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百年关东丁志阔靠山屯大户张富贵的小老婆秀珍在回家的途中遭遇了土匪单四虎子,并从单四虎子口中得知原来他也是穷苦出身,因生活所迫才上山当了土匪。后来,单四虎子加入了抗联队伍。谁知由于汉奸张宝贵的告密,单四虎子全家都惨遭杀害,单四虎子最后也被日军抓获而英勇就义。此前,秀珍已经怀了单四虎子的孩子,为了延续单家的香火,秀珍执意要将这个孩子生下来,并且取名单宝,以此来表达对单四虎子的崇敬和怀念。由此,展开了单氏家族四代人的传奇故事……
-
中国不笑世界会哭(法国)若泽·弗雷什 著;王忠菊 译应该害怕中国吗?随着中国纺织品出口限额的取消,中国制造的服装海啸般滚滚而来,使法国的普瓦图、孚日,还有葡萄牙、意大利、甚至是摩洛哥或突尼斯的纺织女工没了活路。当我们看到这一景象的时候,我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上面这个问题。从十六世纪耶稣会教士带来的中国热到始于十八世纪末的著名的“黄祸”恐惧症,从历史上看,西方对中国是既着迷又担忧。现如今,巴黎、罗马和伦敦虽然对使筷子的小个人黄种人不再反感,可是富裕阶层却开始对中国人产生隐隐的忧虑。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谜,一个“非主流”国家。应该说,共产主义时期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没有参与世界经济的盛宴。现如今它已成为所有分析、评论和报道的焦点。电视越来越多地提到中国,它还正在成为法国人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来中国旅游的境外游客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酒店和机场雨后春笋般到处涌现。已经有五条、不久将建起第六条环城路的北京,在成千上万台起重机的轰鸣和建筑工地的烟尘中,积极准备着2008年奥运会这一全球盛事。大家都知道,这届奥运会将表明中国以经济强国的身份胜利登上世界舞台,向西方霸权主义报仇雪恨。可以肯定,中国会努力使金牌数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体育当局几年前就精心挑选出成千上万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正避开媒体,进行着艰苦的训练。中国和中国人开始让人害怕。中国女工每周工作五十个小时只拿相当于法国最低工资三分之一的报酬。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使衰老的欧洲有大批工厂面临倒闭。看来“黄祸”已经是旧瓶装新酒,样子没变性质变了,从原来的幻觉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危险和对我们未来的威胁……西方将中国巨龙视为神奇的贸易天堂—对出口企业来说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可同时西方也认为中国是最大的威胁,因为这个“世界工厂”正在大举摧毁我们的就业。中国确实是一个超级经济强国,正在世界怀疑的目光下崛起。它把T恤衫、自行车、家用电器、不久还将把中国制造的轿车和卡车销往世界各地。明天,中国的实验室还将把它们的技术发明成果展现给世界。世界工厂不久将成为科学实验室。对于这个发明了一切却被别人无耻掠夺走一切发明成果的国家来说,这是一次漂亮的报复……就我个人而言,我热爱中国。
-
唐高宗的真相孟宪实 著《唐高宗的真相》一书以作者孟宪实先生2008年四月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所作的同名讲座为基础加工润色而成。是今年以来收视率最高的讲座系列。它主要关注唐高宗李治性格、生平,他与皇后武则天,与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关系等问题。同时透过这些问题,分析为什么本来大有作为的皇帝李治,在后世人心目中却变成了一个“懦弱无能”,始终被父亲李世民、妻子武则天的阴影所笼罩的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唐高宗李治性格懦弱,能力平庸,始终被妻子武则天控制,直接导致武则天建立武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但事实上,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正是在他统治时期,唐朝的领土达到了最大;甚至隋唐几代皇帝,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没有解决定的东北边疆问题,都在高宗时期得到解决;而标志着王朝兴盛繁荣的封禅大典,也是在高宗时候首次成功举行的。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现在历史上记载的高宗形象,是被歪曲过、被丑化过的形象。后代人歪曲唐高宗,把他弱智化、无能化的原因就在于他悉心栽培的武则天以“武周”取代了“李唐”。后代的史学家为了警诫世人,避免女主专政的情况再次出现,因而极力丑化武则天,也因而把唐高宗写得很弱智,尤其是因为宋代时也有太后掌权的情况,所以这种歪曲更加严重。另外,作者对武则天的掌权也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并不是高宗的“懦弱无能”导致的后果。因为高宗在世时,武则天的表现很好,她和高宗两个人夫唱妇随、紧密配合,而且决定权在高宗手中,高宗并没有失去控制局势的能力。武则天夺权是高宗去世以后的事情。而高宗扶植武则天,也有另一层很重要的历史背景,即唐高宗和大臣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高宗即位之初,掌权的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等人,高宗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立武则天为皇后,是唐高宗与大臣之间争夺权力的一次战斗,这是唐高宗突破大臣“包围”的突破口。通过这件事,唐高宗彻底击败了“托孤”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确立了自己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可以说是一段“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故事。从这些政治斗争中也能看出,高宗并不是一个无能皇帝,而是一个很有政治能力、行事果断的人。作者孟宪实,现任教于人大国学院,专长隋唐史、敦煌学,学术底蕴深厚,此书虽然采用了很通俗的讲法,但却渗透着作者多年学术研究所得的真知灼见;同时,此书是在百家讲坛的讲稿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讲述生动,深入浅出,真正做到了用最通俗的话语讲述历史知识、传达历史意识,就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结合而言,在同类书中出类拔萃。《唐高宗的真相》可以说是《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的姊妹篇。
-
中国园林史储兆文园林,是一个空间,人类为自己营造的一个精致的空间,在时间的流里,不断地向里面添加文明的因子,成为一个有形的物质的园和无形的精神的场。 中国园林里写满了中国人有形与无形的心灵密码,凝聚提纯成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园林史》将园林的全部演进过程划成七个时期,以通俗性的语言,系统性的讲解以及大量的照片,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从《中国园林史》中读者可对我国悠久的园林文化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
-
