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着《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隆⑼跏仪榭鍪鞘煜さ幕蚴乔鬃跃模又撼〈掀耄淳卮笳铰遥矶嗤际槲募靡员4妫嘉糇酉宰攀肥樘峁┝擞欣跫?《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烦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藉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
陈书(唐)姚思廉撰《陈书》共三十六卷,较为全面地记载了从陈霸先建国到陈叔宝时被隋所更时期的历史,是现存的关于陈朝历史的比较原始的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政治、军事外,该书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都保存了一些资料。本书为中华书局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南监本、北监本、武英殿本等多种版本,具有权威性。本书是中华书局版二十五史的一种。<
-
梁书(唐)姚思廉撰《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着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着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恚救怼1臼橛啥嗳斯餐嘧治浇锥纬墒椋硬荽吹饺啃尥旯怖比迥辍?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着,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杀父淫母,「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
辽史(元)脱脱等撰辽史一百六十卷,元脱脱等修,记载辽政權二百多年(公元九○七——一一二五年)的历史。其中也兼叙了以前契丹族和辽末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历史。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的古老各族之一,魏书、随书等史都有传。唐末,封建军阀篡奪和瓜分農民起义的果实,在中原和南方各地分别建立自己的统治,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機(辽太祖)则在祖国的北方疆土上建立了辽朝。它是一个以契丹贵族为主,联合一部分汉族地主和其他各族上層分子组成的政權。
-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请读片断:三月,仁赡病甚,已不知人,其副使孙羽诈为仁赡书,以城降。世宗命舁仁赡至帐前,叹嗟久之,赐以玉带、御马,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三]:“刘仁赡尽忠所事,抗节无虧,前代名臣,几人可比!予之南伐,得尔为多。”乃拜仁赡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天平军节度使。仁赡不能受命而卒,年五十八。世宗遣使弔祭,丧事官给,追封彭城郡王,以其子崇讚为怀州刺史,赐庄宅各一区。李景闻仁赡卒,亦赠太师。寿州故治寿春,世宗以其难剋,遂徙城下蔡,而复其军曰忠正军,曰:“吾以旌仁赡之节也。”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如彦章者,可谓得其死哉!仁赡既杀其子以自明矣,岂有垂死而变节者乎?今周世宗实录载仁赡降书,蓋其副使孙羽等所为也。当世宗时,王环为蜀守秦州,攻之久不下,其力屈而降,世宗颇嗟其忠,然止于为大将军。视世宗待二人之薄厚而考其制书,乃知仁赡非降者也。自古忠臣义士之难得也!五代之乱,三人者,或出于军卒,或出于伪国之臣,可胜叹哉!可胜叹哉!校勘记[一]郓州寿张人“张”,各本原作“昌”。按薛史卷二一王彦章传及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九王彦章画像记均作“郓州寿张人”,通鑑卷二六七亦称“寿张王彦章。考新、旧唐书地理志及太平寰宇记,郓州惟有寿张县,隶河南道;寿昌县自属沙州,隶陇右道(旧书隶河西道)。此当是“寿张”,据改。[二]符存审薛史卷二九唐庄宗纪、卷五二裴约传及通鑑卷二七二均作“李绍斌”。[三]复使入城养疾是日卒制曰薛史卷一二九刘仁赡传云:“(周世宗)复令入城养病,寻授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制出之日,薨于其家。”按通鑑卷二九三,刘仁赡入城养疾之日在戊申;制下在辛亥,是日刘仁赡卒。本史时序不清,疑有讹舛。
-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二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佔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滅。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滅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明史先后由张玉书、王鸿绪、张廷玉等任总裁,最后由张廷玉等定稿。先后参加具体编撰工作的人数不少,其中以万斯同用力最多,但是他没有担任明史馆的职名。王鸿绪就万斯同已成的明史稿加以修订,张廷玉等又在王鸿绪稿本的基础上改编成为明史。有关明代的各种史料的编排处理,明史用大量篇幅记载了封建国家的各项制度,但很少涉及地主的庄田、佃户、田租、雇工,以及地主对雇工、庄仆、佃户的奴役。卷一六五丁瑄传所载福建佃户送租上门及额外餽送,卷二九○姬文胤传所载江西新城地主用大斛徵租,这类材料为全书所仅见。食货志田制下附有“庄田”一节,所记限於皇庄及诸王、勳戚、中官庄田,不只是内容简略,而且所记皇庄偏於京畿一带,所记勳戚又偏於戚臣。诸王传中有一两个传里提到庄田、庄租及管庄旗校,也零碎而不具体。本书有关经济方面的记载,总的说来和前代史书一样,根本不曾触及阶级剥削的本质。明史为了颂扬统治阶级的“武功”,就不能不记述农民起义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如卷三○九及卷二五二、卷二六○关於明末农民大起义的记载,卷一六五、卷一七二和卷一七八关於叶宗留、邓茂七起义的记载,卷一九五关於江西及其附近地区反抗斗争的记载,卷二五七和卷二九○关於山东白莲教起义的记载,以至土司传各卷中所提到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虽然编者作了这样那样的歪曲,还是保留了一些可供我们分析参考的资料。地理志比较系统地记载了当时的行政区划。天文志、历志和河渠志包含了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料,并反映了一些明代新的成就。但天文志和历志,仍不能完全摆脱封建史书中传统的神秘色彩。明史新创了阉党传和土司传。土司传、外国传、西域传,有些地方混淆了国内国外的区别,这是很错误的。但也保存了一部份有用的资料。有些记载未必是编者有意保存下来的,在今天看来,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卷八一说永乐初年全国军户不下二百万家,卷一五七说宣德初年军匠户二万六千家,属二百四十卫所,卷二八一说山东武定州户口,半是军户;又如卷八九记洪武间京卫卒二十万七千八百多人,卷二三二透露,在畿辅一带军屯土地被侵佔的达九千六百余顷。这些都是关於当时兵制的重要记载。卷一五七记景泰年间张凤上疏说“国初天下田八百四十九万余顷,今数既減半”,这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史料,可补食货志之不足。以上仅仅是几个例子,如果进一步剔求,或可有更多的发现。明史虽以明史稿为蓝本,但在编排上要整齐一些。从史料来说,两书互有详略。明实录是一部原始史料,内容当然比明史详得多,但明史的个别记载也有不见於明实录的。侭管除明实录、明史稿以外,有关明代的史料数量还很多,而明史究竟是一部经过整理的书,比较便於检阅。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它还可以有助於我们对明代历史的瞭解。现用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武英殿原刊本进行标点、分段。校勘工作,主要採用了明实录和明史稿,同时也参考了明会典、寰宇通志、明一统志、明经世文编、国榷、绥寇纪略、怀陵流寇始终录等书。本书的点校,由郑天挺同志及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完成点校初稿,白寿彝、王毓铨、周振甫同志复阅定稿,魏连科同志担任编辑整理工作。点校中的错误和缺点,希望读者指正。 中华书局编辑部
-
广东省翁源县志颜尔枢 编《广东省翁源县志(套装共2册)》可以使我们更加细微的了解广东省翁源县地方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助于史学的繁荣!
-
广西省容县志(清朝)封祝唐 著《广西省容县志(套装全3册)》可以使我们更加细微的了解容县地方社会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助于于史学繁荣!
-
魏书(北齐)魏收撰《魏书(套装共8册)》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齐魏收撰。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1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3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套装共8册)》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拓跋珪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10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30卷。《魏书(套装共8册)》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2卷,列传缺22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着《魏书(套装共8册)》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