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中国社会风俗史秦永洲著《中国社会风俗史》共分服饰、饮食、住居、节日、婚姻、生老、丧葬、信仰等八章内容。《中国社会风俗史》强调浓郁的风俗生活情趣与深刻的文化意蕴的统一,力求体现其重构现代价值观念,实现社会文化心理转型的当代意义。关键词:中国社会风俗;编撰特色;创新观念;当代意义《中国社会风俗史》(秦永洲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是国家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立项项目:“文化传统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配套教材之一。
-
中国当代艺术史吕澎编著《中国当代艺术史》将最后十年中国大陆的艺术思想、语言、风格以及历史变化作了深入而富于独特立场的叙述。作者研究了九十年代艺术产生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和文化甚至在时尚方面的原因,在描述这段历史的同时,作者也对历史、哲学以及社会问题作了富于洞察力的透视。在很大程序上,《中国当代艺术史》是一部社会学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与《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与易丹合著,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相似,新的艺术现象产生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内容。当然,国际性的状况——通常被称之为“全球化”——在作者看来也是新艺术现象的不可忽视的甚至是关键性的背景。《中国当代艺术史:1990—1999》无疑是《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研究工作的继续,读者可以从《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看到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的过渡性的艺术状况以及新艺术的端倪。作者详细描述了“新生代”与玩世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女性艺术、艳俗艺术以及像行为、装置、VEDIOART和观念摄影这样的观念艺术的事件、作品及其代表性的思想。作者特别通过“广州双年展”与“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章节的叙述,介绍了影响中国大陆九十年代艺术的市场和国际化方面的背景和问题。作者在“结论——未来:艺术的失传?”中对艺术与资本、权力的关系的讨论是富于启发性的,在艺术失去边界的今天,艺术的未来成为一个始终让人感兴趣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史》附有500多幅作品和相关图像文献,同时“参考书”、“大事记”是读者对这段历史作全面研究的辅助性资料。每章详细的“注释”也是研究者难得的文献。《中国当代艺术史》最后附有“序言”和“结论”的英文、法文、目的在于让那些在中文方面的困难的读者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粗略的了解。
-
十大政治家王荣科,高红著《十大政治家》是中华历史名人丛书(古代)系列中的十大政治家分册,收入了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管仲、诸葛亮、曹操、魏征、康有为等十位政治家的生平事迹。管中窥豹,所见虽只一斑,但可从中推知全貌。十大政治家虽仅占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很小一部分,其活动时间也只占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很短一个时期,但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种种精彩表演,对于我们后人了解古代政治斗争的发展,认识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该都是有所帮助的,这也是《十大政治家》的编著者所期望的。
-
东史郎战地日记(日)东史郎著;纪廷许,王丹丹,王键译本书为作者在1938年10月至1939年9月随日军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服役、辗转入侵华中地区的经历实录和作为一个日军上等兵的内心纪实,是一份珍贵的日本侵华史料,也是从反面提供的一部历史读物。
-
南唐国史邹劲风著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重要的南方政权,其所展示的一部分社会、经济、文化风貌,已初露后世中国社会形态端倪。本书着重于勾勒南唐政权兴衰发展的全貌,研究南唐政权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并全面探讨以南唐为代表的南方政权在五工十国时期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作用。本书作者在其攻读博士学位期音潜心钻研南唐史事数年,并完成此部长达二十万字的综合性专著,基本 上网罗了目前可以见到的南唐史料,并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予以贯穿,这是十分难得的。书中南唐前身杨吴政权的演变,南唐前后期政策的变化、南唐政权结构的状况以及南唐文化的特征等均有深入的分析与论述,应属当代青年史学业工作者的佳作之一。<
-
粟裕传《粟裕传》编写组编《粟裕传》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粟裕被授予大将军衔,位列十大将之首。经中央军委批准撰写的《粟裕传》,从收集资料到定稿出版,历经十年有余,堪称“十年磨一剑”。该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了传主的生平业绩、军事思想、道德情操和优良作风,成功地反映了粟裕作为军队高级将领和国家领导人的光辉形象与崇高风范。它史料翔实,结构合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评述得当,文笔流畅,具有权威性、史料性和可读性。粟裕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烽火硝烟的历程中,在党和人民的英勇奋斗中成长起来的军事奇才,为夺取中国革命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以及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有理论建树;不仅业绩辉煌,而且品德高尚。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称赞粟裕“出奇制胜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长达83万字并附有200余幅图片的《粟裕传》,记述了传主77年的生命历程,特别是再现了他从青年学生到共和国大将的成长足迹,形势转折时的处变不惊,一心为公的宽广胸怀,面对厄运的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平易近人的领导风范。许多珍贵史料是首次公开发表。粟裕是一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军事家,这是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同时,又是一位在战局发展的各个关键时刻,主动提出全局战略构想的当之无愧的军事战略家,这也是早已为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在我军灿若群星的将帅中,粟裕以其高水平的战略眼光、灵活机动的决策运筹、能征善战和长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著称于世,赢得了“常胜将军”的美誉。《粟裕传》作者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写作,把这条主线贯穿始终,从而写出了传主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成长道路、性格爱好、辉煌战绩和卓越贡献。作者写红军指挥员的粟裕,突出他跟随统帅毛泽东、朱德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他置身一线战斗,不仅学习战术,而且认真思考战略问题:如何分析把握军阀混战的全国形势,如何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选择战略出击方向,等等,写出了粟裕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打一仗进一步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粟裕独立领导一个游击区、一块根据地、一支野战军全面工作的时候,《粟裕传》展示的粟裕大将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和谋划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浙南三年游击战争和苏中抗战时期,作者着力表现粟裕得到进一步发挥的善于从战略上思考问题的长处,突出写他在战略指导、战役指挥以及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种种创造。