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现实生活世界贺来著乌托邦精神是一种超越当下可感的现存状态对真善美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的精神,但这种追求如果脱离真实的生长点,又可能给人的生存发展带来不幸和灾难。本书立足于对人与哲学的独特理解,对乌托邦精神所包含的这一内在悖论作了深入而富有独创性的探索,……
-
旧上海黑幕远博主编暂缺简介...
-
苏联兴亡的沉思李振城著国家社科基金95BKS007项目(JDCG)。
-
胡绳全书胡绳著《胡绳全书》比较完全地反映了作者一生写作生活,内容包括作者从1935年起60年间的大部分作品,《全书》共分六卷,共九册。第一卷至第三卷是文集,由历年发表在报纸刊物上的文章编辑而成;第四卷到第六卷是专集,将原来出版过的单行本书收集在一起,其中第四卷主要收入哲学方面的旧书,第五、六卷主要是历史方面的书。在各卷的卷首都有作者写的引言及序言、前言、对卷中的内容作了作者认为必要的说明。《全书》内容丰富、全面、既有较强的学术性,又兼具时代性,颇值一读。
-
学习廉政准则问答本书编写组编片断:1.什么是党风?所谓党风,就是一个政党和它的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作风。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其基本点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等等。这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2.党风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我们党一贯注重党风建设。早在党的创立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开始倡导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党和红军中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提出了全党要对党内不正确的思想行为进行纠正、批判,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以后,又在《矛盾论》、《实践论》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问题,进一步为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作风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延安整风时期,党的作风臻于完备。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就是党的三大作风,也是我们党的党风。以后,党风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建国之前和建国之后,我们党又提出了防止骄傲自满、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党的八大时指出:“党必须经常注意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斗争,经常警戒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后,又提出反对特权思想,提出要打倒“官”气等,使党在执政后保持优良党风有了正确的指导和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和我们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对党风问题又提出了新的论断。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搞好党风”。后来又提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陈云同志在1980年11月也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又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党作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政党,党员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做官当老爷,以权谋私,凌驾于人民之上作威作福,成为党风建设中的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在党的第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已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这些新的论断,对加强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前言前言1997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这是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法制理论的具体体现。《廉政准则》的制定,对于新时期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密切党群关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开展反腐败,从总体上讲,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防范于前,惩戒于后,为此,就要在设立党纪国法防线的同时,设立一道思想道德防线。《廉政准则》正是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奉公,防范以权谋私的一道思想道德防线。《廉政准则》中关于廉洁从政的六条行为规范,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标准。有了这个明确的标准,党员领导干部就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误入歧途,作廉洁从政的人民公仆。因此,《廉政准则》的制定和发布实施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将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掌握《廉政准则》及其相关规定,我们特组织编写《学习廉政准则问答》一书。该书通过近160个问题,系统地阐述了《廉政准则》及其相关规定,力求科学准确、通俗易懂、便于操作执行,以作为大家学习《廉政准则》、对照检查等有关廉洁自律工作中的参考材料。当然,由于参加本书编写的同志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所疏漏,还望读者同志批评指正。本书由范斌、张亚东主持编写。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张亚军、郝颖、棠妮亚、郝安然、王鸿伟、杨吉春、杨怀军、袁佩鑫、杨观文、刘全来、赵新国、何建设、段长霖等人。1997年11月17日
-
胡绳全书胡绳著这本文集中间,除了附录的三篇以外,共有四辑。第一辑可以说是政论文章。虽然这里有的是读书笔记或某本书的读后感,但都是直接讨论政治总是的文章。第二辑是史事的评论。其中有11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近代中国的史事,最后一篇是讨论关于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历史经验。第三辑可以叫做论学的文章,其中又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关于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的,第二组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第三组是关于中共党史的。最后的第四辑是收入了不能分到前三辑中的文章和虽然也可以分到前三辑的某一辑,但都是篇幅较小的短文。??1979年以后这个时期内,我还写了些忆念和评论近现代历史中的一些人物和已过世的朋友的文章。这些文章另编成〈先贤和故友〉一个集子,和这本文集同时出版。收在这本文集中的绝大部分文章,已在报刊上发表过,有的还不止一次发表过。文章后附记的原载某刊某报,是指它首次发表处。也有些文章只是在某个会议上讲过,还没有以文字形式发表过。还有一两篇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至于文章排列的次序,第一辑、第三辑各组和第四辑是按照写作的时间的先后,第二辑是按照所论述的史事的时间的先后。
