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勉学堂针灸集成

勉学堂针灸集成

作者:(清)廖润鸿编撰;赵小明校注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08-01

ISBN:9787800897993

定价:¥16.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共四卷。卷一概述针灸基本知识。卷二介绍人体各部穴位定位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针灸疗法。卷三、卷四评论各经穴位,并对某些穴位作了考证。本书不尚理论,注重实践,便于临床参阅,亦可供初学者入门参阅。片断:下腰一穴在八髎正中央脊骨上,名曰三宗。治泄痢下脓血。灸五十壮。回气一穴在脊穹骨上。主五痔、便血、失屎。灸百壮。囊底一穴在阴囊下十字纹。主治肾脏风疮及小肠疝气,一切肾病。灸七壮。阑门二穴在玉茎旁各二寸。治疝气冲心欲绝。针二寸①半,灸七壮。肠绕二穴在挟玉泉相去各二寸。主大便闭塞。灸以年为壮。肩柱二穴在肩端起骨尖。主治瘰疬及手不举。灸七壮。肘尖二穴在屈肘骨尖。治瘰疬。又治肠痈,灸则脓下肛门。灸百壮。龙玄二穴在列缺之后青络中。治下牙痛。一云:在侧腕上交叉脉。灸七壮。吕细二穴在足内踝尖。主治上牙痛。灸二七壮。中泉二穴在手腕阳溪、阳池之中两筋间陷中。治心痛、腹中诸气块。灸七壮。二白四穴在掌后横纹上四寸,手厥阴脉也。两穴相并,而一穴在两筋中,又一穴在大筋外。主痔漏下血、痒。针三分,泻两吸;灸三壮。中魁二穴在中指第二节尖上。主五噎、吞酸、呕吐。灸五壮,吹火自灭。五虎四穴在食指及无名指第二节尖,屈拳取之。治五指拘挛。灸五壮。大都二穴在手大指、次指间,虎口赤白肉际,屈掌取之。主治头风及牙疼痛。针一分,灸七壮。上都二穴在食指、中指本节歧骨间。治手臂红肿。针一分,灸七壮。中都二穴在手中指、无名指之间,本节前歧骨间。治手臂红肿。针一分,灸三分。下都二穴在手小指、无名指之间,本节前歧骨间。针一分,灸三壮。以上四穴,一名八邪,又名八关。治大热,眼痛睛欲出。针出血,立止。本书前言序医用针灸,由来久矣。尝见痼疾沉疴,药力所不能愈者,得针灸而奏效独奇。自穴道难明,业医者惮于穷究,遂藉口泄气,极力诋诃,俾患者视为畏途,致令《内经素问》心法,终于就湮,可慨也。今岁夏,偶遇明师以《针灸集成》相示,因取而读之,渐觉豁然有得。窃以为下手用功处在熟穴法,熟极则巧自生。而余性健忘,深虑旋得旋失,因将原书考正穴法,韵以五言,用当记诵。并遵御纂《医宗金鉴》参互考究,正其讹舛。且近取诸身,时尝寻按至忘寝食,更觉胸有把握,益信古人救世深心,金针度尽,特患不甚研求耳。余自维留京五载,年已四十,文章无灵,终不能进蓬瀛一步。虽平日于天文、算学、地学以及卜巫、壬遁、星命诸学,时深探讨,究无补于斯世,独得此一端,可以卫生,并可以济人。殆所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者耶。歌既成,将铜人图按法缩绘小幅,以便案头搜讨。坊友饶君松圃,谓是可益初学,乐为梓行,附诸《针灸集成》之后。因记其爰起如此。湖南渌江廖润鸿逵宾氏叙于同治十三年甲戌冬十月
作者简介
暂缺《勉学堂针灸集成》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卷一
    制九针法
    一曰镜针 二曰圆针 三曰鍉针 四曰锋针
    五曰铍针 六曰圆利针 七曰毫针 八曰长针
    九曰大针
    炼针法
    四时针法
    针刺浅深法
    火针法
    点穴法
    量分寸法
    头部寸 膺腧部寸 背部寸 腹部寸 人
    身尺寸 一夫法
    制艾法
    作艾炷法
    取火法
    下火灸时法
    灸法
    壮数多少法
    发灸疮法
    疗灸疮法
    内托黄芪丸 止痛生肌散
    调养法
    针灸不可并施
    不耐针灸
    用针须合天时
    针补泻法
    用针宜审顺逆
    五夺匆用针泻
    针法有泻无补
    灸补泻法
    针灸禁忌
    针要得术
    针有上工中工
    针入著肉
    针灸法
    禁忌
    灸后治法
    灸疮无汗则未易发脓 灸后有热 灸疮久未合痛甚
    者
    禁针穴
    禁灸穴
    别穴
    神聪四穴 当阳二穴 太阳二穴 明堂一穴
    眉冲二穴 鼻准一穴 耳尖二穴 聚
    泉一穴 海泉一穴 阿是穴 崇骨一穴
    百劳二穴 精宫二穴 胛缝二穴 环
    冈二穴 腰眼二穴 下腰一穴 回气一穴
    囊底一穴 阑门二穴 肠绕二穴 肩
