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重返成长《重返:三国现场》以历史、文物、遗迹为线索,通过对收藏于各大文博机构中的汉末、三国时期的文物的梳理和对全国三国文化遗迹的调研,借助“地下之材料”与“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有趣的三国时代。历史现身说法,大过一切讲述。书中涉及古城址、古墓葬、古战场、庙宇、壁画、书法、碑刻、瓷器、漆器、钱币、兵器、建筑、服饰、饮食、社会生活、宗教、中外交往等与三国相关的诸多领域,收入400多张国家宝藏级文物及三国遗迹现场照片、手绘地图。视角新颖,图文并茂,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个“看得见的三国”。
-
小麦战争(美) 斯科特 ·雷诺兹·尼尔森 著;黄芳萍 译要了解各个帝国的兴衰史,我们必须循着河流沿岸、港口之间以及横跨海城的粮食贸易路线进行探寻。历史学家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Scott Reynolds Nelson)在《小麦战争》中揭示了:通过努力控制这些路线,可改变世界强国之间的力量均势。19世纪初,俄罗斯帝国通过乌克兰境内的敖德萨港口向欧洲大部分地区供应食物。但在美国内战之后,成吨的美国小麦开始涌入大西洋,食品价格暴跌。这些廉价的外国粮食推动了德国和意大利的崛起、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爆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从公元前一万年娓娓道来,讲述了谷物重塑世界霸权的历程,透过历史档案,重现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乌克兰与俄罗斯帝国如何因谷物的运输与供给兴盛,又如何因为美国廉价的小麦与全球化贸易遭遇挑战。
-
毒堇之杯[英] 贝塔妮·休斯 著苏格拉底的一生动荡不安。他出生于贫民区,却成长为一名思想家和战士。他喜欢在雅典街头赤脚漫步,随机向人提问,质疑习以为常的观念。他关心生命和真理,关心美德是什么。然而,这个西方伟大的思想家却始终是一个谜团。为了还原他的一生,作者走遍希腊的考古现场,带我们来到古雅典人的家庭、街道、会场、酒宴,结识政客、将军、商人、工匠,参观热闹非凡的市政广场,经历雅典民主的繁荣与衰败,并看到自由与智慧的巨大力量。
-
犹太战争[古罗马] 约瑟夫斯(Flavius Josephus) 著,杨之涵 译公元66年至70年,犹太起义者与罗马帝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局面复杂的战争,大片的犹太人聚居地遭到摧毁,耶路撒冷经过数月围困终被攻陷,著名的犹太圣殿在大火中化为废墟,有超过100万犹太人丧生。作为亲历者,约瑟夫斯以全景式的笔触详尽描述了整个战争过程。包括安条克四世与亚撒曼家族对耶路撒冷的争夺,以及这如何招致了罗马人和庞培的介入;继而,希律是如何推翻哈希曼王朝,成为犹太人的王,犹太人又是如何借希律之死发动了起义;战争爆发后,犹太人是如何加强防卫,罗马人是如何作战并占领了那些犹太城镇,溃逃到耶路撒冷的犹太起义者又是如何发生了激烈内斗;在耶路撒冷,百姓是如何在暴力、饥荒与围城中苦苦挣扎,以及罗马人是如何破城并焚毁了圣殿。最后,全书以罗马军队扫除起义军残余、马萨达要塞的犹太人集体自杀的惨烈事件作结。记录战争之余,书中还穿插讲述了犹太地区的地理、圣城与圣殿的结构、犹太人的宗教与生活习俗、罗马人的战术与战争工事等方方面面,并生动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为那段历史及其背景提供了一份宝贵资料。
-
塞巴斯蒂安日记(罗马尼亚)米哈伊尔-塞巴斯蒂安(Mihail Sebastian) 著,邹继东 译这是一本非凡的个人日记,日复一日的描述了 20世纪30 年代末期到40 年代初期作为“巨大的反犹太工厂”的罗马尼亚的状况,值得与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并列在同一书架上,并拥有同样庞大的读者群。所不同的是,塞巴斯蒂安并非孩童——他用其复杂的文学头脑思考,以惊恐的眼光观察,然后以流畅的语言、清晰辛辣的语调描绘了布加勒斯特城市文化精英中他的世俗非犹太人朋友的残酷、怯懦和愚蠢,他们自愿将自己转变为知识分子罪人,并与纳粹结盟,怀着狂热的信念参与到“无人能阻止的反犹太主义的歇斯底里之中”。
-
人类不会停止说谎[英]娜塔莎·蒂德 著,刘杰,陈锐珊,李秋宜 译世界史是一片汪洋,与人类相关的一切都可以汇入其中,而说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或为保护自己,或为达成目的。人性古今相通,中外无别。 本书以微小的视角切入,从“谎言”这一奇特角度审视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波斯帝国,到近现代的切尔诺贝利灾难,视野遍及全球,涵盖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作者讲述的案例中,有引发冲突与战争的伪造文件,如神秘的《君士坦丁赠礼》和《彼得大帝遗嘱》,也有大规模的媒体粉饰,如英国的布尔战争时期的集中营,法国的德雷福斯事件。 当然,在这些谎言之中也不乏“冤案”,如西班牙异端裁判所的黑暗传说和对中国女皇武则天的妖魔化。作者犀利地指出,在一代一代人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不少属于小说的离奇内容变成“历史事实”取代了真相,甚至还有一些谎言,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作者截取了五个时代,古代世界、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与20世纪,分别选取其中神秘且影响广泛的历史流言与迷案,将它们一一拆解,揭示谎言如何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有力推手,背后的说谎者又有着怎样的动机与阴谋。
-
花园帝国李星著英国花园在18、19世纪英帝国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大革命后,英国文人利用自然园林来塑造帝国的风景,以此来解决转型过程中英帝国的国家认同危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本书探讨了英国花园的产生过程以及乡村与城市的关系问题,勾勒了代表自然的花园与代表工业的帝国之间对立而又统一的复杂关系。
-
纯粹·理性的光辉宋协立本书是一部关于欧洲文明史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欧洲文明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创作而成。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围绕哲学和社会思潮的问题展开,是对欧洲文明发展过程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等的基本论述;下篇则是对欧洲从古代至20世纪前期科学和科学方法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包括欧洲文明各个历史阶段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其对于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作者在论述中尽量减少对历史事件的铺陈,注重理论和观念的价值,力避内容意义的一般化。
-
文学之冬[德]乌维·维特施托克暂缺简介...
-
种族与文化托马斯·索威尔著《种族与文化》是作者托马斯·索威尔15年研究和旅行的成果,也是作者“文化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索威尔曾两次环游世界,多次到访地中海、波罗的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他希望通过研究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帮助我们理解在今天和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种族文化在塑造各国人民和世界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命运方面所起的作用,重新审视当下与未来。从古代城墙环绕的耶路撒冷到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每个地方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种族与文化》中,索威尔的核心观点认为,无论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还是漫长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一次转折,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历史的剧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理解文化资本对一个民族或一个文明社会的经济命运的影响为何远远超过政治、偏见或基因,而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差异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尽可能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民族问题,从内在发展的角度,为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社会争取更多的文化资本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