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罗马与耶路撒冷[英]马丁·古德曼本书主要讨论古代世界里罗马文明和犹太文明的冲突。公元70年,在4年的战争后,罗马军团彻底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和雄伟的第二圣殿。犹太人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圣城,还被迫向罗马缴纳犹太税。几十年后,罗马在耶路撒冷的废墟上建起了完全罗马化的殖民地。再接着,一位信仰基督的皇帝将这座城市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而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本身也在这几百年中发生巨大的变化──与这场冲突有脱不开的关系。本书聚焦于公元70年前后的犹太战争,及公元1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将罗马与耶路撒冷两座城市进行对比。本书还介绍了罗马人和犹太人在文化身份、哲学观念、生活方式、政府结构、政治和对彼此看法方面的对比。最后,本书还提到了基督教的诞生与反犹太主义的起源。
-
文物保护技术周双林 著本书从理论与教学、方法与实践两个维度,讨论了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以及非水分散体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
西安黄渠头汉代墓地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本书是西安市东南郊黄渠头汉代墓地的发掘报告。本书系统、全面地收录了关于黄渠头汉代墓地的调查、发掘成果,为研究汉代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交代了黄渠头汉代墓地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发掘及整理情况;第二章Ⅰ区墓葬,则系统梳理了Ⅰ区墓地内各墓的形制、出土器物等情况;第三章Ⅱ区墓葬,详细记录了该区墓地内各墓的形制、出土器物等情况;第四章初步研究,则从宏观上梳理了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类型、分期与年代、墓地的形成与布局、对墓地的几点认识。
-
基于多视角学习的甲骨卜辞语义网络融合方法与应用研究马园园甲骨文中同体字、异体字十分常见,且载体多有残断,能够有效利用的材料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甲骨学的发展。作者在研究甲骨文字形构造、卜辞文本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信息计量学、复杂网络、机器学习中语义网络构建理论,提出了卜辞、甲骨字的多视角表示、模型构建与融合方法;在应用层面,提出了两种卜辞主题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并对未来甲骨文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
周秦汉考古研究赵化成 著在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商周与秦汉属于不同的大的历史阶段,这两大阶段既有重大差别,又有承继与演变关系。本书聚焦于西周、春秋、战国、秦、汉1200年的历史,通过“陵墓制度”“都城建制”“农业手工业”“艺术及其他”多个维度,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地下墓葬、地上都城资料,对从商周到秦汉的历史性变革、承继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展现出周秦汉时代独具魅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本书注重长时段的观察,取得了独特的学术成果。诚然,相关的一些研究尚未完成,由此留下了一些遗憾,读者可继续关注作者即将出版的另一部文集《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或可弥补本书的部分不足。
-
何以华夏李琳之 著为什么被华夏正统视为文化落后的“戎狄蛮夷”都自认是“三皇五帝”的后裔?为什么几千年以来,“戎狄蛮夷”要不断逐鹿中原?本书通过考古学系统梳理发现,中原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先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距今9000~5300年的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先民不断向外扩张、迁徙,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上层交流,促成了祭祖祀天等观念的认同,才有了边缘族群在此后不断逐鹿中原又不断向外扩张景观的出现。中原族群在经过6000年的摩擦、冲突和融合,至西周时期,通过周公实施“封建”制度,从混沌的自在阶段过渡到主动的自为阶段,民族意识被唤醒,“华夏”“诸夏”“中国”等概念得以确立,华夏民族正式形成。其实质在于超越了前朝仅局限于部族范围的政治视角,而抟铸了一个具有“天下”意识的文化共同体,中国因此不再是不同文化体系人群竞争的战场,而成为华夏内部追求延续、追求强大的角逐舞台。
-
新疆出土佉卢文书译文集托马斯·巴罗本书是关于新疆尼雅遗址等地出土的佉卢文书的译文集。原著于1940年由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出版,是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巴罗(Thomas Burrow)对新疆出土佉卢文书中保存较好的490件文书进行的释读和英译。这些文书涵盖了佉卢文书的各种类别,具有西域史学和历史语言学等多方面的价值。译者在翻译原著时,根据自己对文书的理解尽可能做了注解,还收录了巴罗释译的斯坦因第四次新疆探险时在尼雅遗址获得的18件佉卢文书,并在文末对原著文书中的专有名词做了词汇索引,以便读者参考
-
丰都庙背后与木屑溪炼锌遗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丰都庙背后、木屑溪等炼锌遗址的发掘,从考古实物上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发明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下火上凝法”的炼锌工艺,填补了中国古代冶金史中的有关空白,是三峡库区文物考古中一项独特的重大成果,被评为重庆三峡库区2003年度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庙背后遗址和木屑溪遗址除了主体为炼锌遗存外,还发现了少量晚期巴文化、汉代至南朝时期、唐代遗存,以及丰富的宋代和明清时期遗存,为研究这一区域古代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重庆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
文化遗产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张景明著本书从考古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和个案研究。考古学篇,包括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十六国、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民族学与人类学篇,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北方草原饮食行为习俗等,涉及民族学、生态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艺术学篇,主要是古代民族的造型艺术、民间美术的分类与特征、民间美术遗产的文化生态观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象挖掘隐藏在美术背后的多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篇,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具体的个案分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和传承保护及发展趋势,就其现象和本质进行深入的探讨。本书可供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化遗产学感兴趣者参考阅读。
-
汝州张公巷窑遗址 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报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本报告是汝州张公巷窑遗址2000年~2012年考古发掘的初步成果。其间先后四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83.3平方米。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建筑遗址11座、池2个、灶10个、灰沟4条、水井5眼和灰坑127个等遗迹,其中与张公巷窑烧造有直接关系的建筑基址(作坊)2座,陶洗池1个,灰沟1条,灰坑7个和较完整的地层堆积2处。出土张公巷窑烧制的瓷器、素烧器和各类窑具数十万件(片)。同时,还出土一大批与窑址烧造无关的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等不同时期陶瓷标本,为张公巷窑及张公巷周边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了一些研究线索。《BR》经过勘探,初步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区域面积约3600平方米。通过对现有考古发掘资料的梳理、比较和综合研究判断,本次考古发掘认为,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在汝窑类汝瓷之后,大约不早于金代,其性质应属于官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