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马来西亚通史骆永昆本书立足国内外研究前沿,结合自身研究所得,介绍了马来西亚各个时期的历史,包括早期各王国的更替、马六甲王国的建立、西方殖民时期的马来亚、日本统治下的马来亚、马来亚的独立历程以及独立后的马来西亚各阶段等,全面展现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图景,深入分析了马来西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机遇。
-
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美]约翰·斯梅尔 著;陈勇 译本书聚焦于17至18世纪英格兰北部纺织重镇哈利法克斯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探索了英国中产阶级文化是如何兴起的。作者认为,一个群体的阶级认同取决于其成员共享的一种文化,一种在共同世界观中包含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型纺织企业侵蚀独立织工和自耕农的过程,一个日渐富裕的制造业中产阶层在哈利法克斯产生,这个新的阶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了密切联系,他们形了自己对信贷、投资和货币的看法,以及特有的对于一系列奢侈品和时用品的消费取向。作为新精英阶层,他们建立起了不同于其他社会集团的中产阶级意识。
-
海空天5000年吴献东从风帆时代的海上强国迦太基、古希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如今的海空天大国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英国,都是海空天文明的贡献者。从舟桨风帆木船,到蒸汽铁甲与核动力航母;从孔明灯热气球滑翔机,到飞机飞船空间站与深空探测器,海空天文明与力量在大国博弈中不断发展壮大。航海、航空、航天(以下简称“海空天”)是文明与力量的象征,是大国强国的标志。本书站在海空天文明与力量之形成和发展的视角,以海空天装备和技术发展为主线,选取与海空天文明形成密切相关的国家和事件,按章节顺序展开,回顾15世纪以来的大国崛起与兴替。本书图文并茂,前后逻辑性较强,旨在给人以新的感触和启发。
-
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研究沈汉 王建娥本书是对国际史学界关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两次大讨论批评性学术审视的结果。这两次大讨论的局限性在于,在理论上受传统的否认商业可以创造财富的观念的影响,以及受上述理论的影响,设定资本主义起源于农业,在研究中限于从农业领域去探讨欧洲如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出现了研究观点的片面性。本书从经济制度、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文化思想范畴四个部分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的转型分别做了提纲挈领的概述,提出了过渡型形态的概念。
-
马提尼克玫瑰﹝英﹞安德莉亚-斯图亚特(Andrea Stuart)法英交流协会2003年度伊尼德·麦克劳德文学奖《新政治家》年度图书这是拿破仑第一任妻子、法兰西第一帝国第一任皇后约瑟芬的传记。一直以来,约瑟芬都被拿破仑一世的光环遮盖,但在当时,拿破仑却为她着迷甚至发狂,她与拿破仑相互成就,她的个人名声甚至要好过伟大的皇帝,她用智慧和魅力在湍流奔涌的年代里开拓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安德莉亚·斯图亚特再现了约瑟芬人生的各个阶段,如马提尼克岛童年赋予她的特殊气质,第一段婚姻对她的改变,丰富的社交生活与卓越的社交才华,大革命时代她的情感、地位的变迁,以及她与皇帝的爱情和她在帝国中扮演的诸多重要角色,展现了法国殖民地的社会风貌、巴黎上层社会的社交生活、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个人沉浮。这不单是一部皇后传记,更是一部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乃至欧洲的社会史。
-
全五代十国文杜文玉《全五代十国文》(全4册)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五代十国文献丛书”成果之一。全书以朝代和国别分别编排文章,收录五代十国时期17个政权、808位作者(小传可考, 不含阙名者)的文章近4000篇。所收文章,既有正史、别史、总集、别集、笔记、方志、政书等传世文字,又有敦煌文书、石刻墓志等的出土文献。引用文献达260余种,包括 古籍、碑志、论文及其他等门类。收文力求全面,作者小传力求精审,是迄今为止搜集五代十国时期较为完备的一代文章总集。
-
听亚当斯讲历史詹姆斯·亚当斯 著, 徐彬,吴林 译本书从普通民众视角入手,将地理、文化、政治、军事、外交、社会和经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讲述了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的发展进程,回顾了普通美国人如何随着历史变迁,经历挫折、抗争,在世界观、性格和观点上逐步成熟,追溯了美国“越大越好”的历史渊源, 对商业的态度,以及其他常被视为“典型美国人”的特征。作者在书中批判了美国社会,认为在借助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契机成为世界强国后,商业为王,回避社会责任和道德,各种大企业和托拉斯强势主导社会,其发展日渐远离了普通人的梦想,普通人难有机会跨越社会阶层,充分实现自身潜能。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4张宏杰 著这是一部讲述曾国藩经济生活与官场奋斗史的力作。 曾国藩在中国传统官场,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一生,可谓既“清”又“浊”,以“浊”为表,以“清”为里。通过观察他的经济生活,可窥探这个传统社会最后一个圣人少为人知的一个侧面,他的“真诚”与“虚伪”,在金钱诱惑面前采取的既原则分明又现实圆通的态度,呈现了晚清官场种种微妙而复杂的“规矩”。 这既是一部曾国藩的个人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清政治史、社会史。通过这本书,不仅能了解一个更全面的曾国藩,也能了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运转规律。
-
万里长城在哪里董耀会 董旭明 杨东长城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本书以宏观的地理视角阐释了中国人持续两千年修建长城的原因。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沙漠戈壁,全书通过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貌,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文化、经济、军事、交流、保护等内容,生动呈现了长城内外的互动交流以及与自然地理的相依相融。
-
斯坦布尔[英] 马修·艾萨克·科恩(Matthew Isaac Cohen)斯坦布尔(Komedi Stambul)指一种剧院风格和表演艺术形式。它活跃于19、20世纪之交的印度尼西亚,主要由华人支持,受到印度尼西亚诸种人群的广泛喜爱。本书将斯坦布尔戏剧置于殖民帝国政治文化与荷属东印度群岛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考察,描绘出19、20世纪之交的印度尼西亚戏剧艺术与文化的全方位图景,揭示了斯坦布尔戏剧在印度尼西亚族群融合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为探讨现代印度尼西亚民族形成与文化构建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者马修·艾萨克·科恩多年来致力于全球艺术文化与木偶艺术研究,他在既多且杂的资料中,梳理出了一条研究斯坦布尔戏剧的主线——便是以当时最优秀的演员兼导演奥古斯特·马希厄的经历为切入点,用他的一生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尼戏剧发展过程串联起来。诸多人物、事件也栩栩如生地再现笔端,读者不仅可以了解这个剧团的组建、演技、宣传、特效、人物、八卦等等,也能读到作者本人对印尼殖民时期整个大众戏剧的思考。作者通过讲述奥古斯特·马希厄和他的斯坦布喜剧团的故事,让读者认识十九、二十世纪的大众娱乐,并且重新审视华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探讨现代印尼民族的形成与文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