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这里曾经是大海曲德胜暂缺简介...
-
面壁穷经一甲子石文 主编本书是一本敦煌学论文集, 收录了孙儒僩、沙武田、荣新江、马 德、冯培红、刘进宝敦煌学专家的论文80多篇, 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敦煌学专家多年的工作照片与回忆文章, 生动地展现了敦煌学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 下编为学术论文, 内容涉及敦煌、西域文献, 敦煌、陇南、陕北石窟, 敦煌学史, 丝路文化交流, 文献学等诸多领域。 为附录, 收录了百年来敦煌学的论著目录, 展现了百年敦煌学丰富的研究成果, 体现了坚守莫高窟的老一代敦煌学人艰苦 的奋斗精神。
-
吴都瑰宝杨震鄂州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贯通古今,连绵不断。雄踞江心龙蟠矶上的“万里长江 阁——观音阁”、伴江而立的唐代书法奇观怡亭铭摩崖石刻、三国时期吴主孙权“以武而昌”留下的吴王城遗址等众多不可移动文物,构成了鄂州历史文化中的绚烂华章。借助全国统一开展的“长江文物资源调查”的工作契机,本着对历史文化负责和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遗产的担当,编者编写了本书,集史料、图文于一体,期望本书具有研究、阅读、欣赏的价值。本书收录了我市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338处市级以下不可移动文物的大量珍贵图片和宝贵文字资料。
-
金仙岩摩崖石刻周小平《金仙岩摩崖石刻》对金仙岩石刻逐一考证、解读,生动揭示了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为我们还原出一个 加全面、 加鲜活的金仙岩。该书注重照片的运用,通过彩色大图片清晰显示金仙岩全貌、洞穴现状和每一块碑文。通过原石照片和拓片比对,进行文字辨识、碑石释文、书风评析,并对其中字迹清晰、碑文完整的题记进行考证,梳理人物关系、社会背景、来往交游、功名事业等史料,便于读者深入三昧,领略以金仙岩摩崖石刻为代表的衢江宋韵文化之美。
-
稻作文明的摇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河姆渡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在稻作农业起源与发展、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古环境演变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本文集收集了相关遗址的发掘简报,专家撰写的有关河姆渡文化的文章,也收集了历年有关河姆渡文化的学术研讨会的纪要和部分遗址的讨论会纪要。
-
青海海西棺板画研究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棺板彩绘的绘画内容和艺术文化是解读该地区民族文化珍贵的图像资料,这些考古图像,不但是文化传播史,也是民族融合和迁移史上的生动图卷。通过对棺板彩绘图像的内容及多元文化的分析,揭示吐蕃统治的青海这一典型的民族聚集地区文化多元性出现的原因,梳理这一地区民族交错融合、文化多元汇聚等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具体内容。墓葬中棺板彩绘不同的文化因素,恰恰反映了吐蕃统治下该地区文化构成中的多民族性这一历史现象,为我们全面地研究和认识吐蕃民族在青海统治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弥补了文献资料记载的不足。
-
太炎传薪苏州博物馆 编本书是一本配套图录,作为2023年11月苏州博物馆举办的文物特展的重要出版物。该书以苏州博物馆馆藏及 其他博物馆的文物为基础,收录了与章太炎相关的珍贵文物九十余件,主要以字画为主,同时还包括砚台、瓷器、碑帖拓本等多种形式的文物。章太炎作为一代国学大师,晚年退居苏州,并开办国学讲习会,教授生徒,传扬国学。因此,苏州地区保留了大量与他相关的遗迹和文物。这本图录通过展示这些珍贵文物,全面地展现了章太炎与苏州地区的人文渊源,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
殷墟甲骨文的三次重大发现刘一曼 著本书是由我国 考古学家刘一曼先生写作的一本科普读物,内容分上下两编。上编发现与发掘,叙述殷墟甲骨文的三次重大发现——1936年小屯北地的YH127坑、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1991年花园庄东地H3坑的发掘整理经过及学术价值。下编精品共赏析,从三次重大发现中选取84片精品,发表各片的拓本、摹本和释文,并叙述其主要内容,然后再从该片甲骨文字的用笔、结体、章法等方面分析它所表现的书法美。
-
昭文县志责编:孙语婧常熟市旧志点校整理。昭文,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常熟县(今属江苏)置,与常熟同城而治,辖城东偏。相传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读书选文处,故名。1912年并入常熟。本志书分为十卷,主要介绍当地的沿革、秩官、选举、疆域、山、水、城垣、官署、学校、市镇、都鄙、街巷、桥梁、坊宅、园墓、祠祀、水利、田赋、徭役、兵防、户口、物产、风俗、列传等内容。为资政存史,传承发扬中华民族 文化,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特组织专家学者,重新对这部志书进行点校整理。此志书为《昭文县志》 点校整理,为了解和研究常熟地方地理、历史、文化等提供了详尽的资料。
-
中华谚语与中华人文精神李树新,许晋,雷雨本书遵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创造的谚语文化观,立足中华谚语实际,从中华谚语文化的民族性、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视角探讨中华谚语与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中华谚语蕴含的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和圆融大气的中国智慧,突出中华谚语在构建中华共有精神文化上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