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陶文昭 主编本卷主要考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跨世纪发展的历史。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秦宣 主编本卷全面系统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30余年中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体分析了战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叙述了这一时期苏联、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推进改革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重点介绍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历程及理论成果,同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越南、朝鲜、老挝、蒙古、古巴等国的发展。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郑吉伟 主编 王金磊 副主编本卷主要阐述十月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之间马克思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分析苏俄及苏联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推动理论不断发展的历程。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联在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留下了教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本书属于“回眸经典系列”。本书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国家的重要成果,它科学地阐明了家庭、私有制、阶级的起源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恩格斯根据大量史料,阐述了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和私有制、阶级的产生,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阶级本质及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指出国家和阶级、私有制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且日益与社会脱离的特殊公共权力,其作用是协调各阶级的矛盾。国家随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
民国史学周文玖 著民国史学指从1912年元月至1949年10月这一历史时期的历史学。本书将民国时期史学纳入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进程中,研究它的产生、兴盛、演化,以及学术演进机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进而认识特点,探索规律,将这个独立断代的史学史体系化、完整化;以史学流派、学术机制为切入点,从制度的层面和学术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考察史学的发展变化。
-
读史说廉金荣林 策划;朱华明、倪培翔 主编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在中国古代的施政实践中,清廉观念的养成由来已久。传统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文献著录了大量彪炳史册的榜样人物与清廉事迹。 孙叔敖、公仪休、子罕、杨震、刘宠、陆绩、包拯、于谦、于成龙等的事迹千古流芳。“廉”是古代君子修身、为官的内在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的基础。《读史说廉》撷取其中20位 典型人物与史实,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维度,辅以精妙的插画、生动的讲解、有趣的延伸阅读和名言警句,多层次、多维度阐发了传统文化中的清风廉韵。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本书编写组 编近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修订后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的种类和适用、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处分的权限和程序、复核和申诉等作出规定,为进一步严明事业单位纪律规矩、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提供制度保障。单行本收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全文,后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答记者问》。
-
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辩证法曲青山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辩证法》一书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曲青山同志的11篇文章。文章围绕毛泽东同志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独立自主的原则和精神、反对自由主义、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反对官僚主义、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和阐释,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述谈了学习认识和体会。该书联系实际、现实针对性强;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立体生动,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正确认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帮助和启迪作用。
-
基层执纪执法业务巡讲课丛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组织编写本丛书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组织编写。首批推出丛书前5册,包括《基层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定性分析》《基层常见职务犯罪认定与处理》《基层常见实体问题讲解》《基层常见程序问题讲解》和《基层违纪党员处分批准权限和程序问题解析》。基层执纪执法业务巡讲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基层执纪执法实践难题,直插纪检监察工作一线开展“面对面”业务指导的有效举措。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巡讲成果利用,拓宽业务指导覆盖面,基层执纪执法业务巡讲团经共同研究、反复讨论,将巡讲精品课程讲义汇编形成《基层执纪执法业务巡讲课》丛书。丛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基层纪委监委查办案件质量和执纪执法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为目标,坚持政治引领,注重传导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执纪执法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帮助基层干部准确把握工作方向和重点,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注重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基层执纪执法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基层典型案例,讲解基层常见问题,提供明确规范、操作性强的业务指导,切实解决基层执纪执法实践难题。*分册介绍1.《基层常见违纪违法行为定性分析》本书聚焦基层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基层纪委监委日常处理的常见违纪违法行为,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抓手,逐一解析违纪违法行为的定性处理分歧意见,详细阐述定性处理依据,明确解答执纪执法适用疑点难点问题。本书可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明确、规范、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是提升基层精准执纪执法能力的重要学习参考。2.《基层常见职务犯罪认定与处理》本书运用基层常见职务犯罪案例,分别从“受贿行贿犯罪典型案例分析”“渎职犯罪调查认定要点难点解析”“职务犯罪疑难问题认定”三个专题,围绕办理职务犯罪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实践难题,对查处受贿行贿犯罪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渎职犯罪的法律特征、取证要点、法律适用难点等,以及国有融资平台、民间借贷、工程发包等领域的职务犯罪疑难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阐明认定处理的法律依据和理念。本书可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明确、规范、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是提升基层精准执纪执法能力的重要学习参考。3.《基层常见实体问题讲解》本书围绕基层执纪执法工作中遇到的实体问题,通过案例等形式,分“监察对象的认定”“基层常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监督执纪要点”“问责案件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等三个专题,对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层工作中常见的实体问题及原因作出分析、阐释,并明确解答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的疑点难点,切实推动基层纪委监委解决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书可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明确、规范、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是提升基层精准执纪执法能力的重要学习参考。4.《基层常见程序问题讲解》本书聚焦基层执纪执法工作中遇到的程序问题,围绕“涉案财物处置若干问题探析”“违纪违法案件证据收集与审核”“执纪执法文书中常见的影响案件质量问题”等三个专题,对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层工作中常见的程序性问题及原因作出分析、阐释,并明确解答实践中需要重点把握的疑点难点,切实推动基层纪委监委解决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书可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明确、规范、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是提升基层精准执纪执法能力的重要学习参考。5.《基层违纪党员处分批准权限和程序问题解析》本书在对《中国共产党处分违纪党员批准权限和程序规定》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条文内涵理解与适用的基础上,围绕基层违纪党员处分批准权限和程序重点难点,对县级纪委、乡镇纪委、国有企业党组织、普通高校党组织,以及国有企业、普通高校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如何按照权限批准处分事项、作出处分决定,充分保障被处分党员的权利等进行详细论述。本书可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提供明确、规范、可操作性的工作指导,是提升基层精准执纪执法能力的重要学习参考。
-
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李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因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的时代需要,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与时俱进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该重要思想具有严密科学的逻辑体系结构,致力于认清和把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国情和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等基础理论,系统总结和阐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的新理念、新举措、新要求,多角度探索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实践途径。该重要思想,植根于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及毛泽东民族工作思想,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已有成果,并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的实践基础上推进了“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