日本帝国的衰亡(美国)(JOHN TOLAND)约翰·托兰 著;郭伟强 译《日本帝国的衰亡》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所写的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纪实著作。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口本帝国主义于1936—1945年问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东部开辟侵略战场,横行亚洲,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发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直至最后被迫求和投降的历程。书中史料极为丰富,有许多材料系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也有不少史料是一些原为日本天皇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提供的。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侵略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战争给受害国人民和口本人民所带来的巨人灾难,以及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原著于1970年10月在美国出版后,即成了一本畅销书,并夺得了1971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仅在得奖当年就冉版三次,在西方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该著对研究第二次世界夫战的历史,特别是对口本帝国丰义的侵略史,有一定价值,堪称《第二帝国的兴亡》的姊妹篇。
-
红尘逸事宋笛也许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地有那么一点恋古情结。的确如此,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很多值得人们品味的地方,而品读历史,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可却有人说古代中国的历史是一段沉闷的历史,不值得怀念。真的如此吗?也许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得出另外一个不同的绪论吧!这是一本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解说不为人知的名人轶闻趣事。整部书从历史趣闻方面着手,解说历史上的名人、名事,从而为读者展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另类的封建社会……全书共分为8章,从古代爱情小说、古代政治名人、文化名人开始,一直到现代的金庸剧以及近、现代名作家的身上着手,诠释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情感。其中涉及的人物,包括牛郎、织女、嵇康、李牧、骊姬、项羽、虞姬、贾南风、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清照、秦淮八艳、李莫愁、林青霞版东方不败、张爱玲、鲁迅等人。
-
追寻历史的真相张秀枫 编收录的上百篇文章中,既有当事人的夫子自道,属于私人化的记忆叙论;也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环境的改善而得以解密的档案和史料,还有有力的史料钩沉、事件和人物的重新评论,以及合乎逻辑的推理,都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和意义。这里没有夸大其词的铺张,只是把真相默默地摆在那里。面对这样的文字,我们会产生新鲜、错愕、刺激乃至黄钟大吕般震撼的感觉。对历史真相的追寻,对历史人物的重新臧否,我们不追求所谓“宏大的叙事”,也不追求书斋里僵硬的学术探微,而是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文字来反映历史一步一个脚印的收获和进步。我们注重的是细节所创造的历史,把那些原本为尊者讳为胜者讳因而被遗忘、疏漏、润色或掩盖的鲜活而不容置疑的细节揭示出来,置于聚光灯下,让大家感受到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真相及其延伸出来的思想意义。此外,我们还注重对比所创造的历史。前人所述的前史,后人所述的前史,以及今人所述与前人、后人在路数、观点、境遇等方面各自不同却又有着勾连纠缠的前史,在这种勾连对比之下,所得出的往往就是历史的真相,就是我们所要追寻的。
-
回首1978童青林本书主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思想解放及改革开放的艰难起步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到邓小平复出,从拨乱反正到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从恢复高考到中国教育事业步入正确轨道,从农村改革的兴起到改革开放的起步,等等。作者对这些发生在三十年前的重大史实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篡夺最高领导权的活动。华国锋决定采取隔离审查的方式,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李先念表示赞同,他说:“你是中央第一副主席,这场斗争是你领导的。只要你领头干,人民是会支持你的!”作为这次行动的关键人物,叶剑英深知“这是一步险棋”,他要求“行动果断,更要周密,必须万无一失。”在江青一伙被隔离审查的第二天,还处在“禁锢”状态的邓小平得知了他盼望已久的消息。终于渡过“一生最痛苦”时期的邓小平,不禁感叹道:“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1977年,中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高考,设在全国各地的考场就达上万个。一时间,洛阳纸贵,纸张成了严重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只得批准动用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恢复高考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反响,被称为“拨乱反正第一声”。当时,百废待兴,高考制度还不完善,可是全社会都洋溢着公正、平等的人文空气,“依靠自己的奋斗站起来”,成为当时很流行的一种价值观念。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后,在全社会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称之为中国第一篇“伤痕”小说。文艺界终于迎来了“解冻”期,“伤痕文学”登上了中国文坛。胡耀邦到中央组织部后不到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几百人上访,来信足足装了六大麻袋。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积案如山,步履艰难。”胡耀邦明确表示:对于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经过调查核实,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和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有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了质疑,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思想上是“反动的”,在政治上是“砍旗子的”。