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经典常谈朱自清《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已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逝世前出版的一本小书,书中主要收录了抗战胜利以后的部分文章,共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讨论了诗歌作品的欣赏标准与差异,如何用现代的立场去了解传统,提出了许多精辟且令人深思的看法。
-
文化文本叶舒宪《文化文本》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论文辑刊,由叶舒宪、李继凯主编。本辑主题是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国大传统与大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探索、田野调查、实例分析、深度书评。本书收录的文章多为手资料,观点鲜明,论证严谨,从当下中外相关的学术新潮之双向视角,通过知识结构上的对照与反观,达到一种追求知己知彼的权衡。
-
礼义之邦曹胜高中国被尊为“礼义之邦”,自古至今,礼一直是中华民族为深刻的道德认同、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也是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本书聚焦于此,对中国的礼仪制度及其内在精神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解说,对礼的形成、制度的建构、礼的内在要求、五礼的具体内容及程序、礼对社会风俗的影响等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对礼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社会共识和价值认同的作用进行全面阐释,使读者明白中国人数千年来内在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人格。
-
社会转型时期公益组织形象传播研究肖灵著公益组织加强形象建设,要和相关单位一道,努力做到:一要创新公益组织理念形象传播;二要优化公益组织行为形象传播,不断优化筹资行为、服务效能、政策环境、人力资源建设;三要改进公益组织视觉形象传播;四要改善公益组织听觉形象传播。
-
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研究许晓彤著本书立足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跨学科视角,围绕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这一核心问题,从基础概念入手,辨析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相关术语,提出电子文件证据性概念模型与电子文件一电子证据保管链,实现理论层面的跨学科衔接;继而将视角转向实践,爬梳政策法规、调研行业现状并分析国际经验,提炼组织机构电子文件证据效力保障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系框架、阐明推进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本书充分发挥“档案管理方式”对电子证据真实性认定的积极作用,将电子证据应用实践需求融入电子文件管理,为推动组织机构电子文件依法合规治理提供了有效思路,在档案学与证据法学的融通互促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
-
俄罗斯文化风情漫谈赵荣俄罗斯既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也是我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本书分为六章,依次介绍了俄罗斯的自然概况、人文历史、文学艺术、教育科技、风俗习惯、民族性格等。本书力求在全面、立体、多维度地展示俄罗斯文化风情的同时,启发读者深入思考俄罗斯的国情历史与风俗文化,可谓集简明性、系统性、时效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了解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
-
绵拳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著《绵拳》为“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丛书”的新一种,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编写,介绍了绵拳这一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源流、传承发展、功法技能等情况。绵拳时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在上海地区生根发展,传承至今已历三代,成为上海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武术项目,2013年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珍贵的图片追溯绵拳的成因、历史、特色、传人和价值等,向公众展现绵拳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脉络、技艺及文化价值,对推动绵拳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华武术的广大都有重要意义。
-
巴基斯坦寻根之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Isambard Wilkinson)本书记录了英国驻外记者伊桑巴德·威尔金森2006年至2009年间在巴基斯坦的旅行见闻。从19世纪开始,威尔金森外祖母的家族就从欧洲来到印度,后来虽然离开了,但无论生活还是社会关系,依然与次大陆息息相关。威尔金森十几岁时首次拜访巴基斯坦,之后更是作为驻外记者到这里工作,在他外祖母的朋友贝古姆的帮助下,他开始探索这个处于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之中的国度。他旅行到巴基斯坦最边远之地,脆弱的健康状况并未阻止他的脚步。
-
变革时代张润钢 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饭店业近十年发展的书。过去的十年里,被称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一代已经成长为不容忽视的消费大军,在包括饭店业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与传统消费者截然不同的偏好和性格,并牵引着整个住宿业持续转型。
-
古今图书集成图录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图录》为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之图版。《古今图书集成图录》收录图版约2800余幅,按类别分为天文、地理、山川、外国、农桑、乐器、考工、奇器、博古、禽虫、草木等部,线条均匀流畅,刻工精美,是清代早期雕版官刻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