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国家规模、政府和公共产品[德]费利克斯·J.比尔布劳尔,[德]马丁-黑尔维格, [英]西蒙·威克瑞,[美]詹姆斯·安德里尼 [英]威廉·H.比特 等著;欧阳峣 周利 周密 周游 译本书是国家规模与经济增长译丛系列的一本,由11篇论文构成。分别阐述了国家规模、政府和公共产品之间的关系,通过列表、公式演算和理论定义论述了经济体供给公共产品的影响因素。书中提及大经济体中自愿捐赠的模型、传统的捐赠模型、私人提供公共产品模型等多种模型,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公共产品与政府、私人的关系。并将公共产品具象化为环境保护,分析了个人是否愿意为环保做出相应贡献,可以加深读者对公共产品的认识。为今后公共产品的理论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
政治世界的治理与秩序陈志敏,苏长和本书拟收录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及其前身(政治学系、国际政治系)不同时期代表性学者(陈其人、王邦佐、曹沛霖、孙关宏、王沪宁、倪世雄、朱明权、俞正樑、浦兴祖、林尚立、陈志敏、陈明明、臧志军、郭定平、刘建军、苏长和、陈周旺等)的代表性成果,充分展现复旦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历程、脉络和特色,不仅旨在彰显政治学复旦学派的风采,更具有学术史、学科史的意义。通过对复旦政治学传统的发掘,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内在的思想资源。
-
积极行政人格的生发机制段鑫星,徐苏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要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注重发挥行政人员的主体性作用,塑造积极行政人格。本书立足政府治理现代化建设需要,梳理中国社会演进中关于行政人格的理想和现实,结合已有研究提出积极行政人格的概念;调查研究当前积极行政人格的生发现状及群体差异,深入剖析积极行政人格生发的个性基础、生发过程,并提出培育积极行政人格的路径。
-
两岸关系定位与国际空间祝捷寻找合适的两岸关系定位模式和解决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的问题,既需要政治人物的智慧和魄力,也需要理论的智慧与助力。本书为解决两岸关系定位和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进行理论上的准备,并形成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方案,以期助益于“一个中国”框架内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本书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与台湾地区参加国际活动问题研究”,国家相关部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特别行政区制度在我国国家管理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年台湾地区政治局势对两岸关系影响的对策性研究“资助。
-
怎样理解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民日报理论部 编本书紧紧围绕贯彻落实重要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精选人民日报理论部相关版面文章,就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深入阐释。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有助于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文化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
家风正 万事兴兰苑 著《家风正万事兴——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一书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内在逻辑、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家风建设与从严治党的关系、良好的家风建设对领导干部涵养为官之德的基础作用、家风建设与党风政风的密切关系、家风建设对优良社风民风的积极引领作用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书中既有大量引证中国传统优良家风典范,也对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故事进行举例、分析,对于新时期促进党员干部良好家风建设,进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
-
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论文集高正礼 主编《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论文集》由北京交通大学编,高正礼主编。共收录论文二十余篇,主要讨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的发展历程与获得的经验启示。论文作者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收录论文有《中国共产党“于变局中开新局”的百年历程和经验启示》《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海洋经略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实践成就》。?
-
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历史考察及基本经验张爱武本书系统全面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演进历程,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历史进行分期,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勾画出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演进的总体图景。除了把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外还对国外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在世界整体层面上探讨了马克思主国际话语权的历史演进,使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下降或提升的原因,总结了相关经验教训等。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侯衍社 主编 郗戈 副主编本卷主要反映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以及苏东剧变中及之后世界马克思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理论创新成果,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代表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时期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期间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探索过程中最后都从“改革”走到了“转向”,教训深刻而惨痛。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在经历低潮后又在积蓄力量,马克思主义重新展示了强大理论魅力和实践威力。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陶文昭 主编本卷主要考察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跨世纪发展的历史。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