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觉醒与燎原陈攀文,王兴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无论是对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还是对社会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伟大的运动既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征程,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湖南第一师范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是毛泽东的母校,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本书系统研究湖南第一师范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互动关系,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主体推动作用,能更加深入研究五四运动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湖南第一师范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的历史作用,从而为当代学校在校本红色资源发掘、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
王者之香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王者之香——梅兰芳主题手账》以纪念中国戏曲文化代表人物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为契机,以12个梅派经典剧目为线索,配以珍贵的高清图片和深刻的人生总结,并配有梅先生原声经典唱段,再现梅先生的个人风采和京剧艺术的华彩魅力。
-
拜占庭帝国[英] 爱丽丝·巴尔内斯·布朗拜占庭帝国以其美丽的建筑、闪耀的珠宝和虔诚的宗教信仰而闻名,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曾经辉煌、富有,繁华延续近千年……但我们对这个令人着迷的世界到底了解多少?本书探索了拜占庭帝国的起源及其如何发展壮大并在乱世中安如磐石。你将在此了解君士坦丁堡发展为世界上曾经最富有城市的历程,体会拜占庭最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探索是什么让东正教成为拜占庭帝国信仰的基督教派,并深入了解那些见证拜占庭历史的皇帝和皇后。通过欣赏美丽的马赛克、手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图片,你还会感受到拜占庭帝国曾经的富足。 “萤火虫”系列历史读物网罗中外历史发展长河的各个时期,用海量的精美图片、丰富的一手资料、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业内专家的深入分析、逗趣的主题专栏和轻松幽默的文风,带你领略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萤火虫”系列图书将为你点亮纷繁复杂的知识,轻松、愉快地捕捉历史的精彩瞬间!
-
历史的遗憾姜半夏暂缺简介...
-
朗润舆地问学集李孝聪本书是李孝聪教授的一部学术随笔集,分为区域观察、水利审视和田野踏查三个主题。区域观察收录三篇文章,为作者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中国和欧洲历史进行总体观察。其中一篇以地缘政治结构为切入点,阐述中国各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观察视角独特。水利审视部分,则探讨了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堙废原因以及大运河的作用,水利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水利工程的兴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朝的兴衰。第三部分反映了李孝聪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作者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材料,实地考察中国北部及西部重要的古代交通遗迹,展现了不一样的边疆历史风貌。
-
铁砧与剪刀格伦·亚当森本书是一部讨论手工艺在美国国家建立及发展至今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历史著作,全书正文共九章。根据传统观点,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工业和技术,而手工工匠和手工制品则被边缘化。作为长期研究手工艺的历史学家,格伦·亚当森 (Glenn Adamson) 在本书中颠覆了这种传统叙述,他认为在美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手工艺都是重要的、代表性的因素,是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不同于已有的对手工艺的分散研究,亚当森将五光十色的手工艺著述整合成统一的叙事,从而透过手工艺工匠的视角去讲述美国的故事。亚当森借助对大量史料的收集和使用,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早在独立战争期间,工匠的身份就与反抗暴政的事业紧密相连——将茶叶扔进波士顿港的就是铁匠和木匠。19 世纪,手工艺也被视为受压迫者的盾牌、非裔美国人提高教育水平的工具,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改革的手段。20世纪,尽管因受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影响,曾经作为社会支柱的手工艺工匠阶层崩溃了,但其并未完全从社会生活中隐退,依然与很多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当代,随着3D打印机(家庭工作坊)等新技术及数字化生产的发展,手工艺再次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同时手工艺还将在美国生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实现更好的平衡,减少对不可持续发展的商品链的依赖,有能力生产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产品。在美国历史的大框架之下,亚当森对手工艺进行了长时段的、宏观的研究,摆脱了“就手工艺谈手工艺”的狭窄视野,突出了手工艺对美国的国家形象和精神的形塑作用;同时,在这部手工艺“大历史”中,亚当森描绘了众多人物肖像——北美民兵银匠保罗·里维尔、工会组织者琼斯夫人、铆工罗茜(二战时期鼓励女性投入工厂工作的时代符号)、第一面美国国旗制造者贝茜·罗斯、女裁缝、黑人民权行动主义者罗莎·帕克斯——讲述了与手工艺有关的芸芸众生的生动故事。
-
晚明风云傅小凡 著公元1627年,天启驾崩,崇祯登基,即以雷霆手段除阉党,求中兴,大明王朝似乎迎来了一线曙光。然而17年后,立国270余年的大明帝国大厦轰然倒塌。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明走向灭亡?本书用详实可靠的史料,条分缕析地还原了1628—1644年明朝走向衰败与覆灭的历史全过程,探寻明朝灭亡的深层原因。一场晚明乱世,显现人生百态。作者用真实细腻的历史细节,不仅精彩再现了明末政治、军事、外交、社会的全景式历史画卷,而且深入描摹了崇祯、皇太极、李自成、袁崇焕、温体仁、周延儒等诸多历史人物,在明末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呈现出的复杂人性与命运结局,发人深省。
-
三明学院校史宋孝金,余达忠暂缺简介...
-
浙东革命根据地史论曹辉浙东根据地包括不同时期的浙东抗日根据地和浙东游击根据地。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浙东游击根据地则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南方八大游击根据地之一。两个时期既相区别,又有内在不可分割的关联。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全新的视角,全时段、全地域(浙东全域,包括今宁波、绍兴、舟山、台州,以及浦东等地)、全方位(军事斗争、经济斗争、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等),系统梳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浙东军民在浙东大地上可敬可仰的革命岁月、可叹可颂的斗争经验、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
史记疑案张大可 著《史记》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司马迁草创《史记》未就,受李陵案株连,于是命运产生了坎坷。由于作者经历坎坷,以及该书在写作与流传中产生了一些疑难;由于文献缺失,一些基本史实不明,难以稽考;由是,书与人均运交华盖,疑案由是而起。《史记》成书,在两汉时受到压制,差不多是一部禁书。魏晋以后,《史记》脱颖而出,司马迁和《史记》地位的尊显,使一些隐而不宣的事受到重视,于是疑案一个一个浮出水面,受到人们关注……史学界对《史记》疑案的研讨,历来均是作个案研究。历史学家张大可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兰州大学任教,开设《史记》专修课,从1982年至今,积淀40余年,发表相关论文14篇,涉及了《史记》的全部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