    柱二穴 肘尖二穴 龙玄二穴 吕细二穴
    中泉二穴 二白四穴 中魁二穴 五
    虎四穴 大都二穴 上都二穴 中都二穴
    下都二穴 四缝左右十六穴 十宣十穴
    大骨空二穴 小骨空二穴 旁廷二穴
    通关二穴 直骨二穴 阴都二穴 气门二
    穴 胞门一穴 子户一穴 子宫二穴
    鹤顶二穴 膝眼四穴 风市二穴 营冲二穴
    漏阴二穴 交仪二穴 阴阳二穴 阴
    独八穴 足内踝尖二穴 足外踝尖二穴 独
    阴二穴 内太冲二穴 甲根四穴
    募穴
    原穴
    会穴
    讹穴
    少商二穴 合谷二穴 神门二穴 肩井二穴
    绝骨二穴 三里二穴
    五 脏总属证
    诸痛痒疮疡,皆属心 诸风掉眩,皆属肝 诸湿肿满,
    皆属脾 诸咳气喘,皆属肺 诸筋骨痛,皆属肾
    诸节,皆属胆 五心,谓手、足掌及心脏
    一身所属脏腑经
    头属 颡属 目属 面属 耳属
    鼻属 口属 齿属 上腭属 舌属
    喉咙属 胸属 腹属 胁属
    背属 肩属 腰属 四肢属 肌肉属
    皮毛属 声音属 九窍属
    五脏六腑属病
    肺属病 大肠属病 胃属病 脾属病
    心属病 小肠属病 膀胱属病 肾属病
    心包络属病 三焦属病 胆属病 肝
    属病
    十四经抄穴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任脉
    十二经井荣输经合旁通
    十五络所生病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手少阴
    之别名曰通里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 手厥阴之别名
    曰内关 足厥阴之别名曰蠢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 足阳明
    之别名曰丰隆 任脉之别名曰屋翳 督脉之别名曰长
    强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脉病有是动有所生病
    脉有经脉络脉孙络脉
    十二经血气多少
    十二经行度部分
    气行有街
    针法有巨刺缪刺散刺
    奇经八脉
    阳维 阴维 阳骄 阴跃 冲脉
    督脉 任脉 带脉
    子午八法
    子午流注
    五脏六腑所属五输五行
    五输阴阳配合 五输主病 五输针随四时
    井合有义
    五脏六腑有疾当取十二原
    脏腑要穴
    六合所出所八
    足三焦别脉
    八会穴
    六经标本
    人身四海腧穴
    大接经
    主病要穴
    禁针灸
    刺中五脏死候 失针致伤 禁针穴 禁灸穴
    奇穴
    取膏育腧穴法 取患门穴法 取四花穴法
    骑竹马灸法
    别穴
    神聪四穴 膝眼四穴 旁廷二穴 长谷二穴
    下腰一穴 肠绕二穴 环冈二穴 八
    关八穴 阑门二穴 独阴二穴 胞门子户各
    一穴 金津玉液二穴 大骨空二穴 小骨空
    二穴 太阳二穴 明堂一穴 眉冲二穴
    营池二穴 漏阴二穴 中魁二穴 血
    郄二穴 腰眼二穴 通关二穴 胛缝二穴
    二白二穴 回气一穴 气端十穴 鹤
    顶二穴 龙玄二穴 阴独八穴 通里二穴
    气门二穴 阴阳二穴 精宫二穴 直
    骨二穴 交仪二穴 当阳二穴 鱼腰二穴
    夺命二穴
    诸药灸法
    鼓饼灸法 硫黄灸法 隔蒜灸法 桑枝灸法
    附子灸法 黄土灸法
    鸡足针法
    择针灸吉日法
    太乙徒立于中宫朝八风占吉凶
    风从南方来 风从西南来 风从西方来 风
    从西北来 风从北方来 风从东北来 风从
    东方来 风从东南来
    九宫图
    身形应九野
    太乙游八节日数
    九宫尻神图
    逐日人神所在
    每月诸神值日避忌旁通图
    针灸吉日
    针灸忌日
    坐向法
   卷二
    折量法
    头面部
    头痛及眼疾赤目等症 伤风为热者 头目臃肿胸胁
    支满 偏头痛目(目巟)(目巟)不可忍 面苍黑 头面
    风痒
    耳部
    耳鸣不能听远 耳痛耳鸣 耳聋 虚劳赢瘦
    耳聋
    目部
    目睛 迎风冷泪 风目眶烂 目生白翳
    目睛痛无泪 眼眶上下有青黑色 瞳子突出
    大人小儿雀目
    口部
    口中生疮 唇肿 口中如胶 口中出血不止
    口鼻并出血 唇吻不收 口苦 重舌
    舌裂舌强 口噤牙车不开
    鼻部
    五臭 鼻中瘜肉 鼻塞 鼽衄 鼻不