形势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在当时的高压之下,已是一片鸦雀无声。有人已经开始作沉痛检查。”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胡耀邦甚至萌发了“冷却一下”的想法。关键时刻,邓小平公开表示,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他说,有一种议论,叫做“两个凡是”,不是很出名?凡是毛泽东同志圈阅过的文件都不能动,凡是毛泽东同志做过的、说过的都不能动。这是不是叫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呢?不是!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提起中国农村改革,邓小平向一位外国客人这样介绍过:开始的时候,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赵紫阳主持的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万里主持的安徽省。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是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其实,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要比肥西县山南区略晚一些。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岗村的影响远比山南区大?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小岗村的农民实行了“大包干”,而且在分田到户的时候签了一份契约。如果没有万里的支持,包产到户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万里在安徽敢走“独木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邓小平对包产到户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于光远回忆说,华国锋的讲话有它的可取之处。给人的印象是,“华国锋的确是一个热心建设的人,情况掌握的不错,思想也开放。粉碎‘四人帮’后他的确想好好地干出一点名堂来。”可是,华国锋在讲话中没有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因此,这个讲话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并且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在中央工作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邓小平发表了一个著名的讲话。正是这个讲话,后来被称为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由于它在当时所起的巨大作用,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被反复提到。
-
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著《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帝国飘摇(新版)》讲的是三百年明朝那些事儿。从我们的第一位主人公写起,要写三百多年,希望我能写完!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本来只是娱乐一下自己,没有想到发表后居然还有人捧场,且捧场的人以百万计,谢谢大家啦。《明朝那些事儿》这篇文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责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对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算是我的心血之作。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民证明给别人看。从我们的第-位主人公写起,要写三百多年。希望我能写完!《明朝那些事儿(第5部):帝国飘摇(新版)》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内争。写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杰出的政治家各施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三人都是实干家,为中兴朝廷咂心沥血;同样又部是阴谋家,铲除异己心狠手辣。而这两点艾均以张居正为最: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挫施遗惠万民,泽及百代;顺我者昌,逆我者死,虽杀门生亦不眨眼。第二部分是外战,亦即援朝抗日战争。从庙算到外交,从战争到和平,帷幄运筹神鬼莫测、惊心动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杀声震天。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呼之欲川的英雄人物,如“不世出之英雄”李如松,临危受命、甘当大任的朝鲜名辑将李舜臣,释死不退、以身殉国的老将邓子龙等。书册内争部分写尽尔虞我诈,波谲云诡,读来毛骨悚然;外战部分极言金戈铁马,荡气同肠,让你如临其境。
-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作者为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学者雷熙。《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对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重要奏折与信函进行了独到的解读,从中可以看出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也可以看出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中央”打报告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历史漩涡里的重臣与帝国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艺术痞子手段与外交荣辱既要做官,又要做事,既要维新,但首先是自保。这才是李鸿章。官场“李鸿章模式”:当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敢于做事而疏于自保,下场往往很惨;精于自保而不做事,只是滑头和饭桶。而李鸿章则是既敢于做事、开创新事业,又精于自保,擅于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奏折里的历史世界:奏折是最危险也是最神奇的应用文,可以因之高官厚禄,也可以人头落地。奏折是台面上的东西,《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透过“台面”看“台下”,透过奏折的“说什么”,看其真正目的“要什么”。方寸之间,有被忽略了历史。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者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