画现代研究保护一百周年。
-
铭记峥嵘岁月苏州市老区开发促进会 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革命老区的地位极其重要,意义极为深远。革命老区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第一次成功结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第一块里程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巍巍丰碑的一块奠基石。苏州革命老区是中国广大红色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苏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养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儿女。正是他们那种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勇敢,那种不惧苦难、舍生取义的忠贞,那种顽强拼搏、精忠报国的壮举,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情怀,值得我们一代代人去铭记和传颂。本书详细记录了苏州革命老区的浴血奋斗史及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事迹。
-
绵阳汉平阳府君阙调查研究与保护工程技术报告绵阳博物馆阙体是承载两汉时期建筑、雕刻、绘画、书法等历史信息与综合艺术的重要载体,现存汉阙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河南、山东等地,数量以四川最多,绵阳平阳府君阙是现存汉阙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本书在多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调查,对平阳府君阙的结构、画像雕刻、阙身造像、年代和阙主、史料记载、维修保护历史沿革、周边环境状况、病害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记录,为今后保护研究平阳府君阙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同时,本书介绍了平阳府君阙保护工程申报与审批、工程实施过程、工程措施、工程关键技术与主要材料等内容,特别是结合工程特点与施工中的研究成果,对保护前后阙体稳定性评价、地震对阙体的影响、垫层材料性能与作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为平阳府君阙后续保护提供了详细的基础资料。
-
清代漕运李文治,江太新本书共十四章,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漕运制度的发生和演变、清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漕运的持续、漕粮的财政及赈恤功能、漕粮赋税制度、漕粮的征收兑运和交仓、漕运官制和船制、运丁和屯田、漕粮运道、清中叶后吏治腐败与漕运体制内部矛盾的加剧、清中叶后农村经济的变化及其对漕粮征收的冲击、道光后漕粮改折减赋、道光后漕运招商海运、漕运的停止、漕运与商品经济。在探讨清代漕运史时,本书紧紧抓住地主制经济这一中心线索展开,探讨漕运问题,这是本书理论上的一大突破。本书对沿运河商业城市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考察,从其兴衰中总结出:城市要长盛不衰,必须要注意生产与消费的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