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试读
美文
国学
书库
导航
历史
青铜器与金文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編
書稿共收錄16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金文與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體例與所涉及的相關問題;二、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青銅器鑄造技術、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三、學術史及海外青銅器研究。 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个连续的集刊,該書已出至十一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历史时期考古研究
杨哲峰 著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在山东定陶称帝,初都洛阳,后正式定都长安。两汉王朝是古代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则是古代社会最辉煌时期,明清则由盛转衰。本书从“陵与墓”“量制”“民族与边疆”“伎与艺”四个维度,通过分析考古发掘中的墓葬、器物的类型,探讨其年代和族属,进而阐述历史时期(主要聚焦两汉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社会历史,并对历史时期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本书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河洛石刻文化记忆研究
黄婕
如果说“二十四史”在纸上记录和构建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世界,河洛地区的石刻遗存就是这些历史的具体实践结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实际上传承有序,闪烁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们由华夏文明进程这条隐秘的暗线相连接。河洛古代石刻影响巨大,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记忆凝聚华夏文明的共识和价值原则,进而形成身份认同。本书尝试从“文化”“记忆”相结合的视角,将石刻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与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间的人与石刻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解读河洛地区古代石刻的文化记忆,发现和理解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如何塑造、建构华夏历史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石刻作为精神与物质双重遗产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著
全书收集论文17篇,有关出土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包含诸多学科的研究内容,部分论文是国家社科基金的阶段性成果,其观点鲜明,材料扎实,论证严密,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及出版意义。
大象与国王
(美) 托马斯·R.特劳特曼 著
大象庞大而庄严,从王权诞生之日起就是国王无法抗拒的尊贵象征。各个早期文明已存在驯养大象的现象,如埃及、亚述、美索不达米亚、中国,以及印度河流域。在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猎对象。然而,托马斯·特劳特曼在南亚次大陆发现了特殊的用象制度,这一制度保护了它们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那就是战象。以恒河流域为起点,战象的足迹逐渐遍布南亚,同时向西传播至波斯、叙利亚、埃及、迦太基、希腊和罗马,向东传播至中南半岛、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托马斯·特劳特曼追溯了战象的缘起、传播路径和文化遗存,描绘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图景。为了维持这个独特的制度,国王必须保护野生大象免受猎人的觊觎,也要保护大象栖息的森林不被砍伐,还要维护与森林民族的关系。因此,国王与大象的关系,实际上是国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间的四角关系——这是一个丰富且复杂的关系网。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文明。19世纪,随着英国人到来并统治南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人口数量暴增,猎象成为一项运动。战象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大象的分布范围随之缩小,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这一切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需要找到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未来,并在此过程中保护与我们共存的生物的未来。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 明朝三百年
赛雷 著
从万历到崇祯!赛雷全彩漫画明朝历史终结篇重磅上市!明朝历史竟然如此有趣!10000000人都在看的“超萌赛雷”&千万读者喜欢的历史专业科普平台“史图馆”强强联合创作,全彩漫画电影式全场景再现明朝三百年历史。 “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系列全新作品,聚焦明朝历史,全书包括隆万新政、万历宫廷、援朝战争、玩明风貌、女真崛起、阉党秉政、辽东战略、崇祯反正、内外鼎沸和社稷沦亡十个章节,用生动的四色漫画再现明朝的历史场景!对中国史,特别是明朝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本书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入门读物。全书用赛雷的爆笑风格来刻画人物和事件,几乎每页都有让人会心一笑的梗,让人在哈哈哈大笑中通晓三国历史的脉络以及关键事件。
曹操
韩昇
曹操是奸雄还是能臣?为什么在危机四伏之中,他总是能破局而出?复旦大学韩昇教授多年深耕曹操研究,以历史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多学科视野,透视曹操的成长经历,聚焦曹操生平最重要的两场战争——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呈现出真实而丰满的“清醒”政治家曹操的形象。附录除曹操大事略表外,还配有作者精心选录和导读的曹操诗文,既对正文语境构成补充,又展现出曹操在政治家、军事家身份以外,作为大文学家的风采。
历史时间线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从30万年前智人的出现到今天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从三大宗教的兴起到伟大文明的衰落,《历史时间线:时空坐标下的人类全景图》将过往的全球图景以时间为线索全部融汇在一起。书中的每一页都在追溯过往的历史,通过时间线之间的比较呈现出真正的全球史观。全书将世界历史划分为9大时代,每一时代都配有丰富的地图、历史图片,介绍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与历史文物。全新的年表设计,将全球各地同一时代上演的历史事件编排在一起。约公元前2700年,埃及法老在吉萨建立起恢宏的金字塔;而在遥远的东方,古国印度的西部——印度河两岸的村庄逐渐变成了城市。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此时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刚刚建立,邻国日本则进入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历史时间线:时空坐标下的人类全景图》编排简明,内容全面,纵向串联,横向比较,约300幅令人震撼的历史图片和地图,能够多维度呈现古今世界,比较不同地区的社会、政治、文化等,轻松俯瞰数千年人类文明史。
杨家将
[日]北方谦三
北方谦三的《杨家将》在中国传统演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物的性格、心理活动和对话等一些细节的刻画,使这个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耳熟能详的将门故事,变得更加丰富、细腻和立体。作者聚焦杨家将、杨家军与北汉和宋朝廷间的关系,由此表现出杨家将的忠勇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风骨,也刻画了北汉、辽和宋互相制约的复杂关系。书中还以“血泪”为线索,细致描写了杨业和他的几个儿子是如何走向死亡的结局,有了这样明确的主题,使本书成为不折不扣的“新”杨家将故事。
天国之春
林赛-布莱恩
本书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主线,详细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中中国时局的变化、传教士活动的发展、太平天国与清政府以及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演变。全书以翔实的史料讲述了洪秀全为何会走上起义的道路,太平军的成员构成是什么、军纪到底怎么样,清政府为何最初没能遏制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洪秀全和杨秀清为何会反目,西方列强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如何定位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本书是最早向西方系统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著作之一,包含了许多他处未见的史料和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读书导航
出版图书
古籍/国学
文学艺术
人文社科
经济管理
生活时尚
科学技术
教育/教材/教辅
少儿
工具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