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会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著世界考古论坛会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主办,十几个国家的有名考古学家参与的盛大的学术活动。《世界考古论坛会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研究院,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学主编,是世界考古论坛中发布的优秀论文集。本文集有中外优选学者的历史学和考古学方面的文字,还有当年评出的十大世界考古发现的介绍,有大量的由知名考古学家提供的图片,反映世界各地考古现场的情况。是一本了解世界考古学现状的比较优秀的著作。
-
西域考古记(英) 斯坦因 著,向达 译本书是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三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西域的重要文化成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家、探险家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物的觊觎之心。该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向达翻译,准备生动,文字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译本。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林·亨特(Lynn Hunt)“家庭罗曼史”的概念借自弗洛伊德的理论,指在幻想中挣脱自己平庸的父母,以某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取而代之。在本书中,林·亨特以此概念指称政治或群体的无意识状态,将其视为构成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基调的某种集体而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由此家庭成员的论述构成了本书的叙事结构,并以家国互喻的方式,分析18世纪法国小说、版画中所表达的集体想象,陈述18世纪的法国人视其统治者为父,视其国为家的想法。历史学家林?亨特采用艺术作品与史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人类是如何——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对权力运作进行集体想象;而这种想象,又如何塑造政治与社会的进程,最后这种想象又如何被反塑造。另外,本书的论述并非沿着时间的脉络直线前进,而是在革命十年间颠来倒去地反复叙说,颠覆单一观点的直线史观,呈现给读者另一种解读历史的典范之作。
-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杨哲峰 著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在山东定陶称帝,初都洛阳,后正式定都长安。两汉王朝是古代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则是古代社会最辉煌时期,明清则由盛转衰。本书从“陵与墓”“量制”“民族与边疆”“伎与艺”四个维度,通过分析考古发掘中的墓葬、器物的类型,探讨其年代和族属,进而阐述历史时期(主要聚焦两汉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历史,并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本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
欧洲文明进程·农民地权卷侯建新“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农民与土地关系,是人类文明史上亘古不变的重大课题。土地私有制并非古已有之,产权边界模糊、农民权利缺失,人身依附于土地的产权制度,曾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欧洲亦如此。只是欧洲率先终结了它。本卷阐释了欧洲农民土地产权的变迁:人身自由和私人财产权利生根、成长,是一体两面的历史过程。继英国之后,西北欧等地区涌现越来越多的自由农民;实行现代土地产权变革,逐渐抖掉地权外衣上政治关系碎片,土地获得纯粹经济的形式,奠定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基础。为什么欧洲先胜出?制度安排的高光时刻在现代,根源却在前现代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中世纪解读变得重要起来。这种解读具有世界意义。
-
河洛石刻文化记忆研究黄婕如果说“二十四史”在纸上记录和构建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世界,河洛地区的石刻遗存就是这些历史的具体实践结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实际上传承有序,闪烁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们由华夏文明进程这条隐秘的暗线相连接。河洛古代石刻影响巨大,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记忆凝聚华夏文明的共识和价值原则,进而形成身份认同。本书尝试从“文化”“记忆”相结合的视角,将石刻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与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间的人与石刻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解读河洛地区古代石刻的文化记忆,发现和理解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如何塑造、建构华夏历史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石刻作为精神与物质双重遗产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异彩纷呈 梵华互鉴于江著佛教造像艺术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东汉开始延绵至今,近2000年。在佛造像艺术初入中原之时,保留有大量的域外风格,逐渐至两宋时期形成了完全的本土造像艺术风格,我国佛造像艺术经历了模仿-本土化(局部)-融合-再本土化(完全)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后三国时代(公元534-577),在短短的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佛造像艺术风格经历了两次变化,对于同时代的雕塑艺术以及之后隋唐时期的雕塑艺术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最后阶段,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有所发展、对外交往明显增加,因此大量的吸收了外来文化,同时将其融入到本民族文化中,尤其是在佛造像艺术上。印度笈多时期的佛造像艺术风格通过海丝和绿洲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因此,后三国时代的佛造像艺术前承北魏晚期风格、后启盛唐造像艺术,在我国佛造像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书将通过大量收藏于各博物馆的造像、各大石窟的遗存,系统的介绍后三国时期不同阶段的佛造像艺术风格的特点,并从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分析各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能够使读者更系统、清晰的了解这一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的特点、演变过程及演变原因。
-
80件陶瓷器穿越世界英国阿什莫林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陈依依 译从10万件陶瓷馆藏中精选80件,时间跨度超过5000年,空间范围涵盖近20个国家,以陶瓷为线,开启一段穿越历史的跨文化之旅。从朴素粗糙的陶碗,到宗教仪式中的奢华瓷器,从文艺复兴时期粗野新奇的器物,到以非洲传统工艺为灵感、线条简洁流畅的当代器皿,书中的80件陶瓷器各个精美绝伦、妙趣横生,展示了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所藏陶瓷的纯粹之美。陶瓷是历史的诉说者,它们时刻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商业贸易、风俗习惯和创造力。
-
寻秦迹许卫红;申珅 著兵马俑是大秦帝国实力与气度的象征,兵马俑的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在时代中生活过的证明,他们似秦帝国的一个个细胞,成为大秦帝国最鲜活的注解。 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和秦咸阳城遗址发掘领队许卫红,30年来始终坚持不懈地“寻亲迹”、研究秦史,在本书中,她为我们呈现了兵马俑考古发掘现场诸多细微的发现,它们合力再现了秦代社会的鲜活图景: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能看到秦人怎样的创新和传承、现实与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补补的兵马俑,代表着秦人的务实还是监管部门的妥协?秦代本土怎样发达的漆器工艺技术支撑着匠人们制造出如此鲜活的彩色兵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种人,他们的后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而跟随作者探索秦朝鲜活过往的步伐,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遗址背后秦朝的实相:强弩中的“绝绝子”反映了秦朝在军事方面对游牧民族怎样的追赶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弹性?“暴秦”对战死的士卒有一套严格的发丧流程,是否可为我们解开一点点“秦国为何会统一天下”的疑惑?骊邑的发展壮大,为大秦帝国稳固全国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这支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军团,其千军万马的形象,气势宏大的军队阵容,无不彰显出秦王统御天下的威势和统御万世的雄心壮志。但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华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马俑,我们就不能局限于秦军所向披靡的军事传奇,而应该去多了解兵马俑及兵器所体现的包容性、多元性,这才是秦文化更真实的面貌。
-
刘邦传飘雪楼主从一介布衣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如何走向权力的巅峰?秦朝末年,宦官赵高当权,秦二世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自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各路义军纷纷响应。刘邦顺应时势加入义军队伍,与年轻的项羽结成盟友。刀光剑影下,秦朝灭亡,在权力的面前,势单力薄的刘邦只能选择隐忍,在鸿门宴上惊险逃脱,得项羽的分封,躲进汉中休养生息。在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下,四年的楚汉之争拉开序幕,并以项羽乌江自刎落下帷幕。刘邦登上皇位后,陪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却纷纷“离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