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会说话的书何燕李本书为学术专著。所谓“会说话的书”是发表于1770—1815年间的由五个奴隶叙事共同书写的一个主旨故事。黑人奴隶在被运往新大陆的途中,或者在到达新大陆之后,第一次看到白人阅读书籍,以为这些书本在跟主人说话。然而,当他们自己拿起这些书本渴望能够同它们说话时,却发现书本并不会讲话。书本的无声和沉默使他们察觉到作为奴隶的自己与奴役他们的主人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让他们看到了自我、自己的肤色,以及那无法洗白的脸。书稿围绕“会说话的书”这个主线,深入地探析了盖茨文论的生成背景、旨在解决的问题、中途发生的转向、文论成型的构成路线、整套理论的贡献和局限等内容,具体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理论背景与“会说话的书”的出场;第二,“会说话的书”与第一次理论转向;第三,“会说话的书”与美国非裔文学的艺术特点;第四,“会说话的书”与“意指的猴子”的故事,第二次理论转向及美国非裔文学理论;第五,“会说话的书”与盖氏文论的双面性。书稿整体以盖茨的非裔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具体则以“会说话的书”为研究主线。
-
田楚侨文存熊飞宇本书主要选编民国学人田楚侨的诗文创作和论学怀人的随笔小品。共分四辑:诗词骈赋;译诗与译论;随笔与杂论;高考指南。其中凡涉及讨论与辨难的文章,均将往来文字收录,以俾展现论争的来龙去脉。书后附录文献三种:田楚侨著作系年;田楚侨的交游及有关文献;重庆市档案馆“民国档案”存田楚侨档案十六通名目。卷首有前言《迟到的发现:田楚侨其人其事》,藉此可窥知著者的生平及事业;卷末之《后记》,则略述成书的经历。此书的辑注,既为打捞前辈学者沉埋的文字珠玉,发扬巴渝地区的文化辉光,同时也为了解民国人物增添有声有色的俊雅故实。
-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著只要尚有一日存在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必将长存!在风雨飘摇之际,西方国家鼓吹中国灭亡说,将四万万同胞视为无知匹夫,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 在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中,他认定“衡量一个文明的价值, 我们最终要问的是 : 它能塑造怎样的人, 怎样的男人和女人。所谓中国人的精神,就是灵魂与理智的完美结合 ”。本书是辜鸿铭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其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此书是一战前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本书对于中国精神生活的“揭示”,关于中国文化道德精神价值的阐述,都很有意义。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李大钊
-
颠覆中的秩序冯宗泽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文本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4CXW048)的研究成果。以2007年来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为话语背景,对视听文本所处的新的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做了梳理,并指出媒介融合语境下视听文本的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即叙事学问题,以互动叙事概括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视听文本叙事的核心特征,并以此为起点展开了互动叙事学的探索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媒介融合下互动叙事的重新定义和理论论证、结构策略、话语研究、传播策略等。本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如何利用媒介融合时代的核心特性——互动性,来讲好故事,即在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互动叙事研究。
-
丝路重生卜希霆 王蕾 著本书围绕“一带一路”与文化遗产、“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带一路”丝路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等三个层面内容展开。“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它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共同体的建设和全球多元文化持续发展提供和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策略”。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价值、如何在新的时代和技术环境下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下进行知识传承与观念创新、如何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丝路精神等议题均为本书关注的重点。
-
听见历史的声音《听见历史的声音》编委会暂缺简介...
-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研究陈超淼暂缺简介...
-
影视美学-新媒体-微电影夏光富,黄莎著本书力图从影视美学与新媒体传播的双重视域,结合理论研究和微电影发展实际,对微电影作出一种综合性研究,初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微电影理论分析框架,以增进人们对微电影的理论认识,为微电影的研究、创作、传播、鉴赏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
数字文化产业导论周正兵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特别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数字化更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随着文化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这不仅意味着文化产业会涌现新现象与新模式,更要求学术界要实现学术范式变革,为文化数字化战略提供学术支撑。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梳理出数字文化产业研究的核心构架: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研究数字化给文化产业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及其相关理论;数字生产,研究数字劳动力及其产用模式;数字平台,研究平台的特殊商业模式;数字消费,主要研究数字消费的社交特征与运行机制;数字规制,研究平台反垄断治理的目标与方式。当然,作为新学科的新框架,本身并不完善,但它为我们解读数字文化产业提供必要的分析工具,因而是这个阶段务实的选择。本书既可供数字文化产业管理及其相关专业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之用,也可为数字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学习参考。
-
智能传播发展的逻辑演进研究赵静宜著智能技术不仅在信息传播领域掀起智能传播的全新变革,更促使研究者系统思考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变革规律与演进逻辑。本书将智能传播视为复杂的多层级互动系统,思考发现其遵循“复杂技术——信息质量需求”的演进范式。虽然智能传播的不同层级各自都有独特的发展逻辑,但最终指向均围绕传播主体的重要变革展开。智能传播是继大众媒介传播、社交媒体传播之后人类传播发展的又一全新阶段,是人类传播活动演进的重要环节与理想结果。在开源性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的当下,本书试图从动态控制和人机协同两个方面为未来传播图景勾画提供战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