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青铜不再王少青《青铜不再》收录了作者十多年来围绕中原历史文化,特别是豫东历史与文化所写的随笔文章。作者根据寓居的豫东平原生发的历史思考写就,分为“忘机会古”“羁逸两由”“风追师友”“宿墨新润”四个部分,分别有关文史、心绪、师友等,视野开阔,识见独特,行文洒脱。
-
返本开新郭齐勇本书为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吾道文丛》的最新品种。丛书收录成中英、钱理群、冯天瑜、汪荣祖、郭齐勇、邓晓芒、赵汀阳等多位学术名家的学术自传,内容是学人自述学术生涯和学理思考,兼忆学林往事。通过学者的自传印证相关学理的来龙去脉,同时折射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流变。 本书是知名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先生的学术自传。郭齐勇先生在书中自述一生经历、学思历程和师友交往故事,比较全面地介绍其研究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的经历,以及在前贤的基础上,普及并创造性转化儒家传统,倡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重建“六伦”“八德”等新价值体系的努力作者简介
-
中国人的规矩刘一达在中国,万物皆有规矩。有了规矩,才有璀璨的建筑和精美的器具;有了规矩,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才有分寸和礼仪。本书全新阐释了中国人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规矩和讲究。比如,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夹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等。出言有尺、处事有度,便是规矩。这些规矩不是逢场作戏,而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自觉自愿遵守的规则,是经过历史的积淀保留下来的精神遗产。人们按照新时代的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和精髓是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这一点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永不过时,因而应当作为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绳。
-
上大记忆2024戴骏豪本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戴骏豪主编。上海大学是拥有悠久传统和红色基因的大学,是走过峥嵘岁月和光辉历史的大学,它的诞生、成长、发展和壮大,始终与国家和民族以及我们所在的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本书以日历为载体,以时间为主线,逐日选取1922—2023年上海大学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并配以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图片资料,图文并茂地展现上海大学的光辉历史与人物的闪光事迹、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等,让全体“上大人”记住上海大学“历史上的今天”,牢记“上大人”身负的责任,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继续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创造新辉煌。
-
塑造日常生活宋子昕《塑造日常生活——近代北京的公共浴堂与市民沐浴实践(1900-1952)》是北京学术丛书之一种。本专著作者多年来查阅了大量文献,核心材料主要来自于北京市档案馆,在市政府、社会局、卫生局、工务局、警察局、工商税务档案(1949 年后)、社会福利局(1949 年后)、同业公会档案(1949 年后)、诉讼档案等多个全宗下,搜集到关于浴堂相关档案,共 631 卷;除此之外,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相关档案在本文中亦有使用;方志是本文的另外一类资料来源,本文采用了大量方志资料的数据;另外作者涉猎了大量的期刊、游记、笔记、日记、回忆录。在此基础上作者用实证的方法、跨学科的方法和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做到如事直书、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力图真实地反映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的状况。其次,与一般的史学论著相对照,本文具有社会学、人类学的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将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置于历史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世界的多维体系中,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剖析。学术价值、文献价值都很高,可以说是一部阶段性专项研究的权威力作。