-
胡绳全书胡绳著《胡绳全书(1)》书名表明,收入书中的文章都是作者在1949年以前写的。1949年对于中国的命运,是划时代的转折点;对于生活和工作在那个时期的每个人来说,都不能不具有分水岭的意义。《胡绳全书(1)》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辑,称为“思想文化评论”,共收文30篇。其中,1940年到1945年写的若干篇曾编入1946年在上海出版的一本名为《理性与自由》的论文集中。可以说,这一辑的内容,总的说来,贯串着的主题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捍卫理性和自由。这一辑的文章中,至少有一两篇文章的内容超出思想文化评论的范围,但所论述的问题仍和这个主题有联系。《胡绳全书(1)》第二辑“史事评论”中,除一篇在1940年发表的为鸦片战争一百周年写的文章外,其余6篇都是在1946年到1948年间所写。第三辑是“是事政治评论”。在那十几年中,适应于我所参加的报纸刊物的需要,写了不少时事政治的评论。这里只收了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写的一些较有连续性的文章。以上三辑,都是按文章内容分类的。第四辑却有点不同。这一辑称为“杂文”,共收入文章101篇。其中多数是不足千字的短文。在中国近代文学中,“杂文”是被赋予特定含意的一种文体。收入本辑的文章,有些也许可算是这种含意的杂文,但有些则说不上。这一辑之称为杂文,不过是杂七杂八的文章之意而已。其内容是杂七杂八的,其文体也是杂七杂八的。
-
行成于思王志纲著内容简介“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靠思想和智慧名世、立世的人,其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本书以昨天作者为记者时,对中国命运、历史进程谈不少尖税社会矛盾的追间、揭示、探讨的代表性文章为经,以今天同编者关于昨天与今天、主观与客观、台前与幕后的反思交谈为纬,展示了一个思想者的真面目,读来饶有趣味,发人深思。
-
人权与国际关系(英)R.J.文森特著;凌迪等译本书试图既详细阐述人权的理论,又深入探讨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在最后提出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即各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各国应该在外交政策中怎样处理人权问题。本书的撰写工作在皇家国际问题研究院开始,在基尔学院和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继续进行。
-
通向廉政之路罗忠敏著反对腐败是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能否有效地惩治腐败,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与未来。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在这个重大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通向廉政之路——中国反腐败的历史思考与现实对策》一书的及时出版,显然是很有深远意义的事情。反腐败斗争理论研究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对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尚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把历史考察和现实对策相结合的研究专著,至今我们还没有见到过一本。由此可见,研究的难度确实不小。本书作者是北京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课题组长。他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具体指导下,潜心研究十年,终于完成了这项具有开拓创新性的工作,很值得祝贺。早在1989年政治风波之前,他就发表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反腐败斗争》一文,被许多报刊争相转载。他组织编写的《比较·选择·思考》一书(内容涉及中外反腐败斗争比较研究),获第五届中国优秀图书二等奖。他撰写的《论党反腐化斗争的历史经验》一文,曾获《北京党史研究》佳作奖。他撰写的《论党在建国初期的反腐化斗争》、《北京市“三反”“五反”运动评述》、(论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等大量文章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3年9月作者应印共(马)邀请,赴印访问,考察了印共(马)廉政建设情况,回国后写了调查报告《在考验中生存和发展——访印共(马)记事》。1993年10月,应新加坡公务员学院邀请,考察了新加坡廉政建设情况,回国后翻译了大量有关资料。1997年10月,应美国普林斯顿、斯坦福、伯克利等大学邀请,考察了美国反腐败情况,回国后撰写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考察报告。这些国际学术活动对他开阔视野,进行中外反腐败比较研究大有益处。由此可见,作者能完成这一艰难的研究课题决非偶然。此书不是一般地论述反腐败,而是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作者在详尽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考察,研究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反腐败斗争的有效途径。我认为,此书立论严谨,分析透彻,内容生动,做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当前党政干部继承发扬优良革命传统,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好教材。廉政之路何在?关键在于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和一贯方针。在新时期,我们党肩负着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在中国,只要共产党坚强,内部不出大的问题,国家就不会出大的问题,即便出点问题也有力量解决。国内外那些敌视共产党的人,也知道无法从外部攻垮共产党,他们寄希望于共产党内部出问题。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他告诫全党“对这个问题要清醒。”江泽民也指出:“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存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消极腐败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治党不严、失之于宽。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严,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气,转变党风,遏制腐败。从严治党,绝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必须贯彻和体现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在思想上,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能力,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在组织上,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内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作风上,一定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决不允许腐败变质分子在党内有藏身之地。中国共产党是久经考验有战斗力的伟大的党。中国人民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人民。党能够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一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依靠人民的支持克服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