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马达加斯加的环境保护与管理Ivan Scales在马达加斯加,有超过80%的物种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没有发现的。然而,该地极其丰富的动植物群却受到了因栖息地的消失和碎片化带来的威胁。现在,马达加斯加已被列入全世界资源保护首选之列。本译著借鉴地理学、人类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政治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的深刻观点,为马达加斯加的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现状提供了全面的评估。书中描述了当地的资源保护组织如何运用以社区为基础的资源管理模式、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服务支付等新形式对被保护区域展开一系列尝试。与此同时,该地区也必须应对国民日渐增加的需求带来的压力,而贫困、发展、环境正义、资源使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之间又表现出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
-
中国文化符号学关键词祝东本书在网络新媒体传播造成符号泛滥与意义断裂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符号学作为参照,在中西文化交相互视下,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文献史料中钩沉、抽绎其中包蕴的或先民在文化实践中业已展开的符号学思想与方法,从关键概念“礼”“道”“名”“法”“易”“文”六个维度的比较阐释入手,进入先民的文化实践与理论思辨活动之中,探析中国的文化符号传统,进而从意义的生产、表达机制中探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特征与传播思想。本书对中华文化典籍中蕴藏的符号学思想进行现代解读,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同时,以中国的符号学实践及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的理论形态与独特价值来改造和丰富国际符号学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的文化符号学与传播思想史研究。
-
中华经典研究舒大刚《中华经典研究》以突出中华经典文化为特色,着力打造 外 以中华经典研究为主体内容的学术型期刊。本辑由“专题研究”“中华经典海外传播”“书评”共10篇文章组成,其中“专题研究”包括刘复生的《谯定易学:被转换了的角色》,黄海德的《中国古代民间 与上层 的历史轮回》,陈石军的《以理治经:王柏〈尚书〉学述论》,黄开国的《董仲舒对晚清今文公羊学的影响》,舒大刚的《孝为德本与〈孝经〉为“六经之宗”》,许宁、高贵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民胞物与”思想》,陈寒鸣的《〈四书说约〉与鹿善继的儒学思想》,“中华经典海外传播”包括唐明贵的《丁若镛〈论语古今注〉的诠释特色》、邓红的《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系列著作”与日本》,“书评”包含秦洁的《〈 象数学史〉简介》。
-
西学东渐研究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本书以“岭南与中外文化交流”为主题,收录了广州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团队及学术委员会的相关论文16篇。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大体包含广东、广西、海南、香港和澳门等地。明清以降,岭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汇聚了天主教的各方修会以及新教传教士,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的集中地。本书试图分别从哲学、宗教、历史、逻辑和文学五个层面组织文稿,以期展现中外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互动交流。本辑所收录的论文,不乏富有深度的讨论(如梅谦立、张任之、曾昭式、柯修文等),角度新颖的考察(如吴义雄、马永康、姚达兑、潘大为等),罕见文献资料的分析(如梅欧金、周伟驰等),详实具体的个案研究(如李兰芬、张清江、梅谦立、朱一文等),等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岭南地区的中外文化交流面貌:来华传教士关于礼仪之争的不同立场,西方思想传统进入汉语世界对中国传统的影响以及本土化的演变进程,传教士对中国传统礼仪的介绍和文学作品翻译对欧洲法语和英语世界的影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西学渊源等。
-
父母教养方式与管理者领导力发展实证研究李代珩培养管理者的领导力一直是学术界与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领域。员工在进入企业之前的未成年时期就已经获得了基础性的领导力培养,而且这些领导力对成年阶段的管理工作十分关键。由于个体领导力在早期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中发展的,因而父母对管理者早期的领导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突破当前对管理者领导力发展研究的瓶颈,本书通过探析父母教养方式与管理者领导力发展的关系揭示早期家庭环境对领导力的持续性影响。本书在人生领导发展周期、社会学习以及初级社会化理论的基础上,以自我调节、社会机敏性和领导角色效能为中介变量,父母认同感为调节变量,建立了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管理者领导力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统计处理程序将实证数据进行了分析。全书结构逻辑清晰,实证研究数据翔实。
-
寻根与传承新闻爱好者杂志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讲好 “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如何讲好“黄河故事”、如何保护和传承好黄河文化、如何促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值得学界认真探索的课题。本书从黄河文化传播特征、黄河文化传播效果、黄河文化传播的创新策咯、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反映了当前国内关于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的最新成果。
-
中西学门径书七种梁启超 辑,中山大学图书馆 编暂缺简介...
-
林泉积瑞李天铭本书首次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方法论,系统地论述麦积山古往今来周边环境、人地关系的变化情况。在时间维度,麦积山石窟于北朝开凿完成之后一直在持续地发生着人地关系的变迁。它作为佛教圣迹、人文景观、文物古迹、世界遗产,涉略的人群对象、社会行为各不相同。在空间维度,本书分别从宏观的道路交通、风格传播,中观崖面开凿的选址、技术,微观的泥塑单体造像的风格、技术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
-
声貌梁奇声音和相貌是人们认知外在事物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中国先民对想象中的神怪形象,也突出描述了它们的奇特声音和怪异长相。声貌是古代神话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声貌:中国古代神怪的视听表达》从声音与体貌两个视角分析《山海经》等古籍所记载的神怪,尝试以此打开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的新路径。作者通过类型化的分析,为人们呈现了中国古代神话在声音与体貌上的迷人特征;借助西方神话学及语言学理论,并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考据学在语辞、文本考释上的专长,为今人发掘出古代神怪声音与体貌书写的神话内涵及文本意义。又集中笔墨,在文本考证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探究淮阳太昊陵神话传说的起源、发展与当代变异,为古代神话的当代文旅开发指明方向、提供学理依据。
-
中国书画精神张建军 著本书围绕中国书画中若干重要问题,关注于书画一体的发展历程考察,对书法的文化观念与艺术演进、中国画的观念嬗变、文人意识兴起以及艺术语言的特征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书中既有从文化史视角对书画史嬗变的考索,又有以核心观念为切入点的对艺术精神的探求;既有古老文献的新阐释,又有艺术作品的“文本细读”;既有对书画家精神世界知识考古的语境还原,又有对书画作品的语言体系的动态追踪。本书与作者本人的《书画》(中华文化元素系列第一辑),具有一定互补意义,前书重点在书画文化的全面知识体系,本书则侧重于一些重要问题的学术考察,对于中国书画精神的内涵探讨将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