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
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张思茵本书遵循从科学机理到法学原理转化的思路,从流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入手,综合多学科视角界定了流域生态安全基本内涵,全面分析了流域生态安全的成效与目标、法治建设现状与矛盾关系。在借鉴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跨域治理理论、法的价值理论、生态承载力理论重要成果,梳理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生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构建的逻辑和方向,系统构建了以流域生态功能保护为核心、包含流域生态安全核心法律制度和支撑性法律制度的特定法律制度体系,期待能够为我国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以及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
行政法论丛沈岿本卷设“代卷首语”“行政程序法”“发展法学”“专论”四个栏目。本论丛旨在倡导行政法学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理论研究,以期提升中国行政法学学术品位,促进中国行政法学长足发展。
-
算法社会(荷)马克·舒伦伯格,里克·彼得斯 编算法不但在塑造当前的社会,更在塑造我们的未来。算法不仅是一项将数学原理应用于海量数据的新技术创新,它还是一种新型权力,并在影响我们社会的重要领域,如行政、卫生、教育、工作、刑事司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它既促进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大发展,又塑造我们的主观意识,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自由。而这一切都是借知识之名而生,算法以“非意识形态”形式出现,带有客观性和合理性“气质”,其对人类的治理看似合情合理,却又让人细思极恐。如果说算法社会已经有“疾”,那么,提升人类代理在算法社会的地位,以人的福祉为名对算法决策进行适时和恰当干预或许是一剂良药。
-
刑法指示规定的理论构建与立法技术研究彭辅顺暂缺简介...
-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法典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推动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民心里。
-
反腐败追逃追赃国际合作与企业合规建设王秀梅本书是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暨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法治模式下反腐败追逃追赃国际合作暨第五届反腐败追逃追赃国际研讨会”的会议研究成果。同时也是我社于2021年出版的腐败犯罪治理暨国际追逃追赃研究系列丛书的最新一本。全书共分“刑事缺席审判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企业反腐败合规建设及刑事风险防控”“引渡、民事诉讼等国际追逃追赃途径”和“基于全球视野反腐败国际合作建议和展望”五个部分。分別对各自所包括的缺席审判制度适用中的困境和出路,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和缺席审判程序的研究现状与实践,附条件不起诉在反腐败合规建设中的作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困境及其对策以及全球互联网背景下反腐败追赃的国际合作等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
-
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法制出版社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 为了帮助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群众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让宪法走入人民群众心中,我们特出版本书。本书包含2018年3月修正后的宪法文本,并附录1982年宪法、历次宪法修正案,内容丰富全面。
-
刑罚问题专论王志祥刑罚是刑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本书作者在此领域精耕细作多年,对刑罚的结构问题、死刑案件处理的问题、终身监禁制度、废止死刑、未成年犯罚金刑的裁量、减刑和假释的区别对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颇为深入,见解独到。本书分为18个专题,分别包括刑罚报应的目的正当性之辩,刑罚结构调整的评析与前瞻,死刑案件处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绑架罪绝对确定死刑规定的修订,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终生监禁入刑的重大意义,终生监禁制度的刑法教义学思考等专题,本书是对这些专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究,提出了较有实践意义的理解和建议。
-
鉴定意见质证问题研究徐惠本书探讨了鉴定意见的本质,从鉴定意见最基本的属性出发,研究鉴定到底是什么,鉴定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实现更好地解决。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从鉴定意见本质、质证法理基础、鉴定意见的质证的实证分析、英美专家意见的考察与借鉴、鉴定意见质证的内在冲突、鉴定意见质证制度之改进——以专家辅助人制度为焦点六大方面详细论述了鉴定意见质证问题。本书对司法实践中与鉴定意见有关的案件进行了梳理、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为进行反思和重构提供依据;对其基础理论的基本内涵、核心因素进行了阐释,在借鉴英美法系对专家证言的采信标准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重塑我国的鉴定意见质证程序。
-
中国参与的区域环境治理王勇本著作以国际法为主要视角,研究中国如何深度参与治理“区域”环境的法律问题:本著作在指导原则上坚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宏观问题上主要解决中国深度参与治理“区域”环境的原则与目标、角色定位、方式与手段等所涉及的法理基础、法律依据和法治完善等;在微观问题主要解决中国参与治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深海噪音、深海油污、海洋酸化、深海微塑料、海底采矿等环境保护活动涉及的诸多具体法律问题;在难点问题上主要解决构建“区域”活动担保国责任制度、构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区域”环境责任信托基金制度、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等法律问题。通过上述研究,增强我国在“区域”环境治理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逐步成为引领国,从而保障中国作为核心主体在“国际法的新疆域”谋求更加有利的地位并且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进而推动国际社会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