此时作者笔下的粟裕将军,既是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指示的典范,又是不唯上、不唯书,勇于从实际出发、机断专行、决战决胜的成熟的领导人。而且,他的不少决策极富远见,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国解放战争,是粟裕军事生涯的辉煌时期,他组织指挥了一系列名彪中国革命战争史的大仗、恶仗、巧仗,经略中原,驰骋华东,运筹大兵团作战得心应手,一个战役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地消灭敌人,令人叹为观止,有口皆碑。《粟裕传》作者以饱蘸深情之笔,记述了20多个战例,个个都是传主的得意之作,仗仗都有独到的战略构想。特别是对传主立足战区局部,通观战争全局,以战略上的远见卓识,“斗胆直陈”,向中央提出的一个个战略性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主力在中原地区歼敌;举行淮海战役,将敌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建立总前委,统一指挥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主力打大仗;将华野主力置于徐州、宿县线西侧,在徐州西南地区全歼蒋军徐州逃敌等,作者不仅详细记述了传主在提出这些建议前的周密思考,更是酣畅淋漓地描写了这些建议被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采纳后,在中原和华东战场演出的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以及对推进解放战争胜利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粟裕无产阶级军事战略家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粟裕一生致力于战争指导规律的研究,卓尔不群,成就显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身居副总参谋长和总参谋长领导要职,更是从战略全局出发,对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和巩固的国防,发展我军的战略战术,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观点,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开拓性工作,如提出建设强大的空军,加强坦克机械化部队建设,组建战略预备队,组织制定作战预案,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等,他的建议和观点,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粟裕到军事科学院任职后,心系军队建设和国家安全,协助叶剑英元帅领导军事科学院工作,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经验,积极探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将注意力放在未来反侵略战争准备和战争指导上,阐述了许多新的思想。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后,在军事理论领域提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晚年他抱病精心撰写战争回忆录,留下了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为后人完整地正确地学习,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粟裕传》作者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传主,同时牢牢把握主题,把和平年代和战争时期的粟裕有机地联系起来,深化了传记的主题思想,丰富了传主的形象。粟裕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被错误批判,并因此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1994年12月25日,中央军委为粟裕平反,指出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批粟”,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由于历史的复杂性、看问题角度不同及年代久远、记忆不清等因素,对同一件事情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甚至相反的结论。《粟裕传》作者对涉及到的每件事都严肃认真地作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求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做到所写材料言必有据,论从史出。例如,淮海战役的最初战略构想是如何形成的?《粟裕传》作者经过调查证明,1948年4月18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的时候,就最先提出了这个战略构想。1948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接受了粟裕的建议。几年前出版的《周恩来传》也记载:中共中央根据粟裕建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粟裕传》奉献给读者的不仅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奇观,更有战场之外的决胜运筹。在军事实践方面,粟裕是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模范;在军事理论方面,粟裕对一般战争规律和中国革命战争特殊规律的探索都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读《粟裕传》,既是学习中国革命战争史,也是学习军事战略学。《粟裕传》这部鸿篇巨制,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情节生动,文图并茂,夹叙夹议,文情并驰。读到精彩处,令人兴奋不已,拍案叫绝,读到传主背时困厄又教人扼腕叹息,伤心难过。人们展卷将会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受到无尽的教益。它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
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杨文平等暂缺简介...
-
中国审美文化史陈炎主编;仪平策著从秦兵马俑、汉画像石、散体大赋、歌舞石雕那里,你能感受到真正的《大美》气象;从晋宋山水、缘情趣尚、骈俪格律、宫体清商中,你可领略到无尽的阴柔之韵。当然在前者后后者变迁的许多中间情态里,你还会聆听到大转折阶段审美文化那如鼓似吟的多重音响。在看似零散凝滞的存在中,本书力图追寻它们的内在灵魂。<
-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第一版分三篇,共14章。现在的修订版,保持三篇的格局未变,只是在前两篇里各增加了一章新内容。具体地说,第一篇是写社会学产生和形成时期的西方社会学家及其理论观点,在这一部分介绍了法国、英国和德国的社会学家,限于当时的情况,没有把意大利的社会学家帕累托的理论包括进来。这次的修订本增加了关于帕累托普通社会学思想的一章,即第七章。目前关于帕累托方面的材料开始多了起来,不过读起来感到有些凌乱,《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按照已形成的体例加以编排,使其属于他特有的思想内容更为集中和突出。在《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第二篇,20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学的发展,增加了自80年代末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发展趋势一章,即第十五章;另外,将第一版的附录——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改作一章放在第二篇,即现在的第十四章。在第三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部分,由于这些国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十六章冠以“前”南斯拉夫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标题;将第十七章也冠以“前”南斯拉夫社会学,删去乐欧国家社会学提法和相关的内容,为了向读者说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学的一般状况,故增加了附录部分的新内容。
-
中国审美文化史陈炎主编;王小舒著这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一展才华的时代。从唐人那充满血性的边塞诗,到宋人那缠绵悱恻的婉约词;从色泽绚丽的唐三彩,到冰清玉洁的宋汝瓷;从袒胸露臂、仪态万方的唐代侍女,到蒙面缠足、填词弄句的宋代闺秀徜徉在琳琅满目的历史长廊中,你会觉得仿佛自己也有了唐人的气度、宋人的风雅,举手投足都成了“有意味的形式”。《中国审美文化史》为您介绍了唐宋元明清的美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