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批评观念变迁研究阿拉坦巴根暂缺简介...
-
日本消费模式研究吕文辉著本书在明确消费模式研究范畴的基础上,以消费函数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观察消费现象、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等的不同表现,总结日本在1945-2019年期间,各个时期消费模式的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些消费模式的原因。研究日本的消费模式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也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
中国旅游评论中国旅游研究院主编暂缺简介...
-
上林客话研究杨丕芳,黄以进,黄英富本书稿为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桂南平话研究”的调查研究成果之一,是“桂南平话研究丛书”的组成部分。桂南平话是广西特有的汉语方言,桂南平话中包含了宋代以前的语言成分,有的属于秦汉时期中原语言的活化石。“桂南评话研究”课题组选择上林作为调查点,调查成果形成这本专著。上林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语言及汉语方言丰富。上林客话是桂南平话中的一种,是上林县各民族认同的语言。本书以使用客话人数占总人数68%的白圩镇为调查点,通过对上林客话语音、词汇、语言材料的收集、整理、挖掘,深入研究其内部规律及相互关系,语音部分注重其内部分歧的对比,强调当地发音与中古音、北京音的比较,以及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沟通交融,最终确认其性质和系属。书稿共五章,分别为“概述”“语音”“词汇”“语法”“语料”。概述部分介绍方言点的地理、历史、社会和语言使用情况。语音部分重点归纳语音系统,声韵调配合关系,突出古今对照和语音特点。词汇部分由词汇特点和分类词表构成。语法部分包括词法特点、语法特点、词类特点、语法例句等。语料部分收集原始语言材料如俗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
-
中西文艺理论探析邓丽芝本书为作者系列论文集,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美术史和西方文艺理论、当今艺术评论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画论方面,论文对明代宫廷画院与宫廷画家、浙派绘画、沈周艺术赞助以及“诗画一律”理论等作出研究;在西方文艺理论方面,论文对克莱夫•贝尔《艺术》中的两个审美假说、语言学转向下“作者之死”(以巴特、福柯和拉康为例)等作出研究;在当今艺术评论方面,论文对消费社会中艺术审美的价值取向及现实反思、女性意识的呈现与女性主体的缺失、艺术与金融等现实理论问题作出评论。所收录论文的研究主题探讨了当前美术史和文学理论前沿相应问题,具有一定学理价值和研究价值,适合于文学艺术工作者和研究者阅读参考。
-
一座城市文化基因的生成与绽放王京生深圳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有力例证。正是基于文化是流动的理念,深圳才有了文化自信,并因此敢于走出一条与别人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化立市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深圳文化自觉的重要标志,支撑这一战略的是两根支柱:市民的文化权利与国家的文化主权。深圳实现文化自强的关键是为这个城市植入优秀的文化基因,形成强健的文化品格,这就是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的文化。深圳对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不懈探索,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和学习精神,正在创造的是一种别样的、崭新的、高尚的文明范式。
-
海上新碑录柴志光 著本书选录各类新碑记320多篇,每篇详细描述了记碑石刻所在区域位置、大小尺寸、立石时间、撰文者、书丹者、书法字体及建碑的简要时间背景。本着遵重历史的原则,据记碑石刻移录所刻文字内容,不作变动。每篇配以一至二张记碑石刻实景照片。所选记碑石刻均由作者亲临踏访后而录。书稿分记人篇、记事篇、记物篇三个板块,每篇内的记碑石刻按年份先后编排,年份不详者排最后。书稿内容十分丰富,有重大工程建设的记碑石刻,如《洋山深水港赋石刻》《外滩综合改造工程建设志碑》《太浦河工程纪念碑》等;有重要节庆的记碑石刻,如《上海交通大学建校一百周年里程碑记》《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碑》《崇明成陸一千四百年记碑》《长征农场建场六十周年记碑》等;有著名人物的记碑石刻,如《黄道婆墓纪念碑》《徐光启像及传记石刻》《普希金纪念碑》《盛丕华先生墓记碑》等;有记录重大事件的记碑石刻,如《复旦大学抗战西迁纪念碑》《李庄同济纪念碑》《上海市电话号码升八位纪念碑》《抗击711龙卷风纪念碑》等。它从一个侧面记载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从一个侧面记载了伟大时代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事迹。这些记碑石刻所记载的内容,对研究上海历史无疑有着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
岳麓秦简研究论文集陈松长 主编2022年1月,《岳麓书院藏秦简(柒)》公布出版,标志着岳麓秦简整理工作初步完成。岳麓秦简的整理工作虽然已经结束,然而有关岳麓秦简的研究却方兴未艾。本书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陈松长教授主编,从岳麓秦简整理出版十五年来学界发表的400余篇文章中精选60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集中展现这些年来岳麓秦简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也为广大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岳麓秦简的研究状况提供便利。应该说,该书既是当下岳麓秦简研究学术成果的一次总结,也是未来继续岳麓秦简研究的起点和展望。
-
作为文化批评的消费美学李金正在历史和词源的复线叙事下,消费和审美本根同生,但在后来的社会历史中二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裂变,消费的功利性、实用性和身体性与审美的非功利性、精神性和超越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在消费社会和审美泛化的双重语境下,二者之间重新相互趋近融通,消费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消费化成为一种典型的“后回归”现象。本书在系统考察消费与审美之间历时性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二者共时性的当代关系,并提出一种消费美学的理念作为文化批评的新范式。该范式广泛适用于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现象的批判分析,本书择取商业文化和传媒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一步展现了其阐释效力以及独特的文化建构功能。
-
兴义笔山书院志略毛建军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其发源于唐,至宋而体制大备,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两代,贵州共新建、重建和重修大小书院192所,其中兴义府就有大约10所。在这些书院中,兴义笔山书院在贵州教育史上的影响非常显著。兴义笔山书院的史料散见于清爱必达所撰《黔南识略》(清乾隆十四年修刊本),清张锳修,邹汉勋、朱逢甲纂《咸丰兴义府志》(清咸丰四年刻本)以及民国蒋芷泽等纂《民国兴义县志》(民国三十七年稿本)等笔记、方志之中,材料极为稀少。《兴义笔山书院志略》大致依照旧书院志体例,从历史沿革、书院山长、书院教务、书院生员、书院遗迹、书院藏书等方面入手,对兴义笔山书院两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全面展示兴义教育史上众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阐述兴义笔山书院对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本志了解黔西南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并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兴义笔山书院志略》还收录了近60年来笔山书院的论文研究成果,这些论文可能与本志主体部分叙述多有抵牾之处。需要指出的是,《兴义笔山书院志略》的撰写旨在存史,我们当尽可能地留存原文。限于时间精力等因素,这些抵牾之处只能等待方家进一步探索指正,待重修或再版之时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