    闻香臭 衄血不止喑不能言
    咳嗽
    咳逆不止 失音 唾喘 呕吐不下食
    喘急 哮喘 翻胃 痰喘 干呕
    肺痈咳嗽上气 咳喘饮水 喘呕欠伸
    唾血内损 痰涎 喘胀不能行 结积留饮
    咽喉
    噎者 单蛾 双蛾 咽喉不肿而热塞吞饮从
    鼻还出 喉痛胸胁支满
    颊颈
    牙颊痛 项强
    齿部
    上齿痛 下齿痛 上下齿痛 齿龋痛
    齿龈腐
    心胸
    心惕惕失智 胸腹痛或痰厥胸痛 卒心胸痛汗出
    胸满逆气闷热 积年胸痛 真心痛
    胸痛吐冷酸水 心热不寐 胸痛如刺手卒青
    冷气冲心痛 惊恐心痛 心恍惚 胸腹痛暴
    泄 心痛呕涎 心痛面苍黑欲死 心悲恐烦
    热 心风 风眩 胸引两胁痛 胸痛
    口噤 胸连胁痛 胸中瘀血 胸噎不嗜食
    腹胁
    胃脘痛 饮食不下腹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黄赤 冷
    热不调绕脐攻注疼痛 腹胀坚脐小腹亦坚 肠鸣痛
    腹胁及诸处流注刺痛不可忍
    肿胀
    满身卒肿面浮洪大 水肿腹胀 四肢面目浮肿
    浮肿及鼓胀 针中脘穴手法
    积聚
    痰积成块 奔豚气 小腹积聚腰脊周痹咳嗽大便难
    腹中积聚气行上下 痞块 脐下结块如盆
    伏梁及奔豚积聚
    手臂
    手臂筋挛酸痛专废食饮不省人事者 手足指节蹉跌酸痛久
    不愈 肘节酸痛 肩痛累月肩节如胶连接不能举
    落伤打扑伤 两臂及胸转筋 臂细无力
    肘腕酸痛重 手臂善动 手掌热 臂
    内廉痛皮痒 手五指不能屈伸 腋肿 左手
    足无力 两手大热如在火中
    腰背
    腰痛不能屈伸 腰脊疼痛溺浊 腰痛腹鸣
    老人腰痛 腰背伛偻 腰肿痛
    脚膝
    脚酸不能屈伸难久立 脚足转筋不忍 脚足内外踝
    红肿日久不脓不差 脚气 手足筋挛蹇涩
    鹤膝风 足掌疼 骨髓冷痛 脚足寒冷不可
    忍 肌肤温而病人自言寒冷不可忍者 膝上肿痛身
    屈不行 诸节痛 便毒 四肢不收怠惰嗜卧
   ? 四会转筋
    风部
    言语蹇涩半身不遂 口眼斜 偏风口
    卒恶风不语肉痹不知人 遍身痒如虫行不可忍 历
    节风 中风口噤痰塞如引钜声 角弓反张
    中风眼戴上及不能语者 夫中风有五不治者
    〔附〕风者百病之长也 中脏者 中腑者 肝
    中 心中 肺中 肾中 脾中
    胆中 胃中 五脏之病 太息善悲
    癫痫
    癫痫 狂言喜笑 鬼邪 见鬼 梦厌
    善哭 风癫及发狂欲走称神自高悲泣呻吟
    骂詈不息身称鬼语 狐魅颠狂 羊痫 牛痫
    马痫 犬痫 鸡痫 猪痫 五
    痫吐沫 状如鸟鸣心闷不喜问语 目戴上不识
    厥逆
    吐痰厥逆 尸厥 四肢转筋厥逆 善恐小气
    厥逆 传尸骨蒸 肾厥头痛筋挛惊恐不嗜卧
    急死
    中恶 溺水死 缢死 中暑几死
    足阳明胃经流注 足阳明胃经左右凡九十穴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流注 足太阴
    脾经左右凡四十二穴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流注 手少阴心经左右凡一十八穴 手太阳小肠
    经 手太阳小肠经流注 手太阳小肠经左右凡三
    十八穴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流注
    足太阳膀胱经左右凡一百二十六穴
   卷四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流注 足少阴肾经左右
    凡五十四穴 手厥阴心包络经 手厥阴心包经流
    注 手厥阴心包经左右凡一卜八穴 手少阳三焦
    经 手少阳三焦经流注 手少阳三焦经左右凡四
    十六穴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流注
    足少阳胆经左右凡九十穴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
    肝经流注 足厥阴肝经左右凡二十六穴 任脉
    任脉流注及孔穴 督脉 督脉流注及孔
    穴
    经外奇穴
    头部 面部 颈项部 膺部 腹部
    背部 手部 足部 阴部
    禁针穴目录
    禁针穴
    禁炙穴目录
    禁灸穴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