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今注本二十四史 南史(唐)李延寿 著,赵凯 汪福宝 周群 校注《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古代正史进行大规模校勘、注释的文献整理项目。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形成一套能够反映当代学术水准、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学术助益的二十四史权威版本。《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全书设总编纂一人,执行总编纂二人,另设学术领导小组总体督导。总编纂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政烺先生。每史设一到二位主编,目前共有主编二十四人。各史作者皆为中国古史专家,全国二十多个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三百余人共襄其事。《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
今注本二十四史 晋书(唐)房玄龄 等著,梁满仓 注唐初四海升平,君臣励精图治。唐太宗为了唐皇朝始建基业的长治久安,很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即位不久,便在贞观三年(629)正式成立具有史馆性质的秘书内省,以修南朝梁、南朝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事。至贞观十年,五史修成,合称“五代史”。从贞观十五年开始,补修了五代史志。贞观二十年,唐太宗又下诏撰修《晋书》。唐修《晋书》计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叙例和目录各一卷,共计一百三十二卷。因目录置于书首,叙例佚失,故现存一百三十卷。其所记史事,凡西晋四帝五十三年,东晋十一帝一百零三年,共计十五帝,首尾凡一百五十六年(265-420)。关于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及汉人张轨、李玄盛所建(前凉、西凉)偏霸政权的史事,则编入二赵、三秦、五凉、四燕、夏、成等十六国的载记和列传之中。由于唐太宗亲作宣、武二纪和陆机、王羲之二传的“史论”四篇,故曾题名为“御撰”。
-
故事里的敦煌胡同庆本书为“故事里的敦煌”丛书之一。敦煌石窟艺术是一种佛教艺术,而作为佛教艺术,佛、菩萨、弟子的形象必然是敦煌彩塑和壁画中的重要题材内容,因此,要真正理解敦煌艺术,就应该对这些形象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本书分为三章,分别为觉行圆满的佛、自利利他的菩萨、断尽烦恼的弟子,有前言、后记,结合敦煌彩塑和壁画,对诸佛、诸菩萨、诸弟子的身世、职能、特长等内容作了比较全面、详细的介绍,有助于读者学习相关的图像和内容,对敦煌佛教石窟艺术真正有所了解。
-
大成旧藏玉志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微观之作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博物馆学刊 第八辑四川博物院暂缺简介...
-
南侨机工文史资料丛书之一赤子功勋民族忠魂南侨机工纪实录林少川,王稼祥 主编这套丛书经云南省委统战部、省档案局专家审读,汇聚了很多专家、学者几十 年的心血而成。它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外广泛收集抢救有关南侨机工的历史资料、由当时健在的100多位南侨机工口述,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组成。 它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历史铁证,填补了我国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史 料的空白。历史专家对这段历史高度重视,为之付出了无数心血,几十年如一日进 行研究。如华侨大学林少川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南侨机工专题研究,在 陈嘉庚之侄陈共存先生的鼓励和资助支持下,亲赴8省60多个县市,历经30多年, 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现在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南侨机工张智 源之子张云鹏先生,十几年来为寻找南侨机工这段历史,收集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史 料,这些资料得到了有关部门、权威机构的认定,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历史依据。纵 览全书,内容丰富,史实翔实,图文并茂,亮点纷呈。
-
大足石窟刘长久 著《大足石窟-四川省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石窟造像高精度图片150张,文献资料,线描手绘等图片150幅,结合石窟造像学术与艺术图注,对大足地区石窟造像的艺术价值、内涵与中原、北方等地区的石窟造行比较研究;以国际视野,全球范围搜罗同时期佛、道造像,对大足地区石窟造像艺术价行科学定位。
-
安岳石窟刘长久安岳石刻大量雕造于我国石窟艺术由北向南发展的高峰时期,其艺术风格逐渐趋于多元:或显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遗风;或展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或有雕工精细、璎珞缀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造型多依山依岩取势,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安岳石刻既是川中历史发展和风土民情的实物见证和典型代表,又是中华文化自信、开放、包融与创造的象征,特别是大量的保存较完好的唐、五代、北宋的石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云冈、龙门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早期时代,大足为晚期石刻代表,而安岳则是从云冈、龙门到大足的渡口。众多的石刻单元与大规模的石窟造像,浓缩了中国石刻艺术的精华。正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刘长久先生在《西南石窟艺术》一书中所言:“安岳石窟在四川石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广元、巴中石窟中的盛唐之风,另一方面又开创了五代和两宋造像的新局面,使四川石窟进入到中国石窟雕塑发展史上的新阶段。”
-
三星堆王仁湘 著“沉睡数千年,再醒惊天下”。 2021年,三星堆遗址考古再次大发现,青铜神树、铜顶尊跪坐人像、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大青铜面具、金面具等文物出土,引发了对三星堆新一轮探索和研究。本书收录了王仁湘先生关于三星堆器物、纹饰等方面的研究和思考,这些文章都是首次公开发表,其中包括最新发掘的3至8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人像、神坛、屏风座、玉琮等珍贵器物。全书不仅图文并茂地勾勒了古蜀文化的神秘诡异,也展现了古蜀时代与中原文化及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正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例证。我们希望能借此打开研究者和读者的思路,共同探讨古蜀文明和三星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