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当代知识论中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陈英涛葛梯尔问题之后,关于知识或信念确证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逐渐成为当代知识论研究的焦点,这个问题关涉到知识论的当代重建。虽然在这场论争中出现数不清的论文试图澄清该问题,但时至今日,深入研究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的专著鲜有出现。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哲学界还几近空白。鉴于此,作者欲在本书中对上述问题作以回答。本书分为九章。重点探讨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论争的背景、意义、划界标准以及主要派别,后提出解决思路。
-
东方学术张哲俊《东方学术》(一)是四川大学比较文学基地的论文集,主要收录比较文学与东方文学、中国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包括艺术、哲学等人文方面的研究成果。该书一共包含9个部分,收录的论文也主要涉及以下9个方面:1.比较文学的基本问题、前沿问题和研究方法。2.东方文学与文化与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交流和比较。3.东方文学与文论总体研究。4.中国文学与人文。5.国际汉学。6.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7.东方其他国家文学与文化研究。8.翻译国外学者的东方文学、文化前沿的研究成果。9.书评。
-
创意聚合视域下城市文化治理机制研究李丹舟著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深水区”,探寻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路径势在必行,作为驱动要素的文化有助于探索一条“人”的全面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中国城市管理日趋科学化和专业化,以深圳等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层面走在全国前列。本书旨在提升“绣花式”管理水平的背景下,以深圳为聚焦场域,立足深圳空间再造和文化创新展开个案研究,融合文化研究、艺术管理学、艺术社会学、文化产业等跨学科视角,分别从理论篇“城市文化治理理论”和实践篇“城市文化治理实践”两方面进行论述,剖析城市文化建设进程中“网状”治理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基于多重文化要素互动的创意价值聚合机理,考察深圳发展创意城市的治理机制以及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的实践路径,为全国城市的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意先行”与“文化示范”的深圳样本。
-
解码红河叶浅韵暂缺简介...
-
跨文化视域下的昆曲文化身份研究安裴智著本书立足跨文化的理论视野,以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语境中昆曲文化身份回归为背景,从国家形象建构的角度重新解读与定位昆曲的文化身份,探讨昆曲文化身份的跨学科、跨文体特征与表现形态,从古典韵文学、雅乐文化、声乐美学、戏曲文学、表演体系、活态遗产等方面归纳阐释昆曲的多维美学内涵与文化特征,对学界旧有的昆曲观念进行剖析与反思,对昆曲在建构国家文化形象中的象征意义作了较为系统、严密的论证。提出对昆曲文化身份的界定需要一种“大文化意识”“跨文体意识”与“大美学意识”。认为昆曲本质的文化身份,不只是一个狭义的“剧种”,而是凭藉雅文化的审美品质成为国家文化形象的象征与杰出代表。此书旨在为昆曲正名,还昆曲以应有的文化身份与美学地位,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昆曲符号体系所隐喻、象征的国家文化形象的地位。
-
城市传播范红,慕玲著《城市传播》从传播学基本理论出发,整合城市学、旅游学、营销学、艺术学等相关理论,经由案例分析、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遵循现代化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城市传播的经典以及前沿案例展开由表及里与抽丝剥茧的阐述,对城市传播现状以及传播媒介的特征、规律、方法与效果进行归类、提炼与总结。本书创新性引入音乐、建筑、文创传播等空间媒介为载体的传播形式,拓展了传统意义上以大众传媒为主导的城市传播的媒介边界与传播体系,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与形象传播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解码红河崔玉松暂缺简介...
-
七夕文化透视赵逵夫 著七夕风俗是我国形成很早,在西汉初年传至长安宫中、演变为乞巧为主的节庆活动。两千多年来,不但传播国内大部分地方,而且传至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一带。同时,它也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联系在一起,更同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联系在一起(时在夏收之后、秋收之前),各地乞巧歌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状况。但以往对七夕节极少有人关注,有的书中、文章中也多是一般介绍,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
-
悬泉汉简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悬泉汉简出土于汉代敦煌郡效谷县悬泉置遗址。悬泉置遗址发掘于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二年,曾被评为一九九一年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二〇一四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出土各类文物七万余件,其中出土汉简三万五千余枚,有字简二万三千枚,经过整理者一万八千枚。该遗址地处中西交通和丝绸之路的大道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保存为完好、出土文物多的我国汉晋时期的邮驿机构。悬泉简中早的纪年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晚的纪年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前后跨越二百一十八年。其内容大致涉及这二百一十八年及其前后若干年的历史史实,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社会以及边地风情、日常生活等。尤以邮驿交通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资料见长,是两汉丝绸之路的实时档案和原始记录。这批重要的出土简牍,是西北汉简资料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两汉丝绸之路繁荣的历史见证,是今人研究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历史渊源的手资料。或可补史籍之缺载,或可正史载之讹误,将引领西北汉简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悬泉汉简拟分八辑出版。本辑收录原简约二千二百枚,彩色图版和红外图版同时呈现,释文紧随其后。末附简牍形制尺寸表,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更为丰富的信息。
-
齐鲁大工匠安娜, 崔磊 ,耿艳丽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对我国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以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齐鲁工匠精神根植于齐鲁大地的文化基因,成为众多地方性工匠精神中的佼佼者,孕育了一批批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齐鲁工匠人才。本书扎根齐鲁大地文化,对齐鲁工匠精神进行全面、系统地解读,从追溯齐鲁工匠的历史出发,分析新时代齐鲁工匠精神内涵,以齐鲁工匠的工匠精神养成经历案例为特色,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路清晰、内容生动的劳动教育学习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