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旅游体验理论研究孙喜林,吴凯著本书聚焦旅游体验理论问题。首先从学科建设角度提出了旅游学研究对象是旅游体验,并进而提出了旅游的本质是“刺激寻求”和“安乐寻求”,同时也对旅游本质方面的主流观点进行了剖析,指出其不足。其次讨论了旅游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旅游XX学现象,不加论证照搬其他学科命题和理论现象,以“旅游忠诚”、“地方感”、“文化休克”三个旅游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为例,提出借鉴而不借用观点,并以“异地感”和“文化惊喜”等研究佐证。围绕旅游偏好命题构建理论,提出旅游图式、旅游魅力和心理印刻概念。以综合性标准进行旅游体验分类,提出“感”概念,指出内省法在体验研究中的价值,相应研究有仪式感、异地感、旅游倦怠、文化惊喜等。对仪式感有深化研究,如仪式化现象,旅游仪式感量表。
-
家长执照“上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丛书”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教育领域的一大重磅法规,也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自此,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促进法自然肩负起落实“双减”的重任。如何遵循家庭教育自然规律,为家庭进行“指引”和“赋能”,促进家庭教育,是摆在区域教育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上城区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基点。本书系统梳理了以“星级家长执照”为核心的上城家庭教育创新探索,从数智赋能的平台创设、多方主体协同的育人机制、家长学以致用的代表案例等方面,全面展示合力推进协同育人的范式,为数字化赋能家庭教育提供实践样本。
-
资江流域文化研究郭钦,杨乔资江又称资水,主要位于湖南省中部,为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河流之一,在四水中以“险”著称。独特的流域地理条件,培育了独具特质的流域文化,哺育了两岸极具特性的才俊人杰。本书以资江为切入点,对资江流域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区域特征、人文精神特质、风土民俗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并对这一地区的民间故事、经典诗文、精品艺术、旅游景观进行了简要介绍。本书主要从流域文化的角度考察湖湘文化,尝试为湖南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供广大湖湘文化研究者参考。
-
中华文化王蒙 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突出的理想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礼记》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同时,中华文化具有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有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上罕有其匹。王蒙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强盛的生命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书收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政治-文化理念》《中华文化:特色与生命力》等几篇文章。王蒙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照传统文化,他提炼出“积极性、此岸性和经世致用性”,戏谓之“极简版”。作者的研究也具有鲜明的此岸性。就在这个极简版中,他不独分析了中华文化提倡学习、自强不息、立足现实等特征,也对其曾经讲过的“三尚”“三道”再作阐发。本书有利于广大读者了解传统文化。
-
常熟翁氏日记研究贾宏涛著本书以《翁心存日记》《翁同龢日记》为主体,参照《翁曾翰日记》《翁斌孙日记》,并借助翁氏诗文集、书信、题跋、年谱、方志、手稿、传记等相关材料作为补充,突破以往以历 史、政治角度看待翁同龢日记的局限,试图以文献对读、书籍史、文化史、阅读史等视角观照,掘发翁氏父子二人的阅读史对翁氏家族绵延兴盛的内在动因,进一步认识翁氏家族,并 勾勒出晚清书籍世界的轮廓和样貌,展现晚清医疗图景,从而丰富日记文献的多层次价值。
-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神话翻译研究郜菊著《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庄子》等典籍作品保存了丰富而瑰丽的中国古代神话。本书通过分析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古代神话的文化形象、叙事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翻译阐释,论述中国古代神话的翻译阐释方法、翻译阐释原因和翻译阐释效果,思考中国民间文学外译的有效路径。
-
河洛文化循迹罗子俊 主编本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河洛文化的呈现方式及深刻内涵。时间层面上,追溯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价值,呈现河洛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形态转换;空间层面上,切实考察河洛山水城镇的地域空间,深入探究河洛文明的特色文化空间。作者通过走访洛阳的城市、乡村、特色民族村寨,考察博物馆、实体书店以及古代书院遗址,探讨河洛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现代转型,揭示河洛文明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本书的出版可以深化河洛文化的研究。
-
中国文化探微汪德迈本书汇集了汪德迈历年来汉学研究的部分成果,主要是近几十年于中国和法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术演讲,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论古文字与古代思想关系;论经学和儒学;论古代哲学、法律和艺术;谈与恩师饶宗颐先生的学术交往以及对自己学术经历和思想的总结。代表性文章有《中国特有的相对应性思想之起源:龟卜术》《重新研究和翻译“五经”的意义》《中国与西方传统中“法律”概念辨析》《我与我的老师饶宗颐先生》等。本书旨在系统呈现汪德迈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洞见,反映了他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做的杰出贡献。
-
欧文·白璧德文集[美]欧文·白璧德 著,张沛 张源 译《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为捍卫人文学科而作》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发轫之作。本书对人文主义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与梳理,指出“人文主义”一词实际上意味着信条与训练,从而与提倡博爱的“人道主义”概念有所区别。白璧德在本书中提出,人道主义思潮导致大学人文学科教育盲目热衷科学与进步,为了纠正这种弊端与偏差,需要更广泛地应用比较和历史的方法研究古典作品,捍卫人文传统;此外,大学事实上所应代表的是对学问的消化吸收,以及文化的永恒不朽。
-
大数据视域下科学方法创新研究张峰 著本书旨在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大数据视野来对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进行反思式的考察,并分别从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代科学技术趋势、公众认知与科学普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科学技术与当代热点话题等若干板块的思想交锋,来论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力。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大数据时代来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正与全球各国的大数据战略和国家战略紧密连接,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