-
和孩子一起玩木工曾剑红生活即教育,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本书中所需的材料大多来自于自然,其中包括木段、树枝、树叶、花朵……木作内容追随着孩子的脚步与季节的变化进行材料的选择与创作,根据孩子们的心愿或当下想做的东西,通过设计、选材、实践操作到作品呈现,整个过程中孩子就是木作的小主人,他们尽情感受着过程的轻松与美好。对每位学前教育工作者来说,本书是挖掘幼儿创作不可或缺的宝藏之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木材的择取。配有生动的手绘插图与操作流程,加上幼儿的作品呈现,无一不会勾起读者对操作的欲望。在每个木作案例前,详细记录了与幼儿间的设计构思,并整理分类。书中还提供大量的构思素材,引发大家的创作与思考。
-
2024汉译名著日历卢梭 霍布斯等《汉译名著日历》每日撷取“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一书一语,配以作者像或是相关主题的精美插图,油画、版画、水彩、雕塑不拘一格。今年汉译名著日历采取横版双环样式,图文位置进行了全新调整,横图采用整铺方式,用纸哑光樱花,最大程度还原了选图的色彩和质地。外包装盒采用哑光珠绿搭配烫金烫银工艺,并以变形数字呈现2024,整体造型清新雅致。此外,今年的包装盒开合工艺进行了提升,磁扣方式更便于读者取放。翻开扉页,我们以张元济先生“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的手迹对联,配以汉译名著标志性的彩虹墙图片,作为2024年起航的开篇。新年伊始,我们以十八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对公众至福的祈愿鼓舞新年;2月9日,我们以赋予历史以尊严和价值的唯一美德——“真实”寄望农历新春;3月8日,我们为妇女能够享有与她们的辛劳贡献相匹配的自由而鼓呼;4月4日,我们用彼岸世界告慰生命意志的消逝;5月4日,我们通过对高等教育的反思重新审视当代青年人的观念和处境;6月1日,我们重新回到卢梭如歌的自然教育,反观今日困扰所有家庭的教育压力和焦虑。除此之外,我们还以生卒纪年致敬这些呈现“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的伟大作者——阿克顿、埃德蒙·柏克、蒲鲁东、爱德华·吉本、孟德斯鸠、费希特、狄骥、罗伯特·达尔、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林肯、和辻哲郎、托马斯·阿奎那、列维-布留尔、爱因斯坦、丸山真男、威廉·莫里斯、胡塞尔、恩里科·菲利、蕾切尔·卡森、托克维尔、康德、马基雅维里、魁奈、马克·布洛赫……愿经典每日相伴!
-
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梁漱溟 著本书是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选集(特别纪念版)。选篇以《梁漱溟全集》为蓝本,从《朝话》《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经典著作中精选篇目,由梁漱溟家人钦定,诚意特献!全书分为五辑,从学问、修养、理想和态度等主题入手,瞄准“人生和社会”,结合梁漱溟先生一生自学之路、待人接物之“独立思考,表里如一”的态度,试图为当下内耗严重、急需精神重建的年轻人提供一份精神读本和解决方案。第一辑“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第二辑“思想可开悟 人生可翻新”——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第三辑“多谈谈哲学 多想想办法”——问题来了,正是我们创造的机会到了。第四辑“精神有所归 生活有重心”——说话是力量小,一定要在说话之外,办法在说话之外,在空口讲之外。第五辑“志趣有所感发 便是一次向上”——“我怎么样去生活”的问题没有唯一不二的答案,我们只能告诉人去觅他的路,觅了路如何走而已。当变幻莫测的世界无法把握,我们只能把握自己。不要对困惑熟视无睹,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读一读梁漱溟先生“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
李浩学术文集·慢耕集李浩本书分为蠡测、司幕、培土、自照四辑,其内容重点不在架空高论各种读书的学理,而是具体分享作者真切深微的阅读体会。作者拈出农业文明时代的“慢耕”一词作为书名,既是一种自勉,也是一种人文宣示。
-
人在撒哈拉蔡适任本书是一本关于撒哈拉沙漠的纪实散文集,以作者定居摩洛哥的梅如卡后,前往撒哈拉地区致力推动沙漠绿化、沙漠生态旅游的行动为素材,从另一角度描绘鲜活的沙漠生活景观,展示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书中或描写作者工作的历程和细节,表现创业热情和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或抒写独具生命活力和文化交流色彩的个人生活;或叙述当地人的日常工作生活;或描摹当地吃穿住行、风土人情以及历史与当下。作者在广袤的撒哈拉中种树、护树、凿井、开生态旅店,真实呈现了撒哈拉的现代生态以及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奋斗史,渗透了对生态问题、文化多样性、旅游业等独特而精当的思考和见解,展现了作者以撒哈拉沙漠为实践生态理想的热土和第二故乡的情怀,以及关切和保护地球环